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園共育是幼兒早期教育的一種基本模式,對幼兒的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近年來,自主游戲在促進幼兒身心發展中的作用越發顯著。參與自主游戲不僅是幼兒發展自我認知的必經之路,還是形成其創新思維和提高社會交往能力的重要途徑。通過參與自主游戲,幼兒能夠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世界、表達情感和處理問題。因此,教師應該精心設計游戲,滿足幼兒個性化成長的需求,促進幼兒全面發展。文章探討了在家園共育中開展自主游戲的策略,以供參考。
一、營造多元化學習環境,促進幼兒自主探索
幼兒園作為幼兒的第一個社會化學習場所,對提高幼兒的綜合素質起著重要的作用。家園共育是一種新型的教育模式,即家庭與幼兒園之間建立一種和諧、互動的關系,以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在這一教育模式下,自主游戲成為連接家庭文化與學校教育的紐帶,成為促進幼兒自主探索、提高創造力的有效方式。
教師可以營造多元化學習環境,在幼兒園構建一個包含各類育人資源的空間,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讓他們在游戲中感受成就和喜悅。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扮演好指引者和支持者的角色,不斷尋找并利用身邊的資源,包括圖書、積木等,為幼兒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此外,教師要積極與家長溝通,共同營造一個溫馨、寬松的氛圍,讓幼兒明白“每一次嘗試都是寶貴的經歷”這一道理。教師和家長可以鼓勵幼兒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嘗試開展各種游戲活動,在遇到困難時積極尋求教師和家長的鼓勵和幫助。值得注意的是,多元化學習環境中最大的難題在于如何平衡教育目標與幼兒的個性需求。因此,教師和家長需要給予幼兒足夠的自由,鼓勵他們探索感興趣的事物,并觀察幼兒的游戲行為,發現幼兒的興趣和天賦,并據此提供相應的資源與指導。
二、搭建家園互動平臺,與幼兒共同成長
幼兒期是幼兒成長的關鍵階段,教師和家長要共同投入資源與精力,協同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在家園共育模式下,搭建家園互動平臺是開展自主游戲不可或缺的一環。家園互動平臺可以是一個數字化的應用程序,也可以是簡約的社區公告板或者定期的家長會議形式,關鍵在于幫助教師和家長打破空間限制,隨時分享幼兒的學習和成長情況,既幫助教師了解幼兒在家中的行為習慣、興趣偏好等,又幫助家長了解幼兒在園的日常表現。
教師可以利用家園互動平臺加強與家長的溝通,使家庭和幼兒園在教育幼兒的過程中形成統一戰線。在此基礎上,雙方可以就如何更好地支持幼兒開展自主游戲進行深入探討,確定合作目標,共同設計自主游戲,以實現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當教師和家長的培養方式趨于一致時,幼兒就可以在一個連續統一的育人環境中成長,進而提高各項能力。教師還可以定期發布幼兒在自主游戲中的行為記錄和心得體會,與家長溝通并及時調整指導策略,不斷優化游戲內容。
尤為重要的是,教師可以通過家園互動平臺,鼓勵家長參與幼兒園的教學活動,構建親子互動的新模式。在此背景下,家長可以尋找合適的時機,并利用在該平臺獲得的信息與幼兒一起開展游戲,增進與幼兒的情感交流。這樣,當幼兒看到家長對自己的游戲成果表示欣賞與支持時,他們內心的滿足感和成就感將大幅增強,進而更加熱愛學習和探索。
家園互動平臺的建設和維護需要家園雙方的共同努力和不斷創新。在數字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幼兒的畫作、手工、故事創作等,記錄幼兒的成長瞬間,促進幼兒全面發展。
三、設計個性化游戲,滿足幼兒的學習需求
每個幼兒都擁有獨特的學習需要,設計個性化游戲可以滿足幼兒個性化的學習需求,促進幼兒個性化發展。個性化游戲是根據每個幼兒的特征、發展水平及興趣愛好設計的游戲活動,個性化不僅指游戲內容個性化,還包括游戲過程中的互動方式和教育目標個性化。自主游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深入觀察幼兒的游戲行為,評估幼兒的學習需求,合理創設不同的游戲場景,并設計個性化的自主游戲。例如,針對活潑好動的幼兒,教師可以設計運動量較大的戶外游戲;針對喜歡安靜的幼兒,教師可以設計一些考驗專注力和細心的桌面游戲。
