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構建穩定緊密的農業產業綜合體利益聯結機制,對推動產業集約化發展,促進鄉村產業振興具有重要的意義。在煙葉產業綜合體利益聯結特征分析基礎上,建立“分層次多元化交叉式”的綜合式利益聯結機制,并分別從核心利益鏈、交叉利益鏈、外圍利益鏈的利益生成機制、利益分配機制、利益調節機制和利益保障機制進行了深入分析。通過建立農業產業綜合體利益聯結機制,以期為推動現代煙草農業發展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 煙草農業;產業綜合體;利益聯結機制
中圖分類號 S-9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4)16-0178-05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16.039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The Interest Linkage Mechanism of Tobacco Agricultural Industry Complex
TAN Jian1,YUAN Xiao-bo2,HE Cheng-long3 et al
(1.Guizhou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Guiyang,Guizhou 550025;2.Guizhou Tobacco Company Zunyi City Company,Zunyi,Guizhou 563000;3.Guizhou Tobacco Company Guiyang City Company,Guiyang,Guizhou 563000)
Abstract Building a stable and closely-knit tobacco agricultural industry complex interest linkage mechanism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promoting the intensive development of the industry and revitalizing rural industrie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nterest linkage in the tobacco agricultural industry complex,the basic principles of interest linkage mechanism construction are determined,and a “hierarchical and diversified cross-type” comprehensive interest linkage mechanism is established.In-depth analysis is conducted on the interest generation mechanism,interest distribution mechanism,interest regulation mechanism,and interest protection mechanism of the core interest chain,cross-interest chain,and peripheral interest chain.By establishing an interest linkage mechanism for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y complex,it is hoped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tobacco agriculture.
Key words Tobacco agriculture;Industry complex;Interest linkage mechanism
基金項目 貴州省遵義市煙草公司科技項目(遵煙計〔2022〕6號2022XM14)。
作者簡介 譚建(1982—),男,湖北武漢人,教授,博士,從事數字經濟、煙草經濟研究。*通信作者,工程師,碩士,從事煙草經濟研究。
收稿日期 2023-05-18;修回日期 2023-10-09
