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科研成果評價服務是高校圖書館科研支持服務的主要內容之一。從科研成果評價流程的視角來看,高校圖書館科研支持服務內容包括分析指標性能,指導指標選擇;分析成果出處,全面采集數據;借力多樣化評價工具與方法,賦能成果數據分析與展示;討論成果數據,完成定量評價;總結評價結果,出具評價報告。高校圖書館在科研成果評價支持服務中存在缺乏科研評價服務政策支撐及統一管理平臺,獲取的評價數據不夠全面、及時,評價支持服務的模式和內容落后于現實需求等問題。基于此,高校圖書館應完善科研評價支持服務機制,提升科研評價支持服務館員的能力和素質,拓展科研評價支持服務的內容和范圍。
[關鍵詞] 評價支持服務 文獻計量服務 科研成果評價 高校圖書館
[中圖分類號] G252 [文獻標志碼] A [ DOI ] 10.19764 / j.cnki.tsgjs.20231822
[本文引用格式] 張芳,高陽.基于科研成果評價全流程的高校圖書館支持服務研究[J].圖書館建設,2024(2):119-126.
*本文系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資金項目“基于科學計量大數據的人文社會科學人才評價研究”的成果,項目編號:22CX04027B。
Research on University Library Support Services Based on the Whole Proces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 Evaluation
Zhang Fang, Gao Yang
[Abstract] The evaluation service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are one of the main aspects of the academic support services provided by university librar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valuation proces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this paper discusses it in detail which includes: analyzing the performance of indicators to guide the selection of indicators; analyzing the sources of achievements through comprehensively collecting data; leveraging a variety of evaluation tools and methods to empower the analysis and presentation of achievement data; discussing achievement data to complet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s; and summarizing evaluation results to produce evaluation reports. However, some challenges exist in the evaluation support services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chievements in university libraries, such as the lack of research evaluation service policies and a unified management platform, the evaluation data obtained being neither comprehensive nor timely enough, with the modes and content of evaluation support services lagging behind the actual needs. Based on this, university libraries should improve the mechanisms of research evaluation support services, enhance the abilities and qualities of librarians involved in research evaluation support services, and expand the content and scope of research evaluation support services.
