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醫學上稱為動脈高血壓,是指血液在血管中流動時對血管壁造成的壓力持續高于正常水平的一種狀態。根據血壓升高的程度,高血壓可分為三級:一級高血壓(輕度)、二級高血壓(中度)和三級高血壓(重度或重度以上)。此外,高血壓還可分為原發性高血壓(占90%以上,原因不明)和繼發性高血壓(由其他疾病引起)。
高血壓之所以被稱為“無形殺手”,是因為其往往沒有明顯的初期癥狀,但潛在危害卻極大。它不僅是腦卒中的主要危險因素,還會顯著增加冠心病、心力衰竭、腎臟疾患等多種疾病的發病風險。在我國,腦血管意外(如腦出血、腦梗塞)是高血壓最常見的并發癥。此外,高血壓還可導致左心室肥厚、充血性心力衰竭、主動脈夾層、慢性腎功能衰竭等多種嚴重并發癥,給患者及其家庭帶來沉重負擔。
由于高血壓早期可能無明顯癥狀,因此許多患者往往忽視了自己的病情,導致病情惡化,甚至發生嚴重并發癥。因此,提高公眾對高血壓的認識,加強早期篩查和診斷,對于降低高血壓的致殘率和致死率至關重要。早期識別的方法包括:
定期體檢 定期測量血壓是發現高血壓的最直接方法。建議成年人每年至少進行一次血壓檢測,特別是具有高血壓家族史、超重或肥胖、缺乏運動、高鹽飲食等危險因素的人群更應重視。
關注癥狀 盡管高血壓初期可能沒有明顯的自覺癥狀,但細心觀察仍能發現一些蛛絲馬跡:(1)頭痛是高血壓最常見的癥狀,尤其是晨起時或突然站立時頭痛加劇,可能與血壓升高導致腦血管擴張或痙攣有關。(2)高血壓會影響腦部血液供應,引發頭暈等表現,嚴重者甚至可能出現暈厥。(3)高血壓可引起內耳動脈硬化,導致聽覺神經受損,出現耳鳴癥狀。同時,長期高血壓還會損傷視網膜血管,引起視力模糊、眼底出血等眼部病變。(4)高血壓可加重心臟負擔,導致心肌肥厚、心臟擴大,進而引起胸悶、心悸等心臟不適癥狀。特別是在勞累、情緒激動時,這些癥狀可能更為明顯。(5)高血壓還可能影響神經系統功能,導致患者出現入睡困難、易醒、多夢等睡眠障礙。長期失眠又會進一步加重高血壓病情,形成惡性循環。(6)高血壓可導致血管壁彈性下降、管腔狹窄,影響肢體血液循環,從而出現肢體麻木、乏力等癥狀。這些癥狀通常出現在手指、腳趾等末梢部位。
家庭自測 隨著科技的發展,家庭血壓監測設備越來越普及。測量血壓要在安靜的環境下進行,并在測量前30分鐘內避免抽煙、運動或情緒激動;可以選擇坐位或臥位,通過測量上臂肱動脈的血壓值來獲取收縮壓(高壓)和舒張壓(低壓)兩個數值。如果多次測血壓高于正常值,要及時到醫院接受診室血壓、動態血壓監測等檢查,以明確診斷,
一項發表在《新英格蘭醫學雜志》上的大型前瞻性研究表明,對于高血壓患者進行早期篩查和積極治療,可以使腦卒中的發生率降低約40%,心肌梗死的發生率降低約25%。此外,研究還發現,降壓治療的獲益與血壓降低的幅度呈正相關,即血壓降低得越多,患者獲得的益處就越大。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23年)》明確指出,降壓治療需綜合考慮患者的血壓水平及心血管風險,判斷何時進行降壓藥物治療。具體而言,對于血壓水平140~159/90~99mmHg的高血壓患者,如果心血管風險為低危/中危,可進行4~12周的生活方式改善,如血壓仍不達標,應盡早啟動降壓藥物治療;如果心血管風險為高危/很高危,應立即啟動降壓藥物治療。對于血壓水平≥160/100mmHg的高血壓患者,應立即啟動降壓藥物治療。
改善生活方式 (1)限制鈉鹽攝入,每日食鹽量不超過6克;增加鉀、鈣、鎂等礦物質的攝入;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和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減少高脂肪、高熱量食物的攝入。(2)肥胖會顯著加劇心血管系統的負荷,促使血壓水平持續攀升。鑒于此,超重患者要確保每周參與累計不低于15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鍛煉,包括快步走、慢跑及游泳等運動形式。此類體育活動不僅能夠有效降低血壓,還能減輕體重,顯著增強心肺系統的生理功能。(3)吸煙會導致血管收縮,血壓升高;而過量飲酒則會增加心臟負擔,使血壓升高并可能導致心律失常。因此,高血壓患者應該堅決戒煙,限制酒精的攝入量,男性每日不超過25克,女性不超過15克。(4)長期的精神壓力會導致交感神經興奮,使血壓升高。因此,高血壓患者可以通過冥想、瑜伽、聽音樂等方式來放松身心,減輕精神壓力。(5)高血壓患者應該養成早睡早起的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同時,要避免熬夜和過度勞累,以免加重心臟負擔,使血壓升高。
藥物干預 藥物應遵循個體化原則,即由醫生根據患者的年齡、性別、合并癥、血壓水平等因素綜合考慮后制定。常見的降壓藥物主要包括以下幾類:(1)利尿劑,如氫氯噻嗪、呋塞米等,通過增加尿量來減少體液容量,從而降低血壓。適用于容量負荷過重或鹽敏感性高血壓患者。(2)β受體阻滯劑,如美托洛爾、比索洛爾等,主要通過抑制交感神經活性,降低心率和心肌收縮力來降低血壓。適用于心率較快、伴有心絞痛或心肌梗死后的高血壓患者。(3)鈣通道阻滯劑(CCB),如氨氯地平、硝苯地平等,通過阻止鈣離子進入血管平滑肌細胞內,使血管平滑肌松弛,從而擴張血管,降低血壓。適用于老年收縮期高血壓、單純收縮期高血壓以及合并糖尿病、冠心病的高血壓患者。(4)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如卡托普利、依那普利等,通過抑制血管緊張素轉換酶的活性,減少血管緊張素Ⅱ的生成,從而擴張血管,降低血壓。同時,還具有改善心室重構、減少尿蛋白生成等作用。適用于合并糖尿病、慢性腎臟病、心力衰竭的高血壓患者。(5)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如氯沙坦、纈沙坦等,其作用機制與ACEI類似,但無ACEI的干咳副作用。同樣適用于合并糖尿病、慢性腎臟病、心力衰竭的高血壓患者。
高血壓是一種需要長期管理的慢性疾病。因此,患者應該定期進行血壓監測,并根據監測結果調整治療方案。同時,還需要關注靶器官的功能狀態,及時發現并處理并發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