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是最好的例子。統編教材圍繞單元要素進行編排,目的是充分發揮教材的例子作用,通過語用訓練,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當前不少教師重視語用教學,但在一定程度上偏離了方向,導致課堂教學成了新的習題訓練活動。筆者結合實際,在整合教材文本資源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開展讀寫結合訓練,幫助學生積累好詞好句,培養表達能力。
統編教材編排的文本,也許不是最優美的,卻是最適合學生仿寫的。統編教材中的文本布局合理,語句優美,這是其一。其二,單元習作與該單元的語文要素及人文主題緊密相連。比如,統編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習作主題為“我的心愛之物”,而該單元的課文《珍珠鳥》《桂花雨》《白鷺》等,都是通過事物來表達作者對所寫之物的喜愛之情。這些恰恰也給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開展隨文練筆活動提供了很好的范例,學生可以學習作者的布局謀篇技巧。
比如,教學《珍珠鳥》一課,在閱讀教學總結階段,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分析文本,想一想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具體描寫珍珠鳥的;組織學生概括文本的主要內容,理清作者的寫作順序,即從小動物外貌到生活習性,再到與小動物之間發生的故事;鼓勵學生說說自己熟悉的小動物,比如寵物小狗、倉鼠、烏龜等,按照《珍珠鳥》的寫作順序擬出習作提綱。
語句是習作的基礎。語用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在讀中學習寫作,通過寫作加深理解文本內容。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研讀文本中的重點語句、精彩語句,分析這些語句的特點,開展隨文練筆活動。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加深理解文本中的重點語句的內涵,而且還能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助推課堂教學走向精彩。
比如,在統編教材二年級上冊《黃山奇石》這篇課文中,作者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將黃山奇石描寫得栩栩如生。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給學生展示黃山奇石的圖片或視頻,讓學生試著根據文本中的語句描寫從圖片或視頻中找出“仙桃石”“猴子觀海”“仙人指路”等奇石;接下來,教師可以讓學生給其他奇石起名,并仿照文本中的比喻句仿寫句子。這種形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幫助學生理解比喻句的特點,學會靈活運用“像”“真像”“變成”等比喻詞,鍛煉造句能力。
受篇幅限制,或者是藝術表達的需要,統編教材中多數文本都有不同程度的留白。比如,有的文章結尾戛然而止,有的文章情節“短斤少兩”……這些文本留白,不僅給學生留下了無限的想象空間,而且也給他們提供了隨文練筆的機會。給文本中的留白進行補白,也是開展隨文練筆的一種重要方式。教師可以圍繞文本中的某個場景,或者聯系上下文揣摩文本中的人物心理動態,引導學生發揮想象,開展隨文練筆活動。
比如,在統編教材五年級上冊《獵人海力布》這篇課文中,作者對海力布勸說鄉親搬家的場景描寫較為簡略。對此,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隨文練筆活動,讓學生想一想:面對故土難離的鄉親們,海力布是怎樣勸說他們搬離這個地方的?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幫助學生與文本人物進行深度對話,而且還能通過角色轉換的形式,切身體會海力布面臨的困境,深入體會他舍己為人的精神品質。
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認真研讀教材,仔細挖掘文本中的留白,尋找隨文練筆的訓練點,結合課堂教學需要設計各種小練筆,幫助學生理解文本內容,把握文本主題,鍛煉表達能力。另外,針對結尾留有余地的文本,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在理解文本內容的基礎上,引導他們發揮想象,開展隨文練筆活動,在培養他們創新思維的同時,也能有效培養他們的習作能力。
比如,統編教材三年級上冊《胡蘿卜先生的長胡子》這篇課文,編者在編排時沒有完整地將整個故事編入其中,而是采用省略號的形式,給學生留下了想象的空間,這也給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組織學生開展隨文練筆活動創造了機會。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的總結環節,讓學生想一想后來還會發生什么事情,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鍛煉他們的寫作能力。
積累是學好語文的重要抓手,也是提高學生習作水平的重要渠道。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根據課堂教學需要,結合學生實際,組織學生開展多種形式的誦讀活動,通過背誦積累好詞佳句。
比如,在統編教材四年級上冊《觀潮》一課中,作者描寫錢塘江大潮來臨時的段落中有很多好詞佳句。在具體教學中,教師一方面可以讓學生通過自由讀、齊讀、分男女讀等多種形式進行朗讀,背誦課文,積累好詞佳句;另一方面也可以創設情境,通過多媒體展示“草原上萬馬奔騰”的畫面或者三峽大壩泄洪的視頻,要求學生結合想象開展隨文練筆活動,并將《觀潮》中描寫大潮來臨時的精彩語句運用到習作中。通過這種方式,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積累運用好詞佳句,而且還能有效地鍛煉他們的表達能力。
此外,教師還可以將教材中故事性較強,情節較為豐富的課文挑選出來,讓學生進行反復朗讀,鼓勵他們在熟讀的基礎上復述課文。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積累好詞佳句,而且還能將文本語言內化為自己語言,激發寫作靈感。
比如,統編教材五年級下冊《草船借箭》的情節較為豐富,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組織學生提煉課文中的關鍵字詞,圍繞諸葛亮與周瑜、魯肅之間的關系復述課文,幫助學生積累語言,培養想象能力與創新思維。
總而言之,寫作能力是學生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用好教材,組織學生開展隨文練筆活動,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