隨著幼兒的成長,游戲內容需要及時更新。教師和家長之間要緊密聯系,以確保設計的游戲既不會偏離既定的教學目標,又不會出現學習斷層的問題。教師應通過設計個性化游戲,讓家長認識到每個幼兒都是獨立的個體,并幫助他們從專業角度了解幼兒的成長軌跡,增進與幼兒之間的情感。
四、轉變角色,引導幼兒成長
在新時代的幼兒園教育中,以幼兒為核心的原則被廣泛推崇,特別是在自主游戲的教育實踐中。在游戲環節,教師和家長要轉變角色,兼具觀察者與引領者的雙重身份,以敏銳的觀察力和恰當的引導方式,在不干擾幼兒自主探索的前提下優化游戲設計,提供必要的支持,以促進幼兒在游戲中的成長。
作為觀察者,教師和家長應該全面且細致地捕捉幼兒在游戲中的行為模式、情感變化、社交互動和進步之處,確保觀察的準確性?;谶@些觀察結果,教師和家長可以準確地判斷幼兒在游戲中的需求,并提供有針對性的幫助。作為引領者,教師和家長要根據觀察所得,適時、適度地介入幼兒的游戲過程,以溫和、自然的方式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創造力,幫助他們應對挑戰。在引領過程中,教師和家長要培養幼兒的自主探索能力,并在幼兒完成游戲任務時給予鼓勵和肯定,以增強幼兒的自信心,調動幼兒參與自主游戲的積極性。
此外,教師和家長要深入理解幼兒自主游戲的本質與不同游戲的教育目標,據此細化觀察指標,準確評估幼兒的行為并給出相應的指導,以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在觀察與引領幼兒的過程中,教師和家長之間的緊密溝通與協作至關重要。雙方要共享幼兒在游戲中的表現,共同討論如何提供科學、有效的引領和支持,以確保幼兒在家庭和幼兒園兩個環境中獲得一致性和連續性成長。
在幼兒開展自主游戲的過程中,教師和家長的參與要適度,不能妨礙幼兒發揮自主性和創造性,而應基于尊重的原則,以智慧的方式引導幼兒,以確保游戲自然流暢地進行,并始終確保幼兒在安全的環境中自由探索。同時,教師和家長應明確自身在幼兒自主游戲中的定位并加強合作,使自主游戲真正成為促進幼兒全面發展的重要方式,以提高幼兒的問題解決能力,培養幼兒的合作精神,激發幼兒對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幫助他們形成積極、主動的生活態度。
五、制定合理的游戲規則,培養幼兒的團隊協作精神
自主游戲作為提高幼兒創造力、社交能力與團隊協作能力的活動,已經受到教育界的廣泛關注。要想實現這些教育目標,教師就要制定合理的游戲規則,明確游戲流程,并利用規則引導幼兒積極開展交流互動,讓他們學會遵守紀律和團隊協作。
在開展自主游戲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幼兒的認知發展水平,制定簡單、直觀且具有包容性的規則,并將其明確傳達給幼兒,讓幼兒認識到團隊中每個人的職責,體驗與同伴共同努力達成目標的喜悅與意義。同時,教師要鼓勵家長參與制定規則的過程,實現家園規則的連貫性和統一性。在開展自主游戲的過程中,教師不僅是規則的制定者,還是規則的執行者和監督者,需要細心觀察,及時糾正幼兒的不當行為,并解釋規則背后的意義。家長在家中也要扮演同樣的角色,確保幼兒在不同環境中都能遵守規則并從中受益,讓幼兒學會遵守紀律、與他人協作,找到自己在集體中的位置,從而增強幼兒的團隊意識,讓他們明白“每個人的努力都至關重要,團結協作能取得最佳成果”這一道理。
為培養幼兒的團隊協作精神,教師和家長應該合作,精心制定并持續優化適合幼兒的自主游戲規則,讓幼兒在游戲過程中體驗樂趣,同時明白合作共贏的道理。在此過程中,教師和家長的示范作用和言傳身教至關重要,應通過積極的互動、公正的裁決、持續的鼓勵和認可,為幼兒營造一個充滿愛的游戲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幼兒能夠在享受游戲樂趣的同時,學會尊重、理解和支持他人,為未來成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結語
在家園共育環境下開展自主游戲時,教師和家長要充分尊重和發揮幼兒的主體性和自主性,兼顧游戲的多樣性和豐富性,以實現幼兒的自主性和多元化發展。教師和家長可以共同營造一個多元化的學習環境,搭建家園互動平臺,并設計一些個性化的游戲,以滿足幼兒的不同需求和興趣。此外,教師和家長需要轉變自己的角色,從傳統的指導者轉變為幼兒學習活動的觀察者、引導者和支持者,并制定合理的游戲規則,確保自主游戲的有序開展,以激發幼兒的創造力和想象力,讓他們在自主游戲中獲得全面發展。
(作者單位:
山東省濟南市育賢第二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