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教材解讀
“插上科學的翅膀飛”是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習作的主題。其寫作要求為:寫一個科幻故事,將頭腦中天馬行空的想法記錄下來。教材通過三幅生動的插圖,為學生開啟了一個科幻的世界,旨在激發學生對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也為他們提供了豐富的想象空間。
為了幫助學生將想象具體化,教材設計了系列問題。這些問題不僅可以引導學生深入理解科幻故事“想象+科學”的特點,還讓他們認識到科學技術與人們生活的緊密聯系。
學生通過回答這些問題,能夠逐步構建一個完整的科幻故事框架,為后續的創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在創作過程中,學生需要關注兩個核心要點:
一是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這要求學生搜集與故事主題相關的科學知識,并將其巧妙地融入故事中,使故事既有科學依據又充滿想象力。
二是架構基于科學技術的奇特經歷。學生需要構思一個基于科學技術的獨特情節,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感受到科學的魅力和奇幻的樂趣。
最后,教材還提出了“故事奇特”和“令人信服”兩個評價標準,旨在幫助學生自我評估和完善作品,創作出更加精彩、富有創意的科幻故事。
二、教學目標
以“插上科學的翅膀飛”為例,在讀寫結合教學模式下,教師應以核心素養為導向,構建科學、有效的教學目標,見表1。
三、學情分析
學生在四年級上冊學習了《夜間飛行的秘密》,五年級下冊以“神奇的探險之旅”為主題展開了寫作訓練。這些學習經歷不僅鍛煉了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也讓他們對科技與生活的關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六年級的學生對未知世界充滿好奇,他們渴望通過想象探索未來的可能性,這為“插上科學的翅膀飛”的教學提供了良好的契機。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引導學生理解科幻故事所展現的未來科技、奇特想象與現實生活之間的聯系和差異,掌握科幻故事的基本結構和敘事方式;鼓勵學生打破常規思維,發揮想象力。
難點:指導學生將科學技術元素巧妙地融入科幻故事中,使故事既具有科學性又富有想象力和說服力。
五、教學過程
(一)師生暢談,探尋科幻奧秘
首先,教師可以向學生展示一些科幻元素的圖片或簡短的科幻視頻片段,以引起學生對科幻故事的興趣。接著,教師鼓勵學生自由發言,分享他們讀過的科幻故事,如《海底兩萬里》《流浪地球》《地心游記》等。其他學生聽完分享后,可以進行評議或補充發言。隨即,教師對學生的分享和評議進行總結,引導學生認識科幻故事的多樣性并體會其魅力。最后,教師明確課程目標,即“一起走進科幻世界,探索科幻故事的奧秘”。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自由分享和評議,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參與度,幫助他們初步感知科幻故事的特點。)
(二)審題入微,把握寫作關鍵
首先,教師展示多媒體課件,標注本次習作的主題——展開想象,寫科幻故事,并簡要說明:“同學們,今天我們要探討的是科幻故LPsmI8eUO611MVbbV2oKfhYf9Nr0Ekuowh3fZ4dLRGU=事的寫作,請大家認真閱讀課件上的提示,理解并明確本次習作的主要任務?!比缓蠼處熃忉專骸翱苹霉适滦枰覀兂浞职l揮想象力,在編寫時,我們要注意在情節中融入科學技術元素,使故事更加吸引人。”
接下來,教師通過課件列出教材對本次習作的要求,并指導學生仔細閱讀,思考其中的關鍵點。教師提醒學生注意:“在閱讀時要特別關注人物的生活環境、他們可能使用的科學技術、這些技術如何引發奇特經歷?!苯酉聛?,教師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探討、總結梳理習作重點,然后在課堂上分享。
如“首先,我們要展開大膽的想象,構思一個引人入勝的科幻故事……其次,我們要詳細描述故事中人物的生活環境,讓讀者能夠身臨其境……然后,我們要清晰地介紹人物可能使用的科學技術,這些技術要具有想象力和創新性……最后,我們要將因為科學技術而產生的奇特經歷寫得具體生動,讓讀者感受到科技的魅力?!?/p>
最后,教師進行總結:本次習作的核心是編寫一個科幻故事。在這個故事中,我們需要設想人物的生活環境,并描述他們可能使用的科學技術。同時,這些技術如何影響人物的生活,引發怎樣的奇特經歷,也是我們需要詳細描述的。
