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愛國主義;主題班會;班會設計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4)32-0050-03
【作者簡介】高更生,江蘇省高郵中學(江蘇高郵,225600)教師,一級教師,曾獲江蘇省中小學班主任基本功大賽二等獎。
一、教育背景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民族意識的基石。在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人們樹立愛國觀念,鼓勵人們積極投身于祖國建設的事業,塑造中國的國際形象。
高中是學生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學生價值觀念形成的轉折點。本次班會旨在引導高一學生深入學習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指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二、教育目標
認知方面:使學生深刻領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懂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性,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情感方面: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責任意識和奉獻精神。
行為方面:通過活動引導學生自覺承擔新時代青年學子的責任與使命。
三、活動準備
教師方面:搜集相關的文件和視頻資料;制作PPT。
學生方面:分組搜集并整理相關資料。
四、實施過程
(一)領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教師播放視頻《3分鐘回顧“感動中國年度人物”》。
教師:中央電視臺推出的“感動中國年度人物”評選,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這些“感動中國年度人物”以自己的行動從不同角度詮釋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的真諦。你們知道什么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嗎?你能寫出來嗎?請大家試著寫一寫,看看誰能寫得又快又好。
學生展示。
教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個層次的理念相互聯系、相互貫通,實現了政治理想、社會導向、行為準則的統一,實現了國家、集體、個人在價值目標上的統一,兼顧了國家、社會、個人三者的價值愿望和追求。
【設計意圖】教師講解,使學生知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和重要性。
(二)感悟英雄愛國情
1.故事分享
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小組交流,分享各自準備的愛國故事、英雄故事。小組討論后,每組推薦一名同學向全班匯報,教師點評。
教師:2009年,優秀共產黨員、著名地球物理學家黃大年放棄了在海外優厚的待遇,懷著一腔愛國熱情返回祖國。為了科學事業后繼有人,他言傳身教、為人師表;為了國家重要領域尖端技術的發展,他不計名利、殫精竭慮。他“什么職務也不要,就想為祖國做些事”。很多人評價他為“純粹的知識分子”,因為他對待科研只有一句話“我沒有敵人,也沒有朋友,只有國家利益”。
教師播放視頻《感動中國人物——黃大年》。
教師:黃大年的家國情懷為我們樹立了價值航標和光輝榜樣。黃大年在其短暫的58年生命歷程中,始終澎湃著“只要祖國需要,我必全力以赴”的愛國之情,始終踐行著“振興中華,乃我輩之責”的報國之志。“若能做一朵小小的浪花奔騰,呼嘯著加入獻身者的滾滾洪流中,推動歷史向前發展,才是一生中最值得驕傲和自豪的事情。”這是他在入黨志愿書中寫到的內容,既是人生夙愿,也是真實寫照。常懷愛民之心、常思興國之道、常念復興之志,是“家國情懷”的生動寫照。我們學習黃大年,就是要學習他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愛國情懷,拒絕精致利己主義、個人主義,自覺將個人命運與國家命運緊密結合起來,把愛國轉化為實干擔當的不竭動力;學習他教書育人、敢為人先的敬業精神,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勇于奉獻、敢于擔當、善于作為,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努力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學習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獻的高尚情操,鞠躬盡瘁、不計得失,把個人價值寄托在對國家和人民的大愛與奮斗中,擔負起工作職責和時代賦予的使命,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教師小結:愛國體現了個人對祖國的深厚感情,反映了個人對祖國的依存關系。
2.感知依存
學生根據課前準備,分組講述故事,主題分別為“個人的生存依賴于祖國的生存”“個人的地位決定于祖國的地位”“個人的發展離不開祖國的發展”。
教師小結:個人生活離不開祖國所提供的物質條件和精神家園,這也是個人生存的前提和基礎。
3.小組討論
教師:愛國是公民必須擁有的道德情操,是中華民族最重要的傳統,也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部分。請同學們以“愛國于心踐于行”為話題,以小組為單位,就“如何以實際行動表達愛國之情”展開討論。
學生展開討論。
教師小結:大家作為祖國未來的棟梁,應飽含愛國熱情,樹立愛國理想,做到愛國于心踐于行。在加深對愛國理解的同時,以實際行動踐行愛國之情。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更深層次地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感受愛國主義與個人的關系。
(三)爭做強國好少年
1.致知力行
教師:作為新時代的接班人,大家應該如何以實際行動愛國呢?你能說說自己的想法嗎?
學生從“維護祖國統一”“促進民族團結”“增強國家安全意識”三個方面展開討論并記錄下討論的內容。
教師小結:愛國要從身邊小事做起,愛同學、愛父母、愛家鄉、愛祖國,只有付出、傳遞“小愛”,才能匯聚成祖國的“大愛”。愛國不僅是一種情感、信念,更是一種行動。愛國主義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是我們高中生的歷史使命。我們青少年學生是早晨的陽光,朝氣蓬勃;是奔涌的激浪,豪情萬丈;是高飛的雄鷹,勇往直前。
2.奮發圖強
教師播放視頻《八一建軍節》。
教師:國家的繁榮富強離不開高校的支持,國防類高校在國家發展中更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其畢業生可能是以后的消防員、軍人、警察、安保人員、科研人員等,均是國家未來的守護者與開創者,他們都滿懷報效祖國的熱情。你的理想大學和理想的專業是什么呢?請你說說為什么這樣選擇。
學生自由發言、討論。
教師: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一幅地圖,請大家在手中的標簽上寫出自己的理想學校和專業,貼到地圖上所在的地方,讓這幅地圖承載你們的夢想。我們肩負著重要的責任,我們任重而道遠。讓我們把愛國之志變成報國之行,為振興中華而勤奮學習,為創造祖國輝煌未來貢獻自己的力量!
3.繼往開來
教師:革命年代,有“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的夏明翰,也有“怕死就不革命”的劉胡蘭;和平年代,有像鐘南山、張伯禮一樣的英雄。一個個英雄人物,用實際行動告訴我們什么是愛黨愛國。對于我們高中生來說,我們要做到愛我們的國旗,敬我們的國徽,唱我們的國歌,說好我們的中國話,遵守校規校紀,認真學習,掌握各種知識。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從平時的一點一滴做起,用實際行動來表達愛國之情,使學生的愛國情感高漲。啟發學生思考自己與國家的緊密聯系,幫助學生樹立目標,提高學習動力。
五、活動延伸
學生以思維導圖或畫報的形式,介紹本校杰出人物對國家建設的貢獻,暢談自己的感悟。
六、活動反思
本次班會活動的實施重在引導學生充分體驗、互動,使其深入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涵,認識到愛國是基于個人對自己祖國依賴關系的深厚情感,讓學生以振興中華為己任,促進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自覺報效祖國。教師必須將立德樹人作為一種信念,時時處處為學生樹立榜樣,在促進學生發展的同時,也會為自己拓展一片空間,全面實現自我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