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職生的時代精神培養對其社會責任感、創新能力以及追求卓越精神品質的養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但當前中職教育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尤其是以“逆行者”主題班會為例的精神培育活動。本次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究培養中職生時代精神的意義、原則,對“逆行者”主題班會存在的問題進行剖析,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一些策略,希望能夠對培養中職生時期精神有所幫助。
1 中職生時代精神培養的重要性
中職生時代精神的培育對青少年發展至關重要。這個階段正是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精神培養有利于形塑學生積極的人生態度、促進學生社會責任感與自我認知、培養創新精神與團隊合作能力。同時通過精神培養使學生能夠確立正確的人生目標、強化自律意識、堅韌性格等,使他們能更好地迎接今后社會生活中所面臨的各種挑戰。所以,中職生時代精神的培育不僅關系到個人成長,還關系到全社會未來的發展,其意義深遠,價值巨大。
2 中職生時代精神培養的原則——以“逆行者”主題班會為例
2.1 弘揚奉獻精神
在“逆行者”主題班會中,奉獻精神培養可以激發中職生內在潛力,發展其對社會、對他人有促進作用的意識與能力。奉獻精神,就是無私奉獻的精神追求。中職生通過“逆行者”專題班會上社區志愿服務、環保行動以及其他社會服務活動的組織與參與,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敬業的意義。這些活動既能提高中職生實踐能力又能培養其團隊合作意識與社會責任感。中職生在參與奉獻活動中能夠學會關愛別人,了解別人的需要,積極地給予別人幫助與支持。這種奉獻精神培養會讓中職生長大后養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并激發其不斷進取、追求成績的熱情。
2.2 培養社會責任感
“逆行者”主題班會把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作為中心內容之一,其目的在于引導中職生了解社會成員所肩負的職責與義務,喚起中職生主動參與解決社會問題,促進社會發展。社會責任感的培養要求中職生必須站在自己的立場上,意識到其行為與決定對于社會與JDcU16Qp06keikhnv1NG3kjpQTaMkrPWMPoijyDVAt8=他人都具有深刻的意義。通過對“逆行者”主題班會的研討與案例研究,中職生能夠了解復雜而緊迫的社會問題,繼而理解他們對社會發展所肩負的責任。中職生也能從“逆行者”主題班會中學會積極關注社會問題、理解社會發展需要、通過自身努力與行動解決問題。這一社會責任感的養成會讓中職生主動擔負起日常生活與工作中的作用與職責,助力社會進步。
2.3 追求卓越,持續學習
“逆行者”主題班會的宗旨是指導中職生不斷提高自身能力與素質,精益求精。追求卓越是指中職生必須不斷地挑戰極限、追求較高目標、取得較好成就。“逆行者”主題班會以激發中職生內在動力與競爭意識為抓手,激勵中職生從學習、技能培養、個人成長等多方面不斷超越。中職生可以通過班會交流學習經驗、成功故事等,互相啟發、互相學習,從而營造一個好的氛圍。不斷學習是精益求精的基石。中職生將在“逆行者”主題班會中認識到學習是個終身過程,持續學習是進入社會后必不可少的一種能力。“逆行者”主題班會通過對中職生自主學習能力、信息獲取能力等方面的培養,有助于學生知識、技能等方面的持續提高,使其與社會發展保持同步。追求卓越、持續學習等方面的發展會讓中職生形成積極的心態、努力的精神,讓中職生在學習、工作等方面都能積極應對挑戰,不斷打破自身能力界限,獲得個人成長與發展。
3 中職生時代精神培養中存在的問題——以“逆行者”主題班會為例
3.1 對“逆行者”精神的理解不夠深入
(1)中職生對“逆行者”精神的認知存在偏差
中職生對于“逆行者”精神認知有偏差。他們也許過多地強調“逆行者”的英勇善戰,卻忽略了這一精神背后所蘊含的深刻意義。他們也許會把“逆行者”看成超人的存在,相信自己擁有超凡的勇氣與實力,卻忽略了“逆行者”實際上就是普通人,他們有著恐懼與焦慮。這種片面的“逆行者”精神,可能會使中職生認為“逆行者”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目標而非可學可踐行的。
