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锳
高中心理健康一級教師,華南師范大學教育碩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廣東省湛江市心理健康兼職教研員,第三屆湛江市心理教師專業技能大賽、第四屆湛江市青年教師能力大賽一等獎獲得者。
電影簡介:
11歲的小男孩比利是一位煤礦工人的兒子,從小就和他的父親、兄長生活在英國的北部小鎮。他每周要去上拳擊訓練課。一天,在上訓練課時,他偶然接觸了芭蕾舞,這美奐絕倫的藝術立刻深深地迷住了他。而這個男孩也讓嚴厲的芭蕾指導老師威爾金森夫人眼前一亮,她發現比利是一個很難得的、極具天賦的芭蕾苗子。威爾金森夫人對他產生了強烈的興趣,她甚至放棄其他的芭蕾女弟子,全身心地培養比利。
比利學舞的事情在當時的社會價值觀和偏見下,遭到正因罷工而失業,并與警察頑強對抗的父親和兄長的堅決反對,比利的芭蕾之夢難以繼續。當他們終于發現比利把學習拳擊的學費浪費在了毫無男子漢氣概的芭蕾上時,一場家庭沖突就不可避免地爆發了。
比利也陷入了對家庭的責任和實現自己理想的矛盾之中,但他最終還是選擇了后者,因為對芭蕾的愛是他無法抗拒的,芭蕾是他的所在,也是他的命運所系。更因為對藝術執著的愛,他們師徒不顧世俗的眼光,戰勝貧困和偏見,沖破重重阻力勇敢追求心中理想,最終實現了芭蕾夢。
推薦者說:
認識自己在心理學中被稱為自我認知,是指每個人對自己的了解。這部影片涉及到的主要是了解以興趣和潛能的方式呈現出來的潛在的自我。事實上,每個人都可能蘊藏著巨大的潛能,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興趣和長處。比利接觸了芭蕾舞,立刻深深地喜歡上這門藝術,這個興趣是他成為杰出舞者的基礎。在學習芭蕾舞蹈的過程中,他體驗到了與拳擊課截然相反的自我價值感和學習的樂趣。人在學習中產生了樂趣便會有恒心堅持下去,就如比利和威爾金森夫人一樣,把對芭蕾舞執著追求的興趣和樂趣轉化為志趣。
主動了解自己,就是去體會自己最真實的感覺和自己內心最深處的熱愛,緊隨自己最深切的愿望。例如,也許你文化成績不占優勢,但是你在體育競技方面總能名列前茅;也許你不善于寫作,但是你特別喜歡在實驗室里鉆研;也許你覺得在學校沒有發揮過自己的亮點,但是在校外你發現自己特別擅長某方面的技術。這些自然而然地強烈引發一個人興趣的事物,就是你的潛能所在。
美國心理學家約翰霍蘭德的職業興趣類型理論也認為,我們的興趣和所從事的工作相匹配的時候,就更容易體驗到職業成就感和價值感,工作起來也會更加愉快。而當我們的興趣與所從事的工作不相匹配的時候,我們就很容易感到職業倦怠,容易沮喪,喪失意義感。比利在拳擊課上被小伙伴打得落花流水,對于拳擊他沒有天賦,也沒有興趣更談不上喜歡。一次給隔壁芭蕾舞老師送鑰匙的機會,比利接觸到了芭蕾舞,一瞬間比利的內心被芭蕾點亮,從此一發不可收拾。最終跳出封閉的小鎮,跳上夢想的廣闊舞臺。對于比利而言,拳擊讓他沮喪,而芭蕾恰恰是他快樂和價值感的來源。
青春是一段美好的時光,它充滿了無限的可能性和機遇。若我們認清了自己,找到了潛能所在,有了忠于自己的決心之后,追夢的路上自然會有更強壯的羽翼。
編輯/苗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