摘要:網絡學習空間視域下,高中語文教學應堅持以生為本、自主探究的教學原則,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將“互聯網+”教育的理念落實到具體的語文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加強對網絡學習空間的使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本文首先論述網絡學習空間對高中語文教學的創新特點,隨后分析網絡學習視域下高中語文教師需要注意的問題,最后提出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實施路徑,為高中語文教育工作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關鍵詞:高中語文;實施路徑;網絡學習
一、引言
“互聯網+”教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已深入教育領域,成為學生學習的新方式和教師教學的新手段。網絡學習空間作為一種新型的網絡教學資源和工具,能夠使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發生重大轉變,也能夠讓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獲取知識,提升課堂學習效率。高中語文教學作為培養學生綜合素養和人文精神的重要一環,一直以來都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面對現代社會的多元發展和信息技術的迅猛進步,語文教育也要與時俱進,增加教學多樣性,以滿足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求。
網絡學習空間,以其開放性和互動性,為高中語文教學創造了許多新的可能性和機遇。在虛擬的教育空間中,學生能夠跨越時空的限制,與世界各地的知識和文化相互交流,真正實現語文教育的全球化。
二、網絡學習空間對高中語文教學的創新特點
(一)增加語文課堂教學的多樣性
傳統的教材往往篇目有限,教師的解讀也具有局限性,無法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需求。而在網絡學習空間,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來自不同時代、不同地區的經典文學作品和現代文學作品,以及優秀的網絡文學作品。學生可以通過閱讀、欣賞和討論,拓寬自己的文化視野,提高文學素養。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學生往往只能通過教材和教師的講解獲取知識。而在網絡學習空間,學生可以通過搜索引擎、在線圖書館等工具,獲取更多的資料和參考文獻。他們可以在閱讀過程中進行深入思考和研究,提高自己的信息素養和批判性思維能力。
(二)增強語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
語文教學需要與學生的生活和興趣密切相關。學生熱衷于時下流行的文化和娛樂,因此,將這些元素融入課堂教學是十分必要的。可以通過引入流行文化作品、音樂、電影等,將學生對這些內容的熱情轉化為學習的動力。例如,在講解古文時,可以引用近期熱播影視劇中的臺詞或情節,與學生一起進行對比分析,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師生之間的互動往往局限于課堂之上。而在當今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時代,網絡學習已經成為一種趨勢。然而,在這個虛擬的學習世界中,如何保持高中語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讓學生在緊張的學習氛圍中保持活躍和積極性,是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例如,教師可以播放一些精彩的電視劇片段,或者用動畫解說的方式講解古詩詞的背景故事。這樣不僅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還可以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悟文學作品的內涵。
(三)改進語文課堂教學的高效性
網絡學習給語文教學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途徑。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平臺搜集相關的教學資源,如教學視頻、優秀的教學案例、名家講座等,這樣不僅能夠豐富課堂內容,還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上直觀地感受到語文的魅力。同時,學生也可以通過網絡學習平臺進行自主學習和拓展,提高自己的閱讀和寫作能力。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創造豐富多樣的教學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利用在線教學平臺進行在線作業、考試和交流,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進行學習,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同時,網絡學習還可以提供互動式的學習方式,通過在線討論和小組合作,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合作。這種靈活的學習方式不僅能夠促進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還能夠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團隊意識。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應該積極探索網絡學習的靈活方式,提高教學的靈活性和效率。
三、網絡學習視域下高中語文教師需要注意的問題
高中語文教師需要注意的問題之一是如何提高學生對文本的閱讀能力。在網絡學習空間中,學生容易陷入片面追求文字表面意義的陷阱,缺乏對文字的深入理解。因此,教師需要教導學生運用多種閱讀策略,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文學鑒賞能力。
豐富多樣的閱讀材料和互動式的學習活動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傳統的語文教學往往以教師的講解和閱讀為主,學生的主體地位相對較低。而在網絡學習空間,學生可以利用文字、圖像、聲音、視頻等多種形式,創作和分享自己的作品。他們可以編寫短篇小說、寫詩、創作音樂,或者制作視頻、幻燈片等。通過這樣的創作和分享,學生的創造力和表達能力都得到了鍛煉和提升。
網絡學習空間為學生提供了廣闊的交流平臺,但亦存在著信息泛濫和內容質量不一致的問題。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學會運用網絡資源,進行正確的信息篩選和組織,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使他們能夠準確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想法。此外,教師還應該關注學生寫作的規范性和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幫助他們提升寫作水平。語文學科既是一門知識學科,也是一門人文學科。在網絡學習空間中,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參與文化活動和探索中華文化的方式,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語文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使他們能夠欣賞傳統文化的魅力,理解文學作品背后的文化內涵。
教師的職責是傳授知識,而教授知識的方法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高中生還帶有一些少年的天真,他們喜歡獵奇。因此,在教學方式上,教師要靈活運用多種方法,通過多種途徑,對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優化,讓學生覺得教師的教學方式很新奇,從而提高他們進入網絡學習空間的熱情。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這為高中語文教師的教學工作帶來了很多機會。教師應該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工作,對教學過程進行改革,彌補網絡教學在中學實踐中的不足,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學習過程中提高自己的核心素養。
綜上所述,網絡學習空間視域下高中語文教師需要注意的問題是多方面的。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寫作能力、文化素養及團隊合作能力和信息素養,教師需要注重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只有如此,高中語文教育才能適應時代的變革,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導。
四、網絡學習視域下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實施策略
(一)依據網絡,構建線上學習空間
