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觀察門診護理對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取2021年8月—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7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隨機將其分為門診護理的觀察組(37例)與常規護理的對照組(37例),比較兩組生活質量及健康知識掌握程度。結果:干預后,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生活質量評分和健康知識掌握程度評分更高,P<0.05。結論:給予老年糖尿病患者門診護理,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和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值得借鑒。
【關鍵詞】門診護理;老年;糖尿病;生活質量
Effect of outpatient nursing on quality of life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diabetes
WANG Meng
Cao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Heze, Shandong 2744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influence of outpatient nursing 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elderly patients with diabetes.Methods:74 elderly patients with diabete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21 to August 2022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 of outpatient nursing (37 cases) and the control group of routine nursing (37 cases).The quality of life and mastery level of health knowledg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After intervention,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quality of life score and mastery level of health knowledge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P<0.05).Conclusion:Outpatient nursing for elderly patients with diabetes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and mastery degree of health knowledge,which is worth learning from.
【Key Words】Outpatient nursing; Old age; Diabetes; Quality of life
現階段,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隨著老年人口不斷增多,其生病率進一步提升。老年人身體狀況具有特殊性,常存在各種基礎性疾病,其中糖尿病就是常見的一種,已經對人們身體健康水平造成了較大影響。糖尿病作為一種代謝性疾病,患者發病后會出現血糖水平升高的情況,這與胰島素分泌缺陷有著很大的聯系,同時胰島素生物作用受損也會導致該病的發生,部分患者還會出現以上兩個因素同時存在的情況[1]。近年來,老年糖尿病發生率越來越高,部分患者為60歲以前發現疾病并且延續至60歲后,還有些患者在60歲以后才發病[2]。在疾病治療過程中,患者必須長期進行藥物治療,并且對日常生活加以規范,才能較好地控制血糖水平,由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行動力較弱、認知能力不高,需要在病情控制過程中加強護理干預,使其能夠更好地進行藥物治療,并且維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病情控制效果。本研究選取我院收治的7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觀察門診護理效果。
1.1一般資料
2021年8月—2022年8月,選取我院收治的74例老年糖尿病患者,隨機將其分為兩組。對照組37例,男20例,女17例,年齡62~77歲,均齡(70.34±2.44)歲,病程1~15年,均值(8.37±3.82)年,小學學歷14例,初中學歷13例,高中學歷5例,高中以上學歷5例;觀察組37例,男20例,女17例,年齡62~77歲,均齡(70.34±2.44)歲,病程1~15年,均值(8.37±3.82)年,小學學歷13例,初中學歷13例,高中學歷6例,高中以上學歷5例。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照組:常規護理。了解患者血糖控制情況,進行口頭的健康宣教,能夠使患者對糖尿病以及疾病的控制有基本的認知,簡單說明用藥、飲食等方面的注意事項。

觀察組:門診護理。①了解患者的文化程度,可以通過多種方式開展健康宣教,如視頻、健康手冊、一對一宣教等,在此過程中患者能夠掌握更多有關糖尿病的知識,了解疾病發生的原因、具體治療方法、可能引起的并發癥等,提高患者重視程度。組織患者開展相關講座,在此期間可以通過圖片、PPT等方式傳輸有關糖尿病的知識,使患者有更加全面、系統的了解。向患者說明正常血糖波動的范圍,能夠發揮患者主觀能動性,通過自己對血糖水平的了解較好地判斷病情。患者年齡較大,在知識接收方面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護理人員需要保持足夠的耐心,并用熱情、積極的態度進行宣教。②糖尿病是一種終身性疾病,要想較好地控制病情,就必須長時間服藥,這不僅會降低其依從性,同時也加大家庭經濟負擔,給患者帶來較大的心理壓力。因此,積極評估患者心理狀態,掌握其情緒變化情況,了解患者是否存在不良心理,然后找到發生的原因,開展針對性疏導,安撫情緒,幫助患者調整心理狀態。在此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與患者加強交流,給予鼓勵與支持,減輕患者心理壓力,緩解不良情緒,積極配合疾病治療。③糖尿病需要長時間進行藥物控制,因此必須加強用藥指導,使患者在家中也能做到按時按量用藥。護理期間向患者以及家屬講解藥物,并且說明具體藥物作用、用法用量以及注意事項等,使其能夠完全掌握藥物用法用量、服用時間等,保證用藥合理性。