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描寫是一篇小說當中最精彩的部分,也是最能體現作者寫作水平的地方。細節描寫就是作者用特寫鏡頭的方式來呈現人物的動作、眼神等,或者用準確、生動的語言文字來描繪某個場景的一個瞬間、氛圍,又或者描寫細小的一個事物的局部。細節能為文章的主題思想與人物形象服務,讓讀者沉浸其中。細細說來,細節描寫的意義在于以下兩個方面:
其一,生動傳神,刻畫人物。人物形象是小說、散文、記敘文等文體的重要元素,我們在談及一些經典文本的時候,往往脫口而出的就是當中的人物形象,比方說《荷花淀》中善解人意的水生嫂。在小說當中,她是一個傳統、善良的農村婦女,盡心盡力地支撐著家庭,當得知剛回家的水生又要到大部隊去的時候,有一個細節值得“玩味”—“女人的手指震動了一下,想是叫葦眉子劃破了手”。實際上,這個細節透露的是水生嫂內心的為難:一方面,她深明大義,支持丈夫抗日救國的偉大事業;另一方面,她也有女性的溫柔,此時此刻的她更想丈夫能夠留在自己的身邊。這樣的細節描寫讓人物形象更加鮮明。
其二,言簡意賅,突出主題。細節本身是講究簡潔的,但簡潔并不意味著簡單。魯迅的《祝福》用有關祥林嫂的兩個細節讓我們看到了文章的主題。當祥林嫂從四嬸那里支取了歷來積存的工錢而去捐了門檻之后,她“神情很舒暢,眼光也分外有神”,仿佛這是她新生命的開始,但是當四嬸依然不允許她碰祭祀品的時候,祥林嫂“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縮手,臉色同時變作灰黑”,這兩個一前一后的細節對比讓作品的主題分外明顯,那就是——對封建思想、封建禮教的無情揭露。
我們在閱讀和寫作的時候,需要站在更高的維度看待細節描寫。那么,細節描寫如何體現作者精妙的巧思,我們又該如何運用細節描寫呢?本文以《林黛玉進賈府》這篇文章為例,探討細節描寫技巧,希望能對廣大學子有一點啟迪。
一、細節讓主角形象鮮明
一篇文章的人物元素是必不可少的。一般地,我們可以通過外貌(肖像、服飾)、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等細節描寫方式讓人物形象更加鮮明。在《林黛玉進賈府》這篇文章當中,細節描寫是豐滿的。
先說高調登場的王熙鳳。在這篇文章當中,作者對她的刻畫是“誠意滿滿”的,大量的細節刻畫了她鮮明的人物性格。第一,從旁人的細致反應中看出她的霸氣十足。王熙鳳進場時是“未見其人,先聞其聲”,而且是笑聲先到,人還未到。作者透過林黛玉的視角來寫下人的細節反應——“皆斂聲屏氣,恭肅嚴整”,可見其“滿腹霸氣”。第二,從外貌的細節描寫中看出她的貴氣十足。只見她“頭上戴著金絲八寶攢珠髻,綰著朝陽五鳳掛珠釵……裙邊系著豆綠宮絳雙魚比目玫瑰佩;身上穿著縷金百蝶穿花大紅洋緞窄裉襖,外罩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下著翡翠撒花洋縐裙”。這樣詳細、細致地通過穿著來刻畫一個人是比較罕見的,她的珠光寶氣把其他人的美都壓了下去。其實,作者如此濃重著墨描寫無非就是為王熙鳳的個性“定性”—囂張跋扈,同時八面玲瓏。她贊美林黛玉是一個“標致的人物”討好了林黛玉,又說林黛玉是“嫡親的孫女”討好了賈母和惜春等人。但正如一句俗話:“天欲令其滅亡,必先讓其瘋狂。”她的登場可謂鋒芒畢露,這也為她“機關算盡太聰明,反誤了卿卿性命”的悲慘結局埋下了伏筆。
再說玩世不恭的賈寶玉。他的出場也是與眾不同的,跟王熙鳳的“笑聲先到”不同,他是“腳步聲先到”。這里有一個細節描寫——“只聽外面一陣腳步響”。我們知道大凡受過教育的人,一般都是比較穩重的,而且賈府肯定家教甚嚴,但透過這樣一個細節,我們看到賈寶玉肯定是個“異類”。這也符合林黛玉當時心中所想的“憊懶人物,懵懂頑童”的“人設”。同時,跟王熙鳳一樣,作者對寶玉也有很多的衣著細節描寫和外貌描寫。這些細節描寫都反映了寶玉是一個封建貴族家庭的叛逆者。
二、細節凸顯賈府實力不凡
