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傷導致的肌力下降分為神經源性和肌源性兩種類型。神經源性損傷主要影響中樞和周圍神經,導致隨意肌功能下降;肌源性損傷直接作用于肌肉纖維,導致肌肉質量和力量下降。在治療上,需要根據損傷類型選擇合適的康復策略。對于神經源性損傷,可通過電刺激和功能訓練來促進神經和肌肉功能的恢復;對于肌源性損傷,需要通過物理治療、康復運動和營養支持來促進肌肉纖維的修復和增強肌肉力量。
案例介紹
相關病歷資料
2022年7月1日16:00左右,潘某騎人力三輪車時遭遇交通事故,造成左上肢皮膚撕脫、創口出血,并出現劇烈疼痛、肢體畸形和異常活動。事故后,潘某被送往醫院救治,后病情穩定。
相關客觀檢查
(1)??茩z查:左前臂遭受嚴重脫套傷,皮膚和軟組織大面積缺損,伴有活動性出血和骨折端異?;顒?,遠端尺橈動脈搏動減弱,血運和指端感覺減退。
(2)影像學提示:左肱骨遭受粉碎性骨折,骨折斷端明顯分離,伴隨關節脫位。周圍軟組織遭受破損,出現腫脹。此外,左肘關節發生脫位,橈骨小頭和尺骨鷹嘴也出現骨折。
(3)入院后,患者接受了全面的外科手術治療,包括清創、左肱骨骨折內固定、肘關節復位、外固定支架安裝、肱二頭肌腱修復、上肢切開減張及撕脫皮膚回植術。術后,患者接受了針對性的支持治療,以促進恢復。
(4)2022年7月30日,患者出院時的診斷為:左上肢遭受嚴重脫套傷,左肱骨發生粉碎性骨折,肘關節出現脫位,橈骨小頭和尺骨鷹嘴骨折,同時左上臂和前臂的屈伸肌肉遭受毀損。
(5)2023年11月30日,患者接受手術移除內固定物。體檢發現左前臂有大面積愈合手術創面和明顯的畸形,左肘屈曲活動受限,手腕被動活動受限,1~5指伸屈活動受限,前臂肢體感覺麻木。
病情討論
肌力是指肌肉做最大隨意收縮時所能產生的張力。肌源性損害是指原發于肌肉組織的病變,多因疾病或外傷等因素所致。在本案例中,患者左上肢遭受嚴重碾挫傷,導致大量肌肉軟組織挫滅、毀損,進而引起肌肉體積減小和功能下降,符合肌源性損害的特點。雖然肌電圖檢查結果排除了神經源性損害,但患者左上肢仍遺留大量肌肉軟組織缺損、瘢痕形成和組織粘連,導致上肢各關節被動活動功能部分受限,整體肌力僅為3級。這些后遺癥對其日常生活及活動造成顯著影響。
肌源性損傷對肌力的影響
肌源性損傷直接影響肌肉本身,包括肌肉纖維的變性和壞死,導致肌肉質量和體積減小,肌肉力量下降。這種損傷會導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極大的困難,無法完成簡單的家務活動,如提重物、握持物品或長時間站立等。
結束語
肌源性損傷是肌肉損傷的一種類型,可能導致肌肉力量下降。了解肌源性損傷的原因、診斷、治療和預防方法,有助于更好地保護肌肉。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肌肉的過度使用,正確進行體育運動和重體力勞動,以預防肌源性損傷。一旦發生肌源性損傷,應及時就醫接受專業治療與康復訓練,以加速恢復肌肉力量和功能,預防進一步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