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直播購物成為一種潮流所在,在此背景下,企業及各院校針對電商直播人才培養展開了積極探索。但是從當前的現狀來看,電商直播人才培養依舊存在諸多問題。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電商直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然后著重探討了電商直播人才培養理論及培養模式,以期為其他相關研究人員提供參考。
關鍵詞:數字經濟;電商直播;人才培養模式
一、引言
隨著智能手機和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直播行業得到迅速發展,不僅觀看人數、從業人數日益增加,而且應用領域日益廣泛,如美容、教育等許多領域都有直播應用。據相關調查顯示,截至2020年3月我國直播用戶人數已經突破6.17億。直播行業快速發展推動了企業營銷模式創新,直播營銷成為企業營銷新模式。相較于傳統營銷模式,直播營銷具有情感共鳴強、精準投放、邊播邊賣、實時互動等優勢,而這也使得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加入直播營銷行列,因此電商直播人才需求與日俱增。智聯招聘數據顯示,2020年春節前后一個月左右時間電商直播招聘人數增幅超132%。
電商直播作為新興的行業領域,對于人才的需求非常旺盛,加之薪酬回報較高,致使明星、企業CEO、網絡紅人等群體紛紛加入電商直播行列。但是由于電商直播起步時間較晚,原有人才儲備較少,所以即使有明星、網絡紅人等群體加入,電商直播人才儲備依舊不足。然而從現狀來看,無論是企業還是學校,
電商直播人才培養體系均未完善,電商直播人才培養僅僅局限于播音主持、電子商務等相關專業。而學校作為職業技能人才培養的主要陣地,必須對電商直播人才培養模式予以積極探索,在對電商直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過程中要基于協同理論,綜合企業及政府部門電商直播人才需求,以此來確保電商直播人才培養模式的科學性及可行性。
二、電商直播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電商直播是一個新興的行業,發展時間較短,雖然當前企業和學校都在積極開展電商直播人才培養,但是從當前的現狀來看電商直播人才培養依舊存在諸多問題,具體主要可以概括為以下幾方面。
1.教學資源嚴重不足
雖然當前已有一些專家學者在編寫電商直播人才培養教材,但是電商直播人才培養整體資源欠豐富,缺少專門的教學課程、教學案例、教學資料等,也缺少統一化、標準化的電商直播人才培養體系。當前,學校在講授電商直播人才培養的課程時,主要依據教師自編教材,同時通過舉辦比賽、開展講座、引導企業深度介入等形式,對學生電商直播技能予以提升。
2.難以實現標準化培養
電商直播從社群管理、短視頻制作、圖文信息發布到直播運營,從產品選擇、合作方找尋、劇本創作、直播管理、媒體聯動到數據分析復盤,所有環節都日趨規范化、專業化。雖然電商直播對于直播人員的學歷、工作經驗沒有硬性要求,但是對于直播人員綜合能力要求較高,具體包括活動運營能力、現場把控能力、帶貨能力、招商能力等,個別電商直播還會要求直播人員精通運動、時尚、美妝等方面專業知識。由于電商直播涉及不同的產品類型和不同的工作崗位,因此所需的專業知識也會有所不同,而這也使得電商直播人才很難實現標準化培養。
3.以帶貨主播培養為主
一場好的電商直播需要副播、主播、場控、項目負責人、直播運營、主播、文案策劃整個直播團隊通力配合。當前電商直播行業人才短缺,缺少的并不僅僅是帶貨達人、帶貨博主,也缺少場控人員、直播運營等其他電商直播人才。但是從當前的現狀來看,電商直播人才培養主要以帶貨主播、帶貨達人為主,對于其他直播人員培養力度遠遠不足。而要想更好地促進電商直播行業發展,疏解電商直播行業人才之困,必須在帶貨主播、帶貨博主培養的基礎上,對場控、直播運營等其他直播人才加強培養。
4.雙師型師資力量短缺嚴重
雙師型師資是電商直播人才培養所不可或缺的,但是院校教師大都缺少電商直播經驗,而電商直播從業者又缺少講課經驗,在此情況下尋找既能講課又有電商直播經驗的教師顯得尤為困難。當前許多院校會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進行電商直播人才培養,通過為學生提供電商直播機會,引入豐富的品牌資源和行業資源,以期提升學生的電商直播能力。但是,從當前的現狀來看,電商直播人才培養依舊存在企業培養理論深度不夠、學校培養實戰了解不足等問題。
5.企業電商直播人才培養追利嚴重
對于電商直播行業而言,加強電商直播人才管理顯得尤為重要。電商直播人才不僅需要通曉直播帶貨知識,而且需要了解產品知識以及相關法律法規,以免在直播帶貨過程中出現翻車現象。但是一些電商直播企業為了追求利益和流量,在電商直播過程中頻頻出現炒作惡搞、虛假宣傳、內容低俗、娛樂化嚴重等問題。而要想更好地促進電商直播行業發展,必須對電商直播人才進行綜合素質及職業道德培養。