構建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對促進農業產業鏈的協同發展、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質量、促進農民增收致富、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農業產業綜合體穩定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能有效促進農業生產方式的轉變,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實現農業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的協同提升。近年來,如何構建有效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受到理論與實踐界的關注。從聯結機制的利益鏈條角度,涂圣偉[1]認為利益聯結機制包括利益分配機制、利益保障機制和利益調節機制。從組織形式的角度,李和平等[2]從農戶視角對 “市場+農戶”“基地+農戶”“公司+農戶”“公司+合作社+農戶”以及 “雙重入股”5種類型的利益聯結機制進行對比分析。杜洪燕等[3]分析了合作社主導、企業主導和村集體經濟組織組織方式下農戶與生產托管服務主體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根據農業產業所處的不同領域與環境,陳慈等[4]從要素融合、產品融合、服務融合3個領域分析了利益聯結的關鍵。農戶利益聯結機制要注重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5],并要從戰略思路、財政扶持、政策規制、優化治理和深化改革等方面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加以完善[6]。國內關于農業利益聯結機制的研究與實踐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對應的產業多集中在糧食作物,針對煙草農業的研究較少。在上述已有研究成果基礎上,筆者根據煙葉產業綜合體中利益聯結特征,結合農業產業鏈中各主體的緊密關系試圖構建“分層次多元化交叉式”利益聯結機制。
1 煙葉產業綜合體利益聯結特征
農業產業化發展中,各主體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是否合理決定著產業的生命力[7]。只有充分尊重市場經濟規律,建立合作共贏、共同發展的內在運行機制,才能保障農業產業的長遠與穩定發展[8]。利益聯結能否形成以及聯結的穩定性主要由各主體的風險與收益對比決定。一般來說,各主體參與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基本動因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獲得的利益回報越高,參與欲望就越強[9-10]。然而,現代煙葉產業綜合體作為煙草行業現代化發展的重要載體,受煙草行業特殊性的影響,其利益聯結機制也具有特殊性。
1.1 綜合體的運營目的與一般工商資本不同
一般工商資本追求利益最大化,與其他主體存在較大的利益沖突,因此利益聯結機制相對脆弱。而煙葉產業綜合體是鄉村振興背景下煙草產業現代化發展的重要載體和平臺,通過“政府引導、煙草主導、龍頭帶動、以煙為主、產業互補”的方式實現產業發展帶動農民增收、鄉村發展及生態增值的目標,更加承擔著助力鄉村振興的社會責任。在構建利益聯結機制時,需要考慮煙草行業所肩負的社會責任。
1.2 綜合體內利益主體更加多元
與傳統農業生產相比,農業產業化發展會涉及更多的利益主體,利益關系相對也更加復雜,通常需要在政府、涉農企業、農戶之間構建合理的利益聯結方式。在一般工商資本參與農業產業化發展中,所涉及的涉農企業通常是只有一家,且在農業產業發展中占據主導地位。而煙葉產業綜合體則不同,首先,為了實現煙草種植的穩定性,在土地流轉時通常需要滿足長期和集中連片的要求,出于降低交易成本的考慮,通常需要村集體及其領辦的專業合作社的參與;其次,為了盡量增加綜合體內土地經營主體的收益,各綜合體絕大多數都采取了輪作茬作種植制度,煙草企業由于其專賣的特殊性只能保證對種植出來的煙葉進行全部收購,其他農產品則必須引入其他涉農龍頭企業,也即在其他農業產業化發展中通常是“單龍頭帶動”,而在煙葉產業綜合體中通常是“多龍頭帶動”。結合各煙葉產業綜合體的實踐來看,通常涉及的利益主體包括“基層政府+村集體+集體領辦的專業合作社+農戶+經營主體(種植大戶、家庭農場、種植合作社)+煙草公司+非煙農業企業”等。
1.3 綜合體內存在相互交融的多條利益鏈
