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1世紀的教育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其中最為突出的挑戰之一便是如何滿足學生日益多樣化的學習需求。在這個信息時代,技術的快速發展為教育帶來了新的教學方式。在高中英語教育中,不僅需要學生掌握語言技能,還需要培養他們的信息素養、創新素養、跨文化素養等核心素養。利用互聯網優化高中英語閱讀課程,為教師提供了一個有利的教學環境,有助于學生更全面地發展核心素養。本文旨在深入探討信息化背景下利用互聯網優化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信息化;互聯網;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一、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互聯網已經成為人們獲取和交流信息的重要平臺,教育領域也越來越重視利用互聯網提升教學質量。在當今教育領域,核心素養已經成為教育改革和教學創新的核心概念之一。核心素養不僅涵蓋學科知識,更強調學生在跨學科、綜合思維、社交技能、信息素養和創新等方面的全面發展。為了培養具備這些核心素養的學生,教育者和教師需要不斷探索創新的教學方法。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是培養學生綜合英語能力的重要環節,而利用互聯網優化這一教學過程,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廣泛的學習資源,并顯著提升學習效果。
二、互聯網教育資源的特點
(一)共享性
由于互聯網的開放性和便利性,教育資源可以被廣泛共享。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上的大量資源補充教材內容,給學生提供更多的閱讀材料和學習工具。學生也可以通過網絡自主學習,并分享他們的學習成果。這種共享性使得教育資源不再受地域限制,能夠全面促進教育資源的有效利用。
(二)同步性
互聯網可以實現實時更新和傳播。教師可以及時獲取最新的英語閱讀資源,并將其應用到教學中。這種同步性使得教育資源能夠與時俱進,并與學生的學習需求保持一致。同時,學生也可以通過互聯網隨時隨地獲取最新的英語閱讀材料,并與教師和其他學生進行實時交流[1]。
(三)系統性
互聯網上的教育資源通常是按照一定的目標和教學模塊進行組織和分類的。這使得教師能夠更加系統地進行英語閱讀教學,并根據學生的需要和水平提供不同的資源。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目標和興趣選擇適合自己的教育資源,進行針對性的學習。
(四)靈活性
互聯網上的資源和工具可以根據教師和學生的需求進行定制和個性化。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差異和需求選擇適合他們的教育資源,提供個性化的英語閱讀教學。同時,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習慣和節奏自主選擇學習資源,并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自主學習[2]。
三、利用互聯網優化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意義
(一)提高學習效率
互聯網教育資源豐富而及時,能夠提供大量的英語閱讀材料,包括各種主題、難度和形式的文章和故事。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水平選擇適合自己的閱讀材料,提高學習的針對性和效果。通過互聯網,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閱讀學習,不再局限于教室和紙質教材。互聯網還提供了各種學習工具和輔助資源,如在線字典、詞匯卡片、語音朗讀等,這些工具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所學知識,學生可以更加高效地學習和鞏固英語閱讀技能。
(二)激發學習主動性
互聯網教育資源具有互動性和個性化特點,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資源進行自主學習,并且可以在學習過程中隨時與教師、同學和其他學習者進行互動交流。這種互動和個性化的學習方式能夠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提高學習的效果和興趣。同時,互聯網還提供了各種學習游戲和獎勵機制,通過游戲化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增加學習的樂趣和吸引力[3]。
(三)創設真實交際情景
互聯網教育資源可以幫助學生創設真實的交際情景,提高閱讀能力和語言運用能力。通過互聯網,學生可以獲取到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英語文章和故事,了解不同文化和社會背景背后的故事和現象。學生可以通過閱讀這些材料,培養對不同文化和思維方式的理解和包容,提高跨文化交際的能力。同時,互聯網還提供了在線語言學習交流平臺,學生可以通過這些平臺與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進行交流和合作,提高語言表達和交際能力。這樣,學生在讀文章、交流和合作的過程中,就能夠獲得更加真實和實用的英語語言和表達能力。
四、信息化背景下利用互聯網優化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策略
(一)角色定位科學,課堂目標明確