[Keywords] Evaluation support service; Bibliometric service; Achievements evaluation; University library
0 引 言
科研成果評價是高校科研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支持、服務學校開展科研評價是高校圖書館的重要職能之一。學術評價對科技人才、學術團體和國家科研實力的評估具有重要的參考作用,對人才學術的長遠發展具有重要的導向作用[1]。高校的教師考核、人才引進與評估、職稱評審與晉升都離不開科研成果評價。圖書館作為高校的支撐服務機構和重要學術中心,在學術評估和數據管理方面擔任重要的角色。《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2](教高〔2015〕14號)第三十條規定,圖書館應積極拓展信息服務領域,提供數字信息服務,嵌入教學和科研過程,根據需求積極探索開展新服務;第四十一條規定,圖書館應注重統計工作,如實填報各類統計數據,做好統計數據的保存和分析。隨著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帶來信息環境的變化,知識形態、知識生產方式和學術交流方式發生變化,科研成果評價的范疇、標準、方法也隨之改變。政府根據新形勢、新需求出臺了一系列深化評價改革的導向性文件,明確指出科研評價要轉向綜合、多元和代表性成果,要全面、準確反映成果的創新水平、轉化應用績效和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貢獻[3-5]。面對評價改革的浪潮,社會各組織紛紛響應。2020年4月7日,全球180多位學者參加舊金山宣言(San Francisco Declaration on Research Assessment,簡稱DORA)的網絡研討會,共同探討圖書館在科學研究評估改革中所起的作用。小組成員劍橋大學的伊馮·諾比斯(Yvonne Nobis)、希臘開放大學遠程圖書館和歐洲研究圖書館協會的列奧尼達斯·帕帕克里斯托波洛斯(Leonidas Papachristopoulos)、愛荷華州立大學的柯蒂斯·布魯迪(Curtis Brundy)和伊利諾伊理工學院的德文·薩維奇(Devin Savage)在會上討論圖書館員的工作經驗,以改善高校的研究評估。2023年6月27日,首屆高校圖書館評價服務高質量發展研討會[6]在清華大學圖書館舉辦,700多位圖情評價代表、專家匯聚一堂,圍繞高校學科發展、人才評估、國際合作等評價業務需求,深入探討高校圖書館評價服務高質量發展問題。科研評價支持服務成為信息技術時代高校圖書館的基本職能之一,也是高校圖書館知識服務體系中的重要一環,其受重視程度日益凸顯。
1 高校圖書館科研成果評價支持服務現狀
科研成果評價是科研評價最重要的依據。圖書館通常是通過文獻計量服務支持評價者的科研成果評價。國外圖書館自20世紀70年代就開始參與文獻計量研究,新西蘭、澳大利亞和愛爾蘭等國家超過50%的高校圖書館提供文獻計量培訓、引文報告編制,研究者、學術院系和整個機構研究影響力評估服務[7]。21世紀初,德拉蒙德(Drummond)等人[8]介紹了澳大利亞的新南威爾士大學圖書館研究影響力評價、研究成果管理及開放獲取等服務,該圖書館通過LibGuid平臺,開展科研數據管理、科研影響力測定、科研道德培訓、科研成果出版等服務。貢本伯格(Gumpenberger)等人[9]介紹了奧地利維也納大學圖書館設立文獻計量部門來為個人、部門和機構等提供專業的文獻計量服務以支持研究評估和研究成果監測。德拉薩爾(Delasalle)[10]介紹了英國牛津大學圖書館、劍橋大學圖書館等高校圖書館開展的科研信息管理、科研數據管理、科研評價、科研培訓等服務。新西蘭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圖書館提供科研成果影響力分析報告和“一對一”研究咨詢[11]。英國的研究卓越框架(又稱英國高校學術研究排名)、美國的NIH(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科技評價體系、澳大利亞的“澳大利亞卓越科研”都有力地推動了當地科研水平的進一步提升。
