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問題的提出
義務教育英語課程內容結構示意圖中間有一個類似太極的形狀,分別標注著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這是英語學習的核心內容。課程內容最終的目的和核心就是要讓學生掌握英語的語言知識和文化知識。但是鑒于中考任務及其他原因,教師主要圍繞語言知識來開展教學。尤其是在閱讀教學中,教師仍然以傳授知識為主,大多講解語篇中的詞匯及短語用法,缺乏基于文化意識培養的情境設置及文化的深度解讀;缺乏文化育人的目標指向,存在文化內容教學碎片化、課堂活動設計淺表化的問題。這對于初中英語學科落實立德樹人方面極其不利。因此,筆者以多年的教學實踐探討如何基于單元主題,挖掘語篇的文化因素,有效實施課堂導入、閱讀文本理解、課后作業設計和綜合實踐活動以培養學生的文化意識,從課內課外各個方面建立起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自信。
二、新課標理念下文化意識培養的要求
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突出了英語學科的育人功能的培養目標。作為頂層設計,新課標將文化意識定義為英語學科的核心素養之一,可見其在英語學科中的地位舉足輕重。新課標明確指出:文化意識的培育,有助于了解世界不同國家的優秀文明成果,樹立國際視野,比較文化的異同,發展跨文化交流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審美情趣和正確的價值觀。三級學段目標學生應達到的目標中文化意識主要表現為三個層次:認知層次:比較與判斷;態度層次:調適與溝通;行為層次:感悟與內化。因此,文化意識的培育應遵循從知識獲取至品格塑造的邏輯路徑。
三、閱讀教學實踐中如何以主題引領,滲透文化意識
文本是英語課堂教學的一種憑借,閱讀語篇是文化意識培養的主陣地。然而,在閱讀課教學中仍然存在重知識輕文化現象,導致學生難以理解文化內涵,形成正確的價值判斷。下面以人教7下U10 Reading 為例,緊緊圍繞“世界各地的生日食物”主題,談談閱讀教學實踐中如何挖掘語篇背后的文化內涵,滲透文化意識,落實立德樹人的育人任務。
1.用前置性閱讀導入課堂,奠定文化意識基礎。本節課在課堂教學開始前對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展開深入分析,設計達成的文化意識目標是:理解與感悟生日文化的真正內涵,初步形成對不同文化的尊重和包容的文化意識、領悟珍愛生命的內涵以及自愛、獨立、有擔當、感恩、樂于助人的優秀品質。為了達成目標,可以讓學生參與到課堂導入環節,布置學生閱讀相關文化的語篇可以補充學生某些方面的認知缺失。基于本課主題是世界各地的生日食物,為了拓展學生的視野,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思維方式,有必要讓學生了解更多地區的生日食物習俗。因此,在課前設置了閱讀有關韓國、俄羅斯、日本的生日食物,并讓學生搜索其他國家的生日食物。有了這些文化輸入的鋪墊導入時學生更能自然進入本課的主題,對所學的主題、涉及的文化背景有了初步的了解,從而奠定積極的文化意識基礎。
2.以“問題鏈”圍繞主題深挖文本,領悟文化內涵魅力。首先,教師打破以往的跳讀找主題句,梳理文章結構的習慣,圍繞主題,以“問題鏈”設計活動Read and predict the subject,引導學生帶著問題開展閱讀,學生細讀語篇圍繞special meaning 回答問題,逐步梳理文化信息,獲取文化知識,由淺入深,解讀語篇的文化內涵。這樣有助于學生直觀清晰地看到文本所蘊含的文化信息,并幫助他們建立內在關聯,為體會文化內涵做好準備。其次,精讀文章品讀文化細節。在學生獲取了文本表層的文化信息之后,教師提問:Why do people eat cake,candies, eggs and noodles as birthday food?讓學生品讀關于生日食物的語句,引導學生通過討論的方式深挖文本,探尋蛋糕、長壽面和雞蛋常被作為生日食物的原因,來豐富學生對文化的認知,感受文化的魅力。最后,鼓勵學生進行推理并體會不同國家生日食物背后的文化內涵與根源,加深文化理解。學生相繼提出了自己的猜測,教師輔之以思路的引導。通過互動對話,師生對不同國家的生日食物這一文化現象的成因共同進行了分析、推理和判斷。討論后,教師告訴生日食物背后成因。
3.用“學歷案”展開沉浸式“群文閱讀”,拓展文化內涵。本課用“學歷案”開展了沉浸式“群文閱讀”。教師圍繞birthday food.創設(My birthday,My day我的生日,我做主)的大情境,以學校開展潮汕人15歲生日構思特別慶生方式比賽為主線,從“What \Why\How 這三個維度來設計本課時的教學活動,展開群文閱讀教學,在原來課本閱讀語篇的基礎上另外選取了三個貼合本課主題和教學目標的拓展語篇,即在同一主題下進行課內外閱讀,探究主題意義,提高閱讀興趣與閱讀能力,拓寬學生視野,落實學科育人與核心素養。拓展語篇①課前泛讀語篇收集了解其他國家生日食物信息,建構外國生日食物的圖式;在課中精讀有關生日食物的文化信息,如生日的食物及意義等;通過閱讀拓展語篇②,提出Why do we celebrate our birthday?分析探究慶祝生日的深層意義。(Love yourself,love othersamp; love the world),拓展語篇③,通過延伸拓展閱讀,開拓思路,借鑒語篇中有意義的慶生方式與同伴設計有意義的慶生方式,理解與感悟生日文化的真正內涵:Be independent,responsible,thankful,helpful from this day on.也對應了Birthday這個單詞包含的字母,從而達到本堂課的情感升華。
4.設置項目式作業建立生活關聯,體驗文化精髓。文化學習情境只有聯系生活實際,文化體驗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體驗性強的項目式的作業設計正是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因此,在作業設計方面教師可以設計項目研究類等作業。例如,(1)策劃一次為父母過生日的活動;(了解父母生日時間、計劃以什么方式慶祝);(2)調查長輩與小孩的不同慶祝方式,并形成報告;(3)調查潮州本土人們生日吃的食物及含義,并用文字記錄;(4)調查潮州15歲小孩在“出花園”成人禮所吃的食物及含義,并形成報告。這些活動的設計都是基于主題,學生在策劃、調查研究等活動中內化并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深化對生日食物文化內涵的理解,幫助學生形成豐富的文化體驗。學生在調查出花園食物含義時能認真查找資料,羅列出諸如“家中的長輩要將雞舌頭拿給孩子吃,叫做“口齒伶俐”;還要讓孩子象征性地咬一下雞頭,叫做“獨占鰲頭,出人頭地”。
【注:本文系2024年度潮州市哲學社會科學“十四五”規劃研究課題項目“基于潮州文化傳播的英語主題項目式學習的實踐研究”(項目編號:2024-C-07)階段性成果】
〓〓責任編輯〓邱〓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