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盛行時,班上流行過一陣“吃梨潮”。下課鈴聲一響,雪梨的味道就在教室里蔓延開來。
這都源自網上一篇關于雪梨潤肺的文章。畢竟在我們病懨懨的教室里,時不時就有此起彼伏的咳嗽聲,連上課的老師都皺起了眉頭,大著聲兒講課。我們想,這樣擾亂課堂也過意不去,雪梨就這樣火了。
雪梨多汁,清脆爽口。不出幾日,大家的嗓子好了很多。可是,漸漸地,大家發現遇到點寒風就直哆嗦,跑操后更是瑟瑟發抖。
我們又去網上一搜,原來是梨會“發寒”。但我的同桌孫啟,也是生活委員,他不認同,搖著頭說:“我認為是我們的體質太差了,我們要正確養生。”但我們還是從研究如何不感冒,跑去研究如何取暖了。
我先裝滿了一保溫桶的生姜紅棗紅糖茶,放在腳邊。隔三差五的,就有不自覺的“長手”伸過來,倒上一杯。孫啟的眼睛經常盯著我的保溫桶。我能感覺到他的渴望:“要不,你也來一杯?”孫啟一口拒絕:“不用。你連續喝了三天了,有用嗎?”我吸溜了鼻涕,嘟囔著:“當然有用。”心里想著,不喝拉倒。
在我堅持喝姜茶時,已經有人趁著課間的空隙,揮起手臂,打起了八段錦。而自從孫啟對我冷嘲熱諷后,我就不拿正眼瞧他了,等他翹了半小時晚自習,從后門偷溜進來時,我才發現這家伙紅光滿面的。這家伙瞞著我們練了什么功?
等下了課,我故意很大聲問孫啟。沒想到,這家伙一副神氣樣:“喝熱茶算內服,一天才能喝多少?打八段錦算強身健體,還是靠調動自身產熱。可是你們想過沒有,這些都太有限了。驅寒如果想速效,絕對不是調用我們自身的力量,而是借用外力,比如泡澡。”
不得不服,就算是歪理,他說得也很在理。“這可別是你為晚自習遲到找的理由。”我嘴上不饒人。
孫啟卻“嘿嘿”一笑,說起他今晚泡澡,還遇到“光明頂”的副校長了。副校長摘掉了厚眼鏡片,露出了迷糊的雙眼,愣是跟浴池中的他打招呼:“張明,你也在啊!今年這屆畢業班不好帶,你辛苦了。”張明是這屆剛來的英語老師。可是, 浴池中只有孫啟一人,他頭上頂了一圈泡沫,很明顯副校長認錯人了!孫啟將錯就錯,不敢吱聲,只能豎起大拇指。
就在我們靜待下文時,他突然話鋒一轉:“連副校長都去泡澡了,你們還不去嗎?”大家聽完都蠢蠢欲動。后來去浴室的學生越來越多,導致必須刷卡進出,甚至在上晚自習的時間后刷卡會被年級通報……
要問奏不奏效,看這么多人蜂擁而至就知道了。至于浴室的限制越來越多,這肯定跟孫啟脫不了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