近年來,國內高校圖書館大力開展評價支持服務探索,提供的科研評價支持服務主要有評價數據獲取、機構科研績效評估、學科發展態勢分析、科研影響力分析、引文分析報告、學科分析報告等內容。梳理現有的科研評價支持服務相關研究成果,發現文獻內容大致可以歸納為兩類:①圖書館的科研評價支持服務實踐。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引導用戶利用Scopus和SciVal進行文獻科研影響力分析、機構和人員的科研績效對比分析[12];四川大學圖書館利用ESI和Incites進行科研評估和前沿追蹤[13],輔助學者創建個人的學術身份;同濟大學圖書館的《科研論文評價及相關政策研究》報告結合本校科研論文的產出和影響力,分析科研論文的總體趨勢、學科交叉程度、國際合作情況、主要發文期刊、不同層次論文的結構等服務[14];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圖書館設立信息研究部和學科服務部,為科研管理部門和院系提供各學科的發展分析報告、學科前沿態勢報告、學者科研成果分析報告、專利分析報告等服務,為本校教師提供科研產出成果數據查詢、成果的規范化管理及長期保存。②研究者們對科研評價支持服務的探索。張妍妍[15]介紹復旦大學圖書館以人文、社科的發展評價為重心,建立學術數據分析與展示平臺,開展文獻計量、學術評價、數據分析與可視化等相關研究,發布學科分析評估報告。許天才等人[16]提出高校圖書館應發揮文獻計量和情報服務的優勢基礎,從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指標權重的量化、實證結果與存在問題的分析,協助高校推進完善論文代表作的復合式評價。劉曉娟等人[17]探索入藏量指標在學術著作影響力評價中的運用。蔡洪齊等人[18]分析圖書館利用H指數有效提高學術成果評價結果分析的可靠性。王艷等人[19]探討高校圖書館以文獻計量為基礎,基于分析型數據庫(如SCI、SSCI、ESI、Incites等)以及情報分析方法對個人、機構或學科科研績效以及學科發展態勢等進行客觀評估和分析預測。鐘鈴[20]運用CiteSpace從卓越性科研產出及發展力、學科領域結構分布、高水平科研合作貢獻情況等方面對深圳大學城的高被引論文和熱點論文進行分析與評價。王颯[21]調研了國內39所“985工程”高校圖書館開展科研評價服務的現狀。
科研成果評價作為國家知識創新、科技創新以及高校學科發展與人才流動的重要環節,無論是圖書館報道開展的支持服務實踐,還是研究者們論述的圖書館支持服務,都表明高校圖書館對科研評價支持服務的價值已經得到學校和社會的廣泛認可。學校層面的學科評估、學位點評估、雙一流評審等,院系的各類與科研成果相關的測評,包括教師職稱評聘考核、人才引進與選拔、評優評獎等,個人的基金項目申報、各類報獎等,都離不開科研成果評價。高校圖書館通過科研成果評價支持服務,輔助學校職能機構、機關部處、院系單位執行基金分配、人才評估、科研獎勵等科研決策,為學科建設、職稱評聘、聘期考核、學術合作、人才選拔等工作提供支撐。已有研究成果主要是從數據獲取、數據組織、數據管理、數據存儲等方面進行科研成果服務以及相關情報分析服務的實踐探索,少有從科研成果評價的角度分析圖書館的支持服務。本研究以科研成果評價流程為視角,探討高校圖書館科研服務團隊在科研成果評價各個環節提供的支持服務,為促進高校圖書館支持評價服務的高質量發展提供借鑒。
2 高校圖書館科研成果評價支持服務內容
公益性、公開性和獨立跨學科的位置使圖書館能夠公開公正地作為第三方參與評價,同時,圖書館資源的權威性和館員的專業性也是高校圖書館開展評價支持服務的保障。研究成果的評價需要經過一系列環節和步驟,了解評價目的、評價對象類型、評價的理論基礎是高校科研評價支持服務館員(以下簡稱服務館員)提供服務的前提,有助于服務館員指導評價者選擇合適的評價指標,構建科學、合理的評價指標體系。服務館員向評價人員詳細介紹各指標的功能和優缺點,為評價者的指標賦權打下基礎,然后從相關數據庫采集評價數據,根據評價目的,應用恰當的評價工具對評價數據進行整理、關聯、分析,得出基于科研數據的定量評價結論。最后,出具基于成果數據分析的評價報告(見圖1)。服務館員有必要樹立關聯評價全程的服務意識,提供基于科研成果評價全流程的連貫服務。下面從科研成果評價的指標遴選、數據采集、數據處理、結果分析及報告出具等環節,探析高校圖書館利用豐富的信息資源、技術資源、人力資源開展的科研成果評價支持服務。

2.1 分析指標性能,指導指標選擇
在2020年的舊金山宣言網絡研討會上,劍橋大學的伊馮·諾比斯指出圖書館員是文獻計量學領域的專家,圖書館幫助學科發現不同指標的局限性責無旁貸,且有責任教育科研人員使用可靠的指標[22]。希臘開放大學遠程圖書館和歐洲研究圖書館協會的列奧尼達斯·帕帕克里斯托波洛斯建議圖書館提供元數據和存儲庫方面的教育,指導學科選擇正確的評價指標[22]。
