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觀察低劑量CT與常規劑量CT對早期肺癌的診斷價值及安全性。方法:研究時間為2021年1月—2023年1月,選取此時我院收治的38例早期肺癌患者進行分析,均進行常規劑量CT診斷與低劑量CT診斷。比較不同診斷方式的輻射劑量、肺結節情況、診斷準確性以及圖像優良率。結果:診斷后,低劑量CT診斷的輻射劑量低于常規劑量CT診斷(P<0.05),差異有意義;低劑量CT診斷的肺結節情況與常規劑量CT診斷比較差異無意義(P>0.05);低劑量CT的診斷準確性略高于常規劑量CT,但差異無意義(P>0.05);低劑量CT診斷的圖像優良率高于常規劑量CT診斷(P<0.05),差異有意義。結論:對于早期肺癌患者而言,低劑量CT與常規劑量CT均可發揮診斷效果,但前者的輻射劑量更少,診斷安全性更高,值得借鑒。
【關鍵詞】低劑量CT診斷;常規劑量CT診斷;早期肺癌;輻射劑量;肺結節情況;診斷準確性;圖像優良率
Diagnostic value and safety observation of low dose CT and conventional dose CT in early lung cancer
BAI Yalan, XIONG Ana
Li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Changde, Hunan 4155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diagnostic value and safety of low dose CT and conventional dose CT in early lung cancer. Methods:The study period was from January 2021 to January 2023,and 38 patients with early lung cancer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for analysis,all of whom were diagnosed by conventional dose CT and low dose CT. The radiation dose,pulmonary nodules condition,diagnostic accuracy and image excellent rate of different diagnostic methods wlY5ASwz/iUK3BZ9grweD/A==ere compared.Results:After diagnosis,the radiation dose of low-dose CT diagnosis was lower than that of conventional CT diagnosis (P<0.05),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diagnosis of pulmonary nodules between low-dose CT and conventional CT (P>0.05);The diagnostic accuracy of low dose CT wa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ventional CT,but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ignificant (P>0.05);The excellent and good image rate of low dose CT diagnosis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ventional CT diagnosis (P<0.05),and 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Conclusion:For patients with early lung cancer,both low dose CT and conventional dose CT can play a diagnostic role,but the former has less radiation dose and higher diagnostic safety, which is worth learning.
【Key Words】Low dose CT diagnosis; Conventional dose CT diagnosis; Early lung cancer; Radiation dose; Pulmonary nodules; Diagnostic accuracy; Image excellent rate
肺癌是指發生在肺部的惡性腫瘤,具有發病率高、病死率高的特點[1]。早期患者無不適癥狀,隨病情不斷進展,可出現咳嗽、咯血、胸悶、聲嘶等局部癥狀,如未發現開展治療,造成肺部不可逆性損傷,引起呼吸衰竭,病死風險較高[2-3]。盡早發現、盡早確診便于及時進行治療,防止病情進展,延長患者生命。在進行臨床診斷時,CT診斷檢查是常用的診斷方式,主要是利用X射線對患者身體結構進行掃描,以此了解肺部情況,定位具體病灶,便于及時發現肺癌,為后期治療提供相關參考依據[4]。不同劑量的CT檢查可發揮不同的診斷作用,且對機體的影響有所差異。本研究以(2021年1月—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38例早期肺癌患者進行分析,了解臨床診斷方式,探討低劑量CT與常規劑量CT的診斷價值,具體內容匯報如下。
1.1 一般資料
研究時間2021年1月—2023年1月,選取此時我院收治的38例早期肺癌患者進行分析,均進行常規劑量CT診斷與低劑量CT診斷。38例患者中年齡的上下限分別為72歲、44歲,均數:(58.29±4.27)歲;體重的上下限分別為84kg、46kg,均數:(65.17±3.45)kg;煙齡的上下限分別為10年、4年,均數:(7.05±1.22)年;受教育水平:高中以下與高中及以上之比為25:13,且男女例數分別為22例、16例。
納入標準:(1)滿足肺癌診斷依據,且處于早期者;(2)病理活檢確診者;(3)自主意愿參加并于同意書上簽名者;(4)認知良好、意識清醒者;(5)臨床信息均已詳細納入病案者。
排除標準:(1)其他惡性腫瘤者;(2)血友病者;(3)無法正常對話者;(4)喪失自理能力者;(5)中途退出者;(6)不耐受CT檢查者;(7)理解能力差者;(8)拒絕參加研究者。
1.2 方法
38例早期肺癌患者均進行常規劑量CT診斷與低劑量CT診斷。
低劑量CT診斷方法如下:選取SIEMENS西門子醫療的CT掃描儀作為檢查工具。在診斷檢查前,用通俗易懂的話語講解低劑量CT診斷的內容與優勢,拓展患者相關認知,增加熟悉度,便于配合診斷操作,規避影響因素,確保診斷結果的準確性;患者仰臥于檢查床上并保持該體位,遮蓋頸部及腹盆處,并以頭先進,設定胸骨柄處為定點,指導患者進行深吸氣,之后屏氣進行肺部區域的掃描,以此獲得相關數據,傳送至工作站,進行重建技術處理,形成相應圖像,便于觀察分析,了解有無肺結節,判斷肺癌病情。低劑量CT診斷掃描時的儀器參數設定如下:管電流、管電壓、螺距、矩陣、間距、層厚、掃描時間依次設定為50mA、110kV、1.375、512×512、5mm、5mm、6s。
常規劑量CT診斷方法如下:于低劑量CT診斷后3d進行常規劑量CT診斷檢查,選取SIEMENS西門子醫療的CT掃描儀作為檢測工具。在診斷檢查前,利用簡單的語言講解常規劑量CT檢查知識,緩解不良情緒,提高診斷配合度;之后開展常規劑量CT診斷檢查,相關操作與圖像處理方式均與低劑量CT診斷一致,僅在儀器參數設定上有所不同。常規劑量CT診斷掃描時的儀器參數設定如下:管電流、管電壓、螺距、矩陣、間距、層厚、掃描時間依次設定為100mA、120kV、1.375、512×512、5mm、5mm、6s。
1.3 觀察指標
1.3.1 比較不同診斷方式的輻射劑量
1.3.2 比較不同診斷方式的肺結節情況 包含分葉、毛刺、空洞、鈣化四種。
1.3.3 比較不同診斷方式的診斷準確性 計算公式為早期肺癌診斷準確例數/總例數×100%。
1.3.4 比較不同診斷方式的圖像優良率,優:圖像清晰且無偽影;良:圖像清晰但存在偽影,不影響最終診斷;差:圖像不清晰且存在偽影,影響最終診斷。圖像優良率=(優+良)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4.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比較不同診斷方式的輻射劑量
診斷后,低劑量CT診斷的輻射劑量低于常規劑量CT診斷(P<0.05),差異有意義,見表1。