煙葉產業綜合體是“以煙為主”的現代農業產業綜合體,煙葉種植產業鏈是其核心產業鏈,所涉及的主體包括煙草企業、種煙主體、村集體領辦專業合作社和土地流轉農戶,他們在進行煙草業種植過程中形成了綜合體內“煙草企業→種煙主體→合作社或土地流轉農戶”的核心利益鏈。同時,考慮到農民增收問題,煙葉產業綜合體在實踐中形成了“多方共建、多人共舞、多業共生、多端共享”的運行模式,在煙葉生產之外充分整合各種資源,積極發展非煙農業產業,將非煙農業企業、非煙種植主體等利益主體引入了綜合體的產業發展過程中,并通過多業共生導致非煙農業產業鏈與煙葉種植產業鏈形成資源共享、相互交叉的關系,進而形成“煙草企業+非煙農業企業→土地經營主體→合作社或土地流轉農戶”的交叉利益鏈。另外,煙葉產業綜合體還承擔著助力鄉村振興的社會責任,因此,在上述以經濟利益為主的利益鏈之外,還存在以社會利益和生態利益等非經濟利益為主的利益鏈,形成了“煙草企業→政府+村集體+當地所有農戶”的外圍利益鏈。從整體發展的角度來看,上述多條利益鏈是存在相互交叉的關系,是辯證統一在煙葉產業綜合體內的。
2 煙葉產業綜合體利益聯結機制基本原則
2.1 統籌兼顧,合作共贏
煙葉產業綜合體的運行與發展從根本上來講離不開各個利益主體的“多方共舞”,只有各方緊密合作,結成利益共同體,才有可能維持綜合體的高質量發展。而合作的前提是各方主體能夠獲得足夠的合作利益,且利益回報率越高,利益共同體的聯結就越緊密。在市場化發展環境下,各方利益主體的利益訴求不盡相同,這就要求綜合體在設計利益聯結機制時做到統籌兼顧,求同存異,努力尋求各方利益共同點并積極化解利益沖突,從而實現各主體的合作共贏。
2.2 利益多元,社區融入
煙葉產業綜合體首先是現代煙草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載體,保持“煙農穩定、煙區穩定”進而為煙草企業提供優質穩定的原材料供給是其底線目標,這就需要保證在經濟利益方面能夠吸引各方主體。但同時,煙葉產業綜合體也是煙草行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平臺,需要充分發揮其助力鄉村振興的社會職能,這就要求綜合體不能只追求經濟利益,而應該全面融入鄉村社區,充分發揮煙葉產業綜合體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為加強鄉村建設和推動鄉村治理現代化添磚加瓦。
2.3 重點突出,鏈式交叉
為保障實現煙葉產業綜合體“以煙為主”的基本目標,需重點關注煙葉生產產業鏈上各主體的利益聯結。同時,煙葉生產產業鏈所能提供的利益增值畢竟有限,難以對相關主體形成足夠的吸引力,因此,需要引入其他產業鏈作為補充。不同產業鏈之間形成不同的利益鏈條,既相互聯系又相互區別,綜合體內各主體之間的利益聯結必將橫跨不同的利益鏈條,從而形成鏈式交叉的利益聯結機制。
2.4 因地因時,動靜結合
煙葉產業綜合體涉及的主體多樣化,不同主體的利益訴求不同,面臨的內外部環境也不同,各主體之間的利益關系不可能存在通用的統一模式,也不存在最好的利益聯結機制,必須綜合考慮各方因素,以適合為目標,因地制宜地構建不同主體之間利益聯結機制。同時,也要根據綜合體自身發展和未來環境變化情況適時調整利益聯結機制。
3 煙葉產業綜合體利益聯結機制的總體構建
根據上述對煙葉產業綜合體利益聯結特殊性及利益聯結機制基本原則的分析,結合煙葉產業綜合體現實情況,該研究提出煙葉產業綜合體應構建“分層次多元化交叉式”的綜合式利益聯結機制(圖1)。
在圖1中,首先,將煙葉產業綜合體的利益聯結機制將涉及的利益主體按其重要性分為了核心利益鏈成員、交叉利益鏈成員和外圍利益鏈成員3個層次,分別構建不同利益鏈成員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其次,將不同利益鏈主體之間的利益聯結劃分為以經濟利益聯結為主和以非經濟利益聯結為主2類,以保障利益聯結機制能夠滿足不同主體的多元化利益訴求;最后,不同利益鏈上的主體之間并不是完全分割的,其利益訴求可能涉及不同利益鏈條,導致利益聯結機制具備鏈式交叉的特征。
4 煙葉產業綜合體利益聯結機制的具體分析
4.1 核心利益鏈主體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
煙葉產業綜合體是“以煙為主”的綜合性農業產業化發展主體,煙葉種植是基本,也是核心,其所涉及的利益鏈主體主要有煙草企業→種煙主體→合作社或土地流轉農戶。
4.1.1 煙草企業與種煙主體之間。
這兩者之間的利益關系及其調整是綜合體內最為核心和重要的利益聯結機制。前已述及,利益分配機制是核心,根據農業經濟管理理論,最為緊密的股權合作式利益分配機制是首選,但受煙草專賣制度的影響,兩者之間不太可能采取股權合作式利益分配機制,而只能采用半緊密型的契約式利益分配方式,但這并不意味著不能采取其他措施進一步加強這兩者之間的利益聯結,綜合體可在利益生成機制和利益調節機制上加強兩者之間的聯系。
利益生成機制。從煙草企業對種煙主體的作用來看,煙草企業可采取多樣化措施增加種煙主體的合作收益:一是降低種煙主體生產成本,包括推進土地集中連片長期流轉,加大煙葉生產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推動生產技術服務外包、實施上門收購等;二是提升種煙主體煙葉產量和質量,包括加強種植技術培訓與指導、推廣優質高產煙種、提供標準化煙葉烘烤技術服務等;三是拓寬種煙主體增收渠道,包括推行輪作茬作制度、支持種植主體開展“接二連三”業務等;四是增強種煙主體生產風險防范能力,包括加大防災減災投入、推廣農業保險等。而從種煙主體對煙草企業的作用來看,種煙主體主要可為煙草企業提供穩定的優質原材料來源,滿足煙草企業對煙葉的需求。
