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解析在臨床護理中,對門診輸液患者使用護患溝通技巧的效果。方法:2022年1月—2023年5月,選取72例門診輸液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按名字首字母進行排序,然后用單雙號抽取的方法進行分組,研究組(36例)實施護患溝通技巧護理,對照組(36例)實施常規護理,比較兩組輸液不良事件、SAS和SDS評分。結果:護理后,相較于對照組,研究組SAS和SDS評分更低(P<0.05);相較于對照組,研究組輸液不良事件發生率更低(P<0.05)。結論:在臨床護理中,對門診輸液患者實施護患溝通技巧的效果顯著,可降低輸液不良事件發生率,改善不良情緒,具有臨床價值。
【關鍵詞】門診輸液護理;護患溝通技巧;輸液不良事件;SAS評分;SDS評分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Nurse Patient Communication Skills in Outpatient Infusion Nursing
LIU Jing
Cao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Heze, Shandong 2744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iveness of using nurse patient communication skills in clinical nursing for outpatient infusion patients.Methods:From January 2022 to May 2023,72 outpatient infusion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subjects.The patients were sorted by their name first letters and then divided into groups using a single or double number extraction method.The study group (36 cases) received nurse patient communication skills nursing,and the control group (36 cases)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The adverse events of infusion,SAS and SDS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After nursing,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SAS and SDS score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lower (P<0.05);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during infusion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P<0.05).Conclusion:In clinical nursing,the implementation of nurse patient communication skills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outpatient infusion patients,which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infusion adverse events,improve negative emotions,and has clinical value.
【Key Words】Outpatient infusion nursing; Nursing patient communication skills; Adverse events of infusion; SAS score; SDS score
護理人員在交流過程中以情感輸出為主導,在運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對患者或家屬進行各種專業知識教育、護理操作時,可能會不自覺地忽視患者或家屬的情緒需求,導致患者或家屬在溝通過程中情緒被動,出現溝通不良的情況[1]。通過與護理人員的溝通,可以得到專業知識理論和實際操作的反饋,但如果傳遞形式和情緒單一,雙方都缺乏愛和溫暖,溝通常常會不順利[2]。而巧用技巧,改變溝通方式,借語言的力量拉近與患者及其家屬的距離,可以幫助護患之間更好地溝通,且能更好地完成護理工作。本研究解析在臨床護理中,對門診輸液患者使用護患溝通技巧的效果。
1.1一般資料
選取2022年1月—2023年5月我院收治的 72例門診輸液患者,使用單雙號抽取的分組方式,每組36例患者。研究組:年齡14~75歲,平均年齡(47.03±4.55)歲,男:女=15:21;對照組:年齡14~75歲,平均年齡(47.12±4.61)歲,男:女=18:18。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對比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研究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輸液護理,輸液期間必須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在輸液過程中,需要固定患者的輸液針,與藥箱固定可以減少活動量,避免在活動過程中針頭的位置出現移動。嚴格的護理人員檢查和輪班制度確?;颊呷吭诒O督范圍內,隨時觀察患者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研究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采用護患溝通技巧護理。包括:(1)讓對方把話說完。(2)及時反饋給對方:護士在傾聽患者主訴時,可以借助微笑、點頭、提問、發表意見等方式及時向對方反饋。一方面讓患者知道自己理解了他所表達的信息,另一方面患者也可以通過反饋來判斷護士的興趣和關心程度。(3)確認對方和自己的理解:護士能夠用自己的邏輯來理解和解釋患者的問題。同時,護士可以詢問患者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確。即使理解錯誤,也不會引起患者的反感。(4)對不同的患者采用不同的語言溝通方式:對于能夠掌握疾病相關知識的患者,護士可以用專業術語進行交流;對于無法掌握疾病相關知識的患者,護士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進行交流;在與高齡患者進行溝通時語速要放慢,必要時要重復幾次;對于幼兒,可以使用兒童的口吻進行交流;對緊張、焦慮、迷茫的患者,要耐心解釋,正確引導,消除其不安情緒。