高校圖書館在開展科研評價支持服務時首先要分析評價指標的性能和評價指標表征的目標,對學術成果評價的計量指標提出要求。指標的選擇必須兼顧成果的形式、內容、效用等角度,涵蓋成果的學術價值、經濟效果和社會影響,以綜合測評成果的創新性、影響力和社會貢獻。人文學科成果的評價要著重考核基礎理論研究與創新、知識體系構建與傳播、學科體系傳承與建設等方面的貢獻;社會科學成果的評價應著重考核咨政建言、指導社會實踐、輔助宏觀決策等方面的貢獻[23]。科技成果的評價應關注成果的質量、學術水平、實際應用和成熟程度等[24]。科研成果評價除了使用論文、著作、專利、基金項目、獎勵等成果的傳統通用指標外,還應融入代表作、智庫專報等新指標。成果的社會影響力指標應包括體現成果社會擴散情況的下載量、提及量、評論量、轉發量等以及體現公眾滿意度情況的點贊量、分享量等,一些難以量化的指標,如學術大會主題發言、主持制定國家標準、學術組織重要職務、社交媒體應用、科技成果轉化、研究報告被采納等也應盡量納入指標體系。服務館員借助平臺和數據庫,向評價主體介紹不同指標的優缺點,引導評價主體充分了解指標的內涵、功用、各層級指標間的關系,選擇內容上有密切關聯、指標間有因果聯系,能夠客觀反映評價對象現狀與發展趨勢的指標。在評價支持服務過程中,服務館員指導評價主體恰當調整和優化因實踐發展及評價客體變化而產生變化的指標,使構建的指標體系遵循學術價值和社會價值統一、 形式評價與內容評價統一的原則,使評價結果具備科學性和有效性。
2.2 分析成果出處,全面采集數據
成果數據的采集是科研評價的前提,數據采集的工作量大且需要服務館員具備一定的獲取能力,采集的數據必須符合評價指標、對象、范圍、周期、維度等的特定需要。評價數據一般包括評價對象的基礎信息數據和學術成果數據。基礎信息數據包括機構、姓名、學歷、職稱、職務、專業、研究方向、榮譽、證書等表征學者個體屬性的信息。學術成果數據一般包括論文發文量、高水平論文情況、專著數量與級別、獲獎級別與獎次、專利及轉化情況、項目級別與項目成果信息以及成果的社會影響力等數據。學術成果的社會影響力數據包括成果被媒體采用情況,成果的推廣轉化情況,制定的制度、標準產生的社會影響,學術培訓貢獻等。成果數據可能來自各種類型的數據庫、各級項目查詢平臺、各個科學技術獎勵辦公室以及知識產權網等不同地方。服務館員在采集數據前須與評價主體反復探討成果數據的具體內容、范圍與來源等要求,明確邊界。采集的數據須透明、準確、可操作、可量化。
高校圖書館在評價數據的獲取上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首先,高校圖書館與數據庫商之間有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擁有大量數據庫和資源平臺的使用權優勢,可以較易獲取到符合要求的評價數據;對于不易采集的成果的社會影響力數據,服務館員可以利用機構購買的相關軟件及建立的平臺進行獲取。其次,高校圖書館建有網羅本校科研人員學術成果的學者庫,經過作者本人核實及服務館員清洗后的規范數據可為科研成果的評價服務提供有力支撐。最后,服務館員可以充分利用自身學科服務、情報服務的經驗優勢,借助大數據和人工智能,參考數據庫的學科分類和學科屬性特征,全面、準確采集評價對象的基礎信息數據和學術成果數據,為學術成果的定量評價提供客觀、真實的數據支撐。
2.3 借力多樣化評價工具與方法,賦能成果數據分析與展示
目前,科研成果評價的手段和度量工具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定量的計量分析,另一種是定性的同行評議。傳統的高校圖書館科研評價支持服務大部分是利用計量分析技術作為主要評價手段和度量工具。隨著信息環境的變化,服務館員要不斷吸納、使用新的評價工具,融合應用多種科研評價工具和方法,多維度分析學術成果數據。除了利用引文分析數據庫和期刊引證報告,服務館員通常利用Tableau軟件查看并理解數據,使用Endnote、Refworks、Zotero等軟件對文獻進行分類管理;應用SPSS、Access、Python
等軟件分析數據;利用Altmetrics 、PlumAnalytics 等評估與展示科研成果;運用JCR、InCites、ESI以及SciVal等工具分析機構科研績效、學科發展態勢、科研競爭力、科研合作機構等學科發展現狀;利用Excel、Tableau、CiteSpace等可視化工具,協助評價主體基于學術成果數據制作各式各樣圖表,生動有效地傳達數據背后所蘊含的意義。服務館員通過引文分析、學術競爭力分析、聚類分析、共現分析、共被引關系分析、量化指標分析、績效評價指標分析,為定量評價提供詳細、動態的多維度數據,為同行專家的評議提供客觀的參考數據。服務館員的定量分析與專家的定性評價各自獨立開展,避免了同行評價專家受到量化指標數據的干擾。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互輔助、相互補充,使評價結果更加科學、準確。
