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眾包創新作為一種企業充分利用外部群體智慧解決創新難題的新型商業模式,由于其組織形式松散、參與主體自由自愿和信息不對稱性強等特征導致用戶機會主義風險日趨凸顯。為推動眾包創新模式健康可持續發展,科學識別眾包創新參與用戶的機會主義風險尤為必要。從眾包創新的一般運作流程出發,結合委托代理理論,構建包括關系建立風險、任務實施風險與價值分配風險三維度的眾包創新用戶機會主義風險識別體系,以一品威客的“智能終端電子產品外觀設計”眾包創新項目為例,開展了實證研究。該研究對規避參與用戶的機會主義行為、提升眾包創新績效具有指導意義。
【關鍵詞】眾包創新;機會主義風險;風險識別體系
【中圖分類號】F27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1069(2024)06-0030-03
1 問題的提出
眾包創新作為企業把傳統由內部員工解決的創新任務,基于互聯網以自由自愿的形式轉交給外部大眾來完成的一種新型創新模式,已被實踐證明是獲取外部網絡群體知識、解決創新難題的有效方式[1]。但其組織形式較為松散、參與主體自由自愿以及信息不對稱性強等特征,導致眾包創新用戶機會主義風險日趨凸顯,嚴重制約了其健康發展[2-4]。例如,自
2018年以來,國內著名眾包創新平臺“豬八戒網”公示了1 110起接包方互相抄襲、設計趨同的糾紛事件;在中國裁判文書網數據庫檢索到眾包平臺“一品威客”相關糾紛判決書101篇(自2014年1月1日至2024年6月30日),相關內容涉及抄襲、延遲交付、提交低質方案等用戶機會主義行為,給平臺聲譽造成不利影響。可見,對眾包創新參與用戶的機會主義行為進行有效識別,對實現眾包創新預期績效和科學推廣眾包創新商業模式十分必要。
當前部分文獻從不同視角探索了眾包創新中的用戶機會主義相關問題:費友麗等[5]以眾包創新競賽為對象,分析了競賽中相關欺詐行為的成因,并從完善信用評價制度、設計懲罰機制與篩除機制和建立健全相關法律體系等方面給出對策;龐建剛[6]認為應從社區準入制度、信用評價機制、方案篩選機制和獎懲機制4個方面設計眾包社區的風險管理機制,用以規避參與者的機會主義行為;Hua et al.[7]構建了眾包創新參與主體機會主義行為識別體系,該體系涵蓋綜合工作能力、聲譽水平、服務水平和歷史交易水平4個維度;唐方成等[8]則從企業道德決策視角探索了開放式創新中的機會主義行為治理邏輯,并剖析了機會主義行為的產生根源。上述研究對識別眾包創新模式下的用戶機會主義行為風險具有借鑒價值,但考慮到眾包創新作為一種新型創新模式,其復雜多樣的創新任務、來源廣泛的參與主體以及密集的知識交流互動可能使得參與眾包創新的用戶存在高度不確定性和復雜性的機會主義行為,亟需開展進一步的系統深入研究。
為此,本文從眾包創新的一般運作流程出發,結合眾包創新模式的本質內涵,構建眾包創新參與用戶的機會主義風險識別體系,以一品威客(www.epwk.com)的“智能終端電子產品外觀設計”眾包創新任務為例開展實證研究,進一步挖掘眾包創新任務的失效模式及因果。
2 眾包創新參與用戶的機會主義風險識別體系構建
2.1 眾包創新的一般運作流程
眾包創新的運作流程對不同企業和平臺來說有所差異[9],但其參與主體一般為發包企業、眾包平臺和參與用戶,運作流程可分為關系建立、任務實施與價值分配3個階段:①關系建立階段。發包方根據實際需求及任務類型,選擇合適的眾包創新平臺,并將眾包任務及要求上傳至眾包平臺。參與用戶結合個人工作經驗與知識技能選擇相應任務,此時雙方建立了眾包合作關系。②任務實施階段。為解決眾包創新難題,參與用戶結合自身知識技能提出解決方案,此時需要雙方深入互動、交流反饋,通過優化方案按時保質提交至眾包平臺。③價值分配階段。解決方案提交至平臺后,發包方采用自評或結合專家集體評價的方式評估所有提交的解決方案,確定和選擇最優方案。眾包平臺給予中標用戶對應的賞金、積分或榮譽等報酬獎勵。最后還會進一步協商確定創新方案的使用權、未來收益和產權歸屬等問題。
2.2 參與用戶的機會主義風險識別體系
