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鍵詞】愛國主義;鄉村振興;班會設計
【中圖分類號】G62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4)32-0040-04
【作者簡介】劉思雨,南京市浦口區石橋小學(南京,211804)教師,二級教師,浦口區優秀班主任。
一、教育背景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扎實推動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扎實推進鄉村振興。“大夢想”牽著“小夢想”,個人的夢想只有融入國家的、民族的夢想才更有意義,鄉村全面振興需要我們共同助力。農村小學學生對家鄉的山山水水非常熟悉,對家鄉的未來有著美好憧憬,對鄉村振興有一定的使命感。
本次班會旨在引導五年級學生認識夢想的意義及重要性,明白實現夢想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心懷夢想、自我激勵、勇敢前行。學生要認識個人夢想對鄉村振興的意義和重要性,明白鄉村振興夢與“我”的夢緊密聯系,鄉村全面振興的夢想需要“我們”的共同助力。
二、教育目標
認知方面:讓學生了解父輩的夢和美麗鄉村發展的關系,認識夢想的意義及重要性,體會鄉村振興戰略部署的重要性,美麗鄉村夢正在實現,學會制訂追夢計劃。
情感方面:讓學生明白“美麗鄉村”和“我的夢”之間的關系,認識實現“我的夢”對未來鄉村全面振興的重要性,增強建設鄉村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行為方面:讓學生了解通過努力實現美麗鄉村夢的方式,明確自己“做什么”“怎么做”,落實從“愛鄉村”到“建設鄉村”的行動。
三、活動準備
教師方面:制作夢想單、夢想樹、PPT課件;帶領學生梳理采訪稿內容;搜集和整理鄉村發展變化的照片和材料;培訓“小導游”,按照“組名”“景點名稱”“展示方式”“景點特色”整理出小組展示大綱。
學生方面:通過網絡等途徑,搜集鄉村發展變化的照片和文字資料,梳理感受;設計采訪問題,整理采訪視頻;撰寫“我為鄉村代言”宣講稿,并制作相關內容的PPT。
四、實施過程
導入:“猜謎”小游戲激發學生興趣,揭示班會主題。
提問:我們先玩一個“猜謎”小游戲,大家一起來猜一猜圖片上的地方是哪里。
教師:圖片上的地方正是這所學校三十年前的樣子,看起來較為簡陋破舊。時代變遷,學校的面貌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一)鄉夢,三部曲
1.開路:祖輩的夢
教師:課前,同學們通過網絡等途徑,搜集家鄉發展變化的照片和資料,整理了采訪視頻,完成了夢想單上“祖輩的夢”和“父輩的夢”的填寫。現在請同學們以四人為小組展示自己的成果,大膽發言,暢談感想。
學生討論。
教師小結:同學們,祖輩的夢想是“肚子撐飽衣無洞”,如今,隨著鄉村振興這一重大戰略部署的推進,家鄉的發展越來越好了,他們的夢想實現了。
2.基石:父輩的夢
教師:同學們,祖輩的夢想已經實現,父輩有了新的夢想,祖輩和父輩的夢想發生了哪些變化?
學生發言。
教師小結:父輩的夢想是“住上樓房把書誦”,如果說祖輩的夢想是開路,父輩的夢想是基石,那么在祖輩和父輩實現夢想的基礎上,你們這一代人又有哪些夢想?
3.拓展:我的夢
學生暢談自己的夢想。
教師小結: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夢想,一代人有一代人實現夢想的方式,一代人為一代人的夢想努力奮斗。爺爺一生有個夢,肚子撐飽衣無洞;爸爸從小有個夢,住上樓房把書誦;小小的我也有夢,想把家園來改造。夢想因人而異,不管是大是小,都很美好。在鄉村振興戰略部署下,如今的鄉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現在用心丈量家鄉的變化,將來用心建設美麗的鄉村。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進行采訪和查找資料的自主探索過程中,明白祖輩的夢想是“開路”,父輩的夢想是“基石”,我的夢想是在祖輩和父輩夢想的基礎上進行“拓展”,體會了解家鄉發展的多元化和鄉村振興戰略部署的重要性,在家鄉的歷史變遷中感受家鄉的環境越來越美,人文氣息濃厚,美麗鄉村夢正在實現。
(二)圓夢,我代言
教師: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美麗鄉村夢正在實現。如果你是導游,你最想介紹家鄉的哪一個地方?這個地方對于家鄉的振興有什么作用?課前,同學們都按照老師的要求,以小組為單位準備好了“我為家鄉代言”的宣講稿,并搜集相關視頻、圖片或制作了相關PPT。下面,就請“小導游”來分享吧。
1.家鄉旅游振興夢
小組匯報一:大家好,我是導游小張。瞧,滑翔傘飛行基地終于到啦!它是省級滑翔傘基地。滑翔傘飛行項目驚險刺激,山頂上的烽煙碉堡是新四軍在抗戰時修建的。滑翔傘飛行基地等你來挑戰,比過山車還要刺激!趕快實現你的飛天夢吧!
2.家鄉經濟振興夢
小組匯報二:大家好,我是昕昕導游,我介紹的景點是螃蟹養殖地。這里的蟹個頭大、質量好,當地還舉行過“蟹王爭霸賽”呢。特色產業帶“旺”美麗鄉村,美麗鄉村用螃蟹養殖闖出致富路,促進當地經濟的發展!
