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為探討五氟磺草胺作為封閉藥劑在直播早稻田使用對田間雜草的防除效果及其安全性影響,本研究選擇五氟磺草胺與丙草胺·芐嘧磺隆、氰氟草酯等常用封閉除草劑復配開展封閉除草試驗。結果表明,五氟磺草胺與不同藥劑復配,分別在播后1、6和9 d施用,均表現出良好的封閉效果,其中五氟磺草胺+芐·丙(處理6)和五氟·氰氟草+芐·丙(處理7)在播后9 d藥劑處理,藥后21 d的防除效果最佳,分別為98.05%、98.27%;五氟磺草胺+芐·丙播后6 d藥劑處理(處理5)防效次之,為96.30%。播后6、9 d施藥的除草效果明顯優于播后1 d施藥。試驗期間多次調查發現,各藥劑處理均未表現出明顯藥害現象。
關鍵詞 五氟磺草胺;直播早稻;封閉;防效;安全性
中圖分類號 S482.4" " 文獻標識碼 A" " 文章編號 1007-7731(2024)15-0085-04
DOI號 10.16377/j.cnki.issn1007-7731.2024.15.020
水稻直播輕簡化栽培模式,具有省時省工、生產效率高,有利于機械化生產等諸多優勢[1]。直播早稻一般在清明前后開始播種,早稻后茬多為雙季晚稻。早稻播前田塊空閑時間長,加之直播稻田前期干濕交替,有利于雜草生長。早稻田雜草種類多,草相復雜,以稗草、千金子、早熟禾、異型莎草和鴨舌草等為主。白和盛等[2]研究發現,直播稻田雜草群落組成較移栽稻田更復雜。目前,化學除草仍是直播稻田較有效的、經濟的除草手段之一,實踐中,直播稻田雜草化學防治技術要求高,防治不當易產生藥害,影響水稻正常生長[3-4]。
五氟磺草胺是三唑并嘧啶磺酰胺類除草劑[5],因其低毒,對非靶標生物安全,殺草譜廣等特點,已成為較常用的稻田除草劑之一,適宜應用期為稗草2~3葉期[6-7]。近年來,有關稗草等雜草對五氟磺草胺產生不同程度的抗性已有較多報道[8-10],谷承文等[11]取樣調查發現,調查區部分地區稗草種群對五氟磺草胺的抗性水平較高。水稻直播田在播后5~10 d是第一次出草高峰期,且出草高峰期雜草發生量大,對水稻危害較重[2]。因此,播后芽前開展封閉除草非常關鍵。有關五氟磺草胺作為封閉藥劑使用的相關試驗報道不多,為進一步挖掘五氟磺草胺在實際生產中的應用價值,本研究通過五氟磺草胺與芐嘧磺隆·丙草胺、氰氟草酯等常用封閉藥劑復配,開展封閉除草試驗,旨在探討五氟磺草胺作為封閉藥劑使用,對早稻的安全性及封閉除草效果,為其推廣應用提供參考。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基本情況
試驗田塊設在安徽宣城楊柳鎮興洋村雙季稻種植區,前茬作物為雙季晚稻。試驗田塊地勢平坦,水源充沛,土壤肥力中等均勻。田間稗草、千金子和異型莎草等禾本科雜草發生較重,且部分雜草對常用除草劑具有一定抗性。
1.2 供試材料
供試早稻品種為中組3號秈稻,撒播種植,2021年4月6日播種,播種量150 kg/hm2。
供試藥劑包括25 g/L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懸浮劑,科迪華農業科技(江蘇)有限責任公司;40%芐嘧·丙草胺可分散油懸浮劑(有效成分芐嘧磺隆含量4%,丙草胺含量36%),安徽沙隆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7%五氟·氰氟草可分散油懸浮劑(有效成分氰氟草酯含量15%,五氟磺草胺含量2%)(穗生),杭州穎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30%氰氟草酯油懸浮劑(滿舟稻),科迪華農業科技(江蘇)有限責任公司。
1.3 試驗方法
試驗共設7個藥劑處理和一個空白對照(表1),不設重復,隨機區組排列。每個小區面積約1 000 m2。采用背負式電動噴霧器常規噴霧,用水量450 L/hm2,各藥劑處理分別在播后1、6和9 d進行芽前封閉處理,其中各處理中芐·丙用藥量為常規用量。
1.4 調查項目與方法
1.4.1 氣象條件" 統計施藥當天及施藥后10 d的氣溫、降水量等氣象條件。
