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純潔天真,無憂無慮,可塑性強,像一張潔白無瑕的紙,不被任何概念所定義。“一個長大的兒童”、師愛的典范、全國特級教師李吉林,就曾從兒童的視角,提出教育中的“兒童觀”視角。她認為,兒童教育應遵循兒童的學習規律、尊重兒童個性、了解兒童心理。
在知識掌握方面,讓兒童記住書本上的符號,并將符號與鮮活的生活相聯系,認識到書本知識的價值。不僅讓兒童“學會”知識,還讓兒童在不斷豐富知識、積累的過程中,掌握學習的規律和方法,掌握打開未知領域智慧之門的能力。
在重視兒童認知發展的同時,還要重視兒童心理情感的發展。從小培養美好而高尚的情感,讓兒童擁有感動之心、摯愛之心、尊崇之心和關懷之心。在成長中將小學教育作為兒童終身發展的基礎,給予兒童現實的幸福感,尊重孩子的個性培養,尊重孩子們與生俱來的稟賦。
一、“兒童觀”視角寫作,開啟童真之路
“學生”“兒童”兩個詞語有著天壤之別。“學生”是學習對象,而“兒童”則是一種文化指向,是一段被時間詩化、被想象虛化的歲月。
如果從兒童觀的角度去談培養寫作表達能力,我們的思路會豁然開朗。李吉林老師的“兒童觀”視角不僅局限于老師與學生之間的教學關系建立模式,也表達了培養小學生寫作表達能力的觀點,開啟了一條嶄新的理論之路,教會我們如何用“兒童觀”視角去寫作表達、實踐視野。
小學階段寫作表達可以用兒童觀的視角,用孩童天真爛漫的雙眼,手執真誠個性的筆墨,進行豐富多彩的實踐,生發寫作表達動力,提升寫作表達能力,為一生的寫作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也為一生的成長奠定基礎。
二、“兒童觀”視角寫作,睜開童真的眼
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且持久的活動,是探索外部世界的途徑。從天性上說,兒童就是探索者。我們觀察的時候,可以調動對外界聲音、顏色、時間、運動等的感覺和知覺,從觀察對象的不同側面、空間聯系、因果關系、對象總體等方面,用我們童真的雙眼,對觀察對象予以童真的呈現。
在孩子眼里,一根木棍,就是一場游戲;一枝花朵,就是一個世界;一滴水珠,就是汪洋大海。兒童對事物觀察總是有著濃厚的興趣和不竭的好奇心,會衍生出很多事物以外的趣味。
我們平時在觀察中,要用這種“兒童觀”視角去有意識地恢復自然感性,不斷生長出屬于兒童的精神氣質。比如我們看到一只蝴蝶在花叢中飛舞,便可以用童真的眼睛去追隨蝴蝶的翅膀,觀察它翅膀上神秘但又和諧統一的花紋,觀察它花紋斑斕和亮晶晶的樣子;用呼吸追隨著它翅膀的一起一落,看它伸出觸須碰碰這里,探探那里,翅膀觸碰在花朵上,踮腳站在草葉尖上,仿佛與花草在進行友好的交談。忽然它驚飛而起,因為它覺察到身后有雙觀察的眼睛,不小心打擾了它與花草的交談,引起了它的不安。
又比如我們觀察日出,看黎明前漆黑的天空慢慢現出魚肚白,啟明星像換崗的哨兵慢慢隱退,遠方的群山處,一顆太陽徐徐探出腦袋,好像剛剛睡醒的孩子;似乎忽然打了一個哈欠,一下子把自己從地平線下拱了出來,山間瞬時光芒萬丈。如果我們寫一場雨,觀察雨從天空滴落,與地上的花草碰撞,砸出美妙的水花。雨滴在樹葉上、瓦片上、河面上,都會有不同的聲音,像是在演奏不同的樂曲。
在孩子的眼里,觀察蝴蝶、太陽、雨點……是自然、自由的情感流露,是欣喜、期盼、愉悅的情感色彩。推而廣之,我們可以帶著這樣的一雙“兒童觀”視角之眼,把外界萬物當作我們的好朋友去親近、去體會、去感知,然后用筆記錄下來我們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進而慢慢提高我們的寫作表達能力。