角色定位科學和課堂目標明確,是核心素養視域下高中英語閱讀課堂教學模式應用的關鍵措施。教師需要深入研究教學目標和課本內容,制定切實可達的學習任務,同時在學生中培養自主學習和團隊合作的模式,從而推動英語教學目標的達成,并促進核心素養的培養[4]。以“Cultural Relices”教學單元為例,教師可以運用信息技術的教學形式,通過任務型課堂教學達到更明確的課堂目標。本單元的核心教學內容是世界文化遺產,要求學生深入了解某一類文化遺產的來源、歷史、文化特點等,以全面理解其文化意義。如“Sichuan Opera”,學生在詳細查閱相關資料后獲得了基本的了解,如“With the transformation of Sichuan population and cultural structure”等[5]。這種深入的資料查閱有助于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有更深層次的理解。通過任務型課堂,學生在講解過程中能夠展現個人能力,加深對文化遺產的理解。在角色定位方面,教師應充當引導者和組織者的角色。他們需要深入研究教材,明確教學目標,并將其與核心素養相互協調。教師在這一過程中不再僅僅是傳統教學中的“知識傳授者”,而更像是學習的引導者。他們可以為學生提供學習資源和引導,鼓勵他們積極參與和探索,同時提供及時的反饋和指導[6]。教師還可以借助技術工具,如在線學習平臺或教育應用程序,支持學生的學習和合作。這種科學的角色定位有助于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推動核心素養的培養和英語教學目標的達成。明確的課堂目標是核心素養視域下信息技術教學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教師需要明確教學目標,并確保這些目標與核心素養的培養緊密相連。在“Cultural Relices”教學中,教師可以明確教學目標,如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思維、信息素養和社交技能。這些目標需要與核心素養如跨學科思維、信息素養和社交技能等相互協調,以確保學生能夠全面發展。
(二)加強教學互動
在當今信息時代,互聯網為人們提供了豐富的資源和無窮的可能。高中英語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資源創設出生動、有趣或者充滿挑戰性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學習英語,提高他們的閱讀、聽說、寫作能力。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助于提高他們的英語實際運用能力。以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這篇閱讀為例,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的資源創設出豐富的情境。在線資源如視頻、圖片和簡單的文字描述可以生動展示秦朝的兵馬俑、商代的四平方尊、隋朝的“鑲金邊白玉杯”等文物,讓學生在視覺上有更直觀的感受。這些素材可以幫助學生理解古代文物的歷史和文化價值,引發他們對如何保護這些文物的思考。在這個情境中,教師可以提出問題“How to protect cultural relics?”,邀請學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議。這樣一方面可以讓學生了解和認識到保護文物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鼓勵他們積極發表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從而提高他們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同樣,教師在搜集素材的時候也可以考慮引入一些與文物保護相關的英文新聞報道或者短片,讓學生在閱讀和了解真實的英語語境的同時增強社會責任感。
(三)抓住持續默讀
在教學“B Sporty, Be Healthy”這一課程時,可以做如下設計:首先,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提供的視頻、音頻、動圖等多媒體資源,展示健康生活方式和運動對身心健康的影響。例如,用一段專業運動員的訓練視頻,引導學生了解運動的重要性。再如,介紹食物的營養組成和食品標簽,指導學生了解科學飲食的重要性。其次,教師可以利用在線閱讀平臺,如EPIC、Newsela等,提供相關的閱讀文章。如Diet and Exercise for a Healthy Heart, The Impact of Processed Foods on Health等。在閱讀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一些閱讀理解問題、物詞匯的配對游戲,或者讓學生在小組內部討論“如何制訂一個個人健身計劃”,以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和英文交流能力。再次,教師可以借鑒一些網上的實踐項目,如“設計一個健康的一周飲食計劃”“制作一份個人健身日程安排”等,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進一步掌握相關知識并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最后,教師可以定期利用網絡平臺,達到同步測試學生的學習效果,以此提升他們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調節能力。
(四)開展翻轉課堂教學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開展過程中,教師應當注意基于主題語境完善教學模式,將翻轉課堂的教學措施應用于其中,以此更好地契合新課程理念,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需要圍繞主題語境為學生創設針對性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探究主題意義。將寫作元素充分融入閱讀教學過程,實現邏輯思維一體化,以讀促寫,推進知識的遷移創新,完善語言輸出。
