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兒童機體各個器官的發育尚不成熟,對各種疾病的抵抗力較低,導致其容易發生一些嚴重的、危險性較高的疾病。如果你的孩子除了發燒還出現以下情況,請馬上聯系醫生:(1)看起來精神很差,昏昏欲睡,或者易激怒;(2)有其他癥狀,比如脖子僵直,劇烈頭痛,劇烈咽痛,劇烈的耳朵疼,不明原因的皮疹,反復的嘔吐或腹瀉;(3)有免疫系統問題,發熱反復超過40℃。
孩子腹瀉的同時出現以下合并癥狀,請聯系醫生:(1)發熱持續24~48小時;(2)大便帶血;(3)12~24小時內老嘔吐;(4)嘔吐物是綠色的、或者帶血,或有咖啡色;(5)腹部膨隆;(6)拒食拒水;(7)劇烈的腹痛;(8)有皮疹或者黃疸(眼睛或者皮膚顯現黃色)。
呼吸困難是需要馬上去醫院看醫生的指征,醫學上的說法為呼吸窘迫。如果你的孩子出現以下情況,你就得留心考慮去急診了:(1)每一次呼吸都特別費勁,或者呼吸短促;(2)頻密的呼吸以至于說不出話、哭不出來;(3)每次呼吸都有肋骨凹陷;(4)呼吸聲音變大(比如喘息);(5)呼吸比平時更快;(6)嘴唇或臉變紫(意味著缺氧)。
(1)攜帶重要醫療信息。患兒的完整醫療記錄,包括以往病史、藥物過敏史、當前服用的藥物、疫苗接種記錄等。如果有,帶上最近的檢查報告或相關診斷文件。(2)準備個人身份信息。患兒的醫保卡、就診卡,未辦卡的請攜帶出生證明或者身份證。(3)了解癥狀和重要時間點。記錄孩子出現癥狀的時間和癥狀的具體表現,如果孩子服用了任何藥物,請記下藥物名稱和服用的時間。(4)如果患兒在家中排便或排尿,家長可用干凈的小盒子裝一點帶來醫院。大小便在1小時內有效,注意干掉的糞便不能用于化驗。(5)帶上基本生活用品。根據需要帶上嬰兒用品,如尿布、奶瓶、小毯子等。對于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帶上一些小玩具或書籍,以消除他們在候診過程中的焦慮。(6)帶上常規藥品。發熱患兒可帶上退燒藥。(7)情緒和心理準備。保持冷靜和專注,這對于處理緊急情況至關重要。
經過門診的預檢分診掛上急診后,家長們一定要帶孩子到急診的預檢分診處找護士評估病情,而不是自己一個人來登記,將孩子放在候診區或車上等候就診,容易貽誤病情。急診采取分級診療方案,確保最危重的患者能最先得到救治,可以盡最大努力保證患兒生命安全。此外,在等候就診期間,家長注意觀察孩子的病情變化,患兒病情出現緊急變化時,可以再次找分診護士評估,有危重傾向,則會被安排提前就診。如有精神不振或萎靡、反應差、意識不清、呼吸增快、心跳加速等異常表現時,需要及時告知護士或醫生,經過醫護人員的評估后決定是否能夠優先就診。敘述病史時,依據醫生的問診回答,藥物過敏史請一定告知。查體時,家長可以配合用玩具或者安慰的語言轉移寶寶的注意力;壓舌看喉嚨后,寶寶如果有惡心或輕微嘔吐,為咽反射的正常現象,無需擔心。指導診治結束時,醫生或護士會提供離院指導,包括如何在家中照顧患兒、需要注意的事項、檢驗復診的專業和時間等。整個過程中,家長們一定要保持冷靜,千萬不要自亂陣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