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無創呼吸機聯合重癥護理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期患者癥狀改善及肺功能的影響。方法:隨機將7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期患者分為各38例的兩組。無創呼吸機治療期間,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實施重癥護理。對比兩組患者癥狀改善情況[臨床癥狀(氣促、咳嗽及咳痰)緩解時間和住院時間]、肺功能指標、生活質量(SGRQ評分)和6MWD。結果:觀察組臨床癥狀緩解時間和住院時間均比對照組短(P<0.05);干預后,觀察組肺功能指標及6MWD高于對照組,SGRQ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期患者采用無創呼吸機聯合重癥護理可有效縮短臨床癥狀緩解時間及住院時間,有助于促進患者肺功能恢復,提高生活質量,改善運動耐力。
【關鍵詞】無創呼吸機;重癥護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
The effect of noninvasive ventilator combined with intensive nursing on symptom improvement and pulmonary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HE Cunxiang, MENG Yan
Shanxian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ze, Shandong 2743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non-invasive ventilator combined with intensive nursing on symptom improvement and lung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Methods:76 patient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with 38 cases in each group.During the non-invasive ventilator treatment,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intensive nursing.The improvement of symptoms [relieftime of clinical symptoms (shortness of breath,coughand sputum)]and length of hospital stay],pulmonary function indexes,quality of life (SGRQ score) and 6MWD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ults:The clinical symptom remission time and hospital stay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After intervention,the lung function indexes and 6MWD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SGRQ score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Noninvasive ventilator combined with intensive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shorten the duration of clinical symptom relief and hospital sta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attack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nd help to promote the recovery of lung function,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improve exercise endurance.
【Key Words】Non-invasive ventilator; Intensivenursing;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cute attack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屬于呼吸內科高發疾病,發病后患者出現氣流阻塞、慢性肺氣腫及支氣管炎,隨著病情進展,嚴重者可出現呼吸衰竭和肺心病。目前,針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期患者,氧療為首選措施。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無創呼吸機逐步成為新型呼吸治療手段,因其可有效避免有創呼吸機的創傷性且具有較高的使用安全性,已在臨床應用廣泛。但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期患者病情危重,需要對患者生命體征和病情變化進行密切監測,強化護理,以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輔助提高患者治療效果[1-2]。本研究討論無創呼吸機聯合重癥護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期患者中的實施效果,分析7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期患者資料,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隨機將2022年1月—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76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期患者分為各38例的兩組。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期相關診斷標準符合;無創呼吸機治療禁忌證;資料完整;對研究內容完全知情。排除標準:嚴重器官疾病,其他呼吸疾病、肺部疾病;遺傳性疾病;精神異常:不配合患者。對照組男女比例為21:17,年齡50~84歲,均齡(69.83±5.83)歲,病程5~18年,均值(12.23±3.05)年;觀察組男女比例為23:15,年齡53~85歲,均齡(69.57±5.36)歲,病程5~17年,均值(12.48±3.16)年。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無創呼吸機治療,將呼吸機連接好,RR參數為10~15次/min,呼吸比為1∶1.5,吸氣壓和呼氣壓參數分別為8~15 cmH2O和2~8 cmH2O,氧氣濃度為 35%~80%。