2.4 討論成果數據,完成定量評價
數據分析和處理是評價支持服務流程的核心環節。高校圖書館擁有專業的學術情報分析人才和豐富的學術情報服務經驗,良好的文獻計量基礎使服務館員能夠根據評價主體的目標需求,分類、關聯、整合成果數據,為評價主體全面分析獲取到的學術成果數據。首先,服務館員利用ORCID、Scopus等作者標識符確認學術成果與成果作者的關系,整合學者來自不同數據庫的跨學科成果;對因工作調動等原因出現不同單位的同一學者,通過人工合并對不同來源的數據進行唯一性歸并、去重。其次,服務館員利用各類軟件工具快速整合、關聯不同層級的評價數據,系統分析隱藏在凌亂數據間的內在情報信息,序化、整合科研成果。最后,服務館員利用自身長期積累的情報服務隱性知識,幫助評價主體分析學術成果在定量指標和定性指標中的數據表現,描述、評價學術成果的外部特征,為評價主體提供客觀真實的橫向、縱向對比分析結果。對評價結果的分析須結合評價結果產生的原因和所處的具體語境,保證評價結果的客觀性和科學性。
2.5 總結評價結果,出具評價報告
評價報告是對評價結果的總結,是高校開展學科評估、學位點建設評估、領域評審專家遴選、人才選拔以及館藏建設的重要決策依據。服務館員針對科研成果定量評價的結果,為科研管理部門或個人出具分析報告(學科分析報告、研究影響力評價報告或科研績效評估報告等)。個人科研績效評估報告包括個人檔案、研究領域、出版物數量、發文趨勢、引文情況、H指數、期刊影響因子、高水平論文表現、代表作評價、研發成果原創性、成果轉化效益、重要學術組織或期刊任職、國際合作偏好、參與的全球研究方向及占位、對比分析等內容,詳細分析個人的科研產出、科研水平以及對單位的貢獻度,可為單位選拔人才、引進人才提供數據支持。學者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求向圖書館定制個人報告提綱。為科研管理部門提供的評估報告主要包含以下內容:①對標機構的比對數據。比對的數據除了包含個人科研績效評估報告的內容,還包括機構層面的SCI發文量、被引頻次、論文被引百分比、學科規范化的引文影響力、國際合作論文、發文期刊規范化引文影響力等內容。通過分析本機構學者與對標機構學者科研指數的區別,激發本單位學者的科研動力。②各學科的高影響力學者名單。借鑒“愛思唯爾中國高被引學者”“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學家”等的遴選方法、標準,揭示各學科國際或國內的高影響力學者;基于學者的發文量、發文趨勢、研究熱點、合作偏好等數據分析,識別領域科研特征和高層次人才。通過對領域專家學術成果專業的文獻計量,向學校提供與評價主題相匹配的領域專家的最新學術綜合影響力,為遴選領域評審專家提供數據支撐。③指定人才或引進人才的科研成果分析。通過對指定人才產出的科研成果進行多層次、全方位地梳理、比對,發現該人才的科研創新成果和研發熱點,深度挖掘潛在許可實施對象,并就未來知識產權保護和布局提出相關對策及建議,促進人才科研成果的轉化。
科研評價結果報告可為職稱評定、人才引進、科研績效評估或者科研政策制定提供依據。圖書館通過提供各種分析報告,輔助科研管理者的科研決策(如科研獎勵、基金分配、人才評估等)和研究者的科學研究(如學科發展規劃、探測研究前沿、學科發展態勢等)[25]。服務館員在制作科研評價報告的過程中,要與用戶保持充分的溝通與聯系,確保出具的評價報告更加完善且貼合用戶的需求。
3 科研評價支持服務中存在問題與應對策略
3.1 存在問題
科研成果評價作為知識創新、科技創新、高校學科發展與人才流動的重要環節,高校圖書館對科研評價支持服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對現有科研評價支持服務文獻的梳理發現,雖然科研成果評價的流程基本已是被認可的固定模式,但高校圖書館在支持評價服務的實踐中并沒有自主權和話語權,大多是應院系需求,參與評價的某些環節,提供滿足評價主體需要的部分內容。因沒有全程參與評價的整個流程,對評價目標、評價對象等缺乏系統、深入的了解,高校圖書館在科研成果評價的支持服務實踐中存在以下主要問題亟待解決。
(1)缺乏科研評價支持服務政策支撐及統一管理平臺。目前還沒有權威部門頒發的高校圖書館科研評價支持服務政策文件,大多數高校圖書館還是在學科服務和信息咨詢的基礎上拓展科研評價支持服務,沒有專業的服務館員,也沒有定期進行專業培訓。相當比例的圖書館還缺乏管理層面的支持和業務開展的平臺,致使科研評價支持服務成為間斷性的、碎片化的、粗淺式的服務。