(設計意圖:教師通過呈現直觀的教學材料,幫助學生清晰地理解本次習作的要求和重點;通過引入習作主題、解讀教材要求和總結梳理習作重點,逐步引導學生深入理解科幻故事的特點和編寫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和科學素養。)
(三)思路飛揚,指導選材技巧
首先,教師通過多媒體展示《他們那時候多有趣啊》這篇課文的片段。讓學生快速回顧課文內容,思考科幻故事的特點,并提醒學生注意課文中描述的未來上學方式和現在學校生活的對比,以及其中展現的科幻元素和想象力。以此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活學生的思維力、想象力。
然后,教師可以列出幾個科幻故事的選材方向,如“大腦能直接從書上拷貝知識”“人能在火星上生活”“穿越時空回到恐龍時代”等。引導學生根據選材方向,思考它們分別代表了哪些科幻元素,并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見解。在此環節,學生可以進行分組討論,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科幻方向,并思考可能的故事情節。
接下來,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軟件,展示科幻故事的選材方向及其可能的子主題。在思維導圖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討論結果,添加或修改內容,形成一個完整的科幻故事選材框架。學生觀察并理解思維導圖的內容,思考自己所設想故事的方向和框架。
此外,教師可以展示科幻故事示例,如“乘坐時空穿梭機回到恐龍時代”。引導學生學習并模仿小伙伴的表達方式,思考并準備自己的科幻故事。學生按照“我最想寫的科幻故事是……我會……”的句式,分享自己的科幻故事創意。例如,我最想寫的科幻故事是回到恐龍時代探險,我會目睹恐龍與古老環境;我最想寫的科幻故事是知識復制的未來,我會見證其給社會帶來的便利;我最想寫的科幻故事是星際邂逅,我會與外星生命建立聯系……
最后,教師對學生的分享進行點評,并給出改進建議。
(設計意圖:本教學設計旨在通過回顧課文、指導選材、巧用導圖、分享故事等環節,引導學生掌握科幻故事的寫作方法和技巧,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和想象力,使學生有話可說、有話能說,為創作既富有科幻色彩又符合邏輯的科幻故事奠定基礎。)
(四)研讀文本,學習寫作之道
1.明確科幻故事的“六要素”
首先,教師可以板書“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以《他們那時候多有趣啊》為例,分析并標注文章中的“六要素”(見表2),強調在科幻故事中,重點敘述事情的經過,并融入神奇的科學技術。
2.分析科幻故事的奇特之處
接下來,教師可以以課文為切入點,從依據現實生活來想象、展現神奇的科學技術等多個維度,引導學生分析科幻故事的奇特之處,以此打開學生的思路,激活學生的寫作靈感。
(1)依據現實生活來想象
教師可以展示《他們那時候多有趣啊》中描述紙質書與電子書的片段:瑪琪和托米翻著這本書,書頁已經發黃,皺皺巴巴的。他們讀到的字全都靜止不動,不像他們通常在熒光屏上看到的那樣,順序移動。真是有趣極了,你說是不是?讀到后面,再翻回來看前面的一頁時,剛剛讀過的那些字仍然停留在原地。提問:“根據閱讀片段,說一說現在的電子書與過去的書有什么不同?”基于問題的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積極思考、互動,討論紙質書與電子書的不同之處。預設學生回答:我們可以從“書頁已經發黃,皺皺巴巴的”等字眼中看出紙質書與電子書之間的不同,而且這些字眼充滿了生活氣息,讀起來非常真實、有趣。此環節旨在讓學生認識到科幻故事要以現實生活為依據,才能夠讓讀者有代入感。
(2)展現神奇的科學技術
教師借助多媒體展示《真理誕生于一百個問號之后》中關于睡眠研究的片段。大意是:一位名叫阿瑟林斯基的俄裔美國睡眠研究專家,一次,他發現兒子在睡覺的時候,眼珠忽然轉動起來……最后得出結論:睡眠中眼珠快速轉動的時候,人的腦電波也會發生較大的變化,這是人最容易做夢的階段。由此引導學生思考:“這段文字是如何展現神奇的科學技術的?”這一問題。學生通過交流、探討,回答:“探索夢境的奧秘,科學家們發現,當我們在睡夢中眼珠輕輕轉動時,正是大腦編織夢境的活躍時刻。這一奇妙的科學知識不僅增添了生活的趣味性,更揭示了人類夢境與現實之間深層的科技聯系……”通過討論,學生能夠進一步了解科學技術在科幻故事中的重要性,以此鼓勵學生想象并創造屬于自己的神奇科學技術。
最后,教師提供幾個科幻故事的開頭,讓學生選擇其中一個進行簡單的續寫。要求包含上述分析的科幻故事特點,并且前后內容過渡自然,具有連貫性、邏輯性。學生完成練習后,教師選擇幾篇典型作品進行點評,強調優點并指出改進之處。
