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時代背景下,受多重因素的影響,班主任工作的復雜性日益凸顯。特別是面對正值青春期的初中生,初中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除了履行自身的教學職責,還需花費大量精力和時間進行班級管理。班主任作為班級工作的組織者、教育者和指導者,在班級中的地位尤為關鍵。因此,在新時代背景下,初中班主任應重視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全面提高管理水平,充分履行育人職責,以確保班主任工作的實效性。文章探討了新時期初中班主任的工作策略,旨在為相關教師提供有益的參考。
一、深入了解學生,建立良好師生關系
班主任與學生之間的關系,直接影響著班級管理水平。在新時期,初中班主任工作面臨全新的挑戰,這些挑戰會加大班級管理的難度,傳統的師生關系已經無法滿足新時期學校教育的要求。因此,初中班主任要想開展好班級管理工作,必須充分了解學生,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第一,班主任要深入學生生活,全面了解每一名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情況。同一班級的學生具有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學生的家庭基本狀況及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各不相同,這些差異往往對學生的道德品質、行為習慣及學習成績等產生顯著影響。班主任在接手新班級時,首要任務是全面深入地了解每個學生,以便為后續的班級管理提供有效依據。在實際操作中,應將全班學生的基本信息整理成檔案袋,以便更好地掌握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情況,為后續班主任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堅實基礎。
第二,班主任要嘗試與學生建立“朋友型”的師生關系。在新時代背景下,面對自尊心較強、抗挫折能力較弱、心理素質有待提高的初中生,傳統的班級管理方法已不再適用。實踐證明,以往班主任所采取的“權威型”的班級管理模式已無法滿足新時期班級管理的需求。因此,初中班主任必須積極創新教育教學的方式與手段,與學生建立“朋友型”師生關系。與小學生相比,初中生的心理更為復雜,青春期帶來的身心變化常使他們表現出內向甚至自卑的特點,他們往往選擇將心事深藏心底,不愿與他人分享。對此,班主任需經常巡視教室,主動詢問學生情況,與學生進行深入的溝通、交流,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還要關注學生的生活狀態與心理變化。當從其他教師那里了解到有學生出現專注力不集中、學習態度不佳或成績下滑等情況時,班主任應及時、主動地與學生溝通,了解其背后原因,使學生真切感受到班主任的關懷,這對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另外,班主任應多組織體育活動,如乒乓球比賽、籃球比賽或足球比賽等,這不僅能增強團隊凝聚力,還能增進師生情誼,建立更為親密的師生關系。
二、制定合理的班級管理
制度,營造良好班風
科學有效的班級管理必須有一套完整的班級管理體系,如班級口號、班級公約、班級管理辦法及班級學生獎罰制度等。只有制定科學合理的班級管理制度,才能促進良好班風及學風的形成。初中生雖然身心發育尚未完全成熟,但他們已具備基礎的是非辨別能力和自我約束能力。因此,班主任在制定班級管理制度時,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特征,確保制度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和適用性。同時,班主任應重視激發學生的內在潛力,以促進其全面發展。
在實施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班主任應著重關注學生的個體發展,讓學生在班級管理中發揮主體作用。為實現這一目標,班主任應鼓勵學生通過小組討論、自主選擇等方式積極參與班級管理。這一過程不僅能使學生獲得成就感,還能使其深刻認識到自身在班級管理中的價值。因此,在制定班級管理制度時,班主任應充分調動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的積極性。例如,在征集班級口號時,班主任可以鼓勵全班學生共同參與,通過投票的方式選出最具代表性和號召力的口號;在制定各項班級管理制度時,班主任可先起草草案,隨后組織班會,讓學生分組討論,最終形成全班認可的文字性規定,并張貼在教室明顯位置,以時刻提醒學生遵守。
三、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加強心理輔導
在新時期,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受到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班主任作為班級的組織者、教育者和指導者,更要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加強對學生的心理輔導。