利益分配機制。由煙草企業預先確定不同質量等級的煙葉收購價格,并保證收購種煙主體的全部煙葉產品,各煙葉產業綜合體的實踐中也均是采用這種利益分配方式。
利益調節機制。煙草企業須在政策允許的條件下,構建煙葉收購價格的合理增長機制。
利益保障機制。從煙草企業角度來講,作為負責任的國有企業,在發展自身的同時一直注重履行其社會職責,尤其是在助力鄉村振興領域,長期堅持讓利于農的行為準則,因此,損害種煙主體利益的可能性較小。從種煙主體角度來講,雖然雙方沒有緊密的股權合作關系,甚至也沒有明確的交易契約的約束,但考慮到煙草行業的特殊性,種植戶幾乎不存在跨區銷售煙葉的可能性,也不可能向其他主體銷售煙葉。因此,雙方之間的利益保障是天然存在的,且在煙草專賣制度沒有改變之前都是穩定的,并不需要另外構建利益保障機制。
4.1.2 種煙主體與合作社及土地流轉農戶之間。
這兩者之間的利益關系可以體現在煙葉種植的全過程中,從土地流轉開始,到煙葉種植過程中的生產管理,再到煙葉采收烘烤,兩者之間均存在廣闊的合作空間。因此,在利益聯結的各個方面均存在較大的探討空間。
利益生成機制。種煙主體與合作社及土地流轉農戶聯合起來可極大地降低種煙主體的生產成本,從而實現利益增值。一方面,合作社可將分散農戶的土地集中起來,統一流轉給種煙主體,既降低土地流轉的交易費用,又增加了合作社的收入;另一方面,合作社既可向種植主體提供專業化生產服務,節約種植主體的資金壓力,也可組建農業產業工人服務中心,將鄉村留守勞動力組織起來進行技術培訓,滿足種植主體的用工需求。
利益分配機制。在兩者的合作過程中,收益分配方式可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因地制宜的安排并適時調整。一般來講,在合作經營開展的初期,由于雙方之間的信任程度還較低,生產合作方式的經營表現力也相對較弱,可采用“市場交易”“租賃合約”等契約式靜態收益分配方式,以保障合作發展的效率最大化;隨著合作經營的持續深入,應對原收益分配方式進行改革,可考慮采用“保底收入+二次分配”“固定租金+利潤分紅”等動態收益分配方式,以更好地平衡雙方利益;至合作經營成熟期,雙方的利益聯結更加緊密,經營管理日漸成熟,應以股份合作式動態收益分配為主,推行“按股分紅”,以實現“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的緊密型利益共同體。
利益調節機制。一是鼓勵雙方由契約合作關系向股份合作關系轉變;二是鼓勵雙方聯合起來在保障煙葉生產的基礎上開展其他農產品種植,并向產業鏈縱向延伸,提升合作的收益水平。
利益保障機制。由于煙葉產業綜合體是按照“政府引導、煙草主導”的模式進行建設和運營的,與其他農業產業化發展項目有所不同,對涉及的主體可以發揮約束作用的不僅是政府,煙草企業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制定一些規范主體行為的束性制度或規則。因此,收益保障機制除了充分發揮政府維護市場秩序作用之外,煙葉產業綜合體還可以在以下方面進行完善:一是構建綜合體主體征信體系,制定違約主體的懲罰措施,以保障契約關系穩定;二是設立風險保障基金,防范經營風險;三是建立交流協調機制,可參照脫貧攻堅第一書記制度,由煙草企業向綜合體內所涉及的各村派駐“第一聯絡員”,承擔協調各方利益的責任。
4.1.3 合作社和土地流轉農戶之間。
這兩者之間的利益關系更多地體現在土地和勞動這兩大生產要素的融合方面,且合作社是村集體領辦的,與當地農戶天然存在熟悉感,相互之間的信任度較高,相互之間的關系除了由于農業產業化發展帶來的新的利益關系之外,還存在著由長期的農村生活傳統形成的千絲萬縷的非正式社會關系。因此,他們之間的利益聯結本身也比他們與其他主體和其他主體之間的利益聯結更為緊密。
利益生成機制。主要體現在3個方面:一是合作社將分散農戶的土地經營權集中起來,通過土地整治改善生產條件后再流轉給經營主體獲取更高的土地流轉收益;二是合作社建立農業產業工人中心,對農民進行相關培訓后介紹給經營主體從事農業務工,增加農戶的務工收入;三是合作社集合各方資源承接經營主體的生產性服務外包業務,拓寬增收渠道。
利益分配機制。由于雙方之間相互比較熟悉,利益分配關系的建立需要雙方通過召開村民大會自主協商和選擇,具體采用契約式還是股權式并無統一的標準。一般來講,對于雙方信任度較低、且合作社領導層能力較差的情況下,選擇契約式較為合適,因為此種方式下農戶收益的不確定性較低;而在雙方信任度較高、且合作社領導層能力較強的情況下,選擇股權式較為合適,農戶可獲取更多的增值收益。但從長遠發展的角度來看,綜合體應盡力推動雙方之間建立更為緊密的股權合作式利益聯結關系。
利益調節機制。增加農民收入和壯大集體經濟都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目標,雙方參與農業產業化發展獲得的合作收益到底該多分給農戶,還是該多留在集體并無統一定論,需根據當地實際情況由村民大會自主討論決定。