如果患者需要注射胰島素,應該進一步加強指導,教會交替注射的方法,正確選擇注射部位。在此過程中,還需要告訴患者用藥后需要關注自身用藥反應,能夠及時發現異常并進行處理。④對于患者而言,血糖監測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不僅能夠了解病情,還能根據血糖控制情況及時調整用藥方案。因此需要向患者說明監測血糖的重要性以及意義。在日常生活中要學會自我測量血糖的方法,積極測量血糖,掌握自身血糖控制情況。⑤飲食干預在血糖控制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要積極對患者開展飲食指導,囑咐患者平時合理控制飲食的量以及種類,盡可能少進食含糖量較多的食物,可以多進食高蛋白、高纖維、易消化的食物,也可進食含糖量較少的水果,不能進食高糖分、高膽固醇、高脂肪食物,如甜食、肉類、動物內臟等。患者需要在每天固定的時間進食,使得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圍內,并且保持在穩定狀態。⑥對于患者而言,合理運動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根據患者具體身體情況進行相應的運動指導,可以開展散步、慢走、打太極拳等活動,需要根據患者愛好進行相應的選擇,以上運動可以在飯后1h進行,每次30min左右,在此過程中每天運動量不能太多,需要根據耐受程度進行合理的調整。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生活質量:簡明健康量表(SF-36);比較兩組健康知識掌握程度:4個方面,各100分。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生活質量對比
干預后,觀察組各項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兩組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對比
干預后,觀察組各項健康知識掌握程度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糖尿病是一種終身性疾病,病程較長,并且可能引起較多并發癥,會對患者身心造成雙重打擊,尤其是老年患者,其心理較為敏感,疾病發生后會進一步影響其身心狀態。近年來,由于老年人口增多以及飲食生活等各方面發生的變化,使得糖尿病發生率進一步提升。糖尿病沒有根治的方法,只能通過日常管理控制病情,但是很多老年糖尿病患者對自身病情認知不足,也沒有掌握專業的疾病知識,這會對血糖控制效果造成影響,隨著病情進展引發更加嚴重的并發癥,進一步降低生活質量[3]。糖尿病危險因素較多,如存在不良飲食以及生活習慣、自我保健意識差等,因此在疾病控制過程中不僅要重視藥物治療,還需要對相關危險因素進行積極的控制,減少不良因素影響,有效控制血糖水平,防止病情進展,改善患者預后。
積極開展門診護理干預,護理過程中能夠通過健康教育的方式使得患者對糖尿病知識有更多的了解,并且全面掌握疾病發生原因、治療方法等方面的知識,促進自身認知的提升,能減少不必要的擔心,并且積極進行疾病的治療。加強患者心理疏導,能夠根據其情緒狀態進行相應的干預,使得患者以正確的態度面對自身病情,并且學會自我調整情緒,減輕心理壓力。護理過程中積極引導患者健康觀念以及生活方式進行,使其形成健康的行為習慣,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能夠通過合理的飲食以及運動有效控制身體質量,進而使得血糖水平保持在穩定狀態。有效的運動還能使得患者對胰島素物質的敏感性得以提升,降低血糖水平,降低并發癥發生風險。積極開展飲食干預,在患者糖尿病嚴重程度減輕方面能夠發揮顯著的效果。護理過程中通過飲食控制以及相關運動指導,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患者自我護理能力,而且提升其對抗疾病的信心,能夠將認知以及行為聯系起來,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較好地落實各項護理措施[4]。護理期間通過相應的護理措施,能夠使得患者意識到合理飲食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能夠提高對體質量控制的重視程度,有利于減輕胰島β細胞的壓力。護理過程中也能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幫助患者調整不良情緒,并且通過認知的提升糾正對疾病的錯誤認識,以積極的態度面對自身病情,提升疾病的治療信心。通過規范飲食、督促鍛煉等,使得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規范自身行為,能夠從根本上提升血糖控制效果[5]。護理過程中為進一步促進護理質量的提升,患者在基本需求得以滿足的情況下護理人員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護理人員對患者具體情況有充分的了解,然后提高護理干預的科學性以及合理性。
綜上所述,給予老年糖尿病患者門診護理,能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和健康知識掌握程度,具有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張媛.門診護理干預對提高老年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的效果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21,24(S1): 183-186.
[2] 張軍,王斌,黃瑩,等.醫護患一體化教育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健康知識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海南醫學,2020,31(6):808-812.
[3] 郭體宇.健康教育聯合心理護理干預對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情緒自我管理以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0,20(16):2798-2800.
[4] 郭玉佩,王海燕,段麗娜,等.述情障礙對老年糖尿病患者依從性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廣東醫學, 2020,41(17):1791-1795.
[5] 桑圣梅,王麗華,趙麗華,等.Buerger運動聯合有氧運動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心肺功能和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華保健醫學雜志,2021,23(5):513-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