1.4.2 作物安全性調查" 記錄施藥、調查時水稻及雜草的生育期。分別于藥后3、7、15和21 d目測調查各處理區水稻苗情,包括作物出芽、長勢、根系差異及葉片顏色變化等,最后一次施藥后21 d調查各處理小區水稻出苗率、葉齡等性狀指標,評估藥劑對作物的安全性。
1.4.3 雜草防效調查" 分別于藥后3、7、15和21 d目測各處理區靶標雜草的防效。最后一次調查按照GB/T 17980.40—2000《農藥田間藥效試驗準則(一)》,每個小區采用5點取樣法隨機調查,每點調查面積0.282 6 m2,調查樣點內各種雜草的存活數量,并計算株防效。防效計算公式:防除效果(%)=
[(對照區雜草數-處理區雜草數)/對照區雜草數]×100。
2 結果與分析
2.1 試驗期間氣象條件分析
第一次施藥當天及施藥后10 d的氣溫、降水量等氣象條件見表2,試驗期間未出現倒春寒、強降水等不利天氣,平均氣溫、降水量等氣象條件與常年相近,對該試驗的防效結果無不利影響。
2.2 安全性調查
2.2.1 苗情調查" 分別于每次噴藥后的3、7和15 d目測觀察發現,各藥劑處理區水稻苗情長勢良好,基本苗數量適中,出苗率良好,根系發育正常,秧苗素質較好,與對照區秧苗長勢無明顯差異。
在最后一次施藥后21 d,即播后30 d對各小區開展苗情監測調查,結果顯示,各處理區早稻出苗率較好,基本苗保持在328.3萬~383.8萬株/hm2,長勢良好,葉齡平均為4.4~4.8個。空白對照組草害較嚴重,影響秧苗長勢,葉齡平均為4.1個,秧苗素質低于各封閉處理區(表3)。
2.2.2 安全性評價" 由調查分析結果可以看出,五氟磺草胺在芽前作為封閉藥劑與氰氟草酯、芐·丙等藥劑不同比例復配使用,均未表現出明顯藥害現象,水稻秧苗生長未見明顯異常,表現出對水稻較好的安全性。
2.3 雜草防效調查
2.3.1 藥后3、7和15 d目測防效" 試驗區域空白田塊調查發現,田間雜草主要為千金子、稗草和異型莎草等。播后1 d封閉處理(處理1、2)藥后3、7 d目測調查結果顯示,田間基本沒有雜草,封閉效果好;藥后15 d可見少量異型莎草和個別闊葉雜草,與對照區相比,封閉效果明顯。播后6 d封閉處理(處理4、5)后目測調查,藥后3 d田間雜草葉片枯黃,根系枯死,藥后7 d田間無新生雜草,藥后15 d可見極少量異型莎草和抗性稗草,草齡小,封閉除草效果優異。播后9 d施藥(處理6、7、8)分別于藥后3、7和15 d目測,雜草逐漸變黃枯死,后期新生雜草很少,封閉控草效果明顯。
2.3.2 藥后21 d雜草防效" 每次施藥后21 d調查各藥劑處理的株防效。從防效結果(表4)可以看出,不同封閉處理均表現出較好的封閉效果。其中,五氟磺草胺+芐·丙組合播后1、6 d施藥(處理2、5)防效分別為84.36%、96.30%,均較芐·丙單劑處理(處理1、4)防效更好,后者防效分別為81.62%、95.36%。且各封閉處理田間雜草數量少,以低齡禾本科雜草為主,封控效果明顯。因此,五氟磺草胺與芐·丙復配的封閉效果較芐·丙單劑使用更好,藥劑間表現出較好的協同作用。
從3個“五氟磺草胺+芐·丙”藥劑組合(處理2、5和6)防效對比可以看出,播后9 d施藥處理(處理6)的21 d防效最好,表現出很好的控草效果,防效達98.05%;播后6 d施藥處理(處理5)的21 d防效次之,防效為96.30%;播后1 d施藥處理(處理2)的21 d防效較前者略差,為84.36%。
為進一步分析不同時期施藥防效差異,在播后30 d對所有藥劑處理開展株防效調查。從表5可以看出,播后9 d藥劑處理(處理6、7和8)的防效均在96%以上,封閉效果優異;播后6 d藥劑封閉(處理4、5)的效果次之,在95.00%以上,表現出很好的封閉效果;播后1 d藥劑封閉處理的(處理1、2)防效較差,分別為75.75%、83.72%。造成防效差異的原因可能是播后1 d施藥時氣溫較其他施藥時間低,除草劑防效被弱化;播后6和9 d施藥時,已有部分雜草出苗,供試藥劑既能起到封閉效果,又能對現有雜草起到殺草效果,實現“封—殺”結合效應,除草效果更理想。
3 結論與討論
