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兒教育中,情感發展占據著重要地位,幼兒園應重視并加強情感教育。然而,由于幼兒身心發展尚未成熟,他們對理論性知識的理解不足,而情感教育本身難以融入日常實踐中。在此背景下,情感類繪本以其生動的畫面、深厚的情感底蘊和較高的教育價值,成為幼兒教育中的重要資源。
精心選擇和有效應用情感類繪本不僅能夠幫助幼兒更好地理解及表達情感,還能夠有效促進他們的情感發展,提高其社會交往能力。情感類繪本是開展情感教育的重要載體,教師應將繪本內容融入幼兒一日生活,豐富教學內容,從而發揮情感教育的積極作用。
一、情感類繪本在幼兒一日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一)有助于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
在一日生活中應用情感類繪本有助于對幼兒進行情感教育。繪本具有直觀和形象的特點,不僅符合幼兒的身心發展規律,還能滿足他們情感層面的需求。通過引入與應用情感類繪本,教師能夠引導幼兒體驗多種情感,如親情、友情、愛國之情等,幫助幼兒學會表達,調節幼兒的情緒。
(二)有助于提高幼兒的情緒管理能力
由于幼兒的身心發育尚未完全成熟,他們的情緒易受外部因素的影響。這一時期是他們情緒情感發展和性格塑造的關鍵階段。小班幼兒因初次進入幼兒園,可能頻繁哭鬧;大班幼兒在面對與同伴分離的情景時,則可能表現出不舍等情緒。因此,管理各類情緒反應是幼兒成長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情感類繪本作為一種有效的教育工具,能夠促進幼兒提高情緒管理能力,幫助他們形成積極的心理狀態,為其健康成長奠定堅實基礎。
二、情感類繪本在幼兒一日生活中的應用策略
(一)科學選擇情感類繪本
選擇情感類繪本需要遵循以下三個原則。
第一,繪本應難度適中,遵循皮亞杰的認知發展理論。教師在選擇繪本時,應結合幼兒的年齡特征和思維特點,充分考慮其認知能力和日常生活經驗。同時,為了保證繪本內容能夠更好地被幼兒接受,教師應優先選取與幼兒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繪本。此外,繪本的插圖和文字表述應符合幼兒的語言表達及理解水平,以便幼兒理解并引發情感共鳴,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以繪本《好朋友》為例,該繪本通過簡潔且富有啟發性的故事敘述、形象生動的畫面描繪,向幼兒傳遞了朋友間互助合作、共享歡樂的積極情感。該繪本語言淺顯易懂,情節連貫,插圖色彩鮮明,能迅速吸引幼兒的專注力。該繪本所表現的情感主題也符合中班幼兒的認知水平,讓他們在愉悅的閱讀環境中感受繪本的魅力,進而促進其情感與社交能力的提高。
第二,繪本應具有明確的情感主題。繪本的內容豐富多樣,各具特色。教師在選擇繪本時,應依據情感教育的核心要點,篩選出最適宜的繪本,確保繪本所表現的情感主題明確,能夠引導幼兒感受情緒,激發想象力與創造力。以繪本《抱抱》為例,該繪本的情感主題是愛與擁抱。其畫面簡潔直觀,故事溫馨動人,表現了擁抱所蘊含的愛與溫暖。繪本中的小猩猩因找不到媽媽而傷心落淚,最終在大象、長頸鹿等動物的協助下,找到了媽媽并得到了一個溫暖的擁抱。通過模仿繪本中的擁抱動作和分享擁抱經歷,幼兒可以深入感受擁抱所帶來的安全感與幸福感。
第三,繪本應具有鮮明的藝術風格。不同繪本具有獨特的風格,這不僅能夠加深幼兒對繪本內涵與情感表達的理解,還能提高他們對美的感知與欣賞能力。以繪本《西游記》為例,其體現了民族特色,廣泛運用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元素,對人物形象的刻畫十分生動,使幼兒直觀地感受到民族風格的魅力。
(二)充分挖掘繪本價值
情感類繪本因其內容貼近幼兒日常生活,對激發幼兒主動閱讀的興趣、促進其在情感和態度等方面的成長具有較高的教育價值。例如,在“我長大了”這一主題活動中,教師可以選擇《爺爺一定有辦法》《鳥窩里的樹》等情感類繪本。這些繪本具有生動的畫面和簡明易懂的語言,能夠加深幼兒對繪本內容的理解,豐富其情感體驗。例如,繪本《鳥窩里的樹》所表現的情感主題是愛、感恩與關懷,這些情感正是大班幼兒能夠理解的內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課件進行導入,引導幼兒自主閱讀,并鼓勵他們分享自己的閱讀感悟。在幼兒完成閱讀后,教師可以提出“你喜歡鳥先生和鳥太太嗎?為什么”等引導性問題,讓幼兒認識到鳥先生和鳥太太不僅愛護鳥寶寶,還愛護小樹苗,同時其他動物也愿意為它們提供幫助。該繪本展現了動物的善良品質,強調了幫助他人的重要性。
