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管病指顱內組織的一組病變,主要原因是支配腦部的頸動脈或者腦部動脈發生了堵塞,造成顱內供血不足,或是顱內血壓急劇升高而導致顱內出血,造成腦組織受損。如果治療不及時,致殘率、致死率很高。那么,如何做好腦血管病的預防呢?
腦血管病的發病機制
(1)年齡和性別:腦血管病的患病率會隨著年齡增長而上升。研究發現,55歲以上的老年人每增加10歲,發病率增加一倍,且男性的發病率比女性高50%。
(2)家族傾向:根據臨床數據顯示,家族中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患者,其他家族成員患上腦血管病的概率比普通人更高。
(3)高血壓:高血壓患者患出血性或缺血性腦血管病的概率都很高。
(4)糖尿病:糖尿病會導致體內糖代謝紊亂,增加了血液的黏稠度,容易引發血管粥樣硬化或狹窄,有可能引發缺血性腦血管病。
(5)心臟病:心臟病很容易引起血流紊亂,從而導致血栓的形成。當血栓流經腦血管時,容易發生栓塞或腦梗死。
(6)高血脂和肥胖癥:高血脂和肥胖癥很容易引起動脈粥樣硬化,血管彈性變弱,有很高的概率引發腦血管病。
(7)吸煙和酗酒:吸煙不但會損害呼吸系統,還提升了腦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少量飲酒能夠促進血液循環,但酗酒則會導致顱內壓增高,極有可能誘發腦血管病。
(8)短暫性腦缺血:短暫性腦缺血雖然只是一次性腦部供血不足,但是極有可能是嚴重腦血管病發病的先兆。
(9)血液流動學異常:如果患者有血液流動學異常的情況,應引起注意,可能會引發腦血管病。
(10)腦卒中:腦卒中是一種常見的腦血管病,即便經過有效救治,身體大部分功能已經恢復,但患者再次發生腦血管病的概率是普通人的5倍。
腦血管病的預防
(1)控制情緒:防止過勞和精神過度緊張。過度疲勞或緊張、不良刺激等都有可能導致血壓突然升高,進而提升顱內壓,導致腦血管破裂出血,引發腦血管病。因此控制情緒,防止過勞或過度緊張能夠有效預防腦血管病。
(2)注意飲食:為預防腦血管病發作,飲食盡量以低鹽、低糖、低脂為主,不要暴飲暴食,每餐以七分飽為宜。同時,注意飲食多樣化,做到葷素搭配,細糧粗糧都要有。每餐都應攝入一定量的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既能保證身體的營養需求,又可防止某種營養物質過多而引發疾病。提倡多吃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尤其是洋蔥、黑木耳、芹菜、蘋果、番茄、胡蘿卜、油菜、韭菜、豆制品等有降血脂及軟化血管作用的食物。此外,腦血管病患者普遍存在血脂偏高的現象,因此在飲食中應該控制脂肪攝入量,少吃動物脂肪、動物內臟、魚籽、腦油等脂肪含量高的食物。烹飪中盡量選擇植物油,如豆油、玉米油、花生油、菜籽油、芝麻油等。
(3)規律作息、勞逸結合:過勞或過度安逸都會影響身體健康。尤其是腦力勞動者步入中老年后,應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提高身體免疫力。
(4)性生活要有節制:性生活頻繁會造成腎虛、肝氣流失,導致肝風內動、肝陽上亢,提高腦血管病的患病率,應適當控制性生活次數,保護腎元。
(5)防止便秘:便秘時往往會用力排便,可能導致血壓突然升高。因此,高血壓和存在腦血管病先兆的患者應保持大便通暢防止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