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討積極心理學團體護理對康復期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的影響。方法 選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康復期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常規組和試驗組,每組50例。常規組實施常規護理干預,試驗組在常規組護理基礎上實施積極心理學團體護理。比較兩組心理狀態和營養狀況。結果 試驗組干預后人際關系、目標管理、學習成長、克服困難、自我肯定和幸福感評分均顯著高于常規組(P<0.05);干預后,試驗組HGB、HSA、TP和ALB均顯著高于常規組(P<0.05)。結論 積極心理學團體護理干預可顯著增強康復期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的幸福感,改善其營養狀況。
關鍵詞:雙相情感障礙;積極心理學;團體護理;幸福進取;營養情況
雙相情感障礙是一種常見的精神障礙,表現為躁狂發作或抑郁、躁狂交替發作[1-2]。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的康復過程漫長,且容易反復發作,給患者及其家庭帶來了沉重的負擔。近年來,積極心理學關注人的優勢和潛能,已逐漸應用于心理治療和康復護理領域。積極心理學團體護理是一種有效的康復護理模式[3]。本研究旨在探討積極心理學團體護理對康復期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的影響。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2年9月~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康復期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常規組和試驗組,每組50例。常規組男27例,女23例;年齡12~45歲,平均年齡(28.49±1.18)歲。試驗組男28例,女22例;年齡12~45歲,平均年齡(28.41±1.23)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性(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符合雙相情感障礙的診斷標準[4];患者病情穩定,進入康復階段;患者及其家屬了解并同意參與康復治療,包括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和社會支持等。排除標準:患者伴有嚴重的精神癥狀;患者在康復期間出現強烈的自殺傾向。
1.2 方法
1.2.1 常規組實施常規護理
包括健康教育、用藥指導、心理支持等。
1.2.2 試驗組在常規組護理基礎上實施積極心理學團體護理
(1)建立積極心理學團體護理小組:組員由醫療區護士長、骨干護師、心理醫生組成。護士長作為小組組長,定期為小組成員進行積極心理護理相關技能的培訓,提高小組護理水平。同時,根據培訓考核結果,對組員進行明確分工,為康復期雙相情感障礙患者提供優質的積極心理學團體護理。
(2)積極心理學團體護理干預:第一,提高自我認知。將康復期雙相情感障礙患者隨機分為15人一組的團隊,通過投票及患者自身意愿選擇出1名領隊,協助醫護人員進行工作。醫務人員根據團體內成員的認知情況,以不同的引導方法幫助患者了解自身疾病情況及疾病相關知識,使其認識到情緒波動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從而降低焦慮和恐慌情緒。第二,調節患者情緒。以患者組成的團隊為單位積極開展宣教工作,以幫助患者掌握情緒調節方法,如放松訓練、深呼吸、正念冥想等。第三,提高患者人際交往能力。通過小組討論和互動活動,幫助患者理解和接受自身情緒波動,并識別他人的情緒和需求,從而使患者在與他人交往時更加自信和從容,提高社交能力。第四,培養積極的生活態度。鼓勵患者參與各種有益身心的活動,如運動、藝術、音樂等,以提高生活質量,培養積極的生活態度。第五,飲食干預。為患者提供個性化飲食建議,包括合適的食物、合理的膳食結構、科學的餐飲搭配等。同時,定期開展營養相關知識講座,讓患者了解均衡飲食的重要性、各種食物的營養價值、如何避免飲食陷阱等。通過合理飲食,有利于增強患者食欲,減輕負性情緒,加速康復。
1.3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心理品質:采用幸福進取者問卷(Happy Enterprising Questionnaire,HEIQ)進行評估,涉及人際關系、目標管理、學習成長、克服困難、自我肯定和幸福感6個維度,得分越高,患者心理品質越高。(2)比較兩組營養狀況:比較兩組干預前后血紅蛋白(Hemoglobin,HGB)、血清白蛋白(Human Serum Albumin,HSA)、血清總蛋白(Total Protein,TP)和白蛋白(Albumin,ALB)。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處理采用SPSS11.0統計學軟件,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比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 兩組心理品質比較
試驗組干預后人際關系、目標管理、學習成長、克服困難、自我肯定和幸福感評分均顯著高于常規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營養狀況比較
試驗組干預后HGB、HSA、TP和ALB均顯著高于常規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雙相情感障礙是一種常見的精神障礙,病因尚不明確,可能與遺傳、生理、心理、社會等多種因素有關。康復期雙相情感障礙是指患者在經過治療后,病情穩定、癥狀緩解的階段。在這個階段,患者需要繼續進行康復治療,以降低復發率,提高生活質量。目前,治療雙相情感障礙的方法主要包括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生活方式調整等。其中,藥物治療是最為有效的方法,可以幫助患者控制情緒波動,降低復發風險。康復期雙相情感障礙患者可能依然需要繼續服用藥物控制情緒波動,降低復發風險。心理治療和生活方式調整也對患者的康復有積極作用,可以幫助患者改變消極思維模式,提高心理適應能力[5]。
