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分級護理管理對重癥監護室(ICU)感染性休克患者血清C反應蛋白水平及生命體征的影響。方法:以本院ICU接收的5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為受試者(2022年1月—2023年5月),依據入院時間先后順序分組,即對照組(25例,常規護理管理)與觀察組(25例,分級護理管理),分析與比較兩組干預效果。結果:觀察組干預后血清C反應蛋白水平比對照組更低(P<0.05)。干預后,觀察組靜脈血氧飽和度及心率比對照組更高,平均動脈壓比對照組更低(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4.00%)低于對照組(24.00%)(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2.00%)比對照組(64.00%)更高(P<0.05)。結論:對ICU感染性休克患者實施分級護理管理的效果突出,有助于穩定患者各項體征,促進患者血清CRP水平改善,減少相關并發癥發生,增加患者對護理服務的認可。
【關鍵詞】分級護理管理;重癥監護室;感染性休克;血清C反應蛋白;生命體征
The effect of graded nursing management on serum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and vital signs changes in patients with septic shock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ZHOU Hui
Zhongshan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Zhongshan, Guangdong 5284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graded nursing management on serum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and vital signs in patients with septic shock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 (ICU).Methods:Fifty patients with septic shock admitted to the ICU of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2 to May 2023) as subjects,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25 cases,routine nursing manage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25 cases,graded nursing management)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admission.The intervention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analyzed and compared.Results:After intervention,the serum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in tMTDPjB3UzdeplnJj9qCYQQ==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After intervention,the venous oxygen saturation and heart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average arterial pressure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4.00%)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24.00%) (P<0.05).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92.00%)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64.00%) (P<0.05).Conclusion:The implementation of graded nursing management for ICU septic shock patients has outstanding effects,which helps to stabilize various physical signs of patients,promote improvement in serum CRP levels,reduce related complications,and increase patient recognition of nursing services.
【Key Words】Graded nursing management; Intensive Care Unit; Infectious shock; Serum C-reactive protein; Vital signs
感染性休克主要指因微生物及其產物所引發的一種膿毒病綜合征伴休克,嚴重時會危及患者生命,因此臨床需對該病予以高度重視[1]。部分研究指出,在ICU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療期間,輔以科學、優質的護理服務有助于提升治療效果,減輕患者癥狀表現,降低患者的死亡風險[2-3]。本研究以50例ICU感染性休克患者為受試者,對分級護理管理的應用價值展開比較分析。
1.1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ICU接收的50例感染性休克患者(2022年1月—2023年5月),以入院順序差異為依據分組,每組25例。對照組男性、女性各16例、9例,年齡區間25~74歲,均齡(49.13±2.80)歲;觀察組男性、女性各15例、10例,年齡區間24~74歲,均齡(48.91±3.12)歲。兩組性別等一般資料基本相同(P>0.05),可比較。(1)納入標準:有明確感染灶,有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出現;伴隨低灌注表現;患者及其家屬知情并在“知情協議”上簽字。(2)排除標準:既往存在凝血功能障礙;并發嚴重臟器(心腎等)功能不全;生存期短;中途退出。
1.2方法
1.2.1對照組
行常規護理管理,包含為患者及其家屬講解疾病相關知識、用藥指導等基礎性護理措施。
1.2.2觀察組
