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究對圍術期視網膜脫離患者實施快速康復護理的效果。方法:選擇我院2021年8月—2023年4月間納入的60例視網膜脫離患者為研究對象,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圍術期快速康復護理,對比兩組患者康復效果、并發癥以及生活質量。結果:護理后,觀察組患者P-VEP潛時及P-VEP幅值均低于對照組,視力水平高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CLVQOL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圍術期視網膜脫離患者實施快速康復護理,能促進疾病轉歸,提高其生活質量,可推廣。
【關鍵詞】視網膜脫離;圍手術期;快速康復護理
Study on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rapid rehabilitation care in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of patients with retinal detachment
CUI Ting
Department of ophthalmology,Jiuquan People’s Hospital,Jiuquan,Gansu735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implementing rapid rehabilitation care for patients with perioperative retinal detachment. Methods:60 patients with retinal detachment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21 to April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care,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perioperative rapid rehabilitation care.The rehabilitation effects,complications and quality of lif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After nursing,the latent time and amplitude of P-VEP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visual acuity level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CLVQOL score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Implementing rapid rehabilitation care for patients with perioperative retinal detachment can promote the disease outcome,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which can be promoted.
【Key Words】Retinal detachment; Perioperative period; Rapid rehabilitation nursing
視網膜脫離指視網膜神經上皮層與色素上皮層分離,多數患者發病突然,以中心視力下降、視野缺損、變視癥、視物變形為典型臨床指征,或伴有眼壓升高、球壁穿孔等并發癥。臨床中一般予以玻璃體切割手術治療,促進其視網膜復位。但部分患者術前治療和護理配合度不高,術后自護能力不強,可能導致視網膜再次脫離,不利于其術后轉歸[1]。故文章探究對圍手術期視網膜脫離患者實施快速康復護理的應用效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2021年8月—2023年4月間納入的60例視網膜脫離患者為研究對象,利用雙盲法,按照等比例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例。對照組男女比為16/14,年齡26~77歲,均齡(47.73±3.25)歲,按照病癥類型劃分,單純后極部視網膜脫離4例,視網膜全視脫離16例,2~3個象限合并后極部脫離10例,按照患側劃分,左眼患病17例,右眼患病13例;觀察組男女比為15/15,年齡28~80歲,均齡(47.66±3.72)歲,按照病癥類型劃分,單純后極部視網膜脫離3例,視網膜全視脫離16例,2~3個象限合并后極部脫離11例,按照患側劃分,左眼患病16例,右眼患病14例。兩組患者身高、體重、病程、家庭經濟狀況、患者文化水平等一般資料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存在的部分差異不會影響到本次研究工作的實施,不會影響到本次研究結果,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均為我院收治的患者,經過西醫臨床診斷檢查后確診為視網膜脫離,并針對此類患者實施積極的治療與管理工作;(2)患者的各項基本資料完整,信息完整,包含入院時間、診斷依據、確診信息等,患者不存在其他重大疾病,比如重癥冠心病、重癥精神障礙疾病等,患者能與醫護人員進行正常交流,主動配合本次研究工作;(3)在正式實施研究工作之前,醫護人員圍繞這一疾病實施了科普教育與健康知識宣傳等活動,讓患者及其家屬簡單了解視網膜脫離,以及其對患者所造成的危害等,并對本次治療與護理干預工作的細節加以說明,患者及其家屬在了解全部過程的基礎上同意參與研究,并本著自愿的原則簽署了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1)存在嚴重精神障礙的患者;(2)中途退出患者。
1.2 方法
對照組:常規護理,心理護理、健康教育與營養補充。