(2)獲取的評價數據不夠全面、及時。由于評價指標多元,成果數據多源,一些數據獲取困難(如論文的社會影響力和經濟影響力部分指標數據)且清洗的工作量大,許多評價只選擇了基于論文、專著、專利等易采集或較現成的評價指標,一些難以量化的指標經常被忽略,致使評價指標維度不夠,不能全面體現學者的學術水平和影響力狀況。同時,高校圖書館對科研數據管理意識有待進一步加強,學者庫的數據更新力度不夠,數據的動態性仍然不足,獲取的評價數據滯后,影響評價結果的信度和效度。
(3)服務模式和服務內容落后于現實需求。由于學科發展態勢、基金申請、職稱晉升等分析報告的模式、內容框架較為固定,提供支持服務的周期性顯著,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后,服務館員對此呈現明顯的疲軟狀態,缺乏創新,應對多樣化需求的能力不足,對服務的內容、方法、工具等缺少反思和改進,服務效果不能很好地滿足用戶的需求。
3.2 應對策略
鑒于高校圖書館在科研成果評價支持服務中出現的問題,本研究提出如下解決辦法:
(1)完善科研評價支持服務體系。高校圖書館應在圖書館網站主頁上設置科研支持服務欄目,明晰科研支持服務的體系框架和聯系指南,全面規劃評價支持服務;設置科研評價支持服務崗位,組建專業的科研評價支持服務團隊并完善團隊管理和服務館員激勵機制;建立合理的科研支持服務流程、業務標準文件、服務反饋及評價機制;加大科研評價支持服務平臺建設,創新科研評價數據采集系統,統籌科研支持服務內容,為科研評價支持服務創造穩定的環境氛圍。
(2)提升服務館員的能力和素質。服務館員需要具備較強的專業能力、較高的信息素養、敏銳的科研感受和良好的溝通技能。高校圖書館應組織科研支持服務團隊成員系統學習科研評價的政策文件、文獻計量相關的理論與方法、研究報告的撰寫。樹立關聯評價全程的服務意識,研究先進評價理論,加強對新技術、新技能的培訓,快速學習新的評價工具和評價方法,讓智能技術賦能科研信息管理、科研成果管理與維護。學習、借鑒國內外高校圖書館的成功經驗,通過“學+研”結合的模式提升服務館員的科研決策支持和服務能力。
(3)拓展科研評價支持服務的內容和范圍。高校圖書館除了提供現有的影響力評估方法咨詢、計量方法運用指導、科研評價數據庫使用介紹、科研評價數據獲取、科研績效評價、學科發展分析等服務內容外,應該根據教師、學院或學校科研管理部門的需求擴展支持服務的內容,規劃服務重點。增加提供高影響力學術成果的發現、基金申請、人才招聘、職稱晉升等過程中的成果評價相關支持服務,積極為學校的學科建設和科學研究提供科學分析和決策支持。高校圖書館要大力宣傳和推廣科研評價支持服務業務,根據國家評價新政策預測未來圖書館科研支持服務的發展趨勢,在服務校內有余力的情況下向社會開展科研服務,謀求更大的發展空間。
4 結 語
科研評價支持服務貫穿科研活動的整個過程。高校圖書館作為重要的科研評價支持服務機構,應該充分利用自身資源建設優勢和情報人才優勢,嵌入科研成果評價的全流程,規劃、落實好每個環節的支持服務內容。無論是評價指標和方法的選擇,評價數據的獲取、整合,還是評價結果的分析、展示,高校圖書館都可提供支持和輔助作用,助力高校的學科評估、人才選拔、職稱評聘、學術合作等工作。聚焦高校圖書館科研評價服務的創新和發展,是擺在我們這一代圖書館人面前的一個時代之問,高校圖書館應積極參與到學校或研究機構的學術交流之中,融入學校科研與管理的決策過程,推進圖書館的科研評價支持服務質量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 逯萬輝,荊林波.基于作者主題模型的學者聚類與學術影響力評價方法研究[J].情報資料工作,2020,41(4):60-66.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教育部關于印發《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的通知(教高〔2015〕14號)[EB/OL].(2015-12-31)[2023-12-03].http://www.moe. gov.cn/srcsite/A08/moe_736/s3886/201601/ t20160120_228487.html.
[3]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項目評審、人才評價、機構評估改革的意見[EB/OL].(2018-07-03)[2023-06-03].http://www.gov.cn/zhengce/2018-07/ 03/content_5303251.htm.