賈府絕對稱得上是大戶人家,在社會上享有較高的聲望和地位。盡管賈家不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也已經退出了權力中心,但俗話說得好:“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就連一直與賈家對立的忠順親王也忌憚三分,到賈府也不敢放肆。
文章當中有兩個細節能夠說明賈府的不凡。
下人的服飾細節彰顯不凡。在賈府當中,“下人”是不能忽略的角色。賈府下人的等級制度非常森嚴,主子身邊的丫頭分為四等,大丫頭是一等,小丫頭是二等,還有最低級的三、四等。不同等級的丫頭的待遇也不同。本文并不想探討她們的等級,而是通過她們的服飾來體現賈府的實力。
中國封建時代物質水平是非常有限的,一般人穿的衣服基本上都是布衣。諸葛亮在《出師表》中也說“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因此,布衣成了古代百姓的代稱,色調和樣式都十分單一,華麗、多彩、綺麗等詞語是絕對不會出現在下人的穿著上的。
但是曹雪芹從不吝嗇對下人衣服細節的描寫。首先,林黛玉坐轎子來到寧國府的時候,映入眼簾的是“十來個華冠麗服的人”,這是迎接林黛玉的下人,相當于我們現在說的“第一梯隊”的“迎賓人”呢!其次,當林黛玉進入寧國府的時候,在臺階上迎來了“第二梯隊”的人,她們“穿紅著綠”,與兩旁的園林裝飾相得益彰。當林黛玉吃完茶,作者還特別描寫了一個丫鬟的穿著——“穿紅綾襖青緞掐牙背心”,這樣的服飾說明了這個丫鬟絕對不是一般級別的丫鬟,你看她衣服的材質——“綾”“緞”,這是統治階級才能穿的,一個丫鬟就給穿上了,所以,這個丫鬟絕對不簡單。總的來說,作者對丫鬟們穿著的細致描寫,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賈府經濟實力的不凡。
賈府的裝飾細節彰顯不凡。現實生活當中,一個家庭的經濟實力可以從居住環境彰顯出來。這是外在的、顯而易見的判斷。展現賈府實力不凡的時候,作者有哪些細節描寫呢?
首先,是映入眼簾的“大氣”。在第一次跨入賈府的林黛玉的眼中,賈府的一切都是“大”——“兩個大石獅子”“三間獸頭大門”“正門之上有大匾”,這一系列“大”的刻畫,都展現了賈府不凡的經濟實力。
其次,是目之所及的“貴氣”。林黛玉看見了寧國府“雕梁畫棟,兩邊穿山游廊廂房,掛著各色鸚鵡、畫眉等鳥雀”,仿佛置身于大自然的森林一般。再看榮國府,作者對它更為關注——“大紫檀雕螭案上,設著三尺來高青綠古銅鼎,懸著待漏隨朝墨龍大畫……地下兩溜十六張楠木交椅,又有一副對聯,乃烏木聯牌”。作者細致觀察到了這些裝飾的材質,請留意這些材質——“紫檀木”“銅鼎”“楠木”“烏木”,都是價值不菲的木材。如果是一般的人家,不外乎普通的杉木和松木吧!此外,還有王夫人臥室的裝飾——“正面設著大紅金錢蟒靠背,石青金錢蟒引枕,秋香色金錢蟒大條褥。兩邊設一對梅花式洋漆小幾。左邊幾上文王鼎匙箸香盒;右邊幾上汝窯美人觚——內插著時鮮花卉,并茗碗痰盒等物”,總的來說就是氣派不凡。這些奢靡的裝飾其實也為賈府的覆滅做了鋪墊,畢竟“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太張揚、太高調的結果只能讓人羨慕之余更會衍生“恨”的情感,而且賈家奢靡的作風也在浸淫著下一代,讓賈府一代不如一代。
所謂“細節顯神韻,妙筆巧生花”,細節看起來是一個微小的刻畫,但是它卻能起到大作用。細節描寫的關鍵是“細”,它體現在對人物、景物、事件等表現對象的細微具體的刻畫。它們于微小之處表現事物特征或作者情感,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在文學創作中,無論是表現人物性格、烘托人物心情,還是推進故事情節、深化作品主題,抑或是創設環境氛圍等,都離不開細節描寫。所謂“一沙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可見,細節雖“細”,但具有獨當一面的藝術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