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樹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務,高中階段作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在高中學科教學中融入立德樹人的要求顯得十分重要。高中生物學是高中學科中重要門類,其中蘊含著科學精神、家國情懷、生命健康等豐富的課程思政元素,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嘗試融入課程思政理念能夠促進學生思政素養的提升,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在高中生物新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到高中生物教學是以發展學生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為宗旨,包括生命觀念素養、科學思維素養、科學探究素養、社會責任素養四個方面,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是高中生物學育人價值的體現,其本身就具有課程思政的內涵,因此挖掘高中生物課程中的思政元素,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融合課程思政理念是一個自然而然的過程。
在新時代背景下,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高中是基礎教育的重要階段,要充分發揮其在培育人才中的作用。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融入課程思政理念,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是十分重要的,高中生物學應以學科核心素養為教學目標,滲透思政理念,培養學生必備的品格和關鍵能力,實現學生學科素養和思政素養共同提升,真正落實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目標。
高中學生的生理和心理都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心理發育沒有完全成熟,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還正在構建中,而在當今互聯網信息大爆炸時代,高中生的心理認知和思想觀念很容易受到外界不良信息的干擾。高中課堂作為高中生接受教育的主陣地,要肩負學生思想教育的責任,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弘揚中國科學家的愛國精神和家國情懷,培養學生科學創新精神,亦可進行生命健康教育,培養學生生命意識,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
高中生物課程中蘊含有豐富的課程思政元素,在嘗試高中生物教學中融入課程思政理念的第一步是充分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在筆者的實踐經驗中,教師可以從生命健康、科學精神、家國情懷、文化自信、生態文明等方面對生物學教材中的課程思政元素進行梳理和歸納,如在群落復習的教學設計中,可以培養學生樹立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在遺傳育種課堂教學中,講解袁隆平院士“禾下乘涼”的故事,弘揚科學家開拓創新精神和家國情懷。
立足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以學科核心素養教學目標為主體,在核心素養教學目標中融入課程思政目標。如在生態系統課堂教學中,確立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生命觀念,發展學生歸納與總結的科學思維等核心素養目標,同時明確學習生態學科學家勇于創新的精神,激發民族自豪感。在內環境與穩態教學中,明確以樹立健康生活,珍愛生命的正確觀念為課程思政目標。
基于真實情境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不僅有助于發展學生的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也有利于課程思政理念的融入。教學情境的選擇可以來自于權威的新聞報道,也可以來自最新的科學論文,或者是源于生活中的真實案例,教師要用心挑選課堂教學情境,并以該情境貫穿單元整體教學或課時教學,如在細胞在結構和功能上是統一整體的教學設計中,筆者以真實的Ι糖尿病患者日常生活為情境,引導學生對社會熱點問題的關注和討論,培養學生責任意識和創新精神。
學科課程思政教學是當前教學理論和實踐研究的熱點,作為高中學科任課教師要有意識、有方法將課程思政理念潤物細無聲地融入課堂教學中,真正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現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
本文為2023年紹興市教育科學規劃立項課題“基于課程思政理念的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研究”(課題批準號:SZJ2023210)的研究性成果。
(作者單位:浙江省諸暨市海亮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