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標準指出:評價是語文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這句話表明:科學、全面、正確的評價體系是有效實現課程目標、素質教育的重要依據。對教師的成長和學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而隨著新課程的改革不斷推行和深化,在這樣的素質教育新背景下,語文課堂教學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原有的語文教學評價標準已經不能夠適應對目前的語文教學現狀進行評價。為發揮語文評價體系對語文教學調控和引導的作用,推動語文教學活動高效開展,促進學生成長成才和提高教師教學能力水平。本人從素質教育發展下的核心素養對語文課堂的教學評價體系的設定做了一定的思考和探究,下面從發展評價對象、豐富評價內容、改變評價方式三個方面談談新程標準下的語文教學評價。
一、發展評價對象,保證科學評價
《新課程標準》中提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學評價不再只是教師的“專利”,評價的主體對象不應該只是教師,還可以是家長,更應該是學生。讓多方參與到語文教學評價中來,保證語文教學評價的科學性。評價主體對象轉變,變得多向性,多樣性,充分發揮學生在評價中的主觀能動性以及其主動性。形成學生之間的自評、互評、教師和家長參評價的的評價運行機制。實現在教學評價中讓不同的人在數學評價上得到不同的發展。一方面,要改變傳統教學評價方式,教師“以教論教”的現象。另一方面,還要改變以前學生一味接受評判的情況。教師仍是作為語文教學評價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有效的教學評價,可以通過“以評促教”“以教促評”使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能力得到提升。同時,要給學生一定的空間,引導學生參與到評價中來,讓學生們對自己以及同學的學習活動做出相對具體的評價,在評價過程中進行自我審視和自我完善,不斷探析語文學習過程中新方向,實現學生主觀
二、豐富評價內容,落實全面評價
在新課程標準的明確導向下,教師要正確解讀語文核心素養,語言、思維、審美、文化等四個方面能力。在評價過程中將評價視角放在學生語文學習過程中的核心素養發展上,將四個能力落實在語文教學評價活動中,以語文核心素養為評價主要內容,做綜合且全面評價。從而提高學生的能力,學生得到發展。例如,在《論語》十二章時,我布置一個特色作業:請同學們推薦《論語》中一句你喜歡的句子(課內外的都可),并附上文字說明和描寫精美插圖,制成書簽。交上來后發現許多同學的書簽十分精美,每一幅作品形態各異,充滿巧思,我們能從中感受到學生們的努力付出。學生們書簽交上來后,我及時進行評價,不及看到了學生的天賦,發現了學生們的想象力、動手能力。不僅在班里對同學進行逐一正面的評價,并把優秀作品粘貼在教室后面進行展示,通過這一過程,讓學生體會到《論語》的深刻含義,使學生的思維發展與提升能力,審美鑒賞與創造能力,文化傳承與理解能力都得了一定的提升,通過這次評價,使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得到發展,更加充分認識自我,樹立自信。
三、改變評價方式,豐富多元評價
在新課程標準中指出:“應建立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的評價體系。”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要積極改變傳統單一的評價方式,豐富多元化評價,這有利于學生突出學生主體地位,提高教師教學效率,有利于教學相長。
在教學中,我們可以采用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師師之間,家長教師學生三者之間進行互評、他評、自評的多向交流、互動多元化的評價方式。改變以往單一的紙質評價,利用多媒體進行各種靜態、動態的評價。在評價過程中,還可以采用即時評價和延時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法;還可以開展課前評價、課堂學習狀況評價、課外活動評價和作業、考試評價全方面的評價方式。
1.課前評價是一種預習成果評價。為發展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我個人認為,對于高中生來說,課前評價尤為重要。教師可以在語文教學前布置對應的課前預習作業和問題,進行學生自我評價,讓學生進行語文知識的初步建構。根考量學生的預習狀況,了解學生在預習過程中認知水平的發展,據學生課前自我評價情況,從而獲取反饋信息,做到“以評促教”,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例如,在學習語文高二《大衛·科波菲爾(節選)》時,課前,通過身微信小程序的問卷調查,對學生閱讀《大衛·科波菲爾》情況進行自我評價,在評價調查中發現:同學們,閱讀過課文的名著的全班中有74.5%,而沒人閱讀過整本書。根據學生的這一自我評價,我從家中拿來了一本原著《大衛·科波菲爾》放在班里的圖書角里,鼓勵學生們利用課余時間閱讀,班會課讓閱讀了名著的學生進行名著分享和解讀,吸引了學生們的閱讀興趣。同時,調整了教學設計,重新創設情境問題,設計學生學案,課堂我采用循序漸進的方法,問題的設計由淺入深,通過課前評價調查的了解,做出調整后,學生通過課堂學習,學有所獲。
2.過程評價包括課堂學習狀況評價和課外活動評價兩個方面。教師對學生的課堂評價要貫穿課堂的過程,對學生的課堂觀察來對學生及時的評價。除此之處,還得重視課處活動評價。如我們在學習《紅樓夢》整本書閱讀時,在課外,我們布置了課外活動任務:中華民族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一道菜就是一個文化,一道菜就是一部大片。請各位同學根據《紅樓夢》文句中的美食為父母做一道菜(形式不限),拍幾張好看的照片上傳班級群,既拍下美食的特寫,也拍下自己做美食的照片,也可以錄視頻,并注明美食的原文句子的出處。期待“大廚”們的作品。通過這一課外活動勞動,班群里出現了一張張精美的食物美圖,看了讓你垂涎欲滴。同時,通過在群里的適時鼓勵贊美性評價。同時,同學之間展開生生之間互評,交流《紅樓夢》里的美食文化,以及制作方法。這不但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還讓學生對《紅樓夢》產生了更大的閱讀興趣。
3.總結性評價——作業、考試評價。作業及考試是檢查學生學習情況的一個很好總結和反饋。教師就學生的作業完成情況以及試卷完成及得分情況認真地及時地做出評價,通過評價能夠確保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作業完成中,了解對學生的語文學習狀況和知識能力掌握情況,并進行全方面分析,使學生得到更進一步的發展。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