3.家鄉生態振興夢
小組匯報三:我想帶同學們參觀的是一處景點。剛剛這位同學所說的滑翔傘飛行基地就位于赭洛山上。赭洛山的茶文化園基地,讓你一站式體驗采茶、炒茶、茶道。它周邊景色優美,近看山中濃蔭成片,極目遠眺,滿眼翠綠,實在是一處旅游勝地。
4.家鄉文化振興夢
小組匯報四:我是小李導游,即將來到的地方是林散之故居。林散之故居是集藝術交流、教育等為一體的書畫研學基地。展館將“翰墨丹青”的特質融入展廳空間中,人們在這里可以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熏陶,黑白灰調的藝術氣息,山水園林的匠心點綴,移步換景間,如同穿越至翰墨飄香的年代。
5.家鄉教育振興夢
小組匯報五:我想介紹的是我們的學校。學校開設了手工制作、啦啦操、演講、勞動實踐、籃球等課程。升旗儀式、班級展示、大課間活動競賽、紅領巾廣播站展播等形式,都展現了我們的風采,我很喜歡我們的學校。
教師小結:同學們,通過剛才的分享,我們多角度、多方位見證了鄉村如今的變化。鄉村振興體現在生態、經濟、文化、教育等多個方面,我們感受到鄉村的環境越來越美,人文氣息日漸濃厚,美麗鄉村夢正在實現。
【設計意圖】在這一環節,教師逐一提煉并板貼關鍵詞,給學生搭建展示平臺,讓學生對家鄉的將來有一種參與感,為學生的夢想分享作鋪墊,增強他們建設家鄉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三)追夢,我行動
1.向上的力量
情景劇《畢業的選擇》:劉曉君,畢業于西安外事學院英語專業,如今面臨人生方向的選擇——是去當一名普通白領,去企業高薪任職,還是從事其他工作?
教師:如果你是劉曉君,你會選擇從事什么工作?
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
播放情景劇《村里人的議論》:畢業后,劉曉君心里始終惦記著家鄉,她的夢想就是建設家鄉,便回到了家鄉。
聽到劉曉君畢業回村的消息后,村里人紛紛開始了議論。
“聽說老劉那閨女大學畢業又回農村了。”
“不是上外國語大學了嗎?”
“回來就是有點可惜了。”
“這要是我孩子啊,大學畢業,高低不讓她回農村。”
…………
教師:聽到村里人的議論,你有什么想法嗎?誰來說一說。
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
播放情景劇《向上的力量》:回鄉創業至今,劉曉君在蔬菜種植行業努力奮斗。如今,她是天津百利種苗培育股份有限公司的育苗車間組長,讓科學技術助力農業發展、帶動農民收入增收,采用無土栽培技術培育的水培生菜長勢喜人。2017年,她獲得了“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教師:到底是一種怎樣的力量支持著劉曉君回到家鄉發展?
學生討論。
教師小結:一種堅持不懈、熱愛家鄉的力量在默默支持著劉曉君實現她建設家鄉的夢想,我們把這種力量稱為“向上的力量”。劉曉君用科技發展農業,對家鄉這片土地愛得深沉。她運用科學技術助力鄉村振興,建設美麗鄉村,而劉曉君的故事只是中國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召喚著越來越多的人扎根鄉村熱土,為鄉村振興貢獻青春力量。
2.交流夢想單
教師:在大時代的背景下,“大夢想”牽著“小夢想”,國家的夢想和個人的夢想是相輔相成的,需要我們共同助力。老師一直心懷夢想,也想為鄉村的教育事業盡自己的綿薄之力,助力鄉村振興。為了更早實現我的夢想,我制作了一張夢想單。
播放歌曲《一起向未來》。
教師:你們也來試著寫一寫,把自己為家鄉振興助力的夢想寫在夢想單上。讓我們以樹葉的形式把夢想單粘貼在夢想樹的樹干周圍,在班級里進行展示。
學生填寫夢想單(見圖1),交流分享。
引導學生將夢想單粘貼在墻上,播放歌曲《少年中國說》。
教師小結:“大夢想”牽著“小夢想”,家鄉振興的夢與“我的夢”連接,美麗鄉村的建設,需要我們共同助力。為了夢想,我們不怕困難,堅持到底。讓我們看看自己的夢想計劃書,想想我們在課堂上的宣讀,也可以唱響這首《少年中國說》,讓自己的腳步更加堅定。
【設計意圖】本環節通過情景劇的辨析,讓學生認識到擁有夢想與實現夢想的關系。教師分享夢想單,更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通過夢想清單的形式把夢想寫下來,便于學生進行夢想評估行動,學會為實現夢想而堅持奮進。將家鄉的夢與“我的夢”連接起來,讓學生明確自己“做什么”“怎么做”,進一步深化認識,積極落實從“愛家鄉”到“建設家鄉”的行動。板書設計清晰明了,簡單易懂,突出本次班會的重難點。
五、活動延伸
參與主題為“尋訪當地文化館,遇見美麗鄉村”的社會實踐活動,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
六、活動反思
一是要注意收集資料,充分了解鄉村的歷史和變遷。家鄉歷史悠久,有著獨特的文化底蘊和產業特色。在經濟方面,家鄉有養殖基地等特色產業助推;在生態方面,家鄉有現代化綠色農業高質量的發展助推;在教育方面,家鄉有當地特色文化館和學校助推。從物質的富裕到精神的富裕,家鄉不斷地發展。
二是善于自我展示,引發共鳴。教師展示自己關于“家鄉教育振興”的夢想,讓學生看到教師追夢的幸福,引起學生的共鳴。
三是創新活動形式。教師在黑板上布置夢想樹,讓學生把夢想單以樹葉的形式粘貼在樹干周圍,在班級里進行展示,相互鼓勵。同時,做好學生的夢想咨詢工作,引導學生自主解決問題,做學生成長的引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