利益保障機制。主要由鄉村社會的非正式社會關系和以村民大會為代表的鄉村民主治理制度來對雙方的利益關系進行保障,同時也對雙方的違約行為進行約束。
4.2 交叉利益鏈主體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
交叉利益鏈上,所涉及的主體主要有煙草企業、非煙農業企業、土地經營主體、合作社、土地流轉農戶等,與核心利益鏈的利益聯結機制相比較,土地經營主體與合作社或土地流轉農戶之間、合作社與土地流轉農戶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是相同的,不再贅述。此處僅分析煙草企業與非煙農業企業之間、非煙農業企業與種煙主體之間、煙草企業與非煙經營主體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
4.2.1 煙草企業與非煙農業企業之間。
這兩者之間的關系是煙葉產業綜合體與一般農業田園綜合體的重要區別之一,也是煙葉產業綜合體“多龍頭帶動”的具體體現。在產業發展方面,煙草企業和非煙農業企業的經營體制和目標均有所不同,本應相互獨立發展,但在煙葉產業綜合體內,兩者之間通過“多業共生”產生了利益聯系,因此,有必要厘清兩者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以進一步緊密雙方的合作關系,共同推動煙葉產業綜合體的高質量發展。
利益生成機制。從兩者所處產業鏈位置的橫向比較來看,兩者均處于最終端位置,相互之間是平行且獨立的,并不發生直接的經濟交易活動。但從各自所處產業鏈的縱向延伸角度來看,兩者之間均是以農業種植業為基礎的,相互之間存在交叉與合作的空間,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在爭取財政支持方面通力合作,兩者聯合起來牽頭申報相關農業產業化發展項目,更易獲得政府財政支農資金和政策的支持。二是在生產端引導土地經營主體共享資源,從而降低各自土地經營主體的生產成本,兩者所針對的雖然是不同農產品,但均屬農業行業,具體生產過程必然存在相似甚至相同的農機服務和農資需求,兩者聯合起來共同采購可降低成本。另外,煙葉生產過程需要使用一些專用設施,如大棚、烤房等,這些設施在非煙葉生產期間均是閑置的,閑置期間可充分利用這些設施開展其他農業生產活動,增加非煙農業企業的原料供應。三是在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訓方面加強合作,為各自產業化發展提供人才保障。四是銷售渠道共享,這種銷售渠道共享更多地體現為煙草企業利用自身的銷售渠道幫助非煙農業企業銷售其產品。煙草行業已經形成了自身“農、工、商、零、消”五位一體的穩定的銷售渠道,且專賣制度也不允許通過其他渠道銷售產品,但煙草企業可利用這種穩定的銷售渠道拓寬非煙農業企業的產品銷售渠道,降低其市場風險。五是煙草企業鼓勵和支持非煙農業企業在綜合體內建立生產基地,穩定其優質原材料供應保障。六是兩者可聯合起來推動綜合體內農業產業發展“接二連三”,延長農業產業鏈,拓寬各利益主體的收入來源。
利益分配機制。雙方合作的領域和方式多種多樣,且均為較為成熟的市場主體,雙方的地位也是平等的,按照市場經濟理論,在利益分配機制的設計方面本應采取聯結最為緊密的股份合作式。但考慮到煙草企業的特殊性,除在拓展農業產業鏈方面,可由雙方共同出資組建新的股份合作主體進行運作之外,其他領域的合作均應采用純市場方式或契約合作式。
利益調節機制。建立雙向溝通協調機制,雙方按照市場經濟規則和法律法規要求進行協商。
利益保障機制。由政府加強對雙方市場行為的規范性和合法性的監管。
4.2.2 非煙農業企業與種煙主體之間。
這兩者之間的關系與煙草企業和種煙主體之間的關系相似,區別在于非煙農業企業的經營目標主要是追求利益最大化,且其經營體制不受限制,因此,利益聯結機制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區別。
利益生成機制。非煙農業企業為種煙主體的非煙農產品提供銷售保障,降低其生產風險,種煙主體通過輪作茬作為非煙農業企業提供優質原材料供應保障。
利益分配機制。合作初期,可采用“市場交易”“訂單式種植合同”等靜態利益分配方式;隨著合作的深入,鼓勵非煙農業企業采用“保底價格”“合同價格+二次返利”“保底價格+股份分紅”等動態利益分配方式;最終形成“相互參股”“股份合作”等 “風險共擔、收益共享”的緊密型利益聯結關系。
利益調節機制。一是鼓勵雙方由契約合作關系向股份合作關系轉變;二是鼓勵雙方采用股份合作方式向產業鏈縱向延伸,提升合作的收益水平。
利益保障機制。政府加強對雙方經濟行為規范性和合法性的監管,綜合體內探索建立和完善征信體系。
4.2.3 煙草企業與非煙種植主體之間。