[4] 教育部.關于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 \"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教社科〔2020〕3號)[EB/OL].(2020-12-07)[2023-06-03].http://www.moe. gov.cn/srcsite/A13/moe_2557/s3103/202012/ t20201215_505588.html.
[5] 馬海群, 韓娜, 張春春.社會科學應用成果評價體系構建研究[J].情報資料工作,2022,43(4):44-51.
[6] 清圖快訊.首屆高校圖書館評價服務高質量發展研討會[EB/OL].(2023-06-28)[2023-08-13].https://lib. tsinghua.edu.cn/info/1202/6397.htm.
[7] 陳廉芳.高校圖書館文獻計量服務類型梳理與融合策略研究[J].圖書館工作與研究,2019(9):95-110.
[8] DRUMMOND R,WARTHO R. RIMS:the research impact measurement service at the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J].Australian academic research libraries,2009,40(2):76-87.
[9] GUMPENBERGER C H,WIELAND M, GORRAIZ J. Bibliometric practices and activities at the University of Vienna[J].Library management,2012,33(3):174-183.
[10] DELASALLE J.Research evaluation:bibliometrics and the librarian [J].SCONUL focus,2011(53):15-19.
[11] QIU L L,ZHOU E,YU T,et al.Data analytics and research evaluation[J].Library hi tech news,2019,36(4):1-6.
[12] 上海交通大學圖書館官方微信公眾號.SciVal系列培訓第四講——巧用 Scopus和SciVal進行文獻科研影響力分析[EB/OL].(2020-11-24) [2023-01-03].https://mp.weixin.qq.com/s/JNMVP w8UBnX5UutU79guCA.
[13] 四川大學圖書館最新講座.如何進行科研評估和前沿追蹤[EB/OL].(2020-12-21)[2023-01-03].http://lib.scu. edu.cn/lecture_reservation/98525.
[14] 同濟大學圖書館官方微信公眾號.1小時學會如何快速熟悉陌生科研領域——文獻分析軟件(CiteSpace、HistCite等)在科研過程中的應用[EB/OL].(2020-11-12)[2023-01-03].https://mp.weixin.qq.com/s/ QG65DCqdOz5znTGEp2wACw.
[15] 張妍妍. \"雙高\"院校圖書館延伸服務的調查與探究[J].遼寧高職學報,2019,21(10):108-112.
[16] 許天才,馮婷婷,潘雨亭,等.高校圖書館輔助論文代表作復合式評價的調研與分析[J]. 圖書情報工作,2022, 66(14):49-57.
[17] 劉曉娟,馬梁,韋娛,等.入藏館量與學術著作影響力評價[J].圖書情報工作,2019,63(12):29-36.
[18] 蔡洪齊,孫莉群.研究述評視角下的h指數與圖書館服務應用[J].圖書與情報,2018 (3):109-112,55.
[19] 王艷,邱志海.高校圖書館利用數據庫工具開展科研評價的積極意義和局限性[J].科技視界,2020(25):150-151.
[20] 鐘鈴.高校科研評價工作實踐探索——基于卓越性科研成果學術影響力分析[J].圖書館建設,2020(S1):282-285.
[21] 王颯. \"985\" 高校圖書館科研評價服務實踐調研與分析[J].圖書情報工作,2016,60(1): 26-31.
[22] DORA.Roles for libraries in research assessment reform[EB/OL].(2020-04-23)[2023-12-03].https:// sfdora.org/2020/04/23/roles-and-actions-forlibraries-to-advance-research-assessment-reform/.
[23] 劉鳳芹,趙旭,李曉東.如何有效進行科研評價[J].河北林業科技,2021(1):62-65.
[24] 仇曉春.替代計量學在圖書館中的應用研究[J].數字圖書館論壇,2017(2):44-47.
[25] 葉蘭.國外大學圖書館科研評價服務研究[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9,37(1):105-114.
[作者簡介]
張 芳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圖書館研究館員,研究方向為知識服務、信息分析與科學評價。
高 陽 黑龍江大學西語學院在讀博士,哈爾濱商業大學外語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為語用學、高等教育等,本文通訊作者。E-mail:smilingteresa@163.com。
[收稿日期:2023-07-25 修回日期:2023-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