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互聯網的普及,短視頻已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短視頻作為一種線上資源,被廣泛運用到教學中,得到了學界的廣泛關注。抖音上有豐富的極具貴州特色的短視頻,而將其運用到留學生中華文化教學中的案例并不多。文章立足貴州地方特色文化,以抖音短視頻為考察中心,以來華留學生中華文化教學為研究對象,梳理當前的貴州地方特色抖音短視頻,分析將其應用到留學生中華文化教學中的意義,并提出相應建議。文章通過案例研究、訪談等方法,發(fā)現抖音短視頻作為教學資源具有內容豐富、話題明確、提升興趣、推動文化交流、有效提升來華留學生跨文化適應能力的特點。教師可以通過引入短視頻文化、組織各類文化活動、開展合作等方式,在語言教學中發(fā)揮貴州地方特色抖音短視頻的作用。但是,貴州地方特色抖音短視頻存在質量參差不齊且篩選工作量大等問題。因此,文章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建議挑選符合教學對象特點、文化內涵積極向上、內容形式生動有趣、語言文化規(guī)范真實的視頻,并從教學方式選擇和學習活動組織等方面,對視頻應用提出意見和建議。新形勢下國際中文教師應不斷提高媒體素養(yǎng),主動適應教育技術變革,系統掌握短視頻篩選原則、應用原則和制作技巧,令其在來華留學生中華文化教學中發(fā)揮更大作用。
關鍵詞:貴州地方特色;抖音短視頻;留學生;中華文化;教學
中圖分類號:H195;G20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4)14-0067-04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2023年度貴州輕工職業(yè)技術學院項目“基于貴州地方特色的自媒體短視頻在留學生中華文化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抖音平臺為例”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3QY34
在共建“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積極加強與共建國家的經貿往來、人文交流,為世界各國帶來了更多合作發(fā)展的機遇。中國教育部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來華留學生規(guī)模突破44萬人次,比2020年增長35%,中國已成為亞洲最大留學目的國。貴州作為我國西南地區(qū)的重要省份之一,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和良好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隨著其國際影響力的逐漸增強,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選擇到貴州學習、工作。貴州貴陽作為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永久會址,為“一帶一路”共建各國進行人文交流提供了平臺。短視頻作為一種新型的媒體形式,具有短小精悍、內容豐富、互動性強等特點,受到大眾青睞。據統計,2019—2022年,抖音短視頻使用人數增長了2億多。對于留學生來說,可以通過觀看貴州地方特色短視頻,更好地了解貴州乃至中國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等,從而增進對中華文化的認知和理解[1]。只有真正打動人心的短視頻才能在全球語境中獲得生命力,充分發(fā)揮傳播優(yōu)勢,更好地傳播中國文化,講好中國故事[2]。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fā)展和互聯網的廣泛應用,短視頻作為一種新興的信息傳播媒介,逐漸受到海內外受眾的青睞,在信息傳播、文化交流、休閑娛樂等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以抖音為代表的短視頻平臺逐漸介入當代文化知識的生產和傳播過程中,改變了過去主要依賴文字,以印刷品的形式傳播信息的模式[3]。短視頻不僅制作周期短、傳播速度快,而且內容豐富多樣、形式生動活潑,能夠很好地滿足留學生學習中華文化的需求。除此之外,短視頻具有社交屬性且互動性強[4],在對外文化交流中,借助短視頻進行中華文化教學和傳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因此,將貴州地方特色短視頻融入留學生中華文化教學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一)符合學生心理需求
隨著短視頻平臺的崛起,抖音等短視頻平臺憑借自身的獨特優(yōu)勢,已成為留學生了解中國、體驗中華文化的重要工具。貴州地方特色抖音短視頻內容豐富多樣,在“文化休克期”,其可以幫助來華留學生了解目的語國家的文化,拉近留學生和目的語國家的距離[5]。貴州地方特色抖音短視頻通常會結合當地風土人情、民俗習慣、歷史文化等進行創(chuàng)作,充分反映當地特色和歷史風貌。例如,圍繞花溪牛肉粉、黃果樹瀑布、鎮(zhèn)遠古鎮(zhèn)、赤水竹編等展開內容創(chuàng)作的短視頻都較好地體現了貴州的風土人情,能吸引留學生的注意力,滿足他們了解中國的心理需求。