(2)中職生對“逆行者”精神的實踐不夠
雖然學生可能對“逆行者”精神有一定的認知,但在實際行動中卻缺乏積極的表現。一方面,學生可能因為擔心被他人誤解或面臨不良后果而不敢積極實踐;另一方面,一些學生可能缺乏實踐的機會或缺乏引導和激勵,導致對“逆行者”精神的實踐表現不夠充分。
3.2 缺乏有效的培養方法
(1)主題班會形式單一,缺乏創新
主題班會通常多為傳統講座與研討,互動性與趣味性不足。這一形式易使中職生在主題班會中覺得枯燥無味,進而降低其參與熱情與積極性。另外,主題班會在內容與形式上往往太過老套,跟不上時代發展的步伐,不能引起中職生重視。這種單一而又缺乏新意的主題班會形式不利于中職生深刻認識時代精神并踐行時代精神。
(2)教師在主題班會中的引導作用不明顯
教師在主題班會中扮演組織者與引導者的角色,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帶領中職生深刻理解并踐行時代精神。但在具體操作時,教師常常過多地重視知識的教學,卻忽略了學生的指導與激勵。這可能會造成中職生對主題班會學習主動性與參與度不足,主題班會培養效果不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4 中職生時代精神培養的策略——以“逆行者”主題班會為例
4.1 深化“逆行者”精神的理解
(1)增加“逆行者”主題班會的深度和廣度
在班會上,可組織專家學者、社會活動家參加講座、座談會、研討活動來討論和詮釋“逆行者”精神。他們能夠分享相關理論知識、實踐經驗以及個人見解,給中職生一個深入學習的機會。這類活動能幫助中職生多角度理解“逆行者”精神并結合實際情境。除專家講座、座談會外,還可通過觀看紀錄片、影視作品等形式,向中職生展示真實的“逆行者”案例。這些作品能夠生動地表現“逆行者”面對壓力與困境的勇氣與決心,使中職生能夠深切地感受“逆行者”精神真正的力量。通過閱讀這些著作,中職生能夠進一步思考與探討“逆行者”精神對于個人成長與社會進步的重要性。與此同時,為使中職生更好地體會“逆行者”帶來的困難與挑戰,學校可組織開展社區服務、社會調研等實踐活動。通過參加這些活動,中職生能夠切身體會“逆行者”精神對實際行動的價值與影響。他們能夠面對多種實際情境,鍛煉自己解決問題與挑戰困難的能力,通過實踐進一步強化自己對“逆行者”精神的認知與運用。
(2)邀請“逆行者”代表進行分享和交流
為進一步增強中職生對于“逆行者”精神的認知與影響,邀請有代表性的“逆行者”來分享與溝通是一個重要途徑。邀請“逆行者”的代表分享經驗,可采取講座、座談會和訪談等形式。這種面對面交流的方式可以使中職生聽“逆行者”的真實故事、感悟其價值觀與行為方式。“逆行者”代表可以分享自己的成長經歷,暢談面對困難和挑戰時的思考和行動,以及成功的經驗和教訓。中職生通過與“逆行者”代表之間的互動,可以更直觀地體驗“逆行者”精神所帶來的力量與影響。這種切身體驗的分享能啟發中職生的智慧與勇氣,讓中職生主動精益求精,敢于承擔。另外,請“逆行者”代表分享與溝通時,可注意在擴大內容的同時減少重要性。比如,可以請到不同產業和背景的“逆行者”來表現多樣性和包容性。這一舉措能夠使中職生多角度地理解“逆行者”精神,從每一位“逆行者”的經歷中得到不一樣的啟迪。
4.2 創新主題班會形式
(1)采用案例分析、小組討論等多種形式
通過在主題班會中融入富有挑戰性和啟示性的真實案例,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并實踐“逆行者”的理念。學生可通過小組形式對案例進行問題與情景的分析與探討。在小組合作中,幾人能夠相互交流思想,分享看法,站在另一個視角考慮問題。這一互動形式能啟發學生思考與創新能力,培養團隊合作與問題解決能力。除此之外,學生還可以通過角色扮演和辯論比賽等多種方式來更深入地理解“逆行者”的精神內涵。學生可以通過扮演各種角色并參與辯論,來深度探索“逆行者”精神的真正含義和實際應用,從而對這種精神有更深入的了解。通過角色扮演,學生能夠深入地感受到“逆行者”所遭遇的各種難題和考驗,這有助于他們更深入地理解背后的驅動力和決策意志。辯論比賽能夠激發學生的批判性思維和表達技巧,使他們能夠通過辯論來探索和解決與“逆行者”精神有關的問題。通過采用案例分析、小組討論以及角色扮演、辯論賽等多種形式,可以激發中職生的學習興趣和思考能力,使他們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應用“逆行者”精神。這些互動的活動能夠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問題解決和表達能力,同時提供實踐機會,讓他們在真實的情境中運用和體驗“逆行者”精神。采用這種學習方法,中職學生能夠更深入地掌握和運用“逆行者”的理念,為他們的個人成長和將來的道路奠定穩固的基石。
