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證預言是指人會不自覺地按照已知的預言來行事,最終證明自己的預言是正確的。也就是說,你預設自己或他人是怎樣的人,你的思考模式、行為都會不自覺地往符合自己預設的方向去努力,最終得出一個“符合”自己預設的結果。其實,自證預言只是一種心理現象,或者說是一種工具,用得好能夠促進自我發展,用得不好卻會給自己的發展設置重重障礙。自證預言的現象在我們的生活中屢見不鮮,這種現象引起了你怎樣的感悟和思考?
自信之風發于胸臆,理性之泉流于行為。對于自證預言這種現象,我不由感嘆:越是壯闊時代,越要懂得自信的彌足珍貴;越是瑰麗歲月,越要懂得踐行理性客觀的精神。一言以蔽之:用好自證預言,開創光明未來。
大風泱泱,大潮滂滂。用好自證預言,在于自信。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千年前的詩仙李白早已為我們的人生發展指明了方向——自信。邁向成功之路,必定荊棘叢生,自信在這條路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當我們面臨困難挑戰時,不應望而生畏,而要給予自己信心,在心底為自己打氣:我一定能做到!登山者首先要有山登絕頂我為峰的信心,即便未能如愿以償,但將過程中的風景盡收眼底,又怎會有遺憾呢?我們要相信:“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清風徐來,朝日燁燁。用好自證預言,在于理性。
社會是一張巨大的網,我們每個人都是其中的一個節點,社交是必不可少的,在此過程中我們要保持理性。春秋時期的“管鮑之交”,鮑叔牙沒有因為自己曾經與管仲交好而過譽他,也沒有因為曾經與管仲敵對而詆毀他,反而是在齊桓公面前客觀舉薦他,最終成就齊國霸業。但是我們身邊也有著許多反面例子。在小說《殺死一只知更鳥》中,湯姆因為無賴尤厄爾的污蔑而無辜慘死,盡管他善良勤勞、干干凈凈,卻逃不脫別人對他的偏見。這部小說告訴了讀者一個深刻的道理:頂級的自律,是管好自己的偏見。而我們在社會交往中,要客觀理性地看待問題、分析問題。偏見一旦形成便不好消除,我們不能因某件小事而去全盤否定他人,要真正做到理性客觀、公平公正。
明星熒熒,皓月朗朗。用好自證預言,開創光明未來。
《小窗幽記》曾言:花繁柳密處,撥得開,才是手段;風狂雨急時,立得定,方見腳跟。而作為“曄曄如扶?!钡娜A彩青年,唯有用好自證預言,方能撥開人生的幽暗,收獲前途的清耀明朗;才能于青春征途風狂雨急時堅定站立,收獲人生的霽虹日晞;才能創造泱泱華夏的輝煌星河,繪就大同世界的錦繡圖景。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揆諸當下,作為新時代青年,我們要用好自證預言,樹立遠大理想抱負,向著自己預設的方向努力,不懼重重險阻,“守得云開見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