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指出,要堅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加強學校體育工作,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協調發展。體育是培養學生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的重要學科,也是德育的重要載體。在體育課上,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方式滲透德育,培養學生優良的道德品質。
培養團隊精神
教師可以在體育課上組織各種團隊活動,讓學生在團隊合作中提升團隊意識與合作能力。
培養團隊意識。例如,在籃球比賽中,每個隊員都需要發揮自己的特長并與隊友密切配合,才能贏得比賽。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們會逐漸意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性。
提升合作能力。在為共同目標而努力的團體活動中,學生需要遵守規則和紀律,需要與其他同學一起完成任務,也需要尊重教練與隊友,這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溝通和協調能力。
培養競爭意識
在青少年成長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進行正向的干預。體育教師可以組織各類比賽,讓學生在比賽中學會公平競爭、尊重對手、遵守規則。
營造挑戰性環境。教師可以組織各種比賽,讓學生在充滿挑戰的環境中提升競爭意識。例如,組織班級之間的足球比賽、籃球比賽或田徑比賽,讓學生們明白如何在遵守規則的情況下贏、如何有尊嚴地輸,從而培養他們正確的競爭意識。
教師還可以通過課堂教學來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例如,在教授某項運動技能時,設置不同的難度級別,讓學生們根據自己的能力選擇挑戰。在不斷挑戰自己的過程中,學生的競爭意識逐漸得到培養。
發揮榜樣力量。教師可以通過引導學生們關注運動員的故事、學習運動員的精神,讓學生明白競爭的真正意義,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以及對體育運動的熱愛。
培養自律意識
初中體育課是培養學生自律意識的重要途徑。通過規定訓練、培養責任感、鼓勵自我挑戰以及培養自我監督能力,學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控制能力,這對于他們的全面發展至關重要的。
通過規定訓練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例如,學生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特定的運動,這要求他們遵守規則,按時完成任務,從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時間和行為。
通過培養責任感促進學生的自律意識。例如,在足球比賽中,每個隊員都需要深知自己的角色與責任,并全力以赴、互相配合才能贏得比賽。在團隊中具有強烈責任感的學生也能夠自覺對自己的生活、學習負責。
通過鼓勵自我挑戰提升學生的自律能力。在體育活動中,學生們往往會面臨各種挑戰,如跑步、跳遠等。在面對這些挑戰時,學生們需要挑戰自己的極限,不斷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教師可以適當鼓勵,引導學生不斷挑戰自我,幫助學生們培養自覺追求進步的自律習慣。
通過培養自我監督能力促進自律。培養自我監督能力是促進自律的有效途徑之一。教師可以通過幫助學生分析容易導致他們分心的誘惑,以及教給學生自我監督的方法等方式來提升學生的自我監督能力,使學生在其他領域也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行為,形成良好的自律習慣。
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體育課中進行德育滲透的重要性,將德育與體育相結合,培養學生全面發展。同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身心發展情況,選擇合適的內容,讓學生在參與體育活動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接受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