三、基于協同理論的電商直播人才培養
協同理論最早由赫爾曼·哈肯提出,具體是指各系統協同配合以達到“1+1>2”的效果。當前在諸多領域均有協同理論應用,特別是在教育領域協同理論應用最為廣泛。基于協同理論,許多院校開始嘗試與其他相關機構包括研究機構、相關企業等以合作的方式強化育人效果。陳福明、許應楠早在2017年就基于協同理論,提出學校與學校之間可以在政府主導、行業指導的前提下充分共享課程、師資等教育資源,以此來對雙方教育效果予以提升。在產教融合的大背景下,學校和企業可以基于共同的人才培養需求,協同開發教材、協同構建實訓基地、協同組建師資團隊、協同舉辦教學活動等。
協同理論認為,各個系統雖然相互獨立,存在諸多差距,但是它們都存在于統一的環境當中,互相之間會產生一定的影響作用。電商直播作為一種新興的行業類型,各級政府部門對其高度重視,出臺了許多有助于其發展的規定政策,而這也為電商直播行業發展提供了規范性指導。而學校與直播公司就是統一于這一環境的兩個獨立系統,學校是電商直播人才培養的主陣地,對于培養高素質電商直播人才發揮著重要作用。一些學校在播音主持、電商等專業中開設了電商直播方向,還有一些甚至開設了專門的電商直播專業;直播公司是從事電商直播的專門機構,擁有強大的危機處理能力、品牌打造能力、產品議價能力、供應鏈管理能力、營銷推廣能力等,其資金設備充足,一線實戰經驗豐富,廣告策劃團隊專業,能夠更好地聚攏流量,進而可以獲得市場認可。在電商直播鏈條中直播人才輸送主要由學校負責,電商直播運營主要由直播公司負責,學校和直播公司各有優勢長處,也各有短板不足。在此情況下,學校和直播公司要通力配合,積極探索電商直播人才培養模式,只有這樣,才能盡快彌補電商直播人才短板,更好地助力于電商直播行業發展。
四、目前時代背景下電商直播人才培養模式
從知識體系的層面看,電商直播很難用現有的某一學科或某一專業知識覆蓋,具有較強的跨學科、跨專業特性。具體而言,電商直播人才需要至少具備三方面的知識,一是法律規范方面的知識,包括直播平臺規則、行業標準規范、現行的法律法規等;二是理論基礎方面的知識,包括電子商務學、營銷學、經濟學、法學、傳播學、管理學等;三是技術實操方面的知識,包括攝影、布光、陳設等。上述三方面知識技能僅是電商直播人才最為基礎的知識技能,隨著電商直播行業的不斷成熟,其細化領域日益增多,對于電商直播人才的知識要求也隨之增多。例如,電商直播人才在從事旅游、醫療、娛樂等方面的直播時,需要掌握旅游、醫療、娛樂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在此情況下,僅僅依靠傳統電商直播人才培養模式已無法很好地滿足電商直播行業需要,需要注入更多個性化元素及行業專業知識。學校擁有高素質教師團隊及源源不斷的年輕學生,且教師熟悉學生學習情況,擁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可以很好地開展電商直播教學工作;學生富有想象力,具備年輕活力,是電商直播人才最為主要的來源所在;直播公司擁有豐富的直播實戰經驗、優質完善的供應鏈條和雄厚的資金實力。在此背景下,要充分利用校企各自資源優勢,構建“縱向橫向雙元一體”電商直播人才培養模式,以此來實現互利共贏、優勢互補,進而更好地促進電商直播人才發展。
橫向縱向雙元一體人才培養模式主要由企業、政府、學生、教師、學校5部分構成,主要做場、貨、人三方面準備。企業主要為電商直播人才培養提供擁有豐富經驗的校外導師、直播設備設施、完善的供應鏈條等;政府主要為電商直播人才培養提供有利的外部條件,如扶持政策、優惠政策等;學生來源不一而足,不局限于電子商務專業的學生,而是包括電子商務專業學生在內的所有在校學生;學校主要為電商直播人才提供工作室場地、電商直播基地、學生及校內導師。
“縱向”是指校外導師依據自身電商直播經驗對學生進行實踐教育,使學生對電商直播工作形成全面認識,增強學生電商直播實際操作能力。一場成功的電商直播需要整個電商直播團隊來完成,而電商直播團隊不僅包括主播、副播等直播人員,還包括場控、運營、售后等后期人員。校外導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優勢特長、興趣喜好等進行分崗定崗,同時要對不同崗位學生進行長期持續性指導,以此來使學生電商直播能力得到持續提升。
“橫向”是指校內導師結合自身扎實的理論基礎,豐富的教學經驗對學生進行通識教育、素質教育、理論教育,以此為學生電商直播實訓奠定良好基礎。在學生進入電商直播實訓之前,需要提前學習營銷學、傳播學、電子商務等基礎理論知識。除了基礎理論知識外,學生還需要具備電商直播行業的基本準則,尤其是電商直播職業道德。在學生首次實習過程中,校內導師可以讓學生實行輪崗實訓,嘗試主播、副播、客服售后、拍攝剪輯等不同電商直播崗位,以此使學生對電商直播形成系統的概念,幫助學生依據自身特長和興趣選擇之后確定實訓崗位。另外,各學校要健全校內直播場地建設,支持學生創新創業,鼓勵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開展電商直播嘗試,這樣不僅可以強化學生電商直播理論知識掌握效果,而且可以使學生獲得相應的經濟收入,堅定自身創業實踐想法,而這對于學生畢業創業就業是非常有利的。
