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觀察胸腔鏡二孔法治療自發性氣胸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我院進行手術治療的76例自發性氣胸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手術方式分為試驗組與常規組各38例。常規組實施開胸手術治療,試驗組實施胸腔鏡二孔法治療,比較兩組術后疼痛程度、手術情況、術后恢復情況、病情改善率和并發癥發生率。結果 兩組術前疼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術后12h、24h疼痛評分均低于常規組(P<0.05);試驗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胸管放置時間及住院時間均短于常規組(P<0.05);試驗組病情改善率為97.37%,常規組病情改善率為92.11%,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2.63%,低于常規組的18.42%(P<0.05)。結論 胸腔鏡二孔法治療自發性氣胸可有效提高治療效果,減輕患者疼痛程度,促進患者較快康復,提高病情改善率,且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
關鍵詞:自發性氣胸;胸腔鏡二孔法;疼痛;術中出血量;并發癥
自發性氣胸為臨床常見病,空氣異常進入胸膜腔內,患者肺實質損傷,肺表層小氣泡破裂,胸膜腔內出現肺部疾病[1]。若治療不及時,甚至會危及患者生命安全。開胸手術為常用的治療方式,能夠降低患者死亡率[2]。但是由于開胸手術切口較大,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較高,恢復速度較慢,臨床應用安全性不佳。伴隨臨床微創技術的發展和普及,胸腔鏡技術逐漸在臨床中得到推廣。胸腔鏡二孔法治療可在小切口下滿足手術視野需求,縮短切口長度,也是控制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的有效方法[3]。本研究以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我院進行手術治療的76例自發性氣胸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胸腔鏡二孔法治療自發性氣胸的臨床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1年1月~2023年1月于我院進行手術治療的76例自發性氣胸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手術方式分為試驗組與常規組各38例。試驗組男21例,女17例;年齡21~67歲,平均年齡(43.32±6.17)歲。常規組:男20例,女18例;年齡22~65歲,平均年齡(43.04±6.52)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納入標準:符合自發性氣胸的診斷標準,患者具有氣促、胸悶及胸痛的臨床癥狀;單側氣胸;患者及其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參與研究。排除標準: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存在手術或麻醉禁忌證;合并肺部腫瘤、胸腔積液;肝腎功能異常;智力障礙、認知功能障礙或者聽力障礙。
1.2 手術方案
常規組實施開胸手術治療。患者取側臥位,于第5根肋間作25 cm長切口,切開胸壁各層肌肉,縫扎肺大泡,剝除纖維板,在第7肋間放置胸腔引流管。
試驗組實施胸腔鏡二孔法治療。幫助患者取側位,給予其雙腔氣管插管聯合靜脈復合麻醉;順著胸壁向下的第7根肋間作2~3 cm切口,放置電視胸腔鏡;利用電視胸腔鏡在腋前線第3根肋骨、第5根肋骨間作手術切口,雙腔插管,分別做觀察孔、操作孔;在電視胸腔鏡輔助下找到肺大泡漏氣位置、胸腔黏連位置,利用電凝鉤給予分離,在分離期間做好止血工作。切除肺葉組織,且檢測患者肺部漏氣、活動能力、出血情況,在兩孔處放置胸腔引流管。
1.3 觀察指標
COUwQ7avajdwsqFaG8U1fN84IEHYOnCuUWxpaaemzoA=比較兩組術后疼痛程度、手術情況(手術時間和術中出血量)、術后恢復情況(胸管放置時間和住院時間)、病情改善率和并發癥發生率。采用VAS疼痛量表評估患者疼痛程度,總分0~10分,分數越高表示患者疼痛越劇烈[4]。療效判定標準:顯效,患者癥狀、體征消失,經胸片檢查氣胸消失;好轉,X線檢查氣胸癥狀改善,臨床體征、癥狀好轉;無效,癥狀無顯著改善,或者癥狀加重[5]。病情改善=顯效+有效。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疼痛評分比較
兩組術前疼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試驗組術后12 h、24 h疼痛評分均低于常規組(P<0.05)。見表1。
2.2 兩組手術相關指標比較
試驗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胸管放置時間和住院時間均相短于常規組(P<0.05)。見表2。
2.3 兩組病情改善率比較
試驗組病情改善率為97.37%,常規組病情改善率為92.11%,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兩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試驗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63%,低于常規組的18.42%,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討論