在“互聯網+”教育背景下,網絡學習空間的構建已經成為教師教學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重要陣地。教師應該利用網絡學習空間,結合當前的教學內容,對網絡學習空間進行構建和使用。在這個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其成為教學活動的參與者。首先,教師要對相關資源進行搜集和整理,并對當前的高中語文課程標準進行分析研究,明確當前教育背景下網絡學習空間構建的要求和原則。其次,教師要依據當前網絡學習空間的建構標準和原則,對相關資源進行收集、整理和歸類。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自主學習的主體作用,要組織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并讓學生自主制定相關的教學計劃和學習目標。在整個過程中,教師應該給學生提供合理、有效的網絡學習空間構建方案。
此外,網絡學習也可以為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注入創新元素。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平臺進行多媒體教學,如使用音頻和視頻講解課文、利用圖片和圖表展示相關信息,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記憶效果。同時,教師還可以借助網絡平臺進行個性化教學,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和需求,提供不同的教學資源和學習任務,以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這樣可以讓學生在學習中發揮自己的特長和潛能,提高學習的效果和效率。因此,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不斷探索創新的教學方式和方法,提高教學的吸引力和趣味性。
(二)利用班級群,增強學習交流
網絡學習空間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資源和工具,在高中語文課堂中的應用,不僅能夠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還能夠讓學生在良好的環境下學習,增強學生之間的學習交流。班級群是一個班級共同的網絡交流平臺,教師可以通過班級群讓學生在網絡學習空間中進行自主學習和探究,也可以通過班級群向其他學生進行知識講解,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堂內容。例如,在《滕王閣序》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文言文原文、注釋和文言文譯文及相關的歷史背景知識通過班級群發送給學生,讓學生在班級群中自主探究、自主學習。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班級群對其他學生進行提問,并請其他同學為自己答疑解惑。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也能夠增強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在網絡學習空間視域下進行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時,教師應充分利用班級群和其他網絡學習空間平臺的優勢,發揮網絡學習空間的優勢作用,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同時也能夠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能力。
網絡學習空間的應用,為教師開展教學活動提供了新的方式,也為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提供了新的平臺。教師可以通過微視頻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創新思維的培養。教師在制作微視頻時,不但要結合高中語文教學內容,突出教學重點和難點,而且要結合學生實際生活情況,提高微課視頻制作的針對性。教師在制作微視頻時,要結合學生學習特點,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手段,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微視頻。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微課視頻向學生展示文言文的一些基本知識點,也可以讓學生觀看一些課外文章或書籍等,讓學生在觀看過程中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
(三)利用數據庫,及時進行評價研究
網絡學習空間是一個開放性的學習平臺,其中包括海量的教學資源和教學信息,教師可以通過網絡學習空間及時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并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和反饋。在網絡學習空間中,教師可以在網上建立班級、小組、學生三種類型的網絡學習空間,通過這個平臺,教師可以讓學生隨時登錄到自己的網絡學習空間中,通過各種功能進行自主探究。在進行“名著導讀”教學時,首先,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分組,分別在自己的網絡學習空間中建立三個不同類型的學生空間;然后,在每個學生的空間中添加相關閱讀材料和文學常識等資料。例如,《紅樓夢》中的“金陵十二釵”是典型的閨閣女子形象,通過對“金陵十二釵”的分析可以讓學生認識到我國古代小說中具有典型意義的女性形象。教師還可以將相關資料通過網絡教學平臺分享給全體學生,讓學生在閱讀和探討中了解這些人物形象,并在交流中提升自己對這些人物形象的理解和認識。這樣一來,不僅可以讓學生了解更多文學知識,還能提高學生學習語文學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利用網絡資源,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語文作為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其教學內容多為文學知識,很多內容比較抽象,學生不易理解。因此,在進行高中語文教學時,教師可借助網絡資源進行輔助教學,通過對網絡資源的利用,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例如,在學習《愛蓮說》這篇課文時,教師可為學生播放《中國詩詞大會》相關視頻資料,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體會文章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同時,教師還可為學生播放一些關于“蓮”的詩詞賞析視頻資料。通過觀看這些視頻資源,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文章中蘊含的思想感情。例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網上搜索相關“蓮”詩詞賞析資料后再來閱讀《愛蓮說》這篇課文。在這種方式下進行學習活動,教師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文章中所蘊含的思想感情。在這樣的學習活動中,學生不僅能夠提升自己的學習興趣,也能夠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和綜合能力。最后,語文教學中應注重文化元素的介紹和應用,這也是增強趣味性的有效方法之一。我國是一個擁有悠久文化歷史的國家,其中的文化元素豐富多樣,教師可以通過講述歷史典故、傳統節日、古代文人、民間故事等引導學生了解和感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五、結束語
高中語文教學在網絡學習空間上創新的特征為教師和學生提供了更多的選擇和自由,豐富了教學內容和形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力。然而,在利用網絡學習空間開展語文教學時,也要注意教育的正確導向,引導學生正確使用網絡資源,培養他們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只有這樣,網絡學習空間才能為高中語文教學帶來真正的多樣性和豐富性,為學生的綜合素養和人文精神的培養貢獻力量。
作者單位:王軍寧 甘肅省寧縣第一中學
參考文獻
[1]陶玉萍.新課改下高中語文課堂核心素養的滲透策略探析[J].學周刊,2023(29):127-129.
[2]楊輝.網絡學習空間視域下高中語文課堂教學實施研究[J].作文,2023(36):27-28.
[3]趙倩蕾.如何在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中體現“詩性”[J].作文,2023(36):35-36.
[4]周倩,陳清明.建構主義教學觀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文學教育(下),2023(09):143-145.
[5]李冰,胡曉玲,王文卿.智慧教室環境下高中語文課堂教學互動現狀研究[J].教育信息技術,2023(Z2):08-13.
[6]翟逸鳴.智慧課堂助力高中語文寫作教學[J].安徽教育科研,2023(23):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