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針刺內麻點對全髖關節置換術后疼痛及功能康復的影響。方法 選取于我院擬行初次全髖關節置換手術治療的8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40例。在圍手術期,對照組使用多模式鎮痛,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針刺內麻點,比較兩組疼痛評分、鎮痛滿意度、Charnley髖關節功能評分及安全性。結果 與對照組比較,術后24h、48h、36h試驗組VAS疼痛評分更低,Charnley評分更高(P<0.05);試驗組術后鎮痛滿意程度高于對照組(P<0.05)。 結論 針刺內麻點能有效降低全髖關節置換術后早期疼痛,促進髖關節功能康復,具有較高的鎮痛滿意度。
關鍵詞:全髖關節置換術;針刺內麻點;疼痛感;功能康復
全髖關節置換術(THA)是治療股骨頭無菌性壞死、股骨頸骨折等嚴重髖部疾病的常見術式。隨著康復外科理念的普及,當前提倡踐行無痛化管理理念,優化鎮痛已成為國內專家共識 [1]。目前THA圍手術期疼痛管理方案主要是以藥物為主的多模式鎮痛,然而多種藥物使用可能會增加藥物不良反應的類型及發生風險,且部分患者鎮痛效果不理想,無法術后鎮痛及加速康復需求。若THA術后早期疼痛感過于劇烈,將會嚴重影響患者早期進行功能康復鍛煉。內麻點位于小腿內側,內踝上7寸,脛骨后緣約 0.5 寸處,類似于針灸學記載的“中都”穴位置,早在 1977 年國內已有關于針刺內麻點用于骨科針麻手術的研究 [2],目前已被越來越多研究者應用于各類手術的術后鎮痛中。本研究旨在探討針刺內麻點對全髖關節置換術后疼痛及功能康復的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于我院擬行初次全髖關節置換手術治療的8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40例。試驗組:男7例,女33例;平均年齡(70.43±10.40)歲;患側為左側18例,右側22例;股骨頭無菌性壞死33例,股骨頸骨折10例。對照組:男8例,女32例;平均年齡(71.85±7.34)歲;患側為左側16例,右側24例;股骨頭無菌性壞死32例,股骨頸骨折8例。兩組性別、年齡、患側、病變類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患者第一診斷為股骨頭無菌性壞死或股骨頸骨折,診斷標準參照據《臨床診療指南—骨科學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衛生出版社)。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由同一組手術者完成手術,均采取后外側入路,使用陶瓷聚乙烯人工全髖關節假體,圍手術期采用同樣的護理方案,采用視頻法宣教聯合回授法進行術后功能康復指導 [3],確保手術情況的一致。在此基礎上,對照組使用多模式鎮痛。術中使用氣管插管全麻,術后2 d內靜脈使用 非甾體抗炎藥(NSAIDs),2次/d,然后改為口服NSAIDs,2次/d,術后當天開始在患者前胸上部皮膚完好處貼上丁丙諾啡透皮貼劑,使用1貼。
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增加針刺內麻點療法。內麻點位于小腿內側,內踝上7寸,脛骨后緣 0.5 寸處。常規消毒雙側內麻點皮膚,術者站針刺側,右手持針與皮膚垂直進針約 35 mm 深,針感放射至足,或5個足趾同時有微屈狀即可,術后返回病房即進行針刺內麻點,每次留針 30 min,每 24 h 針刺1次,至術后第 3 天。
1.4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疼痛程度: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進行評估,0~10分,0分為無痛,10分為劇烈疼痛。觀察兩組患者術后2 h、4 h、24 h、48 h、36 h靜息時的 VAS疼痛評分。
(2)比較兩組鎮痛滿意程度:I級為十分滿意,II級為滿意,III級為一般,Ⅳ級為不滿意。滿意率為I級和II級所占百分比。
(3)比較兩組 髖關節功能:于術后24 h、48 h、36 h采用Charnley評分 [4]評估,包括疼痛程度、關節功能和關節活動度3項,每項分6級,0分為最差,18分為最好。
(4)比較兩組安全性:統計斷針、折針、血腫、暈針等不良事件發生情況。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軟件分析數據,計量資料以(±s)表示,計數資料以頻數表示,進行χ2檢驗;符合正態分布的先進行方齊性F檢驗,若方差齊采用t檢驗,若方差不齊采用t′檢驗;不符合正態分布的采用Mann-Whitney U檢驗進行比較,檢驗水準為α=0.05。
2結果
2.1 兩組術后VAS疼痛評分比較
兩組術后2 h、4 h的VAS疼痛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術后24 h、48 h、36 h的VAS疼痛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兩組術后鎮痛滿意程度比較
試驗組術后鎮痛滿意度為92.50%,高于對照組的70.00%,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術后Charnley評分比較
試驗組術后24 h、48 h、36 h的Charnley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6 兩組安全性比較
對照組患者圍術期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試驗組患者圍術期未出現斷針、折針、血腫、暈針等不良事件。
