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活動是表達性心育活動的一種形式,是心育融合美育的探索。如同常用的繪畫、音樂舞蹈、沙盤、雕塑、詩歌創作、心理劇、攝影等表達性藝術治療方式一樣,它通過表達、交流、展示、體驗等形式,突破口語表達的限制以及人際溝通中的防御,讓學生在藝術表達中開放自我,拓展對自我和世界的感知,并實現對美的感受、理解、欣賞和創造,培養學生高雅的興趣、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實現以美潤心的育人目標。
曾經我們在學校開展過這樣的調研:
1.你希望在學校參加什么類型的活動。
2.你希望在什么時間開展這些活動。
3.你希望在活動中有哪些收獲。
……
學生反饋表示,希望學校在大型考試之前(如期中、期末考試),氣溫適宜的時節等,開展具有趣味性、互動性及展示性的活動,于是趣味心理運動會應運而生。
結合調研情況和多年實踐,我們建議可在每年5月或10月借助校園運動會開展“運動+心理”的趣味心理運動會。
常見的趣味心理運動會的類型
趣味心理運動會可以讓學生通過運動放松身心、增強體能、促進心理韌性、培養團體協作能力、豐富社交體驗、增進自我探索等。常見的趣味心理運動會的活動類型如下表:
活動項目的數量可結合學校參與活動的人數、學校活動場地等具體情況進行適當增減,其數量至少應為參與班級數量的二分之一,比如有40個班級參加趣味心理運動會,活動項目至少需準備20個。活動總時長在2~3小時為宜,活動場地推薦運動場館等開闊場地。
趣味心理運動會的人員分工
趣味心理運動會的準備實施,建議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性,由心理教師、心理委員和班主任為主體來具體實施。
心理教師具體進行策劃與組織:
前期調研。利用心理課了解學生需求,收集學生喜歡參加的活動項目,進行活動項目、活動道具等相關準備。
預熱宣傳。通過在校內宣傳欄、走廊出入口、運動場出入口等地方張貼海報,進行活動預告,營造活動氛圍。
人員培訓。培訓心理委員,將活動宣傳、活動項目、道具搬運、獎品頒發、拍照攝像等工作內容進行安排和布置。
心理委員具體進行宣傳與實施:
活動調研階段,心理委員利用心理班會課時間在班級內進行活動宣講,收集同學想要參加的活動項目,協助心理老師進行活動項目篩選、分類。
活動準備階段,心理委員在班內招募負責活動項目的志愿者,進行活動項目規則講解,安排專人搬運道具、蓋章、拍照等。
活動實施階段,在活動開始前心理委員為每位同學發放活動入場券(如歡樂VIP券);部分心理委員組織開展活動項目;部分心理委員組織獎品兌換發放,并適時播報活動現狀、協助現場人員分流等;部分心理委員以拍照、攝像等方式收集活動現場素材等。
班主任前期活動宣傳,協助活動開展:
在活動開始前,班主任主要負責活動宣傳與動員,進行安全提醒,督促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活動。
在活動開始后,班主任需到現場維護活動紀律,為活動安全有序開展提供人員保障。
趣味心理運動會通常由學校德育處負責組織實施,同時還需要學校多部門協作配合,如辦公室負責部門間工作的協調,教務處負責師生活動時間安排,總務處負責各種物料的籌備與保障,安全處負責醫療及安全保障,心理教師制訂具體活動方案、具體實施。
趣味心理運動會的實施
(一)明確項目規則
每個活動項目需要有簡單易懂、易操作的活動規則,以便活動組織者可以清晰地表達,活動參與者可以準確地理解。例如,團隊協作類活動“羊角球接力跳”活動規則:①至少2人一組,2組競賽;②直線賽道長20米,同組兩人分別位于賽道起點和終點;③位于起點位置的隊員手拉羊角球兩角坐于羊角球上,從起點跳往終點;④終點隊員接力跳至起點,先到“起點”者勝出。
運動放松類活動“歡樂斗舞會”活動規則:①準備舞曲音樂若干;②隨機播放音樂,學生隨機上臺跳舞。
人際交往類活動“答案之樹”活動規則:①準備印有一棵大樹的背景板、便利貼、筆;②同學將自己的困惑寫在便利貼上,貼在樹上;③尋找其他同學的困惑,寫下自己的解決辦法,就近貼出。
自我探索類活動“唱出我自信”活動規則:①準備學生感興趣的歌曲數首;②隨機抽取,抽到自己會唱的歌曲現場演唱;③抽到自己不會唱的歌曲也可邀請會唱的同學一同演唱。
……
另外,每個活動項目旁可設置立型海報,闡述本項目游戲規則,心理委員在組織過程中也可對項目規則和安全事項等進行介紹,確保活動安全、有序開展。
(二)建立獎勵機制
為了提升學生參與積極性,增強學生參與活動的體驗感和獲得感,可設置適當的獎勵。獎勵機制可設置個體積分獎勵和團體獎勵等。
學生可憑借活動中收集到的印章數量進行獎品兌換。比如20個活動項目,集齊12個印章兌換一等獎,集齊9個印章兌換二等獎,集齊6個印章兌換三等獎。獎品的購買可以是學生喜聞樂見的減壓玩具、驅蚊手環、長草娃娃等創意獎品,并根據學生人數設置獎品數量,通常推薦設置參與人數15%的一等獎,20%的二等獎,35%的三等獎。
活動結束之后匯總班級個體積分總數,對活動組織進行評選,設置“積極參與獎”“最佳組織獎”等班級團體獎勵。
(三)做好安全預案
安保人員巡查,維護現場秩序;校醫隨時待命,以便及時提供醫療保障;心理老師全域場控,控制現場節奏,適時人員分流等安全預案需提前做好。
趣味心理運動會的總結與拓展
趣味心理運動會的開展可以讓學生“動起來”,讓學生釋放身心的“演出來”,團體協作的“一起來”,營造更為積極的校園心理氛圍。
這種對學生心理狀態的積極影響還可以遷移到班級管理和學科教學中。在進行班級管理時,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到的團隊意識和集體榮譽感,可用于加強班級體建設;部分學生在活動中展現出來的策劃、組織、協調能力,可用于學生自主管理;學生在活動中體驗到的相互信任和理解,可用于改善班級氛圍,構建和諧人際關系……為加深活動對學生的后續影響,班主任還可在活動后開展團隊建設、挫折教育、人際關系、自我探索等心理班會課。在學科教學中,通過“運動+心理”活動增強學科教學趣味性,提升學生學習積極性,如在體育課開展各項活動后,留出適當時間與學生探討該體育活動可以鍛煉我們哪些心理品質,有助于幫助學生提升心理韌性,培養學生良好心理素質。
克里斯蒂娜在《心理健身房》中寫道:“如果你經常有某個時間段不經意地感覺到情緒低落,精神萎靡不振,那么讓我們試試運動吧!”通過“運動+心理”的探索,讓學生學會放松身心,積極自我展示,豐富社交體驗,促進自我探索,增強心理韌性,以更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生活和學習等,讓運動為個體身心健康賦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