(二)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強化中華文化教學效果
采用傳統的中華文化教學模式往往難以激發(fā)留學生的學習興趣,無法充分展現中華文化的魅力,留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有待提高,而在教學中合理應用短視頻則能彌補上述教學缺陷。靈活、生動的短視頻給留學生提供了充分了解中華文化內涵和精髓的機會。國際中文教育要緊跟時代步伐,轉變教學方法[6]。在留學生中華文化教學中引入相關短視頻,不僅能增進留學生對中華文化的了解,還能強化課堂教學效果。
(三)推動中華文化對外傳播和交流
漢語教學是手段,傳播中國文化才是目的[7]。表現形式獨特、傳播方式多樣的短視頻不僅能豐富教學內容,還能拓展教學空間,從而推動中華文化的對外傳播和交流。應以發(fā)掘與傳播當地文化特色為立足點弘揚中國文化,加深留學生對中國文化的了解[8]。貴州是我國少數民族文化資源最豐富的省份之一,充分利用貴州地方特色抖音短視頻,可以起到豐富教學內容的作用。同時,留學生之間還可以通過交流學習各自國家和民族的傳統文化,促進不同國家和民族之間的溝通和了解。在短視頻中穿插中華文化知識,也有利于加深留學生對中華文化的理解,進一步推動中華文化在海外的傳播和交流[9]。
利用短視頻這種新興媒體形式,將貴州地域文化與中華文化教學有機結合,能夠創(chuàng)造一種生動、有趣、互動性強的教學環(huán)境,幫助留學生更好地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增強他們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同時提高留學生對中華文化的理解水平。
(一)文化教學與語言教學相結合
在語言課程教學過程中引入地域文化,有助于提高留學生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和文化素質,幫助留學生更好地掌握和運用知識[10]。教師可以通過展示貴州地方特色抖音短視頻,引導留學生了解貴州文化,加深留學生對中華文化的認識。貴州地方特色抖音短視頻大致可細分為飲食文化類、民俗文化類、節(jié)日文化類等,這幾類短視頻的播放量高于其他類型的短視頻[11]。
以下列舉和介紹四類短視頻。
第一,展示貴州少數民族文化的短視頻。這類視頻以介紹貴州苗族、侗族、土家族等少數民族的服飾、建筑、音樂、舞蹈、風俗習慣等為主,并配以優(yōu)美的背景音樂和畫面,能讓人感受到貴州文化的獨特魅力。
第二,介紹貴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短視頻。貴州“非遺”資源豐富,包括蠟染、織錦、木雕、銀飾等,這些“非遺”是貴州的文化瑰寶。短視頻通常介紹這些“非遺”的制作過程、文化內涵等,表現貴州深厚的文化底蘊。
第三,展示貴州特色美食的短視頻。貴州美食種類繁多,如酸湯魚、辣子雞、豆腐魚等。這些短視頻通常會介紹美食的制作過程、食材來源、口感特點等,用鏡頭語言刺激觀眾的味蕾。
第四,展現貴州自然風光的短視頻。貴州擁有風光秀麗的景點,如黃果樹瀑布、梵凈山、荔波小七孔等。與其相關的短視頻通常伴著悅耳的背景音樂,展示讓人流連忘返的貴州自然風光。
這些抖音短視頻的主題涵蓋貴州的民族文化、“非遺”項目、美食和自然風光等,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賞貴州文化,領略貴州的魅力。但從目前來看,有關抖音短視頻在漢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還比較少,將抖音短視頻應用到對外漢語教學中,有利于改變單一枯燥的課堂氛圍,更深刻地認識到漢語聽、說、讀、寫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性,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可理解性輸入的作用,提高留學生對漢語的綜合應用能力[12]。
(二)開展自主學習和探究式學習
留學生可以通過觀看抖音短視頻自主學習,了解貴州獨特的歷史文化,也可以開展探究式學習,在課堂上與其他同學討論和交流,交互式視頻是活動課思維訓練和寫作訓練的最好選擇[13]。此外,師生可以一起制作展示貴州地域文化的抖音短視頻,使留學生更深入地了解地方文化內涵。可以抖音短視頻為教學素材,充分利用其特點、發(fā)揮其優(yōu)勢,將二次加工后的短視頻運用到全學段的中華文化教學中[14]。
(三)利用網絡平臺進行資源共享和交流
高校可以建立網絡交流平臺,滿足師生下載和分享貴州地方特色抖音短視頻的需求。同時,可以在平臺上發(fā)布有關中華文化的資源,方便師生之間的交流。
(四)合作推廣
高校可加強與當地企業(yè)、旅游部門或者文化機構等的合作,共同推廣貴州地方特色抖音短視頻。具體而言,可以共同策劃和制作有關貴州地域文化的短視頻,并在抖音平臺上推廣,從而讓更多留學生了解和喜愛貴州文化。
在留學生國際中文教學中,中華文化教學與語言教學都非常重要。語言是文化傳播的載體,文化是語言的核心,二者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在留學生中華文化教學中,運用抖音短視頻進行文化教學,既可以使留學生掌握漢語知識和技能,又可以融入中華文化中獨特的語言表達方式、歷史典故等,讓留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了解中華文化,增強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感。抖音短視頻還能激發(fā)留學生學習中華文化的興趣,增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本文對貴州地方特色抖音短視頻在中華文化教學中的應用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確保視頻質量和清晰度
