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人的事業,人是有情感的,教育更是富有情感的事業。我認為,校長不能板著面孔,不能一副鐵石心腸,校長應該帶著情感去做一個在教師和學生身邊的引路人,讓師生處處感到溫暖、信任、被理解、被支持,以此促進教育事業的發展。
做一個在教師和學生身邊的校長,我要讓師生感受到我的溫度
好校長應懂得最有價值的管理是喚醒、激勵、賦能及成全。校長眼中有教師,教師心中才會有學生。實現“學生第一”的前提是擁有一批閃耀著人性之光的教師。教師的生存狀態直接關系教育的品質,關系每個孩子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好的管理者會把每一位教師都視作學校寶貴的財富,竭盡所能地支持、鼓勵,溫柔以待,與他們共赴教育的“春暖花開”。
努力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教研能力、班級管理能力,要讓教師用出色的教育教學業績和人格魅力詮釋自信。比如,合理運用內外部資源,多給教師和干部創造機會,讓學科教師走出去,多學習交流,拓寬視野,提高站位。給教師多一些平臺,多一些機會,讓教師們進入研究的視野,或者研究的情境當中。學校每學期開學前會組織開展教育教學經驗分享會,借此機會讓更多優秀的教師站到臺前,將他們的理念與做法與大家分享,讓更多的教師被看見。2023年12月,我校3名教師赴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參加東莞市第二批教育領軍人才、教育家型校長培養對象研修班。近期將有大批教師參加卓越教師培訓,學校還分兩批將高三教師派到外市兄弟學校學習交流。邀請東莞中學、北辰中學等兄弟學校到校交流切磋,邀請劉秋燕等專家來校講學。積極參加兄弟學校的校園開放日活動,也謀劃我們自己的校園開放日活動。
做一個在教師和學生身邊的校長,我要站在離師生心靈最近的地方
校長不應是學校的神秘人物。很多時候,我們已經習慣了“校長抓中層、中層抓一線、一線抓學生”的管理模式。在這種層次分明的管理模式下,有些學生上學半年仍不認識校長是誰,有的教師甚至會一兩個月見不到校長,更不要談溝通和交流了。因此,我努力自覺地走到師生中間,和師生積極交流,鼓勵每一個學生,使他們可以而且敢于和校長對話、打電話、寫信等,努力營造一種開放的教育氛圍,為構建廣大師生認可的學校文化搭建平臺。
我設置了校長信箱,每天定時打開信箱,看看師生跟我反饋了什么,解決師生反映的各種問題,讓訴求不過夜。我把學生會主席設為校長助理,每周至少兩次將其邀請到我的辦公室聊天,了解情況,掌握師生動態,遇到困難及時給予幫助。我堅持每天巡堂,讓學生感受到校長就在他們身邊。巡堂過程中,我能發現教師授課如何,學生聽講如何,有利于我們調整教學策略。我還堅持每周陪餐,在陪餐中與孩子們聊學習、聊食材,食堂需要改進的地方我知道了,學生的想法我知道了,與學生的距離更近了,有利于幫助他們克服學習中遇到的困難、人際交往中遇到的磕絆、生活中遇到的坎。
只要是能和師生拉近距離的事情,能促進學校發展的事情,我都努力去做。
做一個在教師和學生身邊的校長,我要與師生一起參與學校的建設和活動
我的很多決策都來自于師生的建議,及時解決教師和學生反映的實際問題。
比如,學校體育館設置了四個羽毛球場,但是原有的燈光并不適宜,于是我著手改造了照明。每天堅持鍛煉的人多了,下課時間場子供不應求。電子閱覽室修建多年,已經不適用當前需要,改為了機器人室,為擅長機器人比賽的學生們提供了配置更好的場所,他們也多次在省市機器人比賽中獲獎。對原有的舞蹈室和音樂室進行適當改造裝修,為師生排練合唱及舞蹈提供方便。原機器人活動室改為教師辦公室,滿足教師辦公需要。在這幾個功能室改造過程中,我也不斷征求師生意見,比如辦公室桌椅顏色、款式,羽毛球燈光高度,機器人室設備、布場等,讓師生感覺自己是學校的一員,自己的意見被重視與采納。
一名好校長要對每個師生保持足夠的敬畏,真誠地和師生們“在一起”:覺察師生的喜怒哀樂,珍視他們成長的點點滴滴,彼此成就一段生命的美好,讓教育更貼近生命的真實;彼此學習,從固化的管理經驗中走出來,賦予教育更多的視角。
責任編輯" 王思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