(2)利用多媒體技術,增強主題班會的互動性和吸引力
利用多媒體設備與工具能夠提高主題班會互動性與吸引力,為FDZaNEg4PdOVNZwUIyIQdO7B6BRDJiU3oA9hhKRHfIw=學生提供更生動、更多樣的學習體驗。比如,在一次關于“逆行者”精神的主題班會上,班主任首先播放了醫護人員無私奉獻的視頻,表現出他們與疾病作斗爭時表現出的英勇、睿智、堅毅。這個視頻引起了學生的強烈共鳴,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逆行者”精神的內涵。然后,班主任運用互動投影技術設計出一個名為“逆行者”的知識競賽。學生可在大屏幕上用手機投屏投出答案參加知識競賽。這一環節引來全體學生踴躍參與,人人舉手發言搶著回答,氣氛非常活躍。最后,班主任通過投票功能,讓學生投票選出自己認為最符合“逆行者”精神的人。投票結果顯示85%的學生選擇醫護人員,說明學生對于醫護人員作出的貢獻有著很深的了解。在這樣的多媒體互動環節中,學生對“逆行者”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認知,也更愿意在生活中實踐這種精神。
4.3 提高教師在主題班會中的引導作用
(1)教師提前做好主題班會的策劃和準備
一方面,教師要確定主題班會目標與內容,結合學生實際合理設計。教師在教學中可根據學生年齡、興趣及認知水平等因素選擇適當的課例、活動及討論題目以引起學生思考與參與。另一方面,要求教師備好有關教學資源與支持材料。其中可包括案例分析資料、多媒體素材、探討問題引導。教師要保證這類素材有充分的品質與適宜性并能引導學生深入思考與探討。再者,教師也可事先與其他老師或專家溝通合作、交流經驗、共享資源。教師在與他人合作中能得到更多的啟發與建議,從而提升主題班會的質量與成效。教師可透過事先規劃與籌備,保證主題班會目標明確且內容充實,提供適當教學資源與支持材料以提升主題班會成效與學習效果。
(2)教師在主題班會中積極引導學生思考和討論
在主題班會中,教師應扮演積極的引導者角色,促使學生進行思考和討論。教師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來引導學生:①教師可提啟發性問題啟發學生思考。這些建議的問題既可能與具體案例有關,也可能涉及與“逆行者”精神有關的道德和價值觀問題。教師通過對這些問題的呈現,能夠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以加強學生思維能力與分析能力的培養。②教師可組織學生分組討論,增進交流與合作。教師可把學生劃分為一組,由學生一起討論某一個問題或者一個案例,交流自己的看法與思考。教師可適時提供引導與協助,以保證討論的品質與方向。③為了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和體驗“逆行者”的精神,教師可以加入辯論和角色扮演等多種活動。學生在這些活動中能夠站在不同角度考慮問題,發展批判性思維與表達能力。
5 結語
通過對中職生時代精神培育的意義、原則、存在問題及策略等方面進行分析,以期對中職生時代精神培育起到實踐指導作用。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有必要持續重視中職生時代精神發展的實際情況,并不斷地創新與優化發展方法,從而培育具有較高社會責任感與時代精神的中職生。
本文系江蘇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2021年度研究課題“基于時代精神的中職校‘潤成德育’實踐路徑研究”研究成果,項目編號:D/2021/03/184;第五期江蘇省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課題“‘三全育人’理念下職業院校‘成功教育’實踐研究”研究成果,項目編號:ZCZ106。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