為了使留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賞貴州地方特色抖音短視頻,需要保證視頻的質量和清晰度。選擇高質量的拍攝設備,并進行適當的后期處理,以提高視頻的清晰度和質感。要讓短視頻受歡迎,新穎的創(chuàng)意、過硬的質量和精良的制作是關鍵。
(二)注重內容選擇和組織
教師應選擇具有代表性和吸引力,并且易于理解的貴州地方特色抖音短視頻輔助教學,構建邏輯清晰、層次分明的教學結構。教師還要注重分析留學生的知識背景、學習規(guī)律和學習興趣,優(yōu)化教學方式,高效整合教學資源[15]。
(三)強調文化內涵和價值觀
教師在選擇短視頻或與留學生共同制作短視頻的過程中,要強調貴州的文化內涵和價值觀,如勤勞、友善、團結、包容等,幫助留學生更好地了解中華文化的核心價值。
(四)加強跨學科合作
國際中文教師可以與其他學科的教師或機構合作,共同開展中華文化教學,以貴州地方特色抖音短視頻為教學素材,共同探討教學方法和策略改革,強化教學效果。
(五)定期更新和反饋
教師應該定期更新短視頻內容,并根據留學生的反饋調整和改進,以增強教學內容的時效性和針對性。
本文以貴州地方特色抖音短視頻為研究對象,分析其在留學生中華文化教學中應用的意義,并結合貴州地方特色抖音短視頻的內容及特點,探討其在留學生中華文化教學中的應用效果。研究發(fā)現,貴州地方特色抖音短視頻在留學生中華文化教學中應用具有獨特優(yōu)勢,教師應充分利用這一教學資源,讓留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和了解貴州的歷史文化、地域特點等。對貴州地方特色抖音短視頻在中華文化教學中的應用,本文還提出確保視頻質量和清晰度、注重內容選擇和組織、強調文化內涵和價值觀、加強跨學科合作、定期更新和反饋等建議,以更好地發(fā)揮貴州地方特色抖音短視頻在留學生中華文化教學中的作用,加深留學生對中華文化的理解,提高留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中華文化的傳播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持續(xù)努力和投入。我們需要深入研究貴州地方特色抖音短視頻的應用,以不斷增強其影響力,提高留學生對其的接受度,進而推動中華文化進一步傳播。
參考文獻:
[1] 楊嘉瑞.短視頻在來華留學生文化課上的應用研究[D].西安:西安石油大學,2023.
[2] 李建飛,蒙勝軍.全媒體時代的中國形象跨文化傳播:以短視頻輸出為例[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21(24):118-120.
[3] 曾一果.短視頻賦能文化傳播的現狀及策略研究[J].人民論壇,2021(31):100-103.
[4] 李靖.新媒體形勢下網絡短視頻在對外漢語文化教學中的應用[J].遼寧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0,22(5):140-142.
[5] 劉濟芳.漢語國際教育視域下地域文化應用研究:以沂蒙地區(qū)飲食文化為例[J].泰山學院學報,2023,45(3):125-130.
[6] 崔希亮.世界格局劇烈變化背景下的國際中文教育[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2(4):23-29.
[7] 陸儉明.漢語國際教育專業(yè)的定位問題[J].語言教學與研究,2014(2):11-16.
[8] 徐豐.地域文化推廣視角下的對外漢語教學[J].科教文匯,2023(12):91-94.
[9] 趙暉,李曠怡.短視頻對中國文化海外形象的塑造與傳播[J].中國電視,2021(2):74-78.
[10] 劉曉健.對外漢語教學中的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J].徐州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27):15-20.
[11] 王博.短視頻在來華留學生文化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鎮(zhèn)江:江蘇大學,2023.
[12] 王明月.淺談視頻語料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運用[J].長江叢刊,2019(25):99.
[13] 胡艷.微視頻教學資源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3.
[14] 倪曉豐,王立軍.探究新媒體與對外漢語教學中文化教學的融合[J].漢江師范學院學報,2020,40(3):115-120.
[15] 侯磊.論漢語國際教育中中國文化教學資源的整合與建設[J].當代教育科學,2013(21):57-59.
作者簡介 李瑤,講師,研究方向:漢語國際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