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浪潮中,高等教育作為培養人才和推動科技創新的重要基地,其國際競爭力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美國作為世界高等教育強國,以卓越的教育質量和豐富的教育資源享譽全球。2024年QS世界大學排名顯示,美國大學在Top100中占據了近30席。是什么成就了美國在全球高等教育中的領先地位?
豐富而優質的教育資源
美國擁有眾多世界一流的大學和研究機構,諸如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斯坦福大學等。這些學校不僅在學術標準上要求嚴格,可以為學生提供高質量的教育,而且擁有豐富的學術資源和研究機會,能夠讓學生參與前沿科研項目,與全球頂尖的專家、學者合作。
美國的圖書館、博物館、研究中心等公共教育資源也十分豐富,能夠為學生和學者提供極大的便利。比如,哈佛大學圖書館是世界上最大的學術圖書館之一,擁有超過一千萬冊藏書和豐富的電子資源,能夠為學生提供最新的科研成果及相關資料,從而有力地支持學生的學習和研究。在此之外,許多高校配備有先進的實驗室設備和技術支持,可以助力學生在科學和工程領域取得突破。
在國際交流方面,美國聯邦政府設立了相應的資助項目,同時,還有眾多基金會積極支持高等教育的國際交流,例如福特基金會。作為資助國際教育交流的最大的基金會之一,福特基金會通過資助科研機構、提供獎學金、派遣專家等方式,致力于推動教育、藝術、科技、國際安全、人權等領域重大問題的研究,促進國際教育和文化交流。其資助領域主要涵蓋社會科學和人文學科,為一些相關領域的學者提供前往美國進修的機會。
全面而系統的政策保障
美國政府高度重視高等教育的國際化發展,近年來,為提升高等教育的水平與國際競爭力,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高等教育行動計劃》《2007—2012年戰略行動計劃》《提高國際開放程度以提高美國國家競爭力法案》等。同時,通過了《保羅·西蒙留學基金法案》《增加高等教育多樣性和機會的策略》等文件,進一步發展了高等教育的種族多樣性。2021年發布的《美國對國際教育的全新承諾》,再次彰顯了政府對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重視和支持。
多層次、多樣化的教育體系
美國高等教育體系的多層次和多樣化是其國際競爭力的重要來源,這一特征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其一,從社區學院到研究型大學,再到研究生教育,美國高等教育體系涵蓋不同層次和類型的教育機構,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這種多元化的設置,有助于培養不同類型和水平的人才。
其二,美國高等院校的課程內容和課外活動豐富多彩,為學生提供了廣泛的選擇和發展空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職業規劃選擇適合的課程,并參與各種學術研究和社會實踐活動。這種自主選擇和個性化發展的機會,培養了學生的領導能力和創新潛力,為其未來的職業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其三,美國的大學普遍鼓勵跨學科研究,致力于促進不同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這種學習方式,有助于幫助學生拓寬視野,促進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和解決問題,從而培養他們的綜合素質、創新能力、培養批判性思維和團隊合作能力,為他們在國際舞臺上的競爭提供有力支持。
創新精神與科技教育改革
美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歷史展現出明顯的創新精神。19世紀,受德國大學模式影響,美國高等教育經歷了一系列改革和創新,如初級學院的建立和職業技術教育課程的開設。這些舉措,不僅豐富了教育內涵,也為高等教育國際競爭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礎。
STEM教育作為美國教育與科技國際競爭力的主要來源,為培養高質量人才、推動創新性科技成果的涌現提供了堅實基礎。美國聯邦教育部發布《重新構想技術在高等教育中的作用》并成立高等教育共同體,旨在通過技術變革支持高層次人才資源的開發,促進學習者的學業成就與社會成就。同時,美國高度重視創新和實踐,大學與企業之間的緊密合作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實習和就業機會。例如,斯坦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等高校與硅谷的一些科技公司建立了合作關系,為學生提供參與實際項目、積累工作經驗的機會,進一步促進學生創新精神的發展。此外,美國還通過不斷完善留學和移民政策,吸引高層次科技人才。盡管特朗普時期美國政策對留學生的態度發生了一些變化,但通過啟動“早期職業STEM研究計劃”和發布《美國競爭法》等舉措,美國依然成功在全球范圍內吸引了許多高素質的高科技人才和國際學生。
國家文化軟實力的影響
作為一個移民國家,美國的社會成員擁有多樣的文化背景和行為習慣。美國教育體系充分尊重這一文化多樣性,構建了能夠體現學生個性特點的教育模式。教育系統展現出開放的特征,允許學生按照自身興趣選擇課程、自主發展。同時,學校會根據學生能力因材施教,展現了個性化的教育特色。在高等教育領域,“大學是沒有圍墻的”理念根深蒂固,高校多奉行開放的辦學思想。在高等教育辦學實踐中,著名大學一般禁止本校培養的博士生留校,以避免近親繁殖,并堅持在全球范圍內招聘教授。在國際化戰略方面,美國更是不斷吸收其他國家高等教育的改革經驗和先進的教育方法,廣泛引進全球優秀人才,以不斷提升其教育質量和國際競爭力。
美國高等教育的國際競爭力,不僅體現在吸引國際學生和教師方面,更在于傳播文化價值觀和擴大國際影響力。通過學術交流、國際合作項目等途徑,美國高等教育機構將教育理念和文化觀念傳播至全球,從而增強了其在國際舞臺上的軟實力。特朗普政府時期頒布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明確強調了美國價值觀和影響力輸出的重要性,凸顯了文化軟實力在國家戰略中的關鍵作用。2022年發布的《美國聯邦教育部國際戰略》,將提升全美學生的全球文化勝任力設為首要戰略目標,這種能力不僅包括批判性思維、社會情感和語言技能,還涵蓋了涉及國際議題時所需的知識和技能。
教育與國家科技及軍事戰略緊密結合
從1958年因蘇聯人造衛星上天而頒布的《國防教育法》,到“阿波羅登月計劃”中高校的積極參與,美國高等教育在國家科技及軍事戰略中一直扮演著重要角色。
美國高等教育和科技開發體系的開放競爭機制,是其根本優勢所在——僅僅改善人員的物質條件和薪酬待遇可能難以產生深遠影響,只有通過革新管理和運作機制,創造有利于人才成長和發揮作用的環境,才能真正吸引人才。隨著2022年拜登政府新政策的宣布,美國對STEM專業人才在美就業和移民的要求放寬,這有助于推動美國教育的復興,使其重新贏得對全球優秀人才的吸引力,從而提升美國科技人才的國際競爭力。另外,在1958年通過的《國防教育法》和2018年白宮發布的《先進制造業美國領導力戰略》中,美國始終基于國家安全著眼于培養先進制造業領域的專業人才,為國家科技與軍事的發展提供重要支持。這些舉措,凸顯了高等教育在國家科技與軍事領域的重要作用,進一步強化了美國在國際競爭中的地位。
(作者單位:北京師范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