通過對眾包創新的一般運作流程進行分析可知,眾包創新的運作過程中包含兩層委托代理關系:一是發包方與眾包平臺之間存在委托代理關系,發包方借助眾包平臺上傳眾包創新任務,眾包平臺根據任務的特定需求,與平臺參與用戶進行相應匹配;二是眾包平臺和參與用戶之間存在委托代理關系,眾包平臺將眾包任務委托給合適的參與用戶,參與用戶按照實際的任務需求,結合自身的知識儲備及經驗技能接受委托并完成任務。因為委托方與代理方在利益訴求方面存在較大差異,導致這兩層委托代理關系會加劇參與主體的信息不對稱和投機傾向。為厘清眾包創新參與用戶機會主義風險的表現形式及主要類型,結合眾包創新的一般運作流程與企業具體實踐,構建如圖1所示的眾包創新參與用戶的機會主義風險識別體系。
第一,關系建立風險。主要存在誘導選標和惡意競標的情況。誘導選標指的是接包方通過不正當手段或不道德行為,誘使或影響發包方選擇自己的方案或作品,實踐中表現為賄賂、虛假宣傳、誹謗競爭對手、虛假承諾等;惡意競爭是指參與者為獲得獎勵或勝出,通過誹謗、虛假舉報等方式減少競爭的行為。
第二,任務實施風險。主要存在接包方拒不溝通、拖延怠工、知識投入下降、抄襲他人作品的情況。拒不溝通指的是接包方在任務進行過程中不與發包方或平臺進行必要的交流和互動,包括不回應消息、不參與必要的討論、不提供進度更新等;拖延怠工指的是接包方在接受任務后,表現出拖延、懈怠或效率低下的行為,包括未按時提交階段性成果、進展緩慢、缺乏主動性等;知識投入下降指的是接包方在完成任務時投入的專業知識、技能和創新能力不足,導致工作質量不高或無法滿足任務需求,實踐中表現為接包方未能應用最新技術或知識、缺乏創新性解決方案等;抄襲他人作品指的是接包方在提交任務時,將他人已有的作品或方案未經授權地作為自己的成果提交。
第三,價值分配風險。主要存在一稿多投、惡意評價、竊取核心技術、提供低質方案的情況。接包方利用與發包方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在參與眾包任務過程中為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一稿多投,引發知識產權糾紛風險;惡意評價指的是接包方出于個人利益或報復心態,故意對任務發起方或其他參與者的作品、行為進行不公正、不真實或帶有惡意的評價;竊取核心技術指的是接包方未經授權或違反保密協議,擅自獲取、使用或披露任務發起方的專有技術、商業秘密或其他核心知識的行為;提供低質方案指的是接包方提交的解決方案、作品或項目成果未能達到任務發起方的基本要求或預期質量標準,實踐中表現為接包方方案設計粗糙、缺乏創新、技術水平低、存在明顯錯誤或缺陷等。
3 實證研究
3.1 案例選擇
選取國內著名眾包創新平臺“一品威客網”的眾包創新任務為例,該平臺于2010年成立,現已吸引2 000多萬用戶注冊使用,業務涵蓋設計、開發、文案、營銷等諸多領域,擁有數以千計的服務商。平臺上的工業設計型眾包任務主要采取招標、雇傭和多人懸賞的方式。這些任務通常過程復雜、時間較長、創新需求高,具有較大的不確定性。選取“智能終端電子產品外觀設計”眾包創新任務(https://task.epwk.com/435720/)為例開展實證研究,該眾包創新任務懸賞金額為2.4萬元,自2016年7月22日發布任務需求起共歷時152天,累計關注量達3 727人,共吸引10位用戶進行投標,最后用戶(1036設計工作室)贏得獎金。
3.2 參與用戶機會主義風險識別——以一品威客為例
鑒于評估成員的知識面與實踐經驗存在差異,邀請任務發包方、任務接包方、一品威客網員工、眾包創新領域專家等4位成員組成風險評估團隊。基于已構建的參與用戶機會主義風險識別體系,進一步挖掘眾包創新任務的失效模式及因果,如表1所示。
4 管理啟示
眾包創新模式因其組織形式松散、參與主體自由自愿和信息不對稱性強等特征導致參與用戶機會主義風險日趨凸顯,本文系統構建了眾包創新參與用戶的機會主義風險識別體系,以一品威客眾包創新任務為例開展實證研究,挖掘了眾包創新任務的失效模式及因果,為有效規避眾包創新參與用戶的機會主義風險,提出以下管理啟示:
第一,設立審核委員會,加強作品版權保護力度。接包方為降低研發成本實現自身利益最大化,可能采取抄襲他人作品的機會主義行為。一品威客平臺應采取“審核+保護”的監管措施。一是設立由業內專家、法律顧問和資深用戶組成的審核委員會,負責對有爭議的作品進行審查。審核委員會應具備獨立性和權威性,確保審查過程的透明、公正。二是建立健全版權保護機制。通過加強版權登記和完善版權保護技術手段等方式,為版權所有者提供更全面的版權保護服務。三是與專業的法律機構合作,提供法律咨詢和援助,幫助原創者維權。
