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以2022年舟山市中考壓軸題第(3)小題為例,結合四大數學思想,化繁為簡,聚焦二次函數的圖象性質與不等式的精妙運用,構思多種解題思路,利用幾何畫板作圖分析研究,旨在讓學生領略數學的無窮魅力,以培育思維的靈活性和發散性.
【關鍵詞】一題多解;二次函數;不等式
1 原題再現
(2022舟山)已知拋物線L1:y=a(x+1)2-4(a≠0)經過點A(1,0).
(1)求拋物線L1的函數表達式;
(2)將拋物線L1向上平移m(m>0)個單位得到拋物線L2,若拋物線L2的頂點關于坐標原點的對稱點在拋物線L1上,求m的值;
(3)把拋物線L1向右平移n(n>0)個單位得到拋物線L3,已知點P(8-t,s),Q(t-4,r)都在拋物線L3上,若當t>6時,都有s>r,求n的取值范圍.
由于前兩題比較容易求解,所以著重探討第(3)小題的解法.
前兩題的參考答案:(1)y=(x+1)2-4.(2)m=4.
2 解法剖析
本題有關于二次函數的性質及不等式的綜合應用,要求學生掌握二次函數、不等式的基礎知識,考查學生的數學運算和邏輯推理能力,下面通過三種解題思路進行分析討論.
解法1 由s>r列出不等式,解不等式.
將P,Q代入得:s=(8-t+1-n)2-4,
r=(t-4+1-n)2-4.
因為s>r,
所以(8-t+1-n)2-4>(t-4+1-n)2-4,
移項得:(8-t+1-n)2-(t-4+1-n)2>0,
化簡得:(-2n+6)(-2t+12)>0.
因為t>6,
所以-2t+12<0,
所以-2n+6<0,
所以n>3.
類似于作差法比較大小,求解過程中,由于代數推理過程比較復雜,學生容易犯錯.尤其是在判斷兩式相乘大于零,兩式應該同號時,更容易出錯.
解法2 數形結合,利用二次函數軸對稱的性質.
學生可直接利用草稿紙畫曲線草圖進行輔助分析,下面采用幾何畫板繪圖觀察函數圖象特征,可知拋物線開口向上.
P,Q所成線段中點的橫坐標恒為2;當拋物線的對稱軸與直線x=2重合時,s=r,見圖1;
當拋物線的對稱軸在直線x=2左側時,s<r,見圖2;當拋物線的對稱軸在直線x=2右側時,s>r,見圖3.
觀察發現,當拋物線開口向上時,離對稱軸越近的點,其圖象就越低,函數值越小.已知s>r,我們只需要保證函數的對稱軸x=n-1在直線x=2右側即可,由此得出n-1>2即n>3.
我們的第二種解法就是通過幾何畫板建模,應用分類討論的思想繪出符合題意的函數圖象,在這個過程中逐步鍛煉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邏輯推理能力,一目了然地求解出不等式條件下參數的取值范圍.
3 變式拓展
在進行一題多解的探究后,教師還可進一步引導學生提出新問題,在原有基礎上改編題目,進一步驗證方法的可行性.
變式1 已知點P(8-t,s),Q(t-4,r)在拋物線y=-(x+1-n)2-4上,若當t>6時,都有s>r,求n的取值范圍.
分析 同樣應用幾何畫板進行圖象分析,拋物線開口向下.
P,Q所成線段中點的橫坐標恒為2;
當拋物線的對稱軸與直線x=2重合時,s=r,見圖4;
當拋物線的對稱軸在直線x=2左側時,s>r,見圖5;
當拋物線的對稱軸在直線x=2右側時,s<r,見圖6.
同樣可以得出,當拋物線開口向下時,離對稱軸越近的點,其圖象就越高,函數值越大.因此該題目同樣可以通過對稱軸快速找到n的取值范圍,n-1<2即n<3.
在討論清楚二次函數圖象開口向上和向下這兩種情形后,我們將之合二為一,得到新的變式拓展題.
變式2 已知點P(8-t,s),Q(t-4,r)在拋物線y=(2-n)x2+x+1上,若當t>6時,都有s>r,求n的取值范圍.
分析 當2-n出現在二次項的時候,需要分類討論它與0的大小關系,進而確定拋物線的開口方向,再利用數形結合去分析圖形特征.
解 當2—n>0時,
—12(2-n)>2;
當2—n<0時,
—12(2-n)<2.
綜上:n>94.
通過對中考壓軸題和變式題的分析,歸納出這類題目的解題通法:找到拋物線的對稱軸以及已知點所成線段中點的橫坐標,結合二次函數圖象開口方向,利用對稱軸結合題目當中的已知條件列出不等式,最后解不等式求出答案.
4 結語
從上述試題探究可知,在用代數方法求解復雜問題比較困難時,學生可以通過繪制圖象,將抽象的數學關系具象化,更直觀地理解問題,從而簡化問題并找到新的解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