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取得了任教資格。即將離開家去學校報道之際,我心中忐忑。臨行前,父親鼓勵我:“在家靠父母,在外靠朋友,多聽聽大家的聲音總是好的。”我心領神會,滿懷憧憬上路了。
這是一所規模不大的鄉村學校,看起來有些破敝。尤校長把我喚到他的辦公室兼寢室,與我單獨說話。尤校長個頭很高,臉色鐵黑,但說話很親切。談話結束后,尤校長遞給我一份材料,笑著說:“這是你任教班級的‘機密文件’,每個學生的名單下都配有照片和評語……教育,是一場向美而行的遇見,那么,你的‘第一課’就從‘向美遇見’開始吧。”
我覺得這個校長很奇怪,初次囑托,沒提及教學,只談些細微末節的事。不過,我認真聽了他給我上的“第一課”,從熟知學生的情況開始踏上了新征程。“機密文件”中,尤校長的良苦用心躍然紙上:每一位學生的名字后面都有批注,從性格特點到學習狀況,從家庭背景到愛好特長;一些學生姓名的生僻字、多音字也被加注了拼音,并附帶一行小字,“別因讀錯學生的名字而落下笑話”;他還寫下溫馨提示,“要對著姓名看照片,熟練再熟練,莫要張冠李戴”。面對他的諄諄教導,我有些感動。正式開課前,我用了兩天左右的時間,完成了校長交給我的任務——認熟學生,讓名字與照片“對號入座”,讓人物與“背景材料”相契合。
開學第一天,我早早來到學校,與尤校長站在校門口迎接學生。我笑意盈盈、落落大方地同學生們打招呼。學生們經過一個假期的磨煉,神清氣爽,又意外地收獲陌生老師的主動問候,愈加驚喜。在短暫地停頓后,都笑得燦爛,喊一聲“老師”,頷首鞠躬,抑或招手,然后欣欣然走進了教室。充滿朝氣的孩子總會給人帶來溫暖,初為人師,我似乎已品嘗到了幸福的滋味。
第一個喊我“老師好”的學生是小梅,她看起來比照片更瘦一些,一雙大眼睛撲閃撲閃的,閃爍著聰睿的光芒。她是一個品學兼優的同學,有扎實的演講基本功,是全校有名的“小機靈”。她的這聲“老師好”喊得清脆親切,讓我好生激動。第一個向我鞠躬的同學叫小霍,當聽到陌生老師突然間喊出他名字的時候,他十分驚訝,那個鞠躬一定暗含著對我的感激之情——小霍出自單親家庭,父親常年在外打工,與爺爺相依為命,一起承擔著照顧癱瘓奶奶的重任,是一個懂得感恩的孩子。第一個與我握手的學生叫小晟,看上去似乎沒有“機密文件”描述得那么“兇悍”。他臉龐黑,行走如風,見到校長還微笑著點頭。我一眼認出他之后,沖動地拍拍他的肩,喊出了他的名字。顯然,他有些受寵若驚,友好地向我伸出了熱情的手……
站在校園門口,我將每一個學生都“檢閱”了一遍。一個個孩子從文件中真實地出現在了眼前,永遠地存儲在了我的腦海中,成為一種刻骨銘心的記憶。隨后,當我激動地邁進教室的時候,早已端坐如鐘的同學們刷地“起立”,向我友好致敬,讓我感到激情澎湃。黑板上學生們寫下的句子溫暖如春:為愛而生,向美而行——歡迎林老師成就我們美好的未來!
我的目光溫情地觸碰著一個個既陌生又熟悉的笑臉,心中澎湃出陣陣驚濤駭浪——我的人生大舞臺從此搭建,我的人生第一課從此開始……我的眼睛有些潮潤。教師用責任心給孩子們驚喜,孩子們用溫暖純善滋養教師,師生情誼在這些美好的瞬間里愈加深厚。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親密無間的師生關系在第一時間建立起來,大家互相溫暖、互相信任。如此,未來還有什么不和諧的相處呢?還有什么做不好的事情呢?所以,我沐風櫛雨地與學生們一起遨游在知識的海洋里,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從不停歇、從不懈怠,收獲著一個又一個和風暖陽。
勿忘初心,砥礪前行,幾十年過去了,每每憶起尤校長給我上的“第一課”,我就心存感激;每每念起我上的“第一課”,一股暖流就襲上心頭,讓我情不自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