(設計意圖:本教學設計旨在通過詳細分析科幻故事的寫作方法,引導學生掌握科幻故事的創作技巧。通過具體的文本分析、討論和練習,使學生能夠明確科幻故事的“六要素”及如何展現神奇的科學技術等。同時,通過實踐練習和反饋,提升學生對科幻故事的續寫能力。)
(五)提綱挈領,書寫有序
首先,教師簡要說明擬題對于文章的重要性,然后展示幾個擬好的題目。如“神奇的滅癌水”“我的最強大腦”“神通廣大的大腦拷貝器”等,并簡要說明這些題目的特點都是關于科幻主題的,能夠引起讀者的好奇心和興趣。
其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觀察并理解寫作提綱的范例,指導學生學習列寫作提綱。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討論提綱的要點,包括前因后果的清晰性、科技元素的融入以及“總—分—總”的結構。學生根據范例和討論結果,自主列出寫作提綱,以清晰地規劃文章結構,明確寫作方向和內容,提升內容的完整性和邏輯性。學生完成提綱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分享各自的提綱內容,并給予適當的指導和建議,幫助學生完善提綱。
最后,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有關本次習作的素材,包括科幻元素、科技知識等,以此幫助學生累積豐富的素材,更好地構思和寫作。此外,教師則應著重強調寫作時要注意情節的連貫性、人物的塑造以及科技元素的融入等。
(設計意圖:通過展示提綱范例和提供習作素材,幫助學生理清寫作思路,降低寫作難度。同時,通過教師的巡視指導和學生的自主寫作,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和想象力。整個教學過程注重學生的參與和實踐,旨在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寫作,提高寫作興趣和能力。)
(六)多維評議,自主修改
首先,在學生完成寫作任務后,教師可以展示評價表,并詳細解釋各個評價內容及其細則,確保學生明確了解評價要求(見表3),然后展開多維評價。
一方面,教師指導學生根據評價表逐項評價自己的習作。對符合要求的項目在自評欄中打“√”,不符合要求的則標出需要改進的地方。另一方面,教師指導學生展開小組評價。每個小組推薦一位同學進行展示,其他成員根據評價表給出評議意見,并討論如何修改。其次,教師對學生的寫作內容進行總結性評價,如開頭用詞是否準確、對話描寫是否生動、功能介紹是否細致等。最后,學生根據多元化的評議意見,對自己的習作進行修改。
(設計意圖:通過自評、小組評議和獨立修改等多個環節,幫助學生發現不足,學習他人的優點,不斷完善寫作內容,從真正意義上提升寫作能力。)
(七)教學反思
本次以“插上科學的翅膀飛”為例,解讀小學語文中習作教學與閱讀教學的結合方式。其成功之處在于,教師充分利用了閱讀與寫作之間的緊密聯系,為學生創造了一個充滿想象和創造的空間。在閱讀環節中,學生不僅接觸到了豐富的科幻素材,還通過深入閱讀理解了科幻故事的基本要素和創作方法,這為后續的習作環節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在習作環節,教師鼓勵學生展開大膽的想象,并將故事情節建立在科技發展的基礎上。通過討論、評點和修改等,學生不斷完善自己的作品,使其既具有創新性又符合科幻故事的寫作要求。通過這一過程,學生不僅能夠鍛煉寫作能力,加深對科技發展的理解,還于無形之中強化了科學思維和想象力。然而,此次教學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部分學生在想象時未能緊密結合科技發展,導致作品缺乏科學依據和可信度。為了彌補這一不足,教師在閱讀環節,可以引導學生關注科技發展的前沿動態,了解最新的科技成果和原理;在習作環節,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的科幻故事素材和背景知識,幫助學生構建合理的故事框架和情節。展望未來,教師應進一步開辟讀寫結合教學新路徑,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力,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創新精神等,為他們未來的學習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同時也助力小學語文教育事業駛向新的發展征程。
(作者單位:貴州省從江縣西山鎮中心小學)
編輯:蔚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