運用分級護理管理模式,內容如下:(1)護理人員分級:以護理人員素質、能力等為依據對其層級予以劃分,本研究將其分為4個層級,并對各層級職能范圍、能力要求予以明晰,并在護士長組織、協調下持續對護理服務質量進行優化、提升。(2)層級分工:①N0級護理人員:其職能范圍是落實基礎護理服務,如飲食宣教等;②N1級護理人員:其負責優質護理服務的落實;③N2級護理人員:其職能范圍為具體護理計劃的制定、監測患者病情、健康宣教等;④N3級護理人員:其職能范圍為輔助護士長各項工作,并協助護士長開展一些有著較高要求的操作。(3)層級培訓與考核:將全科劃歸為諸多小組,對護理資源進行合理分配,并在組長組織下對各組成員展開培訓(業務內容、職責、具體流程等),且待培訓結束要接受相應考核,以切實提升護理人員素質、能力。(4)配置人員分級:以患者病情狀況作為根據進行分級,對于嚴重者,派遣專人負責其護理工作;對于病情剛恢復穩定者,派遣1名護理人員給予患者護理干預;對于病情較輕者,可將其轉送到相應科室,無需安排專人護理。(5)優化工作制度:實行2班制,科協分配各班次人員數量,對于特殊情況,可適當對人員配置加以調整,以保障護理工作質量。
1.3觀察指標
(1)在干預前、干預1周后對兩組患者血清CRP(C反應蛋白)水平進行檢測,散射免疫比濁法檢測。(2)在干預前、干預48h后分別檢測兩組患者各項生命體征(靜脈血氧飽和度、心率及平均動脈壓)。(3)對兩組患者并發癥(壓瘡、感染及神經功能損傷)發生情況進行統計比較。(4)使用問卷(本院自制的滿意情況調查問卷)調查法調查兩組患者護理滿意情況,問卷滿分100分,>85分、70~85分、<70分分別為十分、基本、不滿意的分值區間。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6.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血清C反應蛋白水平比較
干預前,兩組患者CRP水平差異較小(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CRP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CRP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兩組生命體征變化情況比較
兩組患者干預前生命體征比較差異不明顯(P>0.05);干預后,觀察組靜脈血氧飽和度與心率比對照組更高,平均動脈壓比對照組更低(P<0.05)。見表2。
2.3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4.00%)低于對照組(24.00%)(P<0.05)。見表3。

2.4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2.00%)比對照組(64.00%)更高(P<0.05)。見表4。

感染性休克指一種由于全身性感染而引發器官功能損傷的綜合征,其為ICU患者死亡的一個重要因素[4]。近些年,臨床已然對感染性休克展開了較為深入的研究,但患者死亡風險依然較高[5]。因此,強化感染性休克患者臨床護理工作為現階段臨床研究的重點[6]。既往臨床所用的常規護理管理已然無法滿足現下臨床需要,此種護理管理模式內容充實度不足,易造成護理質量降低,難以充分滿足患者護理需要[7]。而分級護理管理模式屬于新式管理模式的一種,此模式可實時優化、管理相關流程,利于調動護理人員工作積極性,在護理質量、效率提升方面效果顯著[8]。此管理模式注重護理人員自身能力與經驗,其以提升管理質量、高效、科學管理為最終目標[9-10]。以護理人員實際狀況為依據擬定科學的護理方案,科學分配護理人員,不僅可明確分工,而且還有助于工作效率的提升,使整個護理工作更為有效與簡單[11]。此外,分級護理管理還可對現有的人力資源進行充分挖掘,持續挖掘護理人員潛能,促進護理人員成長[12]。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血清C反應蛋白水平與平均動脈壓比對照組更低,靜脈血氧飽和度與心率比對照組更高(P<0.05)。可見將分級護理管理模式用于ICU感染性休克患者護理管理中有助于穩定患者各項體征,促進患者血清CRP水平改善。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比對照組低,護理滿意度比對照組高(P<0.05)。提示對ICU感染性休克患者實施分級護理管理模式可降低患者并發癥發生風險,增加患者對醫護工作的認可。
綜上所述,對ICU感染性休克患者實施分級護理管理的效果理想,利于維持患者各項體征穩定,減輕炎癥反應,減少相關并發癥發生,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馬源,司天寧,賀文杰,等.持續性護理改進方案在感染性休克患者醫護配合救治中的應用效果[J]. 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23,9(3):148-150.
[2] 徐素芬.綜合性護理在ICU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應用觀察[J].長壽,2022(11):189-190.
[3] 馮茹.綜合性護理在ICU惡性腫瘤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應用價值探討[J].家有孕寶,2021,3(18):235.
[4] 歐陽友云,易梅榮,楊佳.基于JBI模式的護理干預對感染性休克患兒的影響[J].全科護理,2021,19(11):1526-1529.
[5] 陳洪俊.多學科協作模式應用于醫院感染預防控制的效果評定[J].婚育與健康,2023,29(7):34-36.
[6] 徐雪忍. 集束化護理在ICU感染性休克患者護理中的臨床效果[J].心理月刊,2020,15(16):136.
[7] 張倩倩,耿延花.集束化護理干預對急診感染性休克并發多器官功能障礙綜合征患者的效果分析[J]. 黑龍江醫學,2020,44(12):1754-1758.
[8] 易超群.責任制護理在感染性休克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及對患者炎癥反應發生的影響[J].中外醫療,2020, 39(16):142-144.
[9] 司俊嬌.綜合性護理在ICU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應用價值探討[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20,7(20): 109-111.
[10] 王冬,蔣嘉麗.分級護理管理對重癥監護室感染性休克患者生命體征變化的影響[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9,6(7):73-74.
[11] 徐佳敏.探討重癥監護室的感染性休克患者進行集束化護理的效果[J].科學養生,2019(7):170.
[12] 朱文婷.綜合性護理在重癥監護病房感染性休克患者中臨床護理效果分析[J].醫學食療與健康,2019(22):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