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針對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構建意義進行了詳細分析,就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特點及不足展開了論述,并根據所發現不足之處提出了具體解決建議。
關鍵詞:全面撥款 事業單位 內部控制 制度構建
中圖分類號:F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24)08-091-02
引言
內部控制制度是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主要管理手段之一,隨著市場經濟發展速度提高,對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社會效益與公共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事業單位必須提高對內部管理工作關注度,對市場情況與相關政策進行深度剖析,對現行內部控制方案進行優化,以發揮內部控制制度最大價值。
一、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構建的重要意義
受市場經濟形勢變化影響,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為保證內部控制制度可以更好地發揮應有功能,必須對其進行適當調整與優化。通過建立健全內控體系,可以擴大體系覆蓋面,使事業單位各種管理工作和經濟業務得到標準化,進而提升公共管理和服務效率,提高社會效益。全額撥款事業單位開展管理工作時,需要結合自身情況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其中人力資源管理、績效考核、業務審批、預算決算等都是重要內容,它可以對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內部財務和業務工作進行監控,從而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水平不斷提高[1]。此外,事業單位內控體系可以有效地約束職工的工作行為,降低職工在工作中的失誤,同時,事業單位內控體系還能幫助自身進行業務流程優化,從而降低事業單位所面臨風險,提高事業單位內部管理水平。
二、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主要特點及不足
全額撥款事業單位是指經營范圍狹窄,業務種類較少,經營宗旨為非營利性質,沒有固定的經營收益,或者收益很低,經營活動所需各種費用主要依靠上級管理核算單位提供。上級管理會計部門對資金往來采用預算管理方式,各級財政部門對事業單位使用資金的態度為預算包干,結余留用,超支不補。在經歷了幾年的改革和發展之后,所有的全額撥款事業單位都已經全面推行了內控體系的整體建設,并且將內控體系的建立和完善,列為反腐敗工作的重點內容之一,并在相關的部門中得到了貫徹,大部分的機構都設立了內審機構,這方面的工作已經初見成效。但是,受事實情況限制,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工作還剛剛開始,還比較落后,仍存在很多的缺點和不足之處。本文從制度的可操作性、資金的使用和成本費用的控制、權力的使用控制以及內部審計這四個方面來進行探討。
(一)對內部控制認識不夠,建章工作缺乏主動性與操作性
受全額撥款事業單位自身性質限制,一些事業單位領導對于內部控制認識比較淺薄,習慣于傳統管理模式,認為不需要對內部控制制度進行完善、優化。錯誤思想造成錯誤行為。或者只是簡單地復制上級機關的內控體系;或者從各部門中挑一些工作比較輕松的人員,搞個“整章辦”,閉門造車;或者簡單地將大量的內控工作交給財務或審計人員來完成。上述實踐很可能導致內控體系阻礙事業單位運行,其控制的觸手不能深入到日常工作和經營活動的每一個環節、每一個層面,使得內控體系形同虛設。
(二)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存在漏洞
全額預算事業單位預算由收支兩方面組成,其基本編制方法為:將所包含全部預算管理收入當作“抵支收入”,之后計算預算數與“抵支收入”差額,然后向上級部門進行資金申請[2]。但由于全額預算管理部門所采取的工作方式為“預算包干、結余留用、超支不補”,因此如何合理使用資金成為事業單位一項重點工作。由于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現行內部控制體系存在漏洞,財務機構設置方面,由于經費流轉過程透明,并未設立專職部門,僅僅是由專職會計人員完成相關工作,導致出現許多漏洞。一是,會計人員負責事務繁雜,其他非會計事務占用了較多時間,使其工作出現偏差,僅關注會計核算工作,而忽略了對會計人員的監督與管理。二是,容易忽視會計人才。根據不兼容職位設定,內部控制制度、審計制度幾乎從來沒有在事業單位內部得到嚴格落實,職務責任劃分不清。尤其是在實施了會計信息化后,對事業單位內部權力運用不當。三是,會計人員流動性強,人員結構不穩定,使其難以長期發展。四是,全額撥款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基礎薄弱,導致事業單位財務報表存在嚴重扭曲現象。
在對實體資產的管理方面,絕大多數全額撥款事業單位都沒有制定出一套固定資產的清查控制體系,除了用來購買的一些重大的固定資產進行特殊的立項審批、定期清查的程序之外,對于一般行政固定資產、材料、低值易耗品的管理,更是處于一種無人問津的狀態,因此,對于貨幣資金的控制體系,也由于這些因素,導致了很容易出現國有資產的損失與浪費。
(三)權力使用的控制還需進一步重視與加強
當前,對于全額撥款事業單位而言,其管理人員大都已獲得了書面授權,但是其權力規模并不一致,也沒有明確的標準。如果沒有掌握好授權尺度,就會給管理者擁有太多的權力,加大風險。在資金支出方面,由一個人來決定,雖然符合計劃經濟行政指令要求,但是也會讓事業單位內控和監管變得形同虛設,從而滋生腐敗,比如,在審批過程中,會出現諸如:審核不嚴、預算編制不到位、亂花錢大手大腳、隱藏“抵支收入”、挪用專款等違規現象。除此之外對于內控的管理者,則很少有清晰的授權,缺少相應規定,使得內控體系無法落在實處,對其發揮自身作用造成一定限制。
(四)內審機構設置不盡合理,職能發揮有限