非煙產業也是煙草綜合體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補充,綜合體是一個整體,作為主導力量的煙草企業不能因為非煙種植主體生產的產品與煙草無關,就忽視他們的利益。
利益生成機制。一方面,煙草企業作為煙葉產業綜合體的主導力量,可通過發揮協調作用助力非煙種植主體獲得與種煙主體同樣的生產支持措施,促進其降低成本、增加收益;另一方面,煙草企業可在一定程度上引導其他非煙農業企業與非煙種植主體之間形成更為緊密的利益聯結關系,保障非煙種植主體的利益不被侵蝕,并鼓勵非煙農業企業讓利于非煙種植主體;另外,煙草企業擁有的穩定銷售渠道也可為非種煙主體生產出來的超過非煙農業企業需求的農產品提供銷售渠道。同時,非煙種植主體從事其他農業產品生產也有助于豐富煙葉產業綜合體的產業形態,形成以“煙+”核心的農業生產互利共生性生態系統,從而真正推動煙葉產業綜合體“多業共生”發展。
利益分配機制。由于兩者之間不存在直接的經濟交易活動,也就不存在直接的經濟利益分配問題。雙方的合作過程中,煙草企業獲得推動煙葉產業綜合體高質量發展的非經濟利益,而非煙種植主體則間接獲得經濟利益。
利益調節機制。一是鼓勵非煙種植主體參股非煙農業企業,分享更多產后收益;二是鼓勵非煙種植主體向產業鏈縱向延伸,獲得更多收益。
利益保障機制。充分發揮綜合體的利益協調功能,加強政府監管,完善綜合體內征信體系建設。
4.3 外圍利益鏈主體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
利益生成機制。煙葉產業綜合體的高質量發展對所在地可以帶來多方面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一是可以為所在地居民開辟就業創業的新途徑,拓寬農民增收渠道,把農業增值收益留在了本地,讓農戶獲得“跨界紅利”;二是推動當地居民的人力資本提升,提高居民素質;三是可以促進農業現代化發展,促進農村繁榮穩定;四是通過推行綠色農業發展,減少農業污染,增進生態效益;五是可以強化社區居民經濟利益聯系,營造睦鄰友好和諧的氛圍,為推進鄉村治理現代化打好堅實基礎。同時,駐地的基層政府、村集體和當地農戶也為綜合體的發展提供土地、勞動、政策等要素支撐以及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
利益分配機制。綜合體駐地政府、村集體和村民獲得綜合體高質量發展帶來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綜合體則獲得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條件保障和良好的社會形象,兩者之間的利益訴求不存在矛盾。
利益調節機制。從利益訴求的角度來看,雙方之間存在著相生相成、相得益彰的關系,各自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同時也帶動了另一方利益的最大化,因此,不需要專門構建兩者之間的利益調節機制。
利益保障機制。對綜合體的約束效應需要政府加強對綜合體內各利益主體的經濟社會行為的監督,同時,也需要政府強化對綜合體所在地的農戶和村集體的經濟社會行為的規范和約束。
參考文獻
[1] 涂圣偉.工商資本參與鄉村振興的利益聯結機制建設研究[J].經濟縱橫,2019(3):23-30.
[2] 李和平,張曉曉.農戶視角下現代農業產業園利益聯結機制探析[J].農村經濟,2019(7):119-126.
[3] 杜洪燕,陳俊紅,李蕓.推動小農戶與現代農業有機銜接的農業生產托管組織方式和利益聯結機制[J].農村經濟,2021(1):31-38.
[4] 陳慈,龔晶,周中仁.農村產業融合中利益聯結機制的差別化構建研究[J].農業經濟,2021(3):87-89.
[5] 姜長云.新時代創新完善農戶利益聯結機制研究[J].社會科學戰線,2019(7):44-53.
[6] 鐘真,涂圣偉,張照新.緊密型農業產業化利益聯結機制的構建[J].改革,2021(4):107-120.
[7] 何彥.基于契約視角的田園綜合體全產業鏈運行的多元利益聯結機制研究[J].農村經濟與科技,2022,33(20):11-14.
[8] 孟祥豐.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的田園綜合體協調機制研究:以無錫陽山田園東方為例[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20,41(5):294-300.
[9] 周宇星.農民利益保護視閾下的田園綜合體建設模式研究:以肥西縣官亭林海為例[J].安徽農學通報,2019,25(21):17-20.
[10] 王紅寶,楊建朝,李美羽.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田園綜合體核心利益相關者共生機制研究[J].農業經濟,2019(10):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