第二,嚴格用戶準入制度,優化平臺審核與評價體系。接包方為提高項目中標概率,可能采取賄賂、虛假宣傳、誹謗競爭對手、虛假承諾等機會主義行為。因此,一品威客應采取“嚴格準入+平臺監管”的措施。一方面,設立詳盡的注冊和審核流程,要求提供者提交相關證明文件,如學歷、工作經驗或專業資質證書,并進行驗證。另一方面,平臺進行信用評估,引入更加全面、公正的審核與評價標準。例如,可以根據投標者的項目完成情況、客戶反饋、誠信記錄等多個維度進行定期審核,形成全面的用戶評價體系。
第三,完善懲罰與聲譽機制,提升接包方的持續參與。接包方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由于專業知識、技能和創新能力不足,可能導致知識投入下降。適當的懲罰和科學的激勵能夠引導接包方持續進行知識投入。因此,一品威客網可以采取“懲罰+激勵+培訓”的治理機制。首先,設立適度的懲罰機制抑制機會主義行為的發生,通過設立懲罰規則并公布治理目標、違規的具體情景及懲罰后果等,預先對機會主義行為進行警示形成威懾;其次,設立科學的聲譽機制,如設立榮譽稱號和認證體系,對優秀接包方進行表彰和認證等;最后,提供系統的培訓和支持,幫助接包方提高技能。
5 結語
本研究主要貢獻體現在:①從眾包創新的一般運作流程出發,結合委托代理理論,構建了關系建立風險、任務實施風險和價值分配風險三維度的用戶機會主義風險識別體系;②以一品威客網的“智能終端電子產品外觀設計”眾包創新任務為例探索了眾包創新任務的失效模式及因果。
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眾包創新參與用戶的機會主義風險產生根源復雜多樣,風險要素之間的內在關系也會綜合影響用戶的機會主義行為,未來可加以關注。此外,不同復雜度的眾包創新項目的實證研究有待進一步探索。
【參考文獻】
【1】Howe J. The rise of crowdsourcing[J].Wired Magazine,2006,14(6):176-183.
【2】薛永琴,劉華.我國科技創新服務平臺知識產權風險及其對策[J].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1):169-174.
【3】Chen Q, Magnusson M, Bj?rk J. Exploring the effects of problem-and solution-related knowledge sharing in internal crowdsourcing[J].Journal of Knowledge Management,2022,26(11):324-347.
【4】安景文,孟建鋒.眾包創新生態系統的建構策略研究[J].人民論壇,2020(04):58-59.
【5】費友麗,田劍,鄧嬌.眾包競賽中欺詐行為的成因與應對策略研究[J].江蘇科技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2015(4):82-86.
【6】龐建剛.眾包社區創新的風險管理機制設計[J].中國軟科學,2015(2):183-192.
【7】Hua J, Meng Q.Opportunistic solvers identification of a crowdsourcing innovation platform[M].Atlantis Press,2020:169-173.
【8】唐方成,靳曉曼,王海英.開放式創新中機會主義行為的治理邏輯——基于企業道德決策視角[J].中國科技論壇,2021(11):69-77.
【9】黃婷,朱賓欣,馬志強.參與者公平偏好對協作型眾包創新績效激勵機制的影響[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9,36(23):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