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明確指出,音樂教學需要堅持以美育人、重視藝術體驗,同時也需要突出課程綜合,即以音樂學科為主體,加強與其他學科的融合與聯系,注重藝術與自然、生活、社會、科技的關聯,汲取豐富的審美教育元素,傳遞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因此,本文基于多元協同理念,闡述小學低段音樂節奏教學的意義,探究小學低段音樂節奏教學設計方法、小學低段音樂節奏教學實施的具體策略,以期有所裨益。
1 基于多元協同理念的小學低段音樂節奏教學概述
1.1 多元協同理念
多元協同理念是一個綜合性的概念,強調在教育教學中注重多元化和協同性。具體來說,它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注重多種教學方式、教學資源、學科知識之間的相互配合、相互補充,以實現更好的教學效果。這種理念強調打破傳統的單一教學模式,倡導跨學科、跨領域的合作與交流,以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1]。
1.2 音樂節奏教學
節奏是音樂教育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主要涉及音樂節奏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的教學。音樂節奏是指音樂運動中音的長短和強弱的關系,是構成音樂的基本要素之一。音樂節奏教學對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和表現能力具有重要意義。通過有效的音樂節奏教學,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音樂的結構、風格和情感表達,從而提升他們的音樂審美能力和創造力。
2 基于多元協同理念的小學低段音樂節奏教學意義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學低段音樂教育逐漸受到重視。通過對小學低段音樂節奏教學的探究,可以進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推動小學低段音樂教育的創新與發展。同時,基于多元協同理念,小學低段音樂教師能夠關注不同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為學生提供更為全面、綜合的教育,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從而培養出更多的音樂創新人才。通過對多元協同理念下小學低段音樂節奏教學的探究,可以進一步豐富和完善音樂教學理論,為小學低段音樂教育提供更為科學、系統的理論支持?;诙嘣獏f同理念的小學低段音樂節奏教學具有重要意義。首先,有利于提升學生學習興趣。通過多元化的教學內容和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領略音樂的魅力,提高音樂課堂的教學效果。其次,有利于提升教師的創新能力和教學水平。通過對多元協同理念下小學低段音樂節奏教學的探究,教師可以不斷嘗試新的教學方式和手段,不斷優化教學過程,以此提升自身的創新能力和教學能力。最后,有利于推動教育改革發展。通過開展實踐探索,可以為小學低段音樂節奏教學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進教育的創新與發展[2]。
3 基于多元協同理念的小學低段音樂節奏教學設計分析
3.1 優化信息化教學設計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信息化已經成了現代社會發展的重要趨勢。一方面,教師需要明確其角色和任務。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核心資源之一,他們應該扮演引導者角色,并且具備幫助學生理解并掌握課程內容的能力[3]。另一方面,教師還需要考慮課堂環境的設計。教室內的教學設備對教學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為了實現音樂信息化教學的目標,學校應當配備先進的數字化教學工具,如多媒體投影儀、智能白板等。這些教學設備可以提高教學效果,使學生更容易接受知識。
例如,在《跳圓舞曲的小貓》聽賞音樂課上,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播放《跳圓舞曲的小貓》教學視頻,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聽音樂相結合的方式,感受樂曲中一只天真、活潑的小貓在音樂的伴奏下跳著優美的圓舞曲的場景,讓學生隨著音樂,體會小貓從開心、歡快到聽到狗叫聲后倉皇逃走的情緒變化,從而增強學生對這一樂曲歡快、幽默情感的體驗。
3.2 低段音樂節奏教學模式設計
3.2.1 示范教學模式
在多元協同理念下,小學低段音樂節奏教學需要采用多種教學模式,以滿足學生的多樣化需求。其中,示范教學模式是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它通過教師的示范演奏、拍打等方式,向學生展示正確的節奏方法和技巧。教師可以使用樂器進行示范演奏,讓學生通過聽和觀察,感受音樂的節奏和韻律。在示范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演奏的準確性和節奏的穩定性,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同時,教師還可以使用手或打擊樂器進行節奏拍打,向學生展示正確的節奏感和技巧。通過教師的示范,學生可以學習如何正確拍打節奏,并逐步掌握節奏感。
3.2.2 互動教學模式
互動教學模式是指教師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等形式,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節奏知識。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是互動教學模式的核心。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交流,了解他們的學習狀況和需求,為他們提供及時的指導和幫助。同時,教師還可以通過提問、示范和討論等方式,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學習過程。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也是互動教學模式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角色扮演、互動游戲等活動,讓他們在互相交流、合作和競爭中學習節奏知識。通過生生互動,學生可以更好地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學習效果。
