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智時代是物聯網、人工智能等革命性的新技術與新人文、新發展相互融合,繼而產生新的信息的文明時代。數智時代以移動技術、物聯網和云計算應用為支撐,以創新知識服務為主要內容,以尊重人的需求、強調人的價值、注重人的參與為本質,以實現人與物、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智能融合為可持續發展的目標。智慧圖書館是指把智能技術運用到圖書館建設中,形成的智能化建筑與數字圖書館的有機結合創新,從智能計算角度來看,智慧圖書館=圖書館+物聯網+云計算+智能化設備,智慧圖書館通過物聯網來實現智慧化的服務和管理,能夠為讀者提供更加高效共享、優質便利的文獻信息服務。
●人才引進機制不合理,人力資源規劃不完善
目前山西省內個別高校圖書館人員引進和人力資源配置缺乏系統科學的規劃,人員引進政策缺乏自主性,學校人才引進政策允許時,一些圖書館會集中引進大批應屆畢業生,學校政策改變后,多年無法引進新人,這會導致人才引進盲目隨意和學非所用的問題。
●業務流程再造與機構重組進展緩慢
一些高校圖書館仍然采用極簡單的機構設置,流于傳統形式。部分部門工作性質高度重合,而沒有增設能夠提供學科服務、閱讀推廣、戰略發展等創新服務的機構和崗位。數智時代高校圖書館的工作任務常常需要跨部門合作,而傳統的組織結構缺乏靈活性,決策緩慢,容易出現推卸責任的現象。
●人才培訓與培養機制不完善
受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的影響,山西省個別高校圖書館現有人才的使用機制和后續培訓機制不完善,學歷教育較受重視,而提高館員工作技能、專業素養和信息素養的教育培訓較少。培訓主要以個人意愿為主,單位缺乏整體規劃,培訓機制沒有與考核評優、職稱職務晉升相結合,導致圖書館員參加業務培訓的熱情不高,進步動力不足。
●人員聘任與考核激勵機制不健全
一些山西高校圖書館館員職稱職務晉升困難、機構和崗位設置沒有及時調整、考核制度和激勵機制不完善,部分引進的碩博士長期工作在借還書一線,甚至做一些雜活,高學歷館員看不到職業前景,薪酬待遇上不去,只能另謀出路,這阻礙了圖書館開展高層次的學科服務和其他創新服務的質量。

●多措并舉,實現館員職業生涯規劃和單位人力資源規劃協同發展
高校圖書館需要制定詳細的人力資源規劃和館員的職業生涯計劃,對現有人力資源進行分析、利用和開發,確保組織對人員數量和質量上的需求,館員可以參照單位的人力資源規劃來設計自身的職業生涯規劃,保障組織和個人獲得長期融合發展。崗位輪換制度能激發館員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精神,使其快速掌握各項工作經驗,有利于培養復合型人才。通過工作輪換表現,組織能夠考察每位館員的特長,將其配置在合適的崗位上,以便充分發揮個人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能,從而實現館員職業生涯規劃和單位人力資源規劃協同發展。
●加強館際合作,加快推進業務流程再造與組織機構優化重組
高校圖書館的業務流程正在經歷從“文獻流”到“信息流”的轉變,其服務理念也正在經歷從“資源為王”到“用戶為王”的轉變,普通高校圖書館應不斷加強與一流高校圖書館的館際合作,以用戶服務需求為導向,大膽探索機構調整和業務重組之路,將業務重心從“文獻收藏”轉到“用戶服務”提質增效上來。
2019年,北京大學圖書館與山西大學圖書館簽訂合作交流協議書,雙方在人才培養支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科研與學術交流、學科發展支持服務等方面進行深度互助合作,為山西大學圖書館加快推進業務流程再造與機構重組起到了積極的作用。2021年底,山西大學圖書館完成了機構調整、崗位設置,將10個業務部門精簡為7個,增設了研究教學服務部,制定了《山西大學圖書館組織機構設置及部門職責》,對促進山西其他高校圖書館的機構重組與業務流程再造起到了示范作用。
