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患者和家屬來說,確保手術安全是最關心的問題。為了保障患者的手術安全,作為醫療團隊中的手術室護士會做哪些工作。
(1)術前準備:手術開始前,手術室護士會認真核查手術開展期間所用到的器械,設備,各類藥物的類別、質量以及規格,明確藥物有效期與劑量,使手術室內會用到的物品都符合手術要求;詳細查閱患者病歷,了解患者的基本情況、過敏史、手術部位等,做好充分的術前準備;及時與手術醫生、麻醉醫生溝通,確保手術方案、麻醉方式和術中注意事項達成一致。
(2)患者身份確認:進入手術室后,在手術正式開展前,手術室護士會再次核對患者身份信息,保證手術對象正確無誤。對于有精神疾病、意識障礙、語言障礙、嬰幼兒等特殊手術的患者,需要帶好有身份識別標識的腕帶,并且患者家屬或陪同人員不要走開,共同參與身份確認。
(3)保證用藥與用血安全:部分患者可能會攜帶術前用藥進入手術室。手術室護士需再三確認醫囑,雙人核對,三查八對,包括藥品劑量、批號、批次、有效日期、配伍禁忌用法等。用藥前再次確認患者身份。
(4)麻醉期安全管理:麻醉醫師全面評估患者的身體狀況后,會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麻醉方式,并嚴密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確保患者在手術過程中舒適、安全。患者躺在手術床上,還沒有麻醉前,麻醉醫師、手術醫生、手術室護士會核對相關信息;患者在被麻醉后,醫生劃皮前,會再核對一次;手術結束離開手術臺前,最后核對一次,確保萬無一失。所以,患者一定要帶好腕帶,使手術室護士能夠及時核對信息。
(5)嚴格無菌操作:手術室屬于一個高風險環境,要嚴格遵守感染控制措施,正確佩戴無菌手套、口罩與帽子,定期清潔與消毒手術室設備以及表面,確保手術器械、物品、藥品等均處于無菌狀態,避免交叉感染。
(6)防范與減少意外傷害:手術前需對患者實施壓力性損傷評估。若手術時間長,在對患者進行體位擺放時,需采用專門的硅膠墊對其肢體實施保護。同時,手術室護士要對患者手術過程中可能發生的意外傷害(如墜床等)風險進行評估,對全麻、腔鏡手術患者給予約束,保證手術安全。
(7)監測患者生命體征:手術期間嚴密監測患者心率、血壓、呼吸等生命體征,發現異常即刻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同時,準確記錄患者術中液體出入量,確保輸液、輸血安全,預防液體過多或過少導致的并發癥,為后續醫療工作開展提供便利。
(8)術后安置:手術結束后,手術室護士會第一時間為患者整理好衣服等,做好保暖工作,正確核對標本并送檢。之后,配合手術醫師、麻醉醫師一同把患者護送至病房或ICU,并做好相關交接工作。手術室護士應和病房護士認真做好交接工作,包括術中出現的特殊情況、傷口護理要點等,使患者在術后可得到良好的照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