3.2.3 情景教學模式
情景教學模式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感受和理解音樂節奏。通過創設與音樂節奏相關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感受和體驗,能夠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動力。教師可以根據音樂節奏的教學內容,創設與生活、自然、故事等相關的情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手段,播放與節奏相關的自然聲音、動物叫聲或樂曲等,讓學生感受節奏的變化和韻律的流動。同時,在創設情境的基礎上,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情境中的體驗與實踐,讓學生在情境中感受音樂的節奏和韻律。通過親身參與和實踐,學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節奏的內涵和意義。
3.2.4 游戲化教學法
游戲化教學法通過將學習內容與游戲相結合,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提高學習效果。這種方法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同時也能促進學生的團隊協作和溝通能力。在音樂節奏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各種節奏游戲,如“節奏大師”“動物音樂會”等,讓學生在游戲中感受節奏的魅力,提高節奏感。
3.2.5 多感官體驗法
多感官體驗法是指在教學中利用多種感官通道,如聽覺、視覺、觸覺等,來刺激學生的學習體驗。在音樂節奏教學中,可以利用多感官體驗法來讓學生全方位地感受節奏。例如,通過敲打樂器、舞蹈動作等方式,教師可以讓學生用身體感受節奏。通過視覺圖像、動畫等方式,教師可以讓學生用眼睛觀察節奏。通過聽音樂、唱歌等方式,教師可以讓學生用耳朵聆聽節奏。這種教學方法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加深學生對節奏的理解和記憶。
4 基于多元協同理念的小學低段音樂節奏教學實施策略
4.1 要把重點放在改善教學效果和培養對教學的興趣上
在小學低段音樂節奏教學中,創設情境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有效方法。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利用故事、游戲、動畫等形式,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音樂的魅力。
例如,在編排《我的祖國》這首歌曲時,部分同學對于假音的使用存在一定的難度,若教師能根據他們的愛好,加以適當的解釋,就可以使演唱效果更佳。
又如,教師可以錄制模仿的小動物的聲音視頻,“嘰-嘰-”“汪-汪-”“喵-喵-”和其他聲音,組織小學生根據微型課程中的聲音猜測動物,教師通過微課呈現音樂素材,使學生更直觀地理解音樂知識。
4.2 舉行小組合作模式合唱活動,改變原有學習方式
小組合作學習是小學生音樂課中常用的一種方法。通過小組合作,學生可以相互交流和分享自己的想法,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更好地理解課程內容。小組合作學習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教師需要了解信息技術的基本原理以及它所帶來的優勢,并考慮如何將其應用于小學低段音樂課堂教學上,以幫助自己更好地管理班級,為學生提供更好的學習體驗[4]。通過引入信息技術,可以改善小學生的音樂教學質量,培養他們對音樂的興趣和促進他們全面發展。
例如,在欣賞《小星星變奏曲》這一課時,為了讓學生體會一下變奏的感覺,課前教師用智慧課堂的白板功能錄下自彈自唱的四三拍《閃爍的小星星》,同時,在學生唱四二拍《閃爍的小星星》時錄下現場演唱的視頻并播放出來。強烈的對比,讓學生明白了歌曲的變化,了解到四三拍和四二拍的明顯不同。四三拍《閃爍的小星星》給人一種更活潑、歡快的感覺,而四二拍《閃爍的小星星》給人一種更堅定的感覺。教師還可以在課堂總結環節,舉行小組合作模式合唱活動,增強學生合作學習意識,使他們喜歡上小組合作模式合唱活動,并主動進行合唱練習,增強小組凝聚力。
4.3 開展家校文化建設
在信息化背景下,小學低段音樂節奏教學需要加強家庭和學校的合作。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是開展家校文化建設。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機會來接觸音樂,特別是通過聽音樂、觀看音樂會或參加樂器課程等手段。
例如,在為學生講授《我和我的祖國》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簡述國家發展的歷史,并且要讓學生能夠在課下觀看相應的紀錄片,家長也可以積極參與其中。當學生能夠在情感上產生相應的共鳴時,再帶領學生演唱《我和我的祖國》,這時學生在演唱的過程當中就會充滿自豪,這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以及民族自豪感,培養學生的愛國精神[5]。
5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低段音樂節奏教學對學生多方面的核心素養建立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教育工作者基于學生音樂素養和教學情況對音樂節奏教學進行了多方面、多角度、多層次的教學設計改良,學生也因此得到了更好的音樂節奏學習環境??傊?,基于多元協同理念的小學低段音樂節奏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賞音樂,并培養他們的審美能力。小學低年級階段教師就要重視對學生音樂節奏感的培養和提升,結合實際的教學內容,為學生設計出更具有實際意義的教學方案。
引用
[1] 聞中秋.小學音樂課堂中的節奏教學研究[J].文科愛好者, 2023(4):121-123.
[2] 戴麗蕓.感受演繹創編——低年級音樂課節奏教學探索[J].天津教育,2023(16):69-70.
[3] 楊揚.協同視域下音樂人才培養路徑探索[J].哈爾濱學院學報,2022,43(5):125-128.
[4] 顏珊珊.探討小學音樂課中低年級學生音準和節奏感的培養[J].智力,2021(15):21-22.
[5] 馬林碩杰.小學中低年級學生音樂節奏感的培養策略[J].北方音樂,2020(24):194-196.
本文系2024年路橋區教育規劃課題的研究成果“多元協同:小學低段音樂節奏教學的探究”(LG2024010)
作者簡介:楊漪(1987—),女,浙江臺州人,本科,小學二級教師,就職于浙江省臺州市路橋區鳳棲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