當前,大多數事業單位的內審機構都是與其他功能機構并行的,有的甚至尚未建立起獨立內審機構,從而使內審獨立性和權威性受到挑戰。而對上級主管機構的內部審計和事業單位的內部審核,則是以對一定時期內已經發生的人員經費、公用經費的復核為重點,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了核實財務數據的真實性、合法性方面,工作重點放在了財政方面,沒有涉及管理和運營方面,并且基本上都是事后的應對[3];另一方面,由于高層管理機關和事業單位之間缺乏細致溝通,導致其對事業單位內控體系和所開展工作并不了解,使其職能受到限制。
三、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制度構建策略
(一)注重對單位內控環境的完善
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體系包括人、物、技術和各種信息等方面。在對全額撥款事業單位進行內部控制時,不能僅僅依賴于人的治理,也不能僅僅依賴于財務部門的管理,必須有一套完善的、全面的內部控制系統進行有效約束,讓所有人都知道他們對內部控制的參與程度,并且按照特定的流程和規定,對項目進行嚴格的管理,把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工作做好。例如,不動產登記中心在意識到了內控體系的重要性之后,應當邀請相關的專業人士和高層管理部門的領導一起來制訂內控體系,并讓各部門的負責人和全體質控部門的員工都參加進來,讓事業單位全員都意識到了內部體系建立的重要性。此外,還可以在事業單位內部定期進行內部控制學習,讓事業單位員工改變原有的財務理念,主動參加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和審計工作,嚴格遵守相關規章制度,做好各個層面的信息反饋工作,為事業單位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的內控工作提供便利。
(二)強調內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
作為內部控制工作重要組成部分,事業單位各個職能部門的管理者對事業單位經營狀況最為熟悉,因此,對事業單位進行全面剖析,可以有效地化解事業單位潛在風險[4]。在這一流程中,各層管理人員都可以將大多數的風險消滅在搖籃里。為此,事業單位應充分發揮各職能單位管理人員在建立內控體系方面的功能。首先,對內部控制體系的建立進行客觀的評估,并能針對內部控制體系的建立與執行,提供改善的建議;其次,需要提高事業單位領導及各個職能部門的內控意識,強化內控制度,確定各個崗位的責任,實現各個崗位與部門之間的相互制約,確保信息傳遞暢通,避免出現內部控制盲區。
(三)強化內部審計,堅守內控防線
加強內部審計工作,直接關系到整個事業單位績效。首先,對全部經費的事業單位應建立獨立的內部審計機構,配備專職的內部審計機構。健全內審機構和體系,為內審部門配置專職的審計員,合理安排各崗位,避免在執行過程中出現缺位現象,使內審的監管功能得到更好的發揮。而作為一個獨立于其他功能機構之外的機構,它是由內審機構直接領導的,并結合事業單位具體條件,實現工作重心的轉移。在建立健全內控體系的基礎上,提出建立健全預算管理體系的建議。例如,不動產管理中心在內部審計機構的設立上,應該把它作為主管人員的助手,同時也是各個部門內部管理體系的實施的監督者。其職責是管理各部門的財政收支,為提高全額撥款事業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通過這一角色的確立,可以更好地評價內部審核工作的水平與有效性。其次,在進行內部審計工作的過程中,也要擴大審計范圍,按照工程審計的職責與內容,建立起多元化、全方位的審計制度,以推動其經濟活動的良性發展。
(四)強化與健全內部審計,筑牢內控第三道防線
內部審計是內部控制制度得以全面落實,發揮自身最大機制的保障。因此,要全面加強內審工作,完善內審體系。一是合理完成職務分配,在全額撥款的基礎上,建立內部審計機構,配備專業的內部審計人員。只有通過建立完善的內部審計組織,設立專業獨立的內部審計組織,配備獨立和專業的審計人才,才能避免內部審計的缺失,使內部審計的監督功能得以充分發揮[5]。目前,我國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內部審計機構存在著諸多問題,其中,內部審計機構的設立要比其他機構高,并直接向主管內部審計機構匯報。二是轉換工作內容及重心。全額撥款事業單位需結合自身情況建立內審部門或安排專職人員,以確保各部門或各單位的管理者做決策時,起到一個很好的助力,同時提高工作規范性,保證事業單位經濟效益。要積極拓展新的業務范圍,進行創造性的內審工作;建立起一個多層次、全方位的內部審計工作系統,進一步推動全額撥款事業單位發展。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全額撥款事業單位而言,要注重建立健全內控機制。在市場經濟發展、內部需要和上級機關的要求下,全額撥款事業單位要不斷地改進和健全內部控制體系,提高制度的科學內涵,拓寬體系的覆蓋面,使內控體系的監管和規范功能得到有效發揮,確保單位平穩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紅.關于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優化探討[J].商訊,2023(07):156-158.
[2] 閆政敏,閆春霞,夏彥莉,等.加強基層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的思考[J].中國農業會計,2021(11):17-18.
[3] 林翠知.基層疾控機構內部控制的現狀分析與改進策略[J].財會學習,2021(30):191-192.
[4] 張擁軍.基層事業單位財務內部控制分析[J].財富時代,2021(10):216-217.
[5] 祁燕.淺析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現狀與對策建議[J].營銷界,2021(38):179-180.
(作者單位:貴陽市不動產登記中心 貴州貴陽 550081)
[作者簡介:李亞娟(1979—),女,漢族,貴州省貴陽市人,本科,中級經濟師,研究方向:財政稅收。](責編:趙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