3討論
對于晚期股骨頭無菌性壞死患者或術后運動功能要求較高的股骨頸骨折患者,THA是首選治療方法[5~6],然而THA術后會出現劇烈疼痛, 影響患者早期進行功能康復鍛煉,甚至導致恐動癥,影響整體治療效果[7]。隨著康復外科理念的不斷普及,THA術后多模式鎮痛管理在臨床中有著廣泛應用,周圍神經阻滯及持續硬膜外鎮痛被認為是THA術后鎮痛的主要方式,但這兩類技術都存在一定的不良反應[8]。目前,我國關于THA術后術后鎮痛的相關研究較少,但內麻點作為一個良好的鎮痛穴位具有一定的臨床應用價值[9]。
本研究表明,試驗組術后24 h、48 h、36 h的VAS疼痛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說明術后針刺內麻點能有效減輕THA術后患者早期疼痛。針刺能夠使機體內促嗎啡樣物質釋放增加,升高外周血及腦內阿片肽含量,提高鎮痛效應[10]。從髖關節功能改善情況看,試驗組術后24 h、48 h、36 h的Charnley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術后針刺內麻點能有效促進患者關節功能康復。
內麻點位于消退內側,是一個與下肢功能密切相關的穴位[11~12]。對這一穴位進行刺激,能夠增強相關肌肉組織及神經組織的活性,從而促進髖部血液循環,減輕術后肢體腫脹和淤血,為肢體功能恢復奠定基礎[13~14];疼痛為限制患者術后活動的主要障礙,內麻點針刺后能有效緩解患者術后疼痛,利于患者早期進行康復訓練,促進髖關節功能恢
復[15~16]。同時,針刺內麻點能夠刺激相關神經末梢,增強神經活性,進而影響髖關節周圍肌肉、關節囊等組織,增大髖關節活動度,促進關節功能改善[17~18]。從兩組術后鎮痛滿意度上看,試驗組鎮痛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多模式鎮痛有著協同鎮痛效果,可通過不同機制減輕患者術后疼痛,滿足患者術后鎮痛需求,從而獲得更高的鎮痛滿意度[19]。
綜上所述,針刺內麻點能有效降低全髖關節置換術后早期疼痛,促進髖關節功能康復,具有較高的鎮痛滿意度。
參考文獻
[1]謝艷,陳佳麗,寧寧,等.加速康復下髖/膝關節置換術患者術前預康復最佳證據總結[J].華西醫學,2022,37(10):1517-1523.
[2]遠利鋒.針刺內麻點聯合化瘀消痛湯對四肢骨折患者的效果觀察[J].醫學理論與實踐,2022,35(20):3483-3485.
[3]陳能,李云,王雄慶,等.Teach-back聯合視頻宣教法在膝骨關節炎患者全膝關節置換術功能康復中的應用[J].風濕病與關節炎,2022,11(12):16-19.
[4]尹萍,張文香,肖鳳蓮.優質護理干預對髖部骨折術后Harris髖關節評分、Barthel指數的影響[J].中國傷殘醫學,2021,29(6):85-86.
[5]黃常盛,呂正濤,徐敏銘.人工股骨頭置換與全髖關節置換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臨床療效對比[J].中國老年學雜志,2022,42(20):4997-5000.
[6]朱錦忠,徐洲發,肖智青,等.針刺內麻點聯合塞來昔布超前鎮痛對全膝關節置換術后患者VAS疼痛評分及IL-6含量的影響[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8,18(8):10-12
[7]董玉鵬,尚美妍,曾森炎,等.基于筋骨并重理論DAA支架輔助下直接前方入路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股骨頭無菌性壞死臨床研究[J].新中醫,2019,51(3):182-185.
[8]劉丁瑋,韋財,曾進強,等.直接前側入路微創全髖關節置換術研究進展[J].中外醫學研究,2023,21(15):178-181.
[9]姚孟軒,霍佳,魏聰聰,等.髖關節置換圍手術期的多模式疼痛管理[J].中華老年骨科與康復電子雜志,2020,6(6):370-375.
[10]莫俊英,歐陽建安,羅鵬.疼痛管理對髖關節置換患者疼痛評分的影響[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20,11(24):147-150.
[11]楊敏,嚴春文,邢葉紅,等.經皮穴位電刺激對髖關節置換術患者術后轉歸的meta分析[J].中國醫藥導報,2022,19(15):87-92,104.
[12]周曉麗,張麗娟,王敏,等.耳穴壓豆聯合穴位按摩對老年全髖關節置換術圍手術期患者負性情緒、術后疼痛及睡眠的影響[J].中國中醫藥科技,2022,29(2):258-260.
[13]管建豪.電針內麻點治療老年股骨轉子間骨折術后疼痛的臨床療效觀察[D].廣州:廣州中醫藥大學,2022.
[14]鄧亞南,潘小妮,劉鑫,等.針刺與腰叢神經阻滯在全髖關節置換術患者超前鎮痛中的應用比較[J].陜西中醫,2022,43(10):1455-1458.
[15]石鵬,白淑娟,趙坤,等.全身麻醉、腰硬聯合麻醉對老年髖關節置換術患者認知功能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3,8(2):70-73.
[16]楊曉鵬,李金鳳,張永俊,等.針刺足三里、內關穴對老年髖關節置換術后鎮痛療效及對血清炎癥因子的影響[J].中華中醫藥學刊,2024,42(1):226-229.
[17]陳海青,陶云英,黃燕萍.針刺聯合隔藥餅電子灸在全髖關節置換術中的應用及對患者VAS評分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8,56(24):15-18.
[18]劉懷陽.針刺療法對全髖關節置換術后鎮痛效果的觀察[D].濟南:山東中醫藥大學,2023.
[19]孫鈺,楊利學,譚龍旺,等.中醫藥治療全髖關節置換術后疼痛的研究進展[J].中醫藥導報,2021,27(8):13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