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英語繪本作為課外閱讀材料的補充,深受孩子、家長及老師的喜愛。在相關研究成果基礎上,本文圍繞英語繪本探索提升學生思維品質的途徑。
一、“深”研:精選繪本,提升學生思維邏輯性
1.掌握學情,以生為本
越來越多家長重視兒童英語的啟蒙階段,很多孩子早期就開始接觸英語,特別是兒童繪本讀物深受學齡孩子青睞,還有家長會選擇讓孩子報班學習英語,因而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教師在日常的英語教學中應首先掌握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把握教材的教學目標和重難點,靈活處理教材,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選擇意義相近的繪本,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指向思維品質的培養(yǎng)。
2.深解教材,精準定位
結合PEP版教材,以麗聲北極星分級繪本三年級下冊廣東版繪本主題“Can you play with me?”為例,教材主題是家庭成員,結合教材Sarah’s family開展教學。該繪本符合學生年齡特點,內容較簡單,但極具邏輯性和趣味性,有重復的句式,學生易聽懂。
二、“精”煉:整合繪本,激活學生思維靈活性
1.創(chuàng)設圖文并茂的生活化情景,感知繪本
小學英語繪本教學中,貼近生活的題材往往讓學生易于接受和掌握。繪本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呈現,關聯教材主題。教師可以對繪本的內容進行重組,發(fā)揮繪本的應用優(yōu)勢,形成系統(tǒng)化的知識,為教材服務。“Can you play with me?”這一繪本主題為家庭成員,教師充分利用繪本的圖片信息,引導學生整體感知,內容緊密銜接,主題巧妙融合。創(chuàng)設接近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在教學中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家庭成員情況,感知繪本的內容及蘊含的育人價值,比如,教師拋出問題“Can they play with her?(they指的是家人)”,家庭成員在家交流的畫面讓學生倍感親切,有利于激活學生的思維。然后借助語言情境,教授學生思考的方法,引導他們學會思辨。
2.提煉寓意深刻的主題內容,感悟繪本
繪本與主教材的融合為語言學習提供了真實的語境和豐富的語篇(程曉堂)。以“Can you play with me?”為例,明確主題,設計主題活動及相關問題鏈,幫助學生建構和完善新的知識結構。通過學習繪本,學生能深刻體會家人在繁忙的時刻不能陪伴自己玩耍,但主人公Liz并沒有因此而生氣,而是獨自尋樂的故事。故事簡單易懂,結尾耐人尋味,給讀者留白。“Liz的家庭是什么樣的?如果沒人陪你玩,你的情緒是怎樣的?”可利用思維導圖的形式讓學生補充自己的做法,拓展學生的思維,給學生思考的空間,內化和豐富英語知識。
三、“巧”設:創(chuàng)設繪本,培養(yǎng)學生思維創(chuàng)新性
1.巧設語境,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
基于繪本“Can you play with me?”,在語境中設計有梯度的問題。當家人沒有空和Liz玩耍時,教師再次提出問題:“When" no body can play with you,What can you do?”教師巧妙設計學生最熟悉的語境,引導學生回答問題,充分利用學生生成的話題資源,積極反饋,使學生的創(chuàng)造思維始終處于“保鮮”狀態(tài),實現低階思維向高階思維轉變。
2.巧提問題,引導學生探究思維
以繪本“Can you play with me?”為例,教師在故事末端給出開放性問題“Do you like liz?Why?If you were Liz,what should you do?”通過一系列問題激發(fā)學生的思維,學生回答完畢后,教師不應該否定他們的答案,而要以鼓勵的方式肯定他們,同時引導學生提出質疑,學會從不同維度進行判斷、推理,從而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及繪本中深藏的教育寓意。
四、結語
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是一個日積月累的過程,應落實到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中。一線教師可以將學生喜愛的英語繪本作為課外閱讀的拓展,不斷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發(fā)揮英語繪本的真正價值,在培養(yǎng)英語思維品質的道路上開辟“新車道”,讓每一個學生在繪本閱讀的旅程中發(fā)現不一樣的風景。
〓〓責任編輯〓王思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