首先,班主任要學會關愛學生,注重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在新時期,初中生的思想更加成熟,自我意識逐漸增強,且學生之間的交流更加頻繁,這對教師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班主任必須多關注學生的情感需求和心理變化,主動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傾聽學生的心聲和意見。同時,班主任要注重與學生的情感交流,學會以平等、寬容和理解的態度去對待每一個學生。對于在學習方面存在困難或者情緒方面出現問題的學生,教師要主動幫助他們解決難題;對于性格內向、孤僻或與他人交流存在障礙的學生,教師要主動與他們溝通和交流,引導他們掌握與人交往的技巧。
其次,班主任要樹立榜樣,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曾說,教師的表率是為學生提供思想言行規范性要求的物化模式,它不僅影響學生的行為,而且對學生的道德認識和道德情感會產生極強烈的影響,特別是班主任,是學生學習的榜樣。因此,班主任要加強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和教學能力,以便更好地進行班級管理。班主任作為初中生心目中的榜樣,其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至關重要。在學術領域,班主任應在自己所教授的學科上展現出顯著的教學成果,確保學生的學業成績穩步提高。比如,如果教授語文學科,班主任應積極閱讀并推薦給學生必要的課外讀物,同時應具備較高的寫作水平,以引導學生不斷提升文學素養。如果教授數學學科,班主任應精通數學知識,能夠解答學生提出的各類數學問題。通過展現專業素養和綜合能力,班主任才能真正成為學生心目中的榜樣,贏得學生的信任和尊重,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最后,班主任在對學生提出各項要求時,應率先垂范,即要求學生做到的事項,自身亦應嚴格遵守,不得輕易違反。班主任只有充分發揮表率作用,才能更加有效地管理班集體,增強班級管理效果。
四、加強與家長的溝通、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在教育領域,家庭與學校的作用同樣重要。在班級管理實踐中,如果僅憑班主任,往往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班主任應積極與家長進行深入的溝通和有效的合作,以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獨特作用。這種家校間的緊密協作能夠形成一股強大的教育合力,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筆者調查走訪發現,很多班主任在家校溝通方面流于形式,平時很少與家長溝通、交流。因此,班主任想要把家校合作落到實處,需采取以下措施。
一是建立及時、有效的溝通渠道。班主任要定期與學生的父母溝通、聯系。例如,班主任可以設定固定的溝通時間,如每月跟學生家長電話溝通一次或組織線上家長會議,與家長分享學生的在校表現,同時了解學生在家中的學習情況。尤其是在農村初中學校,普遍存在一種現象,即多數學生家長因工作繁忙而較少關注孩子的教育與成長。他們認為,一旦將孩子送入學校,教育的責任便全權交托給了教師。然而,這一觀念是存在誤區的。事實上,孩子的成長是一個由綜合性的教育體系推動的過程,它涵蓋了社會、學校和家庭三方的共同參與,任何一方的缺席或忽視,都可能對孩子的未來發展產生顯著且深遠的影響。因此,班主任要主動與家長溝通,定期與家長進行電話聯系,交流其孩子在學校的各種表現,積極改變家長的教育觀念。同時,班主任可以利用微信、QQ等社交媒體平臺,與家長進行互動,及時回答家長的問題,分享教育資源和信息等,提高溝通和交流的質量。此外,班主任還可以利用視頻剪輯軟件,制作一些教育短片,分享學校每天的活動動態,適時發送到家長群,引起家長的重視,讓家長更好地了解學校。
二是定期組織開展家長參與的教育活動。例如,班主任可以在每學期開始、期中和期末,分別組織召開一次家長會,邀請家長到學校,面對面地交流學生的教育問題,共同商討教育理念與教育方法。同時,班主任可以邀請家長參與學校的教學活動,讓家長更深入地了解學校的教育要求和教育目標。
三是深入了解家長的需求和期望。班主任可以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家長對孩子教育的期望和關注點,以便更好地調整教育策略,滿足家長和孩子的需求。對于有特殊需求的家庭,班主任要進行單獨交流,深入了解其家庭情況,為家長提供更具體的建議和支持。
四是促進家校合作,共同解決問題。班主任應該建立家校合作機制,制定家校合作的目標,明確雙方的責任和義務,確保家校合作能夠順利進行。當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問題時,班主任和家長應共同商討解決方案,幫助學生克服困難。部分家長不愿意參與家校合作活動,因此,當家長積極參與家校合作活動后,班主任要適時對家長的支持給予反饋和感謝,讓家長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和價值。同時,班主任要定期向家長展示學生的進步和成果,讓家長看到教育的效果,增強其對學校和班主任的信任與支持。
結語
在新時期,初中班主任要學會從班級管理實際出發,通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制定合理的班級管理制度、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加強家校合作等措施,不斷總結經驗、優化工作方法、探索更好的工作模式,從而切實提高班主任工作效率和初中班級管理水平。
(作者單位:甘肅省隴南市康縣大南峪鎮九年制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