(三)營造情感主題環境
為了提高幼兒的學習參與度和增強學習效果,營造優質的學習環境尤為重要。教師需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以激發幼兒的學習熱情,并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例如,教師可以將繪本中的元素融入教室的墻面裝飾設計,使幼兒在日常活動中能接觸到這些元素。同時,教師可以精心布置讀書角,確保光線充足、環境溫馨,并鼓勵幼兒根據個人喜好選擇繪本和閱讀區域。通過引入情感類繪本,教師可以為幼兒營造充滿趣味和活力的學習環境,豐富主題教學內容,引導幼兒主動探索主題內容,從而加深他們對情感主題的理解。
教師可以在教室內設立繪本墻,整合繪本中的主題資源,創建一個富有教育意義的學習區域。例如,開展針對小班幼兒的主題活動“可愛的小動物”時,教師可以選取繪本《火車火車嗚嗚叫》作為教學參照,在繪本墻上繪出“一列小火車”的場景,并展示繪本中提及的各類動物。幼兒參與角色扮演活動,并模仿繪本中的對話,不僅可以提高交流能力,還可以認識不同的動物,了解乘坐火車的注意事項。
教師也可以借助繪本多樣化的內容,對主題墻的內容進行豐富。為了更好地開展一日生活中的活動,教師可以從繪本中篩選出重要元素,將其融入課程。以繪本《快樂的冬天》為例,其核心主題是冬天里的節日,可以將其展示在繪本墻上。教師可以圍繞核心主題進行延伸,利用繪本《年》的故事來吸引幼兒的專注力,進而將“年的傳說”作為一個獨立的板塊進行展示。同時,教師可以進一步設計“春節的習俗”“心愿樹”等相關板塊,從而加深幼兒對春節文化的認知和了解。
(四)組織情感主題活動
通過精心挑選情感類繪本,教師可以開展富有教育意義的情感主題活動,以加深幼兒對相關內容的理解。然而,這一目標的達成通常需要家長的積極參與和配合。因此,教師可以組織一系列情感主題活動,并以繪本為活動內容的載體,以豐富幼兒的情感體驗。
由于幼兒園圖書資源有限及幼兒的獨立閱讀能力尚待提高,教師很難完全滿足他們的需求。基于此,教師可以開展親子閱讀活動,豐富幼兒的活動經驗,引導他們深入理解不同主題的內涵。例如,在主題活動“教師的故事”中,教師可以提供繪本《城市老鼠和鄉村老鼠》,鼓勵幼兒與家長在家中共同閱讀,感受城鄉生活的差異,認識到保護環境和守護家園的重要性。
另外,幼兒園應積極利用互聯網平臺,建立專屬的學習社區,使幼兒能夠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課程的核心要點。教師和家長應充分借助互聯網資源,分享優質的繪本資源,幫助幼兒深入理解主題活動的核心目標。網絡上的繪本數量龐大,故事情節多樣,藝術風格各具特色。因此,教師和家長收集整理這些繪本資源并提供給幼兒,不僅能激發幼兒對繪本的學習興趣,還能調動他們與其他人分享優秀繪本的積極性。
(五)注重情感類繪本與一日生活活動的結合
情感類繪本內容貼近幼兒的日常生活,有利于增強幼兒情感教育的效果,促進幼兒在情感、認知和社會性方面的發展。
首先,教師可以將繪本故事與晨間活動相結合。晨間活動是幼兒一日生活中的重要環節,也是應用情感類繪本的良好時機。例如,在晨間活動環節,教師可以選擇繪本《早安 小太陽》,并引導幼兒閱讀,鼓勵他們模仿繪本中的角色進行友好問候,以營造充滿溫馨和友愛的氛圍,讓幼兒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迎接新的一天。當繪本內容貼近幼兒的日常生活時,他們更容易產生情感共鳴,進而加深對各種情感的理解。
其次,教師可以將繪本情感與午餐活動相結合。午餐活動是幼兒進行情感表達和交流的重要環節。教師可以挑選與飲食、分享等情感主題相關的繪本,如繪本《今天吃什么?》。在午餐前,教師可以講述繪本故事,啟發幼兒對分享的思考。在用餐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幼兒分享自己的食物,以享受分享的樂趣。這對提高幼兒的社會適應能力具有重要意義,有利于幼兒更好地融入集體生活,并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
最后,教師可以將繪本角色與游戲活動相結合。教師可以根據繪本的具體內容和角色設定,設計相應的游戲活動。以繪本《小熊維尼歷險記》為例,教師可以組織幼兒進行角色扮演游戲,使幼兒親身體驗維尼和其他角色的冒險旅程,認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享受冒險的樂趣。同時,幼兒能夠運用在繪本中學到的觀察方法,去發現生活中的美好。
(作者單位:
常州市鐘樓區北港街道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