積極心理學團體護理可幫助患者建立積極的心理素質,提高生活質量。團體護理的形式有助于患者之間的互相支持,增強患者應對困境的能力[6]。積極心理學團體護理對康復期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的積極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提高患者的心理適應能力。通過團體護理,患者在面對生活中的挑戰和壓力時可以積極應對,及時調整自己的認知和情感。第二,增強患者的人際交往能力。團體護理鼓勵患者與他人分享經驗和感受,增進彼此的理解和支持,有助于患者建立和維護良好的人際關系,提高社會適應能力[7]。第三,培養患者的自尊和自信。積極心理學團體護理注重挖掘患者的優點和潛能,幫助患者樹立積極的自我形象,有利于提高自尊和自信[8]。第四,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通過團體護理,患者可以學會關注自己的心理需求,合理安排生活和工作,提高生活質量。第五,降低復發率。積極心理學團體護理有助于患者建立穩定的情緒,提高心理素質,從而降低雙相情感障礙的復發率[9~10]。
張潤琴等[8]研究指出,積極心理學團體護理干預可顯著提高患者的幸福感。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試驗組人際關系、目標管理、學習成長、克服困難、自我肯定和幸福感評分均顯著高于常規組(P<0.05);干預后,試驗組HGB、HSA、TP和ALB均顯著高于常規組(P<0.05)。說明積極心理學團體護理可顯著提升患者幸福感,激發患者積極進取精神,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積極心理學團體護理有助于患者建立積極的心理認知模式,使他們能夠更好地應對疾病和生活壓力[10~12]。通過團體心理輔導和個體心理干預,患者學會了如何調整心態、增強心理韌性,從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幸福指數。在接受積極心理學團體護理的過程中,醫護人員會根據患者的口味、身體狀況和疾病需求,為其制定合理的膳食計劃[13~14]。這樣的干預措施不僅滿足了患者的基本營養需求,還能夠提升患者的食欲,從而改善其營養狀況[15~16]。醫護人員還會定期監測患者的體重、血紅蛋白等營養相關指標,以確保干預措施的有效性[17]。這種個性化的營養管理方式,有助于患者在治療過程中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況,加速康復進程[18]。
綜上所述,積極心理學團體護理干預可顯著增強康復期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的幸福感,改善其營養狀況。
參考文獻
[1]彭程,嚴海波,紀婷婷.心理學團體護理模式在雙相情感障礙患者康復中的應用[J].心理月刊,2023,18(14):157-159.
[2]鞠麗麗,王欣,孫欣,等.綜合個性化護理干預在雙向情感障礙抑郁發作中的應用[J].心理月刊,2023,18(13):154-156.
[3]謝夢.團體心理輔導聯合交往訓練護理應用于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的效果分析[J].中國校醫,2023,37(5):350-353.
[4]葉冬梅,梁浩,鄭元媛.心理護理對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的影響研究[J].心理月刊,2023,18(9):185-186,209.
[5]白超,陳海燕.系統護理對雙相情感障礙躁狂發作患者認知功能及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8,16(34):80-81.
[6]湯麗斌.心理護理干預對雙相障礙患者沖動行為的影響分析[J].中外醫療,2020,39(20):110-112.
[7]李霞,錢麗霞,楊文靜,等.團體心理護理干預對兒童青少年雙相情感障礙患者康復的效果分析[J].新疆醫學,2022,52(9):1099-1103,1113.
[8]張潤琴,王玲花,封鋼.積極心理學團體護理干預在康復期雙相情感障礙病人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護理研究,2022,36(3):535-537.
[9]吳巍.心理護理干預對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的臨床護理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21,19(14):187-188,191.
[10]陳芳,任艷芳,萬勉,等.積極心理學團體護理在康復期雙相情感障礙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23,9(3):187-189.
[11]何玉梅,賈晶晶,陳慧.積極心理學團體護理干預對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的應用效果觀察[J].心理月刊,2023,18(6):159-161.
[12]王愛美,韓福云,李麗.積極心理學團體護理對雙相情感障礙康復期患者的影響[J].心理月刊,2023,18(24):162-164.
[13]邢小東,李仲秋,徐松,等.基于積極心理學理論的團體護理對康復期雙相情9*感障礙患者的作用[J].心理月刊,2023,18(22):192-194.
[14]于群.團體護理對雙相障礙康復期患者的影響[J].飲食保健,2023(21):69-72.
[15]馬麗麗,賈煥煥,劉海婷,等.支持性心理護理對雙相情感障礙患者的影響[J].心理月刊,2023,18(11):179-181.
[16]陳麗萍.探討心理護理對改善雙相障礙患者沖動行為的效果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20,18(2):244-245.
[17]呂新榮.心理護理對改善雙相障礙患者沖動行為的臨床效果[J].中醫臨床研究,2017,9(34):125-126.
[18]謝曉穎,蔡靚,馮虹.綜合個性化護理干預在雙向情感障礙抑郁發作中的應用[J].中華全科醫學,2017,15(6):1083-1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