首先,教師需要基于語篇語境角度,在翻轉課堂中為學生以圖片的形式呈現立體的場景,構建一種生活化的問題情景。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能夠得到有效提升。例如,在學習“Wildlife Protection”這一節內容時,該單元主要是以保護野生動物為主題[7]。教師可以為學生搜集人類殘害野生動物的場景,將短視頻融入微課課堂,引出動物保護的主題語境。結合相關圖片讓學生進行思考,引起學生對野生動物現狀的關注。
其次,在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師也需要重視學生基于主題探索角度生成相關的寫作觀點。結合以時效性、層次性、關聯性較強的辯證思維活動,讓學生根據問題表達自己的觀點。在觀看完視頻之后,教師應當為學生留下問題:“是什么原因導致野生動物瀕危?”讓學生充分了解人類對動物生存帶來的挑戰。在之后的課堂上進行問題的回答,開展小組之間的相互討論。與此同時,教師在微課視頻中融入華南虎動物生存現狀的相關英文短文,讓學生在短文閱讀的過程中提取關鍵信息,了解野生動物的生存現狀[8]。若是學生的英語基礎不好,在閱讀過程中就很容易遇到生詞,同時影響后面的寫作過程,因此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精準把握關鍵詞。學生通過學習這一主題能夠了解保護野生動物是刻不容緩的,應當就如何保護野生動物這一問題從社會、政府、個人層面思考補救措施并組織成語言開展寫作,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增強學生的責任意識。結合這樣一種問題情境,學生在翻轉課堂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真正把握野生動物生存現狀并對主題意義進行思考。在翻轉課堂完成之后,學生就可以形成語言并開展表達,教師讓學生圍繞寫作的主題進行語言輸出,提取核心短語之后解決問題,這樣也能夠更好地幫助學生內化語言知識。在這一階段的教學過程中,學生主要是基于寫作表達詞匯對瀕危野生動物的生存現狀進行整合。教師通過問題的引導也可以讓學生形成更為系統化的語言,在運用語言的過程中形成語言輸出。
(五)營造英語環境
首先,創建一個充滿英語氛圍的教學環境可以幫助學生更愿意去說英語。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墻上的英語標語、英語海報、英語書籍等方式營造英語氛圍。這樣一來,學生在課堂上就會感受到濃厚的英語氛圍,從而更愿意用英語去進行口述練習。另外,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和互聯網資源引入豐富的英語學習素材,如英語歌曲、英語電影、英語廣播等,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其次,以學生的思維引導為課程設計的中心,可以幫助學生更主動地參與口述練習。在設計教學活動和課程任務時,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并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興趣愛好設計相應的口述練習。例如,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讓他們扮演不同的角色進行英語對話練習;還可以設計英語辯論賽、英語演講比賽等活動,鼓勵學生用英語進行口述表達。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可以更主動地參與口述練習,提高英語口語水平。
五、結束語
總的來說,利用互聯網優化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是一個必然的趨勢。互聯網提供了豐富多樣的資源和工具,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英語閱讀學習。教師可以更好地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合作能力和創新思維。然而,教師仍然扮演著重要的角色,需要引導學生正確使用互聯網資源,并靈活運用不同的教學策略,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楊陽 甘肅省白銀市第八中學
參考文獻
[1]孔穎.“互聯網+”背景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優化措施探究[J].校園英語,2022(49):154-156.
[2]才翠妝.“互聯網+教育”背景下翻轉課堂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海外英語,2022(21):141-142+145.
[3]王新燕.“互聯網+教育”背景下的高中英語閱讀高效課堂構建[J].中國新通信,2022,24(05):185-187.
[4]蔡夢露.互聯網教育背景下的高中英語閱讀課探究——以The Silk Road一課為例[J].英語畫刊(高中版),2021(18):36-37.
[5]周杰.“互聯網+”背景下高中英語閱讀學習效果影響因素分析[J].中學課程資源,2020(06):48-50.
[6]王海斌.“互聯網+”背景下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有效策略研究[J].基礎教育論壇,2020(13):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