或許孩子的文筆可能會顯得稚嫩和笨拙,但用童真雙眼觀察到的事物一定是充滿靈動、天真、活潑、清新的,讀起來會讓人心里一暖,眼前一亮,會心一笑。正是這樣的文字充滿了張力,會守護好我們的童心,培養我們發自內心的真誠表達能力。
三、“兒童觀”視角寫作,尊重童真的心
兒童思維單一,言語率真,活潑好動,喜歡變化,愛幻想,這便是童心的真實。“兒童觀”視角下,我們在寫作和表達時會體現出兒童的率真、爛漫和意趣——是潔白無瑕的純凈、渾然天成的自然。所以用“兒童觀”視角培養寫作表達能力時,需專注于心靈深處的那份真實。
想象力是我們最閃亮和可貴的精神品質。我們在用“兒童觀”視角寫作表達時,要有意識地創設情境,將生活情境化為載體,振動我們思緒的翅膀,尋覓解決問題的對策和途徑,讓我們在寫作表達的過程中,經歷一場頭腦風暴。
兒童想象力的發展需要有豐富的生活體驗。我們走向大自然,參與集體活動,積累生活經驗,就可以幫助我們建立想象的基礎。這樣的基礎越來越扎實的時候,我們就能將各種相關的現象聯系起來,產生聯想和想象。
此外,我們要在輕松的氛圍下鍛煉自己的想象力,在自然、自主、自由的狀態下,暢所欲言。盡管我們的表達會玉石雜糅、菁蕪并存,但這恰好是我們的真實。在前兩個的基礎上,我們還應該提高想象的品質,進行美妙的幻想。我們應有意識地鍛煉和呵護想象力,讓心底的那份真實得到充分流淌。
還是之前看到的那只飛翔的蝴蝶,我們可以想象它來自荒漠,從未見過美麗的花草,所以它流連忘返;可以想象它正在趕往回家的路上,那里有家人的等候;可以想象它受朋友之邀來這片花草赴約。仍然是觀察日出,但太陽遲遲不肯露面,我們可以想象它前一晚貪玩晚睡,所以沒有按時起床;可以想象它和我們一樣不喜歡天氣陰沉,正躲在某個角落里生悶氣;還可以想象它與公雞鬧掰了,公雞不打鳴害它上班遲到。
想象會為我們的寫作表達能力插上翅膀,我們在寫作中要鼓勵自己在想象的天空中自由馳騁,時刻保持對生命的好奇和思考,放飛自由心靈。同時,想象讓我們的童心燦爛、復蘇、柔軟,解放兒童的學習生活重任,增加探尋生活的樂趣,讓更多的活性元素融入到寫作表達中,讓抑制的內心得以釋放,讓寫作表達更豐潤,更具真實性。
四、“兒童觀”視角寫作,呵護童真之言
兒童的寫作表達應有屬于他們年齡階段的特點,即語言中體現出來的童心童真童趣。為此我們用“兒童觀”視角寫作表達的情感,是從保護童心的角度出發,來培養我們的寫作表達能力。
在李吉林老師心中,兒童是世界上最純美、最具想象力的人。兒童是大自然之子,對大自然感受親切;兒童具有詩性的智慧,每個兒童都是詩人和藝術家,對世界萬物充滿好奇,有強烈的探究欲;兒童是天生的游戲者,游戲是為兒童而設立的。因此兒童的寫作表達,一定是要具有兒童的特性。
當我們寫蝴蝶時,一定要用童言童語:它飛起來好像一片飄飛的樹葉,輕柔的風觸碰它薄薄的翅膀,帶給它春天花朵的問候。我們寫太陽:它一個激靈,猛地一跳,掙脫群山的懷抱,開始了一天的工作,認真地把光芒灑向世間的每個角落,給人們帶去溫暖和慰藉。
宮崎駿說:“童心未泯,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我們在評價一個人寫作表達能力高超的時候,童心未泯是最高評價之一。所以我們有什么理由,在兒童時代不從“兒童觀”視角出發,去保護、培養和提高我們的寫作能力呢?感謝李吉林老師為我們探索了一種寫作的新途徑。讓我們從“兒童觀”視角出發,保持童心,鍛煉想象力,尊重真實,真誠地進行寫作和表達,直到我們能夠成長為一個童心未泯的大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