“雙元一體”是指在電商直播人才培養過程中實行校內校外導師聯合培養機制,在聯合培養期間開展比賽、證書、課程、教材等方面的合作,構建一整套電商直播人才教育教學資源。在每年寒暑假或節假日期間,學校可以安排校內導師前往直播公司學習觀摩,使校內導師對電商直播的流程加強了解。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學校也要定期安排校外導師前往校內,對學生進行電商直播實訓指導。在對電商直播教材進行開發時,校內校外導師可以按照不同電商平臺或不同的產品品類成立多個電商直播工作室。在電商直播實踐過程中,校企要深入交流共同開展教材開發,在教材中加入更多一線案例,以此來保證研發的教材符合當前電商直播人才培養需求,進而切實提高學生電商直播能力。電商直播課程安排由校外導師和校內導師共同負責,校外導師主要負責電商直播實踐課程教學,校內導師主要負責電商直播理論課程教學。除了單純的電商直播理論、實踐課程外,校內校外導師還可以合作開展特色實訓課程。例如,學校可以開展短視頻創意人才培養項目、新媒體營銷實訓項目等,以此來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增強學生電商直播實訓能力,拓寬學生創新思維。在特色實訓課程中表現優越的學生,還有機會獲得直播公司提供的實訓機會,而這對于學生從業能力和職業認同感的提升是非常有利的。在“賽—教”結合方面,可以在專業教學中融入電商直播人才培養體系,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直播比賽、“互聯網+”比賽、大學生創新創業比賽、挑戰杯比賽等賽事,利用比賽賽事對學生電商直播知識予以強化。在課證通融方面,學生既可以在校對電商直播內容予以學習,也可以通過選修的方式獲得電商直播課程學分,通過“紅人主播、新星主播、見習主播”三層遞進式學習,獲得電商直播課程學分,考取相應的主播證書。
“縱向橫向雙元一體化”是一種“五贏”的電商直播人才培養模式,有效彌補了學校和企業在電商直播領域獨立培養的弊端。政府部門可以通過制定相關法律政策,為電商直播發展創設良好的外部環境,同時為電商直播行業培養一批業務能力突出、守底線、懂規則的人才。學校通過與企業聯合開展電商直播人才培養,構建有深度、有層次的電商直播人才培養模式,可以實現校內校外優勢互補,培養雙師型教師團隊,搭建電商直播實踐基地,而這對于電商直播人才培養質量提升是非常有利的。直播公司可以利用學校師資優勢、教學資源等,提高電商直播人才培養質量,培養一批業務能力強、職業素質高的電商直播人才。學生可以借助輪崗實踐,更加全面地了解電商直播工作,更好地了解自身特長及能力,并且在此過程中學生也能強化專業崗位知識,而這對于提高學生就業率是非常有利的。教師借助校內校外合作可以增加自身電商直播經驗,形成更符合電商直播實際的教學資源,而這對于教師提升電商直播教學水平是大有裨益的。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數字經濟的背景下,電商直播行業得到迅速發展,而這也使得電商直播人才短缺現象日益嚴重。為了更好地促進電商直播行業發展,各地區學校要對電商直播人才培養加強重視,從現有的問題出發,通過構建“縱向橫向雙元一體化”培養體系,整合企業、學校雙方資源優勢,彌補學校企業單方培養的不足,整體提高電商直播人才培養質量,為電商直播行業輸送一批高素質、高業務能力的電商直播人才。
參考文獻:
[1]陳紅軍,楊洋.高職院校跨境電商直播人才培養路徑研究[J].北京經濟管理職業學院學報,2023(3):60-66.
[2]陳斌.鄉村振興視域下高職院校直播電商專業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中旬刊),2023(3):180-183.
[3]湯艷慧.高職院校農村電商直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黑龍江糧食,2022(12):104-106.
[4]張玨,李若峰.基于協同理論的高職院校電商直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商場現代化,2021(20):58-60.
[5]饒志平.高職院校直播帶貨人才的培養對策研究[J].九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3):45-46+67.
[6]楊潔.“互聯網+”背景下高職院校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中外企業家,2018(24):145-146.
[7]駱芳.應用型高校基于工作室的電商直播人才培養模式[J].就業與保障,2022(2):145-147.
[8]林作.探究融媒體時代高校“直播+”人才培養模式[J].文化產業,2022(5):16-18.
作者簡介:汝軍芳(1979.07— ),女,漢族,黑龍江人,碩士,中級經濟師,研究方向:電子商務,市場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