分別在直播水稻播后1、6和9 d,使用五氟磺草胺及其復配藥劑開展封閉除草試驗。藥后觀察,各處理間水稻苗情長勢良好,出苗率正常,根系發育良好,葉片顏色與對照區無明顯差異,無明顯藥害現象,藥劑對水稻安全性好。五氟磺草胺+芐·丙混用在播后6、9 d使用,藥后21 d的防效更好,分別為95.30%、98.05%;與同時間段使用芐·丙單劑相比,防效均有一定提高,藥劑間表現出較好的協同作用。
目前,有關五氟磺草胺作為封閉藥劑使用的相關試驗報道不多,對作物安全性和防效結果不一。孔令宇等[12]研究表明,五氟磺草胺及其復配制劑在不同時間應用均不會影響水稻種植的安全性;舒亞君等[13]研究發現,水稻直播后4 d使用高劑量五氟磺草胺+芐嘧·丙草胺進行封閉處理,水稻生長較對照處理緩慢,植株矮小;張海艷等[14]試驗發現,直播水稻播后8 d使用五氟磺草胺混用丙草胺封閉除草,對禾本科雜草防效高,但對闊葉雜草防效不理想。本次試驗結果表明,播后芽前不同時期選擇五氟磺草胺及其復配劑封閉處理,防效存在一定差異,播后6、9 d施藥防效更理想;不同濃度、不同時間使用對水稻生長均表現出很好的安全性。試驗田塊后期跟蹤調查發現,隨著藥效逐漸減弱,田間雜草群落呈逐漸增加趨勢。
本研究通過五氟磺草胺與丙草胺·芐嘧磺隆、氰氟草酯等常用封閉藥劑復配,開展封閉除草試驗,綜合試驗結果發現,五氟磺草胺作為封閉藥劑具有安全性高的優點,實際生產中可與常規封閉藥劑混用以提高封閉效果,在播后30~40 d,應注意加強對田間雜草的監測,必要的時候針對優勢雜草開展莖葉除草,做到“封—殺”結合,避免后期其他優勢雜草大量繁殖,影響后期水稻生長。
參考文獻
[1] 陳洪禮,蔡建華,田文科. 不同輕型簡化稻作技術經濟分析與應用前景評價[J]. 中國稻米,2007,13(5):41-42.
[2] 白和盛,張春梅,陸玉榮,等. 水稻直播田草害發生規律及安全防除技術[J]. 江西農業學報,2009,21(11):151-152.
[3] 黃磊,徐德勝. 宣州區水稻直播生產現狀及對策[J]. 安徽農學通報,2021,27(16):48-49,60.
[4] 陳宇博,賴朝暉,許燎原,等. 直播早稻雜草發生規律研究[J]. 農學學報,2015,5(8):27-30.
[5] JABUSCH T W,TJEERDEMA R S. Partitioning of penoxsulam,a new sulfonamide herbicide[J].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2005,53(18):7179-7183.
[6] 顧林玲. 三唑并嘧啶磺酰胺類除草劑:五氟磺草胺[J]. 現代農藥,2015,14(2):46-51.
[7] 劉興林,孫濤,付聲姣,等. 水稻田除草劑的應用及雜草抗藥性現狀[J].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43(7):115-126.
[8] 房加鵬. 稗對五氟磺草胺靶標抗性機理的初步研究[D]. 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18.
[9] 馬國蘭,劉都才,張帥,等. 稻田稗屬雜草田間種群對五氟磺草胺的抗性監測[J]. 農藥學學報,2021,23(5):905-914.
[10] 張昊,張勇,潘月敏,等. 安徽省部分稻區稗草抗藥性初探[J]. 雜草學報,2021,39(3):44-50.
[11] 谷承文,趙媛媛,杜鳳陽,等. 安徽省稻田稗草對五氟磺草胺的抗性測定[J]. 江漢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3,51(2):51-60.
[12] 孔令宇,彭瓊英,胡孝波. 不同除草劑對水稻直播田稗草的防除作用探究[J]. 農業技術與裝備,2022(10):28-30,34.
[13] 舒亞君,張顧旭,陳時健. 直播水稻播后封閉除草試驗簡報[J]. 上海農業科技,2021(4):149-150.
[14] 張海艷,孫國俊,李粉華,等. 五氟磺草胺混用丙草胺及丁草胺封閉防除水稻田雜草效果研究[J]. 現代農業科技,2016(1):145-146,149.
(責任編輯:何 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