2.2 比較不同診斷方式的肺結節情況
診斷后,低劑量CT診斷的肺結節情況與常規劑量CT診斷比較差異無意義(P>0.05),見表2。

2.3 比較不同診斷方式的診斷準確性
診斷后,低劑量CT的診斷準確性略高于常規劑量CT,但差異無意義(P>0.05),見表3。

2.4 比較不同診斷方式的圖像優良率
低劑量CT診斷的圖像優良率高于常規劑量CT診斷(P<0.05),差異有意義,見表4。

早期肺癌是指未發生轉移或侵犯其他組織的肺部癌癥,可受吸煙、職業暴露、環境污染、肺部慢性炎癥、遺傳因素影響而發病[5]。典型癥狀有胸痛、干咳、痰中帶血、氣急、發熱、消瘦等,降低患者生存質量[6]。該病若進入中晚期,治療效果越來越差,生存率明顯降低。因此,此疾病的早期診斷與治療十分重要,有助于延長患者生存時間。CT檢查是目前臨床上較為先進的一種影像學檢查技術,對多種疾病有重要診斷意義,且具有操作簡便、耗時短、適用范圍廣、經濟性好的優勢[7]。以往的常規劑量CT掃描檢查雖可發揮診斷作用,呈現肺部病灶,明確病灶及周圍組織情況,便于判斷病情,但無法進行反復多次檢查,具有輻射性,會對機體正常組織器官產生不良影響,診斷安全性不高[8]。而低劑量CT掃描是在常規劑量CT基礎上發展形成的,主要是通過降低管電壓或管電流,在維持較好的圖像質量、不影響臨床診斷結果的同時降低CT輻射劑量,減少患者的輻射暴露,規避檢查對患者身體的危害,從而提高診斷安全性,應用價值更高[9-10]。
本研究表明,低劑量CT診斷的輻射劑量低于常規劑量CT診斷(P<0.05),差異有意義。低劑量CT診斷的肺結節情況及準確性與常規劑量CT診斷比較差異無意義(P>0.05)。低劑量CT診斷的圖像優良率高于常規劑量CT診斷(P<0.05),差異有意義。由此說明,低劑量CT診斷是一種診斷準確性與安全性均較高的診斷方式。
綜上所述,將低劑量CT診斷運用到早期肺癌患者中,可在確保診斷準確性的同時減少輻射劑量,提高診斷安全性,建議使用。
參考文獻
[1] 柳翔耀,梁爽.低劑量螺旋CT掃描在早期肺癌診斷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老年保健醫學,2021,19(3):23-25,30.
[2] 王寧,侯祥霓.低劑量螺旋CT掃描在早期肺癌診斷中的應用價值研究[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22,6(23):136-138.
[3] 于群.低劑量與常規劑量CT對早期肺癌的診斷對比分析[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22,39(6):735.
[4] 賈欣,劉浩巖.低劑量CT聯合迭代重建技術在早期肺癌及肺部結節中的應用[J].中外醫學研究,2022,20(32):80-84.
[5] 王志平,郭偉,真德智.低劑量胸部CT在肺結節及早期肺癌篩查中的應用[J].臨床放射學雜志,2022,41(7):1298-1302.
[6] 朱文峰.低劑量CT與常規劑量CT對早期肺癌的診斷效果觀察及安全性[J].黑龍江中醫藥,2022,51(2):123-125.
[7] 李倩儀.低劑量CT與常規劑量CT對早期肺癌的診斷價值比較[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22,6(7):85-87.
[8] 常保星,趙冉.常規劑量與低劑量螺旋CT檢查在早期肺癌診斷中的效能比較[J].中國民康醫學,2021,33(16):85-87.
[9] 張紅,秦永建,陳志立.低劑量和常規劑量螺旋CT掃描在肺癌早期篩查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衛生工程學,2021,20(4):576-577,583.
[10] 張曉斐,陸秋怡,顧衛平.低劑量CT和常規劑量CT診斷早期肺癌的效果分析及檢出率評價[J].世界復合醫學,2022,8(12):11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