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是人體重要的器官,牙周組織就好比牙齒生長的土壤,它的健康是牙齒健康的基礎。所謂牙周炎,是一種由細菌以及各種因素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的疾病。它破壞了牙周的正常組織,造成了一系列的牙周腫脹、疼痛等癥狀。通過調研發現,隨著年齡的增加,患上牙周病的概率也會隨之增加,根據最新的全國口腔流行病學調查,我國成年人牙周炎患病率高達62.4%,嚴重影響患者的口腔健康和心理健康。
牙周炎可分為壞死性牙周炎、反映全身疾病的牙周炎和單純的牙周炎三種。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單純的牙周炎,它又包括慢性牙周炎和侵襲性牙周炎,大部分患者都是慢性牙周炎,表現不明顯,但會逐漸惡化;侵襲性牙周炎好發于35歲以下的青年人,其對牙周組織的損傷更為嚴重。反映全身疾病的牙周炎主要是由艾滋病、糖尿病、白血病等其他原因所致,患者的預后不佳。
那牙周炎都有哪些危害呢?
1.牙齒松動及脫落
牙周病是臨床上比較普遍的一種疾病,起初是牙齦出血、敏感等,若不加以處理,則腫痛發炎、逐步惡化,造成牙周組織之損害。隨著病情的發展,對牙周組織及牙槽骨造成損傷,從而使其失穩,甚至出現牙齒松動甚至脫落,嚴重影響了整個口腔的健康。所以,一旦出現了牙周病的跡象,應盡早采取措施,以免進一步惡化或掉牙。建議定期拜訪牙醫,及時治療,尋求專業的口腔衛生指導,養成正確的刷牙習慣,正確使用牙線、牙縫刷等輔助工具,有病治病,無病防病。
2.影響全身健康
牙周病是一種非常普遍的口腔炎癥性疾病,嚴重的會導致人體的免疫功能失調,從而對人體的其他器官造成一定的危害。因為口腔是整個消化道的開口,口腔的有害細菌如果大量繁殖,會順著消化道進入腸道,破壞腸道內細菌的平衡,破壞黏膜的防御機制,使免疫力降低,全身炎癥就容易產生;反過來,全身免疫力的降低,使口腔內形成利用致病菌生存的微環境,從而產生齲齒,牙周病等。牙周病還與許多全身疾病有關,它被稱為糖尿病的第六并發癥,與低體重患兒、消化道疾病、心血管疾病、血液病等均相關。所以,積極防治牙周病,不僅利于口腔健康,也有利于全身健康。
3.損害美觀和功能
隨著牙周炎的發展,牙齒可出現松動、移位,最終脫落。這不但對個體的生活質量有很大的影響,而且對個體的心理也有一定的消極作用。在牙齒松動、移位時,尤其是門牙產生的牙縫和牙齒的歪斜,對發音和美觀造成嚴重的影響,面部形態也會發生變化,這不但會對個體的外表產生一定的負面作用,同時對個體的自信心造成一定的沖擊。后牙的脫落、后牙的牙縫塞牙也會造成蛀牙、疼痛等一系列問題,都會影響牙齒正常咀嚼食物,進而影響營養的吸收。此外,牙周炎牙還會引起口腔潰瘍、口腔異味等,這種情況不但會對自己的口腔衛生造成不良的后果,而且還會對人們的社會交往造成不良的影響,比如口臭等。所以,對牙周病的防治就顯得尤其重要。
牙周炎是一種比較普遍的疾病,它的病變不可逆轉,及時恰當的治療是目前最好的方法。現在臨床上對于牙周病的治療方式主要是序列治療,具體分為基礎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以及多學科聯合治療。
1.基礎治療
常說的“洗牙”就屬于基礎治療,對于牙周炎患者還需要在常規洗牙后進行深度刮治,同時醫生要為患者科普一些牙周炎的相關知識,讓患者正確認知牙周炎疾病的病因、癥狀和危害,加強對牙周炎的重視程度,指導患者一天2~3次用正確的刷牙方法刷牙,以及正確使用牙線、牙縫刷等工具加強刷牙的效果,為治療后的牙周恢復健康創造有利口腔環境。
2.藥物治療
牙周炎沒有特效藥,藥物治療一般是治療后的輔助作用,或在急性腫痛發炎時使用。常用的有口服抗生素,比如甲硝唑、阿莫西林等。局部的抗生素凝膠,還有一些漱口水和沖洗的藥液等也有應用。
3.手術治療
如果通過完善的基礎治療,牙周疾病仍不能得到有效控制,那就要走到牙周手術階段,手術的目的主要是徹底地消除感染,促進牙周組織再生,并為后續的治療打好基礎。
4.多學科聯合治療
主要是牙周手術成功后,通過活動或固定假牙或者種植牙,恢復因為牙周炎造成的缺牙的功能;通過矯正排齊牙齒恢復美觀,尋求長期穩定的療效等。
誤區1:只有牙疼才需要看醫生,牙不疼就不用看醫生。
患有牙周炎的人早期很少會有牙痛的表現。牙周炎最常見的表現就是牙齦出血。等到腫痛就診,往往已經發展到比較嚴重的程度。
誤區2:牙齒松了再去看醫生,直接固定就行。
如果是急性炎癥引起的牙齒松動,消炎后一般都會有一定程度的緩解,但是如果是長期的炎癥引起的,那就很難逆轉了。牙齒松動并不是因為牙齒自身有問題,而是包繞牙根的牙槽骨因炎癥吸收而降低了,隨著病變的發展,骨頭只會越來越少,牙齒也會越來越松,而失去的齒槽骨是不會再生長回去的。因此,要及早治療,延長牙齒的使用壽命。
誤區3:每天都刷牙就不會得牙周病。
刷牙≠把牙齒刷干凈,正確的刷牙方法以及合適的輔助工具的使用,能大大提高刷牙的效率。但是,刷牙最多只能刷掉70%,剩下的要由牙醫做專業的清潔。同時,牙周健康還與許多因素有關,只能說,保持清潔的口腔衛生狀態,能夠預防或者減少牙周疾病的發生,但并非一定不會得牙周疾病。
誤區4:牙齦一碰就出血,那不刷牙齦就不會出血了。
其實健康的牙齦是不容易出血的,牙齦出血恰恰表示你的牙齦因為炎癥水腫而變得脆弱,是人體的自我防御機制在提醒你:及時看病,盡早治療。通過牙醫專業的治療,這種情況會很快得到控制的。切莫因為出血就不刷牙,掩耳盜鈴,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
誤區5:長期口臭是胃不好消化不好,和牙周沒什么關系。
口腔異味主要是由細菌自身的新陳代謝導致的,也是牙周炎常見的表現,當我們確認了牙齦健康,并排除了一些其他的原因后,我們會考慮到其他系統性的原因,比如腸胃等,這樣可以更有效地消除口臭。
誤區6:洗牙和牙線會把牙縫變大。
其實,牙縫早就存在了,只不過被軟垢、牙石擋住了,平時感覺不到,看上去好而已,洗牙或使用牙線后覺得有縫,只是因為把臟東西清除了,看到了牙齒的真實狀況,但是這樣能幫助消除牙齦炎癥,如果不清除,炎癥只會越來越嚴重,一直到假像再也無法維持,牙齒最終病入膏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