伴隨智慧圖書館的建設,中北大學圖書館適時調整內設機構,建立了功能中心(虛)加實體部室的管理模式,設立了綜合事務管理中心、資源建設中心、資源服務中心、讀者服務中心、信息技術中心、文化育人中心6個中心,以功能中心工作為核心,突出目標導向和服務導向,圍繞中心設立部門和業務工作組,加強同類業務之間的協調,加強部門之間的業務統籌。厘清人員崗位調整思路,抽調一線借還工作崗位具有碩士學歷學位的工作人員,補充到資源建設中心和資源服務中心。
●加強對標學習與學術交流,搭建區域性人力資源培訓平臺
進入數智時代,高校圖書館僅靠設立新部門,引進專業技術人才并不能解決所有問題,這就要求高校圖書館要綜合考慮長期發展目標和現實需求,建立完善的培訓機制,不斷豐富培訓內容,鼓勵現有館員參加入職培訓、業務職能培訓等多種形式的培訓;創新培訓方式,除了各項專業技術培訓外,應更加注重在日常工作中交流式的培訓方式,以增加知識,開闊視野。
近年來,山西省高校圖書館不斷加強對標學習與學術交流,定期主辦或承辦高端學術研討會。2019年至今,山西大學圖書館牽頭承辦了中國圖書館學會“面向數智時代的圖書館空間服務創新學術研討會”等一系列前沿學術研討會。山西省高校圖工委通過《晉圖講壇》,搭建了面向全省高校圖書館館員+的開放型知識交流平臺,匯聚國內外業界知名專家學者宣講圖書情報領域的前沿理論和最佳實踐,增長了館員識見,提升了館員能力,對山西省高校圖書館發展起到前瞻性、示范性的引鑒作用。利用教育部“一省一校 部省合建”平臺,舉辦“中西部部省合建高校圖書館協作聯席會”,搭建起中西部高校具有區域示范引領作用的圖書館“資源共建、服務共享、創新合作、互利共贏”的發展平臺。這些為山西省高校圖書館人力資源培訓和館員隊伍專業化建設提供了很好的平臺,大大提升了館員的專業信息素養和文化科學素養,為山西高校圖書館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專業人才培訓保障。
●加強制度建設,構建科學的人員聘任、績效考核和激勵機制
高校圖書館應加強制度建設,從工作實際出發,對館員的專業能力和工作能力進行全面的評價,注重定性考核與定量考核相結合,從而實現對館員的全面綜合考核。通過建立科學、完善的績效考核機制,讓館員在績效中明確努力的方向,不斷改進和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營造圖書館奮發向上的良好氛圍。高校圖書館還應結合實際建立“以人為本”的激勵機制,真正做到尊重館員、關心館員,創造各種激勵條件,實行不同的激勵措施,從而實現圖書館和館員協同發展的目標。
2021年,山西大學圖書館建立了“按需設崗、按崗定津、分類管理、公開競聘、擇優錄用、注重考核”的人員聘任制度,完成了崗位設置和人員聘任工作,制定了《山西大學圖書館崗位設置與人員聘任辦法》《山西大學圖書館崗位聘任考核辦法》等系列規章制度,在館內形成了良好的組織文化,在省內高校圖書館中樹立起了改革標桿。2022年,中北大學圖書館實行了新的績效改革方案,設置了不同類別的崗位,打破了傳統吃大鍋飯的情況,按照多勞多得、優績優酬的分配原則,體現了單位發展和顯性業績導向,具有很好的激勵驅動性。
高校圖書館正面臨著向智慧化的轉變,在提供教學科研支持、參考咨詢、學科服務、閱讀推廣等高質量服務時,對館員的知識結構和專業素質有更深層次的需求,更需要專業知識能力豐富的復合型人才。因此,高校圖書館應不斷創新人力資源管理策略,完善人力資源規劃,優化館員結構;加強館際合作,加快業務流程再造與機構重組;搭建區域性館員培訓平臺,促進館員專業化建設;加強制度建設,構建科學的人才聘用機制、考核激勵機制,最大限度地挖掘館員潛能,為自身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提供良好的人力資源保障。
作者 中北大學圖書館 副研究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