觀察組:圍術期快速康復護理。(1)術前,組建快速康復護理小組,對全體護理小組成員統一進行培訓,給予針對性處理與前置性預防;小組成員向患者解釋視網膜脫離手術優勢、預達成效果,做好術前釋疑工作,有助于患者術前配合;且告知患者做好術前胃腸準備,防止頭部碰撞,保證術前無發熱,保證手術順利進行;(2)術中配合,為保證正常呼吸循環及神經功能,術中給予平臥位,以降低液體對視網膜的牽引作用,減少患者搖動頭部或轉動眼球次數,保障手術順利進行;做好術中醫護協同,巡回護士必須熟悉手術步驟,登記術中特殊用藥及用量;(3)術后護理,為達到有效治療的目的,患者從手術室搬運至普通病房時,必須順著裂孔瓣貼附方向,使頭部從后向前移動,將裂孔置于高位,堅持該特定體位(頭位)16~18h,告知患者能否保持該體位將直接影響手術成敗,以尋求患者配合;囑患者勿用力擠壓術眼,護理成員術后1~1.5h協助醫生檢查術眼,叮囑患者減少術眼過多轉動。根據患者恢復情況,術后包扎1d,次日拆紗布,拆開敷料后,清洗角膜表面殘留眼藥膏,如眼部有癢感或異物感,動作敏捷、輕柔檢查眼瞼部位是否有異物,并滴入眼液6~8次/d(依據患者眼部情況,次數可遵醫囑增加至10次/d),部分患者可能由于縫線反應和切口愈合而發癢,此時告知患者放松心情,以促進疾病康復;如術后切口疼痛,遵醫囑檢查包扎松緊度、術眼是否滲液、術眼是否滲血,遵醫給予針對性治療輔助,必要時可給予鎮痛藥物;(4)出院指導與院外隨訪,護理小組分別于患者出院后1周、2周、4周、12周、半年予以1次電話隨訪,監督和評估患者出院后情況,判斷患者出院后遵醫行為,必要時囑患者及時回院復查,如視網膜恢復效果理想,可在手術完成半年后將硅油取出。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康復效果、并發癥及生活質量。康復效果主要評估患者術后1個月視力水平、P-VEP檢測結果(P-VEP潛時、P-VEP幅值,以上指標用視覺電生理儀測量);并發癥主要包括前房滲液、前房出血及視網膜脫離復發;生活質量以中文版低視力者生活質量量表(CLVQOL)評估[2],對患者遠視力、日常生活能力、閱讀能力、調節能力4個維度進行評價,滿分125分,共25個條目,各項0~5分,評分與生活質量呈正比。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5.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康復效果比較
護理前,兩組患者視力水平、P-VEP潛時及P-VEP幅值對比無差異,P>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P-VEP潛時及P-VEP幅值均低于對照組,視力水平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并發癥比較
觀察組患者前房滲液、前房出血及視網膜脫離復發等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10.00%< 33.33%),P<0.05,見表2。

2.3兩組患者生活質量比較
護理前,兩組CLVQOL評分比較差異不大(P> 0.05);護理后,觀察組患者CLVQOL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視網膜脫離多見于中年人或老年人,一部分患者是由于視網膜周邊部囊樣變性,而致使牽拉性視網膜脫離,另一部分患者是因為玻璃體液化變性和視網膜粘連,導致玻璃體長期積血,進而導致長期視網膜脫離,雙眼可先后發病,嚴重影響了患者生存質量[3]。對于視網膜脫離患者,臨床中予以注氣聯合玻璃體切割治療,但該手術操作時間較長,對術中、術后體位要求較高,且患者術后必須維持視網膜高位,才能最大化促進視網膜復位。故為改善患者預后,在患者圍術期給予快速康復護理極為必要[4]。
范曉煒[5]提示在視網膜脫離患者圍手術期實施快速康復護理,能改善患者心理狀態,促進其術后康復,降低并發癥發生率,這與本文研究結果基本一致。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從術前、術中、術后3個階段給予患者針對性護理,其中,術前心理護理能有效緩解患者對手術的負面情緒,促進手術順利進行,保證手術步驟的完整性;術中體位護理與手術室溫控制能有效降低患者眼壓過高和術后眼痛問題發生,避免眼壓迅速上升而影響手術效果,減少術眼過多轉動和用眼過度,以促進患者術后康復;術后體位指導與并發癥預防能降低睫狀體對硅油注入產生機械性刺激,有效避免再次發生視網膜脫離,也可以降低術后感染發生概率,有利于改善視功能。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患者康復效果更佳,前房滲液、前房出血及視網膜脫離復發等并發癥發生率更低。究其原因為快速康復護理小組能對患者錯誤體位提供及時指導和糾正,并定期監測患者氣體吸收效果,因此患者視網膜恢復效果理想,且患者CLVQOL評分更高。而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護理干預,雖然能從心理、生理、營養等方面給予幫助和支持,且出院后缺少持續性專項指導,故患者視力恢復狀況欠佳。
綜上所述,對視網膜脫離患者圍手術期實施快速康復護理,能有效促進視網膜復位,提升康復效果并減少術后并發癥,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 陳鈺.前瞻性護理干預結合同伴教育對視網膜脫離患者術后再次網脫及自護能力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1,40(12):2240-2245.
[2] 李鄭.心理護理在單眼孔源性視網膜脫離術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黔南民族醫專學報,2020,33(4):285-288.
[3] 胡雪芹,王輝,杜林.品管圈聯合高眼壓預警機制在視網膜脫離術后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1,27(6):155-157.
[4] 王蕾,劉淑賢.體位干預措施對孔源性視網膜脫離患者玻璃體切除術后舒適度的影響[J].中國中醫眼科雜志,2021,31(5):373-377.
[5] 范曉煒.快速康復護理在視網膜脫離患者圍手術期的應用效果研究[J].糖尿病天地,2023(3):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