自發性氣胸為胸外科常見疾病類型,包括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原發性自發性氣胸常見誘發原因為肺尖部肺大皰破裂;繼發性自發性氣胸常見誘發原因為阻塞性肺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等造成的肺大皰破裂,老年男性患者居多[6]。外科手術為治療自發性氣胸的有效方式,手術指征主要有氣胸反復發作、初次發作且引流治療1周后依然漏氣、影像學檢查確定有肺大皰或張力性氣胸、血胸。開胸手術可有效治療自發性氣胸,改善患者臨床癥狀[7]。但是開胸手術的切口較大,患者術后易于出現各類并發癥,恢復時間較長,臨床應用效果受限。
胸腔鏡手術治療肺大皰具有創傷小、術后疼痛程度輕、患者住院時間較短且恢復速度較快等特點[8]。隨著現代微創技術的快速發展,胸腔鏡技術逐漸在外科手術中得到廣泛應用。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術前疼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試驗組術后12 h、24 h疼痛評分均低于常規組(P<0.05);試驗組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胸管放置時間和住院時間均短于常規組(P<0.05)。說明胸腔鏡二孔法治療效果顯著。胸腔鏡手術治療自發性氣胸切口較小,術中不需要小胸撐,可預防肋間神經損傷,減輕患者術后疼痛程度[9]。胸腔鏡手術中觀察孔切口通常選擇腋后線第9肋間,可通過叩診明確膈肌位置,預防胸腔鏡置入對肋間造成的傷害[10]。相比常規開胸手術治療,胸腔鏡手術中切口更小,處于腋下位置,符合患者美觀需求,對患者術后快速恢復有益。
胸腔鏡具有放大功能,可在小切口下滿足手術視野需求,預防盲區操作,降低患者手術中的風險事故發生率及術后并發癥發生率[11]。胸腔鏡二孔法可在手術準確定位,圍術期患者膜樣粘連以鈍性或電凝鉤分離,條索樣粘連多選擇滋養血管,使用超聲刀近遠端小切口實施切斷、止血處理[12]。針對發生游離粘連的患者,術中需要注意適當保持張力,進而全面暴露組織間隙,精細操作,預防電凝鉤、超聲刀對肺臟層造成傷害,這也是降低患者術后肺玻璃面出血、漏氣發生率的有效方法。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病情改善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試驗組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常規組。相比常規開胸手術治療,胸腔鏡二孔法治療自發性氣胸并發癥發生率相對較低。說明胸腔鏡二孔法治療效果更顯著。
但手術過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內容:(1)合理選擇切口。觀察孔通常處于腋后線第9肋間,若患者為矮胖體型,則可以偏上1~2肋間,通過叩診確定膈肌位置,預防Trocar放置期間對膈肌的傷害。操作孔處于腋前線第4肋間,切口3 cm,且置入切口保護套,預防器械進出期間對患者肋間的傷害。(2)分離胸膜腔粘連。膜樣粘連可以應用鈍性或電凝鉤分離,條索樣粘連多有滋養血管,用超聲刀近遠端慢燒后切斷處理,止血效果較好。在游離粘連期間,適當保持張力,進而展現組織間隙,預防電凝鉤和超聲刀對肺臟層胸膜的傷害,避免術后肺剝離面出血、漏氣。在分離胸頂部和接近上下腔靜脈表面黏連期間,需要特別注意小心操作,確保手術視野充足和精細操作。(3)病灶的定位。肺大皰多處于肺尖部,以術前高分辨CT與術中鏡下探查。但是若病變位置較小或者處于葉裂間和膈面,或者氣胸為表面局部較小的炎癥斑塊破裂造成,則會增加手術中定位的困難系數,這種情況下可以配合胸腔注水緩慢膨肺的方法確定手術靶區,預防遺漏問題造成后期氣胸復發。
綜上所述, 胸腔鏡二孔法治療自發性氣胸可有效提高治療效果,減輕患者疼痛程度,促進患者較快康復,提高病情改善率,且術后并發癥發生率低。
參考文獻
[1]楊忠強.單操作孔胸腔鏡與三維電視技術輔助小切口手術治療肺大泡并自發性氣胸的臨床對比[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22,43(22):2140-2143.
[2]錢雪鵬.胸腔鏡輔助小切口手術治療肺大皰并自發性氣胸的效果[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22,28(20):50-52.
[3]許可,熊榮生,馮曉延,等.單孔胸腔鏡手術后不留置胸管治療年輕自發性氣胸患者的臨床研究[J].微創醫學,2022,17(5):597-599,626.
[4]張紅旗.胸腔鏡肺大皰切除術治療自發性氣胸的療效及中期隨訪研究[J].大醫生,2022,7(18):44-46.
[5]馮喆,高繼東,鄭明非,等.電視胸腔鏡不同操作法治療老年自發性氣胸合并肺大皰的療效及對炎性因子的影響[J].國際老年醫學雜志,2022,43(3):273-277.
[6]周金山,廖志振.單操作孔胸腔鏡手術治療自發性氣胸病人及對疼痛評分影響分析[J].罕少疾病雜志,2022,29(5):50-52.
[7]馬志坤.單孔法胸腔鏡肺大皰切除術治療肺大皰伴自發性氣胸的臨床效果[J].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2022,6(5):67-70.
[8]徐自明,張世偉.單孔法與三孔法胸腔鏡肺大皰切除術治療自發性氣胸的對比研究[J].系統醫學,2020,5(23):95-97.
[9]關國印.單孔法與雙孔法胸腔鏡肺大皰切除術治療自發性氣胸效果分析[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20,26(16):
39-40.
[10]張健.單孔法、雙孔法及三孔法胸腔鏡手術治療青年人自發性氣胸的臨床療效對比[J].心理月刊,2020,15(13):148.
[11]鐘強.兩孔法電視胸腔鏡手術治療自發性氣胸的臨床療效和安全性評價[J].當代醫學,2020,26(13):98-100.
[12]洪亮.對比分析單孔法與雙孔法胸腔鏡肺大皰切除術治療自發性氣胸的效果[J].當代醫學,2020,26(11):105-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