(5)溝通時使用禮貌性、解釋性、保護性、安慰性的語言,語氣柔和,語速適中,保持親切、穩重、耐心。(6)開放式溝通提問:護理人員在與患者溝通時,可以使用開放式的提問方式來了解患者的服務需求,讓患者感受到護理人員的真誠,加強患者與護理人員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減少糾紛,化解矛盾。(7)非語言交流:微笑服務,縮短患者保護距離,消除患者保護溝通間的障礙,關愛的眼神,給予患者鼓勵和愛護,認真傾聽患者對手術疼痛的主訴,維持患者的心理平衡。(8)在輸液前與患者交流時護士應該面帶微笑,真誠、親切地稱呼患者,確認患者的姓名、瓶標、輸液卡、藥名、用量、用法、注射方式,然后可以與患者進行進一步的溝通,例如患者的身體哪里不舒服、這次輸液使用的藥物名稱及方法、注射前是否需要上廁所等,用安慰的語言詢問病情,有無過敏史和特殊要求,達到語言安慰的作用;對患兒,護士可以通過安慰、鼓勵、表揚等手段消除其恐懼心理。如果沒有特殊要求,可以準備輸液。(9)在輸液時不宜與患者有過多的語言交流,否則會使患者覺得護士操作不認真,產生不信任感。在這種情況下,必須利用包括面部表情、眼睛接觸、姿勢、動作等的非語言系統讓患者安心。護士要注意自己的站姿、精神狀態、思想感情等。動作不能拖拉,保持自信、平穩的眼神,物品擺放要有秩序,嚴格無菌操作,結扎止血帶的松緊度要適中,過松則不能充盈血管,過緊則會引起患者疼痛;握住患者手的力度也要適當,過松則不能有效收緊皮膚,過緊使患者感覺護士比較粗暴;給患兒輸液時可以適當加強力量,避免因掙扎造成的操作失誤。入針要求穩、準、快。因為護士熟練的穿刺技術實際上也是一種綜合性的非語言交流,是維持交流效果的紐帶,是最佳的無聲交流。(10)患者輸液中,護理人員應主動向患者提出注意事項。盡量滿足患者的需求,經常巡視,關心患者,及時更換液體。盡量給患者創造一個安靜、優美、舒適的環境。對患者的關心和關懷可以體現在一些細微的動作中,比如在靜脈穿刺完成后幫助患者拉袖子或蓋被子。一旦發現輸液泄漏、腫脹、皮膚瘙癢、頭暈、惡心、嘔吐、過敏、病情變化等情況,應及時采取急救措施。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輸液不良事件、SAS和SDS評分。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4.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輸液不良事件比較
相較于對照組,研究組輸液不良事件發生率更低(P<0.05),見表1。
2.2 兩組SAS和SDS評分比較
護理前,兩組SDS和SAS評分比較差異不大(P>0.05);護理后,相較于對照組,研究組SDS和SAS評分更低(P<0.05)。見表2。

門診是醫院與社會的聯系方式,門診注射室是醫院的大窗口。長期以來,門診護理質量管理強調注射室配置和護士的各種操作技能,忽視了患者的需求[3]。在飛速發展和醫學模式發生變化的今天,只有掌握與患者溝通的技巧,好好對待患者,才能贏得醫療市場。門診是醫院面向社會的重要窗口,門診護士是醫院精神狀態的體現,對順利完成醫療服務的各個環節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4]。輸液治療是門診護理工作中最常見、最基本的操作。如何做好護士輸液過程中的交流,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取決于護士自身是否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過硬的專業操守和正確的護患溝通方式[5]。
本研究的結果顯示,護理后,相較于對照組,研究組SDS與SAS評分更低(P<0.05);相較于對照組,研究組輸液不良事件發生率更低(P<0.05)。護患溝通技巧是指臨床護士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以患者的實際需求為出發點,以細致的動作、溫柔的語言、和藹的態度、高度的責任感與患者進行交流和溝通,讓患者體驗到舒適的護理服務,讓患者感到輕松愉快。護理人員應運用人性化護患溝通技術,結合患者的文化水平、年齡、職業、心理特征和性格特征,充分考慮個體差異性,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措施,幫助患者解決問題,得到患者的信任,拉近與患者的距離。患者對護士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稱呼的語言是否恰當,會影響到護患之間的交流。在交流時,護士可以根據患者身份、年齡、職業和文化水平的不同,因人而異地稱呼他們,在保留他們自尊心的前提下,選擇他們喜歡的名字稱呼他們。新入院患者對環境不熟悉,護士應主動向患者進行自我介紹,并以清晰樸素的語言、溫和關懷的語氣向患者介紹醫院環境。溝通能力不是本能,它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我們通過努力學習、努力經營后天培養。隨著溝通時代的到來,學習溝通技巧可以讓我們每個人更有影響力,更順利實踐自己的理論、想法。護士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素質、溝通技巧和心理素質,通過加強學習鍛煉,樹立良好形象,鼓勵患者表達,采用有效的詢問方法,掌握良好的語言技巧,進行非語言溝通,利用移情、營造溫馨的環境等方法,護士可以提高溝通效果,增強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促進患者的康復。隨著護理模式的轉變,護患交流是現代護理工作的要素之一,是護理工作不可忽視的嚴謹問題,是融洽護患關系的基礎,也是體現護士素質修養水平高低的標準之一,強調“以人為本”的服務意識,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
綜上所述,對門診輸液患者使用護患溝通技巧的效果顯著,可以降低輸液不良事件發生率,緩解患者不良情緒,具有臨床價值。

參考文獻
[1] 秦高玲,秦阿敏,王慶玲.護患溝通技巧在胃癌根治術后護理中的應用及對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1,21(24):4078-4081.
[2] 宋文婧.護患溝通技巧在腎衰竭患者血液透析中的應用及對焦慮、抑郁的影響[J].河北醫藥,2022, 44(13):2064-2066,2070.
[3] 郭霞,任春妮.人性化服務在兒科門診輸液護理實踐中的應用研究[J].山西醫藥雜志,2021,50(8):1356-1357.
[4] 朱琳.CICARE溝通模式在提高門診老年患者護理服務滿意度中的應用[J].貴州醫藥,2022,46(5):839-840.
[5] 王春宏,陳娟,陳春燕,等.護患溝通及健康教育在急診留觀室中的應用效果——評《實用急診科護理手冊》[J].中國輻射衛生,2021,30(4):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