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
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被英國《衛報》評選為“新世界七大奇跡”之一,擁有世界上最長的沉管海底隧道,世界上最具挑戰性的高級工程之一。它更是里程最長、投資最多、施工難度最大的跨海橋梁。在“一國兩制”框架下, 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全長55 公里,設計使用壽命120 年,籌備和建設前后歷時達十五年,于2018 年10 月開通營運。大橋主體工程由粵、港、澳三方政府共同組建的港珠澳大橋管理局負責建設、運營、管理和維護,三地口岸及連接線由各自政府分別建設和運營。主體工程實行橋、島、隧組合,總長約29.6 公里,穿越伶仃航道和銅鼓西航道段約6.7 公里為隧道,東、西兩端各設置一個海中人工島(藍海豚島和白海豚島),猶如“伶仃雙貝”熠熠生輝;其余路段約22.9 公里為橋梁,分別設有寓意三地同心的“中國結”青州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海豚塔”江海橋,以及揚帆起航的“風帆塔”九洲橋三座通航斜拉橋。
珠海高速客輪有限公司:
珠海高速客輪有限公司是珠海九洲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藍色海洋旅游板塊核心企業,主業包括文旅康養、交通運輸、城市綜合體投資開發,旗下企業超過100 家,年游客接待量超2000 萬人次?,F擁有23 艘豪華高速客輪和40 多艘豪華游船及游艇,在伶仃洋開通航線近20 條,每日約130 個航班往返于香港、澳門、深圳及珠海萬山各海島等,年客運量逾400 萬人次,是內地規模最大的高速客輪企業,也是粵港澳大灣區水上交通客運的標桿企業。
本期特約嘉賓:楊晶
原珠海高速客輪有限公司客艙部乘務長
珠海高速客輪有限公司研學導師
問:港珠澳大橋海上研學的課程內容板塊可以分為哪幾部分?
答:港珠澳大橋研學課程分為歷史人文社會科學、海洋生態學、經濟學和橋梁工程學四個學科模塊。每個學科方向又有細分。本次課程分別涉及四大學科模塊下的橋梁文化、海洋生物學、市場經濟和特有關鍵技術四個細分模塊(詳見右圖)。
問:都說研學實踐是跨學科應用的重要場景之一,請問這個研學項目是如何關聯學科,關聯課標的呢?
答:港珠澳大橋的學科關聯甚多,而在有限的研學課程內容中,主要與以下幾個學科知識進行關聯:
①《科學》:培養基本科學素養,從不同視角看待問題解決問題,大膽質疑,完成探究、設計與制作,培養科學精神。
②《物理》:通過港珠澳大橋關鍵橋梁技術方面的課程學習,形象理解相關物理學知識,如大橋為什么是曲線形的,激發同學們對物理的興趣。
③《化學》:從高阻尼橡膠與普通橡膠的對比實驗中,深刻理解不同材料的不同特性,為材料化學奠定學習基礎。
④《生物》:通過港珠澳大橋工程實施過程中對中華白海豚保護措施等課程的學習,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與生物和諧相處。
問:聽聞課程還會從四個角色立場讓學生全方位、多角度、更立體地了解港珠澳大橋,請問是哪幾個角色?課程是如何展開引入的?
答:我們將課程內容分為四組角色,讓學生以當組角色的身份去更加深入地了解相關內容。四個分組分別是:
① 橋梁文化組:需要設想為什么要建設大橋,建大橋的意義何在?
② 橋梁工程師組:需考慮建設大橋需要怎樣的技術,會遇到什么困難、要如何解決。
③ 粵港澳企業市場經濟組:建成大橋后給我們帶來怎樣的影響?
④ 中華白海豚海洋生物組:建設大橋的過程中做了很多海洋生態保護工作,特別是對中華白海豚做了哪些保護,又是怎樣做到的。根據以上分組讓學生可以更加明確地對自己組別內的內容加深學習,也可以為我們課程內容的展開做一個引導。
問:除了以港珠澳大橋為主題的研學課程外,我們還有哪些特色課程呢?
答:“海上看港珠澳大橋”的課程其實有分小學版和初高中版,針對學生上課的年齡做針對性的授課。除此之外,我們還有《乘風破浪的哥哥姐姐》系列的職業體驗課三堂,分別帶領學生深入體驗不同職業的發展歷程、職業素養、專業知識,了解船舶相關知識,參觀生活中接觸不到的船舶駕駛臺及機艙的內部,學習關于海員、海上乘務員的職業內容。
《珠澳海灣游之中國夢· 澳門情》《珠澳海灣游之我愛我的國》愛國主義教育研學兩類課,圍繞澳門回歸祖國后的政府機構完善、法治體系健全、城市建設更新、民生福祉改善、經濟文化發展、澳門與國內外交流合作及扶貧貢獻等方面進行介紹,鑒以往而思當下——從“交通”“回歸”“繁榮”三個方面分析“一國兩制”對澳門與祖國的重要意義。
問:目前本課程的實施效果如何?
答:“海上看港珠澳大橋”這堂課自2019 年開展以來一直深受好評,獲得過廣東省研學旅行協會的精品課程、示范課程等多項榮譽。我們面向全國接待研學團隊,“海上看珠?!?大橋游”研學項目實施至今日,已經接待了中小學近20 萬學生,特別是在2023 年我們有來自內蒙古、新疆、四川、貴州等全國各地的研學團隊來參加我們的研學課程,2023 年接待研學的人數已經有8 萬余人次。
課程展示:
本課程圍繞港珠澳大橋獨特 IP 的課程開發,重點從橋梁建筑學、海洋生態學、經濟學等維度幫助學生拓展學科背景知識,建構系統思維模式,激發想象力、創造力,讓學生充分了解新時代大國重器的建設成就、增強民族自信心、培養愛國主義情懷。
2、一圖預覽研學知識點
② 登船后,課程分幾個部分:
船長有話說:在室內客艙研學導師帶領同學們學習安全知識。
創想課堂:通過問答思考、實驗體驗、游戲互動等形式, 讓學生全方位了解港珠澳大橋建造、經濟帶動、海洋生態的部分知識。
甲板實地學習:帶領學生前往船舶甲板, 在任務卡的引導下, 帶著問題近距離觀賞大橋, 結合客艙課程講解, 進一步深入拓展學習港珠澳大橋建造及伶仃洋上的人文歷史知識,并在越港珠澳大橋的橋塔時帶領同學們共唱紅歌《我和我的祖國》。
③ 課后總結:學生根據我們的學習內容完成思維特訓進行成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