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監督正確用藥。觀察組患者實施重癥護理,護理內容如下:①及時檢查氧氣面罩是否合適,合理調整患者的氧氣面罩。加大患者巡查力度,重點關注患者生命指標、呼吸機導管,保護好患者皮膚,避免氧氣面罩滑脫壓傷患者皮膚。每間隔2h幫助患者翻身,對患者進行拍背,促進排痰。②加強患者心理疏導,給予患者更多鼓勵,詳細為患者介紹以往成功治療案例,消除患者暴躁、抑郁、焦慮等負面情緒,幫助患者正確認識自己的疾病和治療。③加強患者口腔清潔,特別是咳痰、咳嗽患者,可以采取霧化、吸痰方式確保患者呼吸道順暢;注意患者口腔濕潤,避免呼吸道過度干燥。④加強患者腸內營養護理,讓患者多吃維生素豐富的食物,維持機體營養均衡。另指導患者進行腹式呼吸,在訓練過程中詳細為患者講解腹式呼吸作用,并提醒患者每天注意堅持。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癥狀改善情況,包括臨床癥狀緩解時間(氣促、咳嗽和咳痰)及住院時間;比較兩組患者肺活量、第1s用力呼氣容積及最大呼氣流量;比較兩組生活質量及6min步行距離(6MWD):采用圣喬治呼吸問卷(SGRQ)評估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4],評分越低則患者生活質量更好。另對干預前后6min步行距離進行測量。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4.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比較兩組癥狀改善情況
觀察組臨床癥狀(氣促、咳嗽和咳痰)緩解時間及住院時間均比對照組短(P<0.05)。見表1。
2.2比較兩組肺功能指標
干預后,觀察組肺功能指標中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及最大呼氣流量均高于對照組(P< 0.05)。見表2。

2.3比較兩組生活質量及6MWD
干預前,兩組患者SGRQ評分及6MWD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干預后,觀察組6MWD高于對照組,SGRQ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期患者因為肺功能障礙,影響患者換氣功能,致患者出現咳痰、咳嗽、喘息、呼吸困難等表現,該病死亡率非常高,是威脅人類健康主要疾病之一。該病機體通氣治療分為無創呼吸機治療、有創呼吸機治療,其中有創呼吸機治療是將患者器官切開,并對患者進行插管,患者需要承受更多的痛苦,且容易發生氣壓傷及其他并發癥,難以取得理想的預后效果。無創呼吸機治療是基于有創呼吸機演變而來的新型呼吸治療手段,在治療中只需將呼吸機和面罩連接好即可給予患者呼吸支持。研究表明[5],無創呼吸機可通過外源呼氣末正壓減少患者吸氣做功,開放呼氣末時氣道,改善患者肺部順應性,加快空氣進入肺泡,從而緩解氣道痙攣,糾正呼吸衰竭,加快患者肺功能和呼吸功能恢復,且在治療過程中不會對患者機體造成創傷,安全性更高。但大量研究亦表明[6],優質的護理干預可影響其治療效果,故探尋更為積極有效的護理措施尤為重要。
在以往常規護理干預中,醫護人員更多是根據醫囑為患者提供護理,沒有考慮到不同患者的護理需求,護理人員工作量大,護理效率低下,且護理效果不理想。重癥護理和常規護理不同,是一種新型的護理干預模式,在護理過程中更加重視“以患者為中心”的護理理念,結合不同患者病情情況和身體健康狀態對患者開展護理,從而降低患者治療期間并發癥風險,促進患者肺功能更快恢復[7]。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臨床癥狀緩解時間和住院時間均比對照組短(P<0.05);干預后,觀察組肺功能指標和6MWD高于對照組,SGRQ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期患者采用無創呼吸機聯合重癥護理可有效縮短臨床癥狀緩解時間及住院時間,有助于促進患者肺功能恢復,改善運動耐力,提高生活質量。分析其主要原因考慮為[8-9],重癥護理和常規護理有著明顯的不同,護理人員在護理過程中不僅僅是重視患者病情變化,且在患者治療過程中更加考慮舒適度,不斷完善護理細節,預防患者面部壓力損失、腹脹等并發癥。根據患者情況合理選擇面罩,同時避免患者皮膚摩擦,另通過吸痰、叩背、霧化等方式幫助患者排痰,做好患者口腔、呼吸道護理,使患者呼吸道維持在順暢狀態,間接改善患者臨床癥狀,利于患者病情盡快恢復;同時,在護理過程中加強患者心理干預,通過語言鼓勵對患者進行心理支持,幫助患者建立積極的治療信心,提高患者飲食、功能鍛煉等配合度,促進其養成良好的飲食與生活習慣,提高了機體免疫力,從而促進患者肺功能盡快恢復,提升機體運動功能,達到更好的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期患者采用無創呼吸機聯合重癥護理可有效縮短臨床癥狀緩解時間及住院時間,有助于促進患者肺功能恢復,提高生活質量,改善運動耐力。
參考文獻
[1] 勾迎杰,李連花,張旻昊.健康信念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嶺南急診醫學雜志,2023,28(1):77-79.
[2] 劉湘,黨明,陳艷娟,等.風險護理模式對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應用效果[J].臨床醫學工程,2023,30(1):93-94.
[3] 陳亞紅,楊汀.慢性阻塞性肺疾病[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7:30.
[4] 高云磊,張宏澤,王春琦,等.追蹤隨訪教育對老年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自我效能感、自我護理能力及日常生活質量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9,25(13):28-30.
[5] 劉麗東.無創呼吸機治療慢性阻塞性疾病合并重癥呼吸衰竭的護理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21,19(26): 158-159.
[6] 胡俊,張鵬,李偉英,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口腔真菌感染護理的研究進展[J].當代護士(中旬刊),2023,30(2):13-17.
[7] 李國萍,彭超華.無創呼吸機配合重癥護理對ICU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作期患者的效果分析[J].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2023,7(11):34-36.
[8] 邊蓓蓓.無創呼吸機結合精細化護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伴呼吸衰竭患者中的應用[J].醫療裝備,2021,34(1):164-165.
[9] 張艷芳,寧東艷.危重癥專職護理團隊對急性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呼吸衰竭